我们都曾因为忘事而苦恼,小到忘记了女朋友不爱吃的东西、回到家才发现少买了一种重要的食材,大到无法通过一门重要的考试、遗忘了领导布置的任务。在这篇文章里,我会向你分享我是如何管理自己的记忆的。

首先,按照我们想要记住这条信息的时长来分类,可以把信息分为短效信息长效信息

短效信息

短效信息通常是一些生活类信息,用脑子来记这些生活类信息是很不靠谱的,不妨把这些记忆的工作托付给你的电子产品。通常我会用这三种方式来分担脑子的压力。

日历


把那些有确凿的时间戳的安排放进日历当中。

比如朋友的生日会、下午3点小组沟通、周六晚跟朋友有约,就可以记录在日历 App 中。在日历 App 中勾选提醒设置,这个提醒要适当提前,以确保它会在恰当的时间提醒自己「还有这么一项安排」。值得留意的是,不需要把脑海中记得确凿的日程安排写进日历,比如「每个周日早上10点半去上托福课程」已经上了两个月了,这种绝不会忘记的事,看到日历的提醒反而会有种厌烦的感觉。

Things 3


把事情丢进收件箱、定时整理,这个习惯特别让自己有把生活中的琐事打理得井井有条的成就感。

这个方法来自于经典的《搞定》理论。为了不打断正在做的事情,把工作、学习中脑子里冒出来的所有小念头,都先丢进 To-do list 的收件箱,而在闲下来的时间再整理这些想法。这是提升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而一款清晰、美观的待办事项软件绝对是完成这一点的得力助手。Things 3 我使用了3年多,期间尝试过许多各式各样的提醒事项,最后都换回来了。这是一款真正值得购买的、能够坚持多年使用的App。

闹钟


闹钟一般用来提醒生活中特别重要的小事。

这些小事可以是固定时间要重复做的事情。我们公司上下班打卡很严格,漏打卡可能要面临扣掉全天工资的风险。平时上班的时候,早上来得太早,或晚上走得太晚太急都有可能忘记打卡。在 Apple Watch 上设置好每天上下班的打卡闹钟,我探索出的确保自己不漏打卡的秘诀,就是不听到打卡 App 中打卡成功的「叮咚」那一声,就决不关掉手表上正在震动的闹钟。这段时间在家里办公,打卡这件事就更加需要闹钟来提醒,在家一般不会戴手表,iPhone 的闹钟其实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题图用了一张锤子时钟只是因为好看,或者……可能也是致敬吧。)

除此之外,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可以交给家里的智能音箱或 Siri。比如提醒每周日晚上给姥姥打电话、每天晚上十点提醒自己做运动。最近两个月因为疫情的关系,我几乎没怎么出门。有时长时间工作起来,我甚至会忘了吃饭。有了这样的经历,就不妨用闹钟设一个12点的提醒,催自己去做饭。再则,因为去年痛风发作了三次,今年痛定思痛,决定克制吃肉、杜绝啤酒饮料、每天多多喝水。前两者在最近完全没聚会的情况下实现得比较完美,但多喝水有时候真的想不起来,这时候也可以用间隔的闹钟来提醒自己。多说一句,类似「喝水时间」这样的 App 用起来常常会喧宾夺主,跑去记录每天喝水的详细数据,长久下来也是迟早劝退,反而不如简简单单的闹钟来得实在。

长效信息

长时记忆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知识、通过考试、建立经验,都需要好好地用脑子来记住长效信息。如何用现代的方式帮助自己建立更科学、更牢靠的记忆呢?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有一种误解:认为用笔记下来,比起用脑子记下信息更为可靠。但其实记笔记这件事情通常有两个需求:查阅和记忆。如果目的是为了查阅,那么关键是建立一目了然的目录和强大的索引搜索功能(OneNote 的手写字搜索功能等);如果目的是为了记忆,那么关键则是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逻辑,去建立合理的复习时间规划。

在了解了艾宾浩斯的记忆理论之后,我成为了艾宾浩斯的忠实粉丝。艾宾浩斯主张,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记忆的过程是:输入的信息在经过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再经过进一步强化从而成为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有长有短,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长时记忆就会继续保持下去。

也就是说,在合适的时间点及时复习,(下图)你的记忆曲线就会从最开始的红色线一直变为斜率越来越小的绿色线,从而让知识「扎根」在脑海中。


墨墨背单词


说起学习中的记忆,不得不从背英语单词说起。

墨墨背单词与很多背单词的App一样,应该都是为考试而生的。但对于我个人的学习而言,这是一款值得托付一生的英语单词记忆库 App。

作为英语老师,不断继续自己英语语言学习是一件最基本的事情。单词量的扩充是必要的,那么,我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大脑记忆库」中的英语单词,是处于牢牢记住的状态还是有遗忘风险的状态呢?

这时墨墨背单词科学的遗忘曲线就是问题的答案。简单来讲,墨墨的机制就是完全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将你「将要遗忘的单词」自动添加进你今天的复习列表。要达成这一点,首先要确保这个软件保有你大脑中正在学习的几乎所有单词,其次就是要使用这个App的时间要稍微长一些,软件才能对你的大脑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最近没怎么学新词,只是每天复习之前学过的

(上图)可以看出,经过长期学习和复习,我的记忆曲线已经不像艾宾浩斯曲线那样急速下坠了。

我想,墨墨背单词的用户当中,像我一样想要托付终生的用户可能不多(笑)。这款 App 的设计初衷与大多背单词的App一样,应该都是为了通过考试。但如果你不是为了通过一场考试,而是像我一样想把一门语言内化在知识系统里,我推荐「美国当代语料库5000~25000」这几本词书。我的学习方法是这样的:首先需要一些时间,把自己脑海中已有的的「僵尸单词」全部导入进新的、系统管理的这个 App。这一步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自己脑海中原有的单词储备越多,这一步会耗费越长的时间。我判断一个单词要不要加入记忆的标准,是想一下自己平时说英语时,会不会用到这个词,如果不会,就义无反顾地加入背诵列表。这一步做完之后,墨墨就接管了你的大脑,成为了一个比你自己还了解你的大脑遗忘状态知识库。

在这之后,再开始背那些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新词。墨墨每天建议学习的单词量是「新学+复习」的模式,复习的单词也会被记入每天学习的总数当中。我的建议是每天新学的单词尽量不要超过30个,不然接下来几天滚雪球一般的复习量是很吓人的。

墨墨把一天的分割线划在了凌晨4点,这样一来,像我这样的夜猫子也能确保当天背完所有复习的单词了。如果需要复习的量太大,我会直接把「每日学习量」改为30,把其余的单词都推到明天复习。用这样的方法,还能人为地推平自己之前神经病地一次性新学了200个单词的「复习高峰」,让这200个单词也就不会突然同时出现在同一天的复习列表中了。

生活中常常碰到一些单词想要记下来,高中时我一般会记在我随身携带的小本本上,大学时会随手记在手机的笔记 App 里,但这些方式不仅会让自己很容易地忘记这个单词,甚至还会忘记自己有往笔记里记下单词这件事情。

而自从用墨墨接管大脑中的单词记忆库之后,我会第一时间把这个单词添加进我的今日学习,从而确保自己完完全全把这个单词「驯服」。比如说女生都认识,但直男很可能不认识的 lotion;还有做饭的时候查英文菜谱看到的腌鸡的腌 marinate;面团居然和粘贴是同一个词 paste;如果不把这些「喜爱的词」及时加进我的墨墨的话,可能很快就会可惜地忘记。

通常我的工作遵循着不定时出现的能量高峰,学习也是一样。常常会有很懒惰、不想学任何东西的时候。但即使在不想背单词的日子里,按照墨墨的规划来复习那些处在遗忘临界点的单词也是很舒适的一件事,几乎不会造成困扰。

笔记 + Memory Helper


墨墨背单词的机制,其实是一个自动规划复习的艾宾浩斯机器。那么除了英语单词之外,面对生活中其他我想要记忆的知识和信息,其实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规划自己的复习。

网上有一些大神分享的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 Excel 表格,刚开始用的时候还好,但过一阵子就会发现,这个东西太费眼睛了:每天要查阅复习的进度,还要填写当天的复习进度,非常不直观。在App Store 里找了一下,目前看来 Memory Helper 这一款 App 是最符合我的需求的。

操作的流程

首先,把自己想要记忆的内容储存在一个容器中。它可以是书架上《唐诗三百首》书中的一首诗,也可以是本子上抄下来的城市名,可以是 Bear 笔记中整理的 EngVid《13个从食物名称而来的谚语》,也可以是「捧读」App 中保存下来的整理的蜡笔小新的日语台词。这些内容储存的关键在于不要让自己一眼就能看到答案。背诗的话可以看到诗名就开始回忆和背诵;语言的话可以把要记忆的部分写在笔记的下部,提示的内容写在笔记的上部,相当于一张卡片的正反面。

接下来,在 Memory Helper 中添加这一条记忆。

在之后的时间里,收到 App 提醒时,就找到对应的知识容器来复习就好了。

复习曲线的设置

不同的学习材料记忆的效率都是不同的,最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用默认12个节点的复习曲线,如果每个复习节点都能轻松地回忆起来,那说明复习节点可以适当减少,反之则需要增加。

我最近没有什么考试的需求,我的Memory Helper 里装满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世界各地的城市名字、蜡笔小新的台词、平时收集的笑话,这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并不是我想要深深地记住的,而只是想把感兴趣的内容装进自己「记忆宫殿」中的方式,那么我就会给这种「生活的调味品」设置比较轻松的记忆曲线,比如「一周--一个月--三个月--一年」4个复习节点。这样可以把精力留给更加紧迫和重要的内容,避免为不必要的内容过多地分散精力。

这个完成复习的操作曾让我有些困惑。其实只要复习完成后,在「复习」页面中点击具体的条目,然后点卡片右上角的「完成」,看到条目右边出现了灰色的小对勾,一次复习就被记录下来了(右图)。同样的操作也可以在「记忆」页面点击具体的条目,点击「复习时间」,右划点击对勾来完成一次复习。(中间图)

复习中断了怎么办

我曾经连续打卡墨墨背单词快半年时间,然后中间有一个多月因为工作太忙而断掉了,从而积攒了一千多个待复习的单词。刚刚重新拾起来的时候那是相当地痛苦,几乎所有的单词都忘记了。经过了一轮艰难的重新记忆,我惊奇地发现这些单词在脑海中的印象变得更加轻盈和生动了。

重新记忆一定是比初次记忆更有效果的,这一点我感受很深。所以不要害怕复习中断,只要墨墨这家公司还没倒闭,只要这个记忆库还在这里,把知识拾起来就一定是比新学更轻松的事情。每一次重温都是记忆,每一次复习都有意义。考试中有个重要的单词想不起来的时候,没有一次偷懒中断的复习是无辜的。

尾巴

有了这么一套方法论,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脑子里不再需要去记住「我今天要复习什么」,而只需要根据 App 的提醒去规划复习的节奏就好了。对于我来说,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样的记忆方法让我的学习难度从「考研」下降到了「高考」,那些时时刻刻跳出来的提醒,就是高考中的老师和家长的叮嘱,或是每天都要上的每一堂课,或是每个月都张贴在教学楼下的月考榜单。

毕业之后,独自宅在家里的环境让我丧失了很多学习的动力,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刷手机刷到深夜是常有的事。在懊恼的夜产生改变自己的劲头,这一套「记忆自动化」的模式是我花了小半年摸索出来的,希望能帮到读到这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