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行政区名往往是互联网产品中绕不开的一个元素,无论买东西收货、旅行时找路,都需要用到准确的地名和行政区名。

大众点评的省市下拉菜单

咱们国内的用户可能都已经习惯了上图中那样的地点选择界面,按省区市排列,一目了然。但如果要用给外国人展示咱中国的地名,就会涉及到翻译的问题。

大家可能会一下子想到「可以用拼音」,但遇到「台州」「泰州」这样拼音一模一样的,该怎么办呢?

地名翻译也有国家标准

不仅地名管理有国家条例,地名翻译也是有国家规范的(毕竟地名、地址也属于基础设施)。为促进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的规范化,教育部、国家语委在 2011 年启动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2017 年,教育部发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对一些公共服务领域的英文译写进行了规范。

《通则》部分里列明了一些规范性引用文件:

《通则》中还说:

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应符合我国语言文字和地名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作为公共服务设施的台、站、港、场,以及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企业事业单位等名称,根据对外交流和服务的需要,可以用英文对其含义予以解释

在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 19682-2005)中,对于地名是这样规定的:

中国人名、地名、团体、机构名译为拼音语言的,按汉语拼音法或采用历史沿袭译法译出。译为非拼音语言的,按目标语言既定译法和惯用译法译出,译出后可附注汉语拼音名称

中国地名如何用英文表示

根据如上《通则》:

行政区划限定成分用汉语拼音拼写,但表示国家和大区的,使用英文翻译,如华北 North China。 行政区划名中的「省」「市」「区」「县」「乡(镇)」等可以省去不译。但在党政机关名称中,以及在名称相同、行政层级不同而易产生混淆的情况下,应当用英文译出,如「吉林省」和「吉林市」可分别译作 Jilin Province 和 Jilin Municipality。

根据需要,「省、市、县」也可以翻译成「Province,Shi,Xian」等等。

街道的翻译就按英文的概念来,小路就是「street」「road」,大路就是「boulevard」「avenue」。

以地铁站名为例,行政区划以外的地名/地标名翻译就分几种情况(以下均为北京地铁站名):

  • 用拼音,比如「成寿寺」翻译成「Chengshousi」
  • 翻译成具体意思,比如「工人体育场」翻译成「Worker's Stadium」
  • 使用官方英文名,比如「奥体中心」翻译成「Olympic Sports Center」
  • 使用拼音 + 解释,比如「雍和宫」翻译成「Yonghegong Lama Temple」

重名怎么办?

地名的重名还要考虑两种情况,

一是中文字本身就重名。根据对中国村级行政单位名字的统计,一共有 2699 个村庄叫作「新村」,重名率排名第一,而重名率排名第 500 的「小屋基」都涉及到了 338 个村庄。光北京就有 10 个叫「王庄」的地方

中文重名地名的英文翻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保持一样的拼音,比如「台州」「泰州」都用「Taizhou」,但具体用的时候(包括在产品开发时处理地名库的时候),除了按上述《通则》里说的,给地名加行政区划限定名称(如「长沙市长沙县」翻译成「Changsha Xian, Changsha Shi」),还可以根据需要,加上地名上一级的行政区划名来区分(如「Taizhou, Zhejiang」「Taizhou, Jiangsu」)。

第二种情况,就是一个中文地名的拼音(英文)有可能和国外某个地址的英文一模一样。比如「Jidong」既可以是黑龙江的「鸡东」,也可以是朝鲜的「Jidong」。而且这个情况并不是中文所独有,比如像下图这样,「Cambridge」这个地名不仅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里都有好几个地方叫「Cambridge」——根据统计,美国重名最多的地名是「Washington」,一共有 88 个地方叫这名字……

Source:https://zh.wikipedia.org/zh-cn/劍橋_(消歧義)

对于这种情况,就只有靠在地名后面添加上一级行政区名来努力区分了(美国人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在书面语中提到一个地方的时候,通常都会加上州名,比如「San Francisco, CA」。

世界地名资源库

要是想知道一个地名在不同的语言里叫什么,可以去一个叫 GeoNames 的项目里瞧瞧,里面集合了全世界的地名、街道名以及各种语言的翻译,具体数据都来自各个国家的官方或者商业机构。大家可以看看外国人都怎么叫「北京」的(不同语言的翻译在 「Alternate names」那里)。

而且它还用不同的条目,区分出了同一个地方所属的不同层级,比如「Beijing」就有三个条目,分别是「某个政治实体的首都」「一级行政区名」和「二级行政区名」。

「三词地址」,另辟蹊径的定位方式

那如果碰到没有办法具体说明的位置,比如一大片空地,又该怎么用一个唯一的称谓来表示它呢?毕竟「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东门出来往南走 100 米马路对面」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个很好找的地址。

除了用微信的「共享实时位置」功能以外,还有一个更普适的办法,适用于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不只适用于地址哦):用「What3Words」(三词地址)。

它把整个地球表面分割成了由 57 万亿个「3m ×3m」的小块组成的网格,每个小块都可以由 3 个固定不变的随机单词表示,而且对应着一个 GPS 坐标。特定位置的三词地址永远不会改变,所以要想用唯一的单词组合填满这 57 万亿个方块, 40000 个单词就够用了。这样一来,上面那个位置就能以「fitter.offhand.stutter」三个词来表示,任何一个用了 What3Words 应用的人都能破译出它们所代表的位置。

知道我在哪儿了吗?

虽然看起来好像是多此一举,但其实这个应用有它真正的价值。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没有精确的地址系统,地址不精确不仅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渗透,也加大了救援人员或者应急服务找到正确的人员的难度。

巴西里约热内卢霍辛那(Rocinha)贫民窟里住着大约 7 万人,却没有一个明晰的地名系统。 Google 地图只显示了大约 15 条街,而实际上,那里的街道超过 3000 条。巴西邮政局一直以来都想靠人工来逐街逐巷地建立地址数据库,但住在贫民窟里的人用了 What3Words 以后,马上就能靠它来收快递了。

再比如,你如果去黑石沙漠里参加「火人节」,想叫同在现场的朋友去一个地方会合,也许也能靠「三词地址」来定位。

地名、地址的处理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今后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其他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