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刚毕业的我目前是一家创业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本科却是在建筑学院读的五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自认为这门专业中比高中还多的课程扎实地形成了我对世界及生活的态度。

开始萌发一系列兴趣是高中一年纪时蹭硬件控同学每一期必买的《微型计算机》时了解到了 Windows 8,Windows Phone,被其 Metro UI 的设计和诺基亚的加成吸引了,再到后来 NOKIA 525,从中了解到了光环(上帝视角的射击手游),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后来也因为好奇剧情去玩了光环1到5,话说无论是手机、新系统、游戏机、Surface,每一次微软都能打动(骗到)我。

巨硬

关于其他兴趣和个人信息,我就用一系列标签来列举好了:软粉、全平台游戏、运动、电竞、影视、交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数码设备。

主力设备


Microsoft Suface Pro 4

虽然几天前我的笔记本被我摔碎了屏幕,但鉴于使用多年以及仍然能忽略较差观感的情况下继续使用,我还是写了进来。有写过 Surface Pro 4 的使用体验,搜了一搜少数派相关文章,没有100也有50,就算了。总结而言,是一款有科技感但是「续航」实在不能驾驭他梦想的笔记本。

Xbox One X

从 Xbox One 的《光环5》才开始入坑游戏机的我就是在报复性消费,之后两台也都入手了,一直苦恼于学校校园网和工作之后的住所较差的网络环境,我直到疫情开始被迫在家上班,才苦中作乐真正长期地享受到这台游戏机给我带来的乐趣,最近也一口气填了许多的游戏坑(独狼结局的我也有机会重新走一个妻女皆全的人生 /哭)。

Nintendo Switch

从这台游戏机开始我也才开始了解任天堂( Spatoon2 是我玩过最有创造力的 FPS 游戏。)逢人安利的我却也没有安利任何游戏,而是安利任天堂在做游戏时的创意,这台游戏机如今人人皆知的工业设计也是我吹捧了一段时间的内容。

Samsung Galaxy Buds+

这个耳机知道的人都知道了,昨天才到货才体验了几天哈,还没能说出点东西来。

其他

日常使用的硬件设备还有小米手环4、iPhone 、iPad、Windows PC等,

APP,我的好搭档

OneNote

从大学到工作,我一直使用 OneNote 作为我的笔记工具,几乎所有电子笔记都是用他完成,有着极大的版面对零散的想法有着显而易见的帮助,不需要整理好版面,肆意把想法写在任何一个地方,当然还需要配合 Surface 和 Surface Pen 才能够最大化他的优势,但劣势一直很致命,如果需要多设备使用,这个服务器同步的问题有时候会把人逼死,但是同步快的时候几乎是 10 秒钟的事情,微软的软件服务器就没一个有本地的吗...

OneDrive
微软自家的网盘,使用多年的我薅羊毛薅到了免费的 40GB 容量,和 OneNote 一样,功能强大,服务器不敢恭维。

我的慵懒生活

「少数派」于我

开始在网上冲浪过程中冲到少数派这个地方,是在找教程,后来微博关注信息流中有少数派的作者转载了自己的文章,关注少数派后,被平台的效率生活这一主题吸引了,因为我一直持着「不停地探索,为已有的生活寻找更慵懒的方式」的观念,和少数派的核心主题不谋而合。

「少数派」所有的设计元素,插图单体、风格一致性、视觉交互,周边的设计风格,无一不让我每次进来即便没找到什么好文章都感觉到赏心悦目,没有吹捧到无可挑剔的意思但在中文社区网站中是我见过最高的水平了。以至于在自己工作的产品设计中,我都直接把「少数派」官网发给了我们的UI设计师,一起探讨学习了这里所用的设计风格和交互逻辑,并拙劣地应用到了我们负责的官网打造项目上去。但由于是个MVP版本,没有太多的开发工时,最后呈现的是名为「妥协」的设计风格。

初期看了「少数派」一段时间,发现符合主题的帖子都非常「硬核」,如果不是为了寻找教程,仅我自己的可读性来说较低,写作门槛却是对专业和经验有着极大的要求。然而后来一段时间出现了很多轻科普性、和以个人独特性观点而非产品复杂的使用流程为主题的文章,可读性很高,且确实也能为我节省了许多的时间,如一文标题大概为「关于Nintendo Switch Online,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平台中存在大量这种类型的文章也激发了我创作的想法,我想,我或许也能勉强贡献出自己的认知。由此两次申请了作者权限。

我特别的效率工具

在我生活和工作中,使用总时长最长的是工具当是纸笔了,感觉非常契合人的想法在初步形成时发散性思维的特性,指哪点哪。要不是 Surface 有续航焦虑和发热和软件自身 Bug(这也太多问题了)我说不定就彻底抛弃纸币笔了。说实话这也和效率扯不上关系,只是传统且实用,我也在一直寻找可以提高效率的方式替代,因此一直在物色纸笔笔记和电子笔记同步的产品。
习惯的养成和专业也脱不开关系

效率和慵懒

「慵懒」只是「效率」谦虚或者是接地气的说法,都是为了在同一件事上花更少的时间达到同样的效果,或者是花同样的时间达到更好的效果。无论是在做城市设计、还是做产品,我一直以效率为核心,在城市中,是靠用地性质分布、交通流线和轴线设计、产业更新和升级来提高一个城市整体效率;在互联网产品中,是靠需求与功能明确、交互设计友好易懂、流程简约、逻辑清晰、来提高用户的效率。而不管是哪个领域,总是每提高一点点效率,便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完整框架在推敲打磨好一段时间。

想着除了工作,在生活中我也能分享出自己的观念,对产品的观点,对工具的使用经验,成为一名少数派。同时我相当希望能以这篇口水文开始,不断激励自己寻找效率的方式,在平台和强大作者群的带动下向前行进,能触及我自说大话的「精致的慵懒生活」。

END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我在看的书《游戏改变世界》。
这就是我的新人报道啦,关于我生活中的各种产品的深度体验和分享,期待很快在下一篇文章再见。非常感谢能看到这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