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堂专业课、开一个科普视频、或者听一个 TED 演讲,不论你仍是学生,还是已经迈入职场,由于好奇心没有填满,水平仍非顶尖,人生尚未停止,这样的经历都不会消失。从本质上来说,这一系列摄入特定知识的行为都可称为听「讲座」(lecture)1 ,不管进入人生的哪个阶段,只要有获得知识的需要,都和「讲座」错不开关系。

显然,讲座笔记成为了延续讲座生命效力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做好讲座笔记,就无法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使用讲座内容,那么讲座不过是退化成了过眼云烟的相声表演。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自己目前仍在使用的一些讲座笔记的习惯。在过去一些年,我积攒了一些讲座笔记的经验,有些是在小时候不知其所以然但跟着老师保留下来的习惯,时至今日理解了其中思路和原理;而另一些技巧则是在我的不断思考、摸索、实践中保留下来的。

笔记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效果和作用。本文的目标对象,是有机会参与这类讲座——即定义为针对特定主题的口头信息传递——并且希望这些讲座留下的笔记资料能够在日后生活中继续使用的听众们。

为什么要做笔记

在我看来,笔记的目的分两种:一种是笔记给自己记、起提示作用的,另一种是写给其他对象、传播知识的,但总而言之都是为了 理解和回溯

在这篇文章中我要分享的是第一种笔记的制作方法。确有实验表明 2 ,在听的过程同时记录,能够提升信息的吸收效率;但是进一步地,我们不希望笔记只在听讲的过程中发挥一次效力。为了实现更有效地记录,对于任何类型的讲座,我们希望通过笔记解决的都是听完了没听懂,讲过了记不住,抄完了找不到」 的问题。

讲座分类的指标

在这篇文章中,讲座将被以下三个性质划分,从而不同的讲座会分布在在不同的象限 3 中。根据一个讲座所处的象限,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不同性质,从而用不同的思路来解决之前提到的问题。

时长

一般来说,讲座的时长如下:

  • 小型演讲多控制在 20 分钟内
  • 课堂多为 45 分钟至 120 分钟:按照小节内容多分为 45 分钟,按照主题多为 90 分钟或 120 分钟
  • 专题讲座多为 120 分钟左右

与时长相关联的性质是知识密度,显然,三种类型的知识密度逐渐增加。

重要性

本来想写的是专业相关性,但想了想应该改成主题与记录者意向的契合程度,具体地表现为 讲座内容对于记录者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我们在参与讲座之前,就应该对讲座的主要内容有把握,从而判断哪些具体细节值得记录。如果大量信息可以被吸收和再利用,它的重要性就相对更高。

两个典型例子是硬核的专业基础第一课和在 B 站首页上刷新出来的一个有趣的科普视频。

可重复性

这一点主要取决于讲座的形式,也即讲座再现的能力。一般来说,在线或者录制的视频课程都具有可重复性——因为这类讲座都能够完全再现演讲内容,包括演讲者的姿态、语气和讲稿;而客座或邀请报告通常没有可重复性——也就是说,我们通常不能再现讲座本身了。当然,复杂一点的,我们也可以赋予这些本身不具有可重复性的讲座一些局部的再现——比如讲座内容的语音实录,但没有对应的讲稿或幻灯片。

两个典型的例子是 Caltech 博后针对其课题的来访汇报和 MIT OpenCourse 的系列课程。

在本文的第四节,我将会针对不同特征的讲座分享一些实际的经验。但在那之前,我们先谈谈那些放之四海的笔记技巧。

通用的笔记技巧

按理说,Google 一下「笔记技巧」就可以得到让人眼花缭乱的结果,没必要产生这篇文章。然而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倒是瞄准 高记录率 高检索率 的目标、有针对性地下笔更有效。

实际上,技巧不在多和偏,反而在于加快笔记速度、提高笔记容量和加强笔记组织性等更具体的效果。因此,我自然也不建议大家(除非出于执着的兴趣)花太多精力挖掘复杂的笔记技巧。相比而言,将少数有效的技巧运用熟练以后,能够把理解记录降为条件反射,进而提高记录和检索的效率。

从几个常见的笔记模板中找灵感

我们先来简单看看几个常见的笔记模版,然后寻找可内化的通用技巧。如果想详细了解某一种笔记模板,可以进一步参考维基百科的说明。

1. Cornell Notes

源:the Cornell Daily Sun

逻辑:标题-大纲-笔记-总结

康奈尔笔记模版之所以广受好评,正是因为它结构简单但逻辑清晰。

康奈尔笔记强调了一条完整的线索:标题是整篇的主题,大纲则是笔记内容的关键词,跟着 queue 栏(提示栏)的指引可以快速找到目标重点,而总结是回顾、探索和归纳。

另一方面,它的结构几乎是线性的,我们可以从标题一路写到尾,只有在报告人强调时把提示词写在左边,而总结并不是听讲座时需要当场完成的任务。

2. 空 · 雨 · 伞

源:《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逻辑:空——陈列事实(天空很阴沉)➡️雨——解释补充(因为要下雨了)➡️伞——解决方案(带伞出门)

这套麦肯锡的笔记模版实际上并不是有效的学习笔记模版,它的专业针对性更强,更适用于会议记录。

观察它的逻辑,解决方案(或总结)作为会议要点被提到标题位置,影响的是回看笔记时检索的效率;事实陈述和解释补充的结构是横向的,影响的是思维作用时的效果。

3. mindmap

源:www.xmind.net

逻辑:并列、顺承、分类、归纳

思维导图作为一类常用的总结笔记,通常不会在讲座当时使用,而多在单元或主题讲座结束后整理笔记要点时出现。

一般来说,思维导图的制作需要记录者对笔记内容的整体把握较强,而且明确每个要点之间的逻辑,有时甚至出现多个核心,所以会花比较多心思。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组织性强的思维导图通常是横向的,如果整理完笔记后仍旧是竖向的话,说明讲座笔记可以线性记录,不需要重新整理为思维导图。

讲座的特点在于 线性 。我们且这样理解它 4 。讲座的内容只受到单变量——也就是 时间 ——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单调递增的——也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讲座也在往前进行,讲座内容逐项排列。另一方面,即使讲座内容不是线性的,讲座的输出一定是线性的;比如,当报告人提到并列内容时,他的提示词也会是「……以下几点:一,……;二,……;……」。

观察以上笔记模版并结合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当堂笔记要求的是记录效率高。它通常包括两部分要求,一是输入的速度快(高输入率),二是有效的信息多(高信息率)。 无论如何,完全誊抄讲座内容是错误的,应该永远只挑有用的记。 如果讲座的内容真的重要到一个字都不能漏掉的话,拷贝报告人的演示文件、录制报告的音视频或者把幻灯片拍下来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抄写上。

高输入率是针对我们的输入速度可能跟不上口头报告速度的问题提出的,我们需要相应的提高速度,创建 缩写和符号系统 。高信息率则通常要求记录者粗略处理信息,再大块分区记录内容,此时仍旧以线性记录为主。当我们意识到线性的输入实际上是其他逻辑结构时,我们自然在消化和理解讲座了。按照经验来说,根据报告人的提示词联系要点间的逻辑是常见的组织方法,实时 组织要点 比较困难。

更一般地,分区通常也是线性的 5 ,而笔记结束后还有更复杂的逻辑结构等待进一步处理。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 进一步处理信息 ,处理到什么程度,才能高效利用 归档和检索系统 。紧接着,笔记的结构决定了当我们回看笔记的时候,多大程度地复现所有的重点,能否呈现出比讲座本身更好的组织性,以及能否通过已有的笔记获得新的创意和理解。这就是 更新和批注的重要性 ,也就是保持笔记常用常新的长期有效作用所在。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通常被问到的,笔记应该选择纸质还是电子?电子当然也区分手写和键入,但是作为一个偏好硬笔在纸上的磨砂感的人来说,我的首要选择还是纸质笔记。另一方面,朴素的纸笔必然带来了检索效率的失落,因此纸质笔记也要配上合适的检索标签和有效的分类归档才能像电子笔记一样高输出。在这件事上,尽管有一些差异,但根据输入效率和输出效率来权衡一般都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

另外,关于笔记本的分类,我的方法是系列课程(通常在 30 节以内)使用单独的笔记本,其他感兴趣的作为「其他」不再细分。而关于笔记本,(国誉)方格纸或 notability 是不错的选择。

在进行这一节之前,我还是想强调一下做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听完了没听懂,讲过了记不住,抄完了找不到 的问题,所以下面要介绍的是经过实践后常用且有效的技巧。

一目了然的颜色指标

尽管颜色指标这件小事被提出过很多次,它仍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颜色指标起到的两个作用:分类和统一。

建立方法很简单:

  1. 同一性质的要点使用同一颜色
  2. 性质和颜色的对应要明确和统一
  3. 颜色使用不应超过四种

我个人的经验是:记录笔记使用黑色硬笔,批注思索使用蓝色硬笔;高亮使用黄色表示重点、橘色表示疑难、蓝色表示引起思考。

手写笔记的颜色指标能够起到视觉过滤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统一的颜色体系我使用了近 10 年,已经烂若披掌。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在任何一个系统进行检索时,纸质笔记可以视觉过滤,而电子笔记可以标签过滤,搜索效率都很高。进一步的结果是,当我野心勃勃地想要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时候,这 10 年内的知识都可以被串联起来装进去,建构的损失就少了很多。

性质和颜色的对应关系,在我还没有联络和统一各笔记本时,会被写在笔记本扉页(目录页);一段时间熟悉了以后,就可以跳过这个步骤了。

实际上,在文件分类时,对颜色的数量限制并没有这么低。在做纸质笔记时,我强调使用不超过四种颜色,是由于颜色指标作为视觉区分的表现形式,会因为数量过多而降低过滤速度和正确率;如果是统一使用电子笔记的标签系统,可以根据文件分类的原则来使用颜色标记,不必受四种颜色的限制。

烂熟于心的缩写和符号系统

在这里,我们把有条理、有组织、不零散、不临时的固定组成称为系统。和颜色标签一样,我们需要的是一组常用的习惯符号。不过,缩写有这样的尴尬情况:当时知道是什么意思,过后再看就不记得了;如果都同时写下本意和缩写,那么就没有缩写的意义了。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可用的方案是:

  1. 使用其他系统常用的可查询的缩写和符号,比如数学语言中的任意、存在、使得、无穷、等价于等,都可以成为普通讲座所用。
  2. 使用英文缩写,或者其他你熟悉的语言。英文短语简写成首字母,长单词只留下辅音;汉语缩句,只写重要的句子成分。比如 with respect to 写成 wrt ,colloquium 写成 cqm 。
  3. 画图和使用箭头。表示关系时画图比长句的可视化效果更好,而箭头对于表示影响和推移都有很清楚的作用。
  4. 使用临时的缩写,在讲座的间隙补充含义。有的时候的确会在一堂课上听到很长的一个词重复多次,比如「homeomorphism」或「单参微分同胚群」,这时候可以在页眉或 Cornell Notes 的 queue 栏写下缩写和含义。

总而言之,只要保证缩写之后还能看得懂,同时又提高了输入效率的话,一套缩写系统就是行之有效的。

好不容易在电子笔记上找到一个缩写实例

便于回溯的归档和检索体系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突然需要翻找笔记本里一段话的经历,如果字迹太潦草,或笔记太散乱,就会失去翻找的冲动和复习的欲望。

我是一个草稿纸也要写标题和日期的人,所以两年前兴会神到的灵感现在还能找得到——这显示出资料归档的重要性。根据我们前面的原则,笔记要看得懂又要找得到,我们就需要一组显性的映射,指哪打哪。因此,我们引入结构指标:

  1. 扉页包含目录、索引、缩写和符号含义。
  2. 目录页和标题行要突出表示。
  3. 建立其他重要索引,如图表和表达式。
  4. 使用缩进与标号而不是花括号来表示分总和总分结构。
  5. 同系列讲座放在同一类型的笔记本处,如同色系封面。
德布罗意的「o」其实并没有两点

电子笔记可以自动生成目录,而对于纸质笔记,我通常会给第一页(目录页)留白,以方便整理笔记时标记索引、备注缩写或者添加序言。

为了突出标题,我通常会让它横跨两个自然行;讲座题目或者第一级标题放在页眉位置,余后各级标题依次缩进。利用方格纸的「标尺」,各级标题能够得到清楚的展现,因此笔记更整齐,结构更强。在前面我提到过,讲座的多是线性纵向的,当我们需要表示结构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横向缩进,来表现标题的层级。

另外,除了页码,其他需要检索使用的内容,比如图表和公式,都可以酌情添加索引(所谓酌情指的是需要再使用的内容),这样在讲座过程中的回顾能够迅速找到位置,提升记录效率。

关于高亮和索引是在讲座过程中随手进行还是整理笔记时再进行,我的建议是:如果讲座特别复杂,知识密度又很高,导致听众很难回想的话,就在讲座过程中加上;否则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理解更有效一些,高亮和索引可以留待整理阶段。

更新和批注的空白

要保证笔记本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就需要时不时给它打点鸡血。在我初中的时候,我偶然在某处学到了 笔记本不要写满,要给两旁留白 的技巧。由于知识的输入是线性的,所以我们的知识都是逐渐增长的,拿着积累的知识再回过头看之前的笔记,常常会得到更新。

我多会用笔在旁边记录下这种碰巧的恍然大悟。又或者,当报告者发现自己所作内容稍有纰漏的时候,空白就提供了更正的余地。实际上,页旁的留白不需太多,毕竟笔记主体仍然是基础部分。如果需要更新的内容太多,纸质笔记可以使用便利贴,电子笔记可以使用超链接。

批注和临时缩写可以写在 queue 栏

学有余力的再整理

在我刚刚结束只在书上做笔记和批注的时候,我犯过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会把所有内容重新排版,都按照整齐的结构抄到新的笔记本上。甚至在初用 notability 的时候,由于移动笔记方便了很多,我又重新沉迷于这种浪费时间的排版工作。但是由于这种工作太劳心费力,我一度放弃了整理笔记本的计划。

整齐的笔记虽然讨人喜欢,但并不是最好的笔记。我们应该明确的是, 整理笔记指的是进一步处理信息。 尽管重新排版也意味着处理,但是排版起的效果是使知识要点的结构性更强。如果消耗太多时间,导致结构过多或层级过多,都会影响知识的消化速度。而回到我们本文的最初,考虑笔记的目的,如果笔记是为自己使用的,就应该利用最少的时间压榨出最多的使用价值。

  1. 解决笔记中模糊不清的内容,比如含义不明的缩写、逻辑不清的箭头或是高亮标注的疑难。
  2. 改善记录时的组织结构,使其达到高效查询的目的。
  3. 将笔记初整理持续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记录笔记时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在阶段或单元或间歇结束时稍作整理,而非一口气整理完所有笔记。
  4. 不只局限于讲座本身,结束阶段性的学习之后,可以联络各单元要点,或将本主题与其他课程的知识结合。
另外,尽管卸除无效信息能够提升有效信息率,但完全剥离知识点也不能使知识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也就是说突如其来的纯知识会使人丧失学习的乐趣。有这样的实例,一本记录所有物理常数的小册子,或是一页记录本章所有定理的 cheatsheet 。由于它们的作用类似于字典,它们更适合成为附录而不是笔记本身。

讲座的例子

工具都搞到手了,就该赶快试试。针对不同的讲座,笔记也应该对应调整。

在线公开课

在线公开课时长多为 45 分钟一节,两节一个主题。它是我们在学校课堂外获得专业知识最直接有效多途径,因此重要性很高,相应的笔记内容也是几种类型中最多的。不仅如此,在线公开课可以反复查看,来回播放,因此也不存在因时间过紧而错过内容的担心。

常见获取在线公开课的渠道包括: 网易公开课 CourseraedX 或者 MOOCMIT OCW 以及其他高校的 open course、 哔哩哔哩 或 Youtube 等。

实际上根据我的经验,对于专业课程,源不需要太多,但质量要很高。系列课程听完需要花很多精力,有条件的人最多可以把一学期(也就是三到四个月)的课程压缩到两个月,我压缩到最短的时间也需要足足一个月。因此如果对于没有质量保证的课,听完试听课后发现不适用于自己的当前知识储备导致跟不上进度、讲解不够细致或是音视频不够清晰等问题再挑选其他网站的话,通常会浪费比较多时间。根据授课学校来挑课程,通常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一般来说使用国内公开课网站能够保证字幕是中文的,适应大多数人的语言习惯和知识基础。经过一段时间对英文专业词汇的适应后,就可以进一步投入到世界高校的公开课程学习中(当然国内也不乏讲解细致形象的课程,比如梁灿彬老师的课,质量贼高,人又可爱,小学生听了都说好)。

在线公开课实际上是一种很省时间的课程,它资源开放,时间灵活,对于我们无穷的好奇心总能够在短期内牵萝补屋。针对在线公开课,我们的笔记也可以相应调整:

  1. 先找到讲义。 大多数课程都有老师派发的讲义或根据的教科书,在这些基础上我们不需要直接抄写重点,只需要勾画标记,减少许多工作。除了校方资源或教授的个人主页,还有一些学生自建的讲义收集网站可供查询。
  2. 图表增加批注。 很多时候,教授的板书都是讲义上的重点,但是一堂 45 分钟的课他却会花十几分钟来讲解一张图。一般来说,图像的可视化优势使它比文字的笔记更能够增强理解,因此针对图表的说明更应该记录。
  3. 强调复习板块。 正是由于时间灵活,听到忘乎所以,可能一口气连着四节课。按照正常的课程安排,四节课是两个星期的内容,很容易导致学生听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在每节课前,有的教授会先进行上节课的回顾,这类复习应该作为特殊板块标记,它们通常包含着上节课的所有重点。
  4. 标记练习和作业。 在线公开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没人逼着你写作业(即使使用 Coursera 这种标记了作业死线的网站,不写作业也不会产生外部压力)。除了通过自律处理以外,解决一些上课时遇到的问题或许比直接写作业是个更好的切入点(毕竟你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
  5. 使用交叉引用。 教授通常会提到之前的某个重点,来延伸或补充内容。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只要做好了索引,交叉引用都能够帮助你在短时间内联系上文,提供背景。电子笔记使用超链接进行交叉引用,纸质笔记不能自动跳转,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索引迅速找到锚点。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一类指的是针对学科动态或研究成果做的报告。其时长多为 90 分钟或 120 分钟,知识密度高,而且不具有可重复性。

很少有人莽撞地扎进专业不相干的领域深水区。一般来说,我们会遇到的讲座都是报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是报告人名声在外,前来做一个有趣的科普介绍。这类讲座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不然只能「朝圣丁肇中」6 了。由于学术报告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给它创造可重复性。利用 notability 来录制音频,能够帮助我们把精力从不必要的抄写转移到理解讲座本身上。除此之外,学术报告的笔记还应该:

  1. 备注背景知识。 对于科普讲座,可以简单地把背景知识备注在笔记页的两侧或是 Cornell Notes 的 queue 栏。备注不需要面面俱到,也不需要析毫剖厘,只需要把一些可能提到的专有名词的意思弄清楚,避免停在某个节点之后就迷失的情况就可以了。
  2. 不要誊抄投影。 有的报告是巡回报告,尝试用讲座主题搜索同报告人的讲座,有的时候能够找到之前报告分享的演示文件;即使没有,也可以拍摄投影再导入 notability 做批注,节省不少时间。另一原因是,投影文件切换较快,而且包含说明图表,不适合抄写。
  3. 突出各级标题。 通常来说,标题多是命题,而其他的细节则是命题的证明和补充。这类讲座的作用,通常是提供了一个可供深入研究的方向,因此标题更是作为直戳了当的结论应当被多加关照。
  4. 标注疑问。 通常这类型的讲座都留有最后一段时间的答问,在讲座过程中听不懂的内容或是前后有出入的地方都是很好的问题。明确问题的位置不仅是表示了尊重,更加深了对报告的理解。毕竟,提不出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专业课堂

专业课堂指的是本科及以上的课堂(高中及以下的课堂笔记都由老师牵着手完成,不需要自己花心思) 。时长与在线公开课相同,而且超出了一次自然注意力的持续时间。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可重复性就比较微妙。尽管专业课堂确实需要高专注力采摘知识点,但利用课后和教授的交流可以部分地实现疑难的再次说明。当我们需要主动面对笔记时,我们就应该获得主动权。专业课堂的重点在于考点以及有趣的知识点。因此笔记也要:

  1. 条分缕析。 专业课都要持续一到两个学期,因此统领全篇的目录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录之下,一般来说,研究对象可以作为标题,而重点命题通常可以作为小标题贯彻整套课程。
  2. 注意留白。 一是在两侧留白,专业课堂难免会出现口误,留白方便了之后的更正或批注;二是在每个主题单元留出一个空页。这样,在每个主题结束后,都给出了笔记整理、阶段性总结或思维导图的余地,复习的时候直接通过这个页面查缺补漏效率更高。
  3. 随时高亮。 在保持页面整齐的同时,高亮笔也应该跟随着课堂的进度,重点难点标记出来,这样才能确保复习重点的时候不会遗漏。另外,疑难问题可能会随着课堂的推进或内容的深入被解决,不必草率地上色,但一定要清晰地标注。
  4. 特殊标记作业和练习。(其实这个不太有必要写,不过)给任务做特殊标记是利用仪式感强调任务的方法,同时也方便复习的时候进行过滤,所以算是个好习惯。

公开演讲

公开演讲的时间普遍较短,大多控制在 20 分钟内,具有可重复性,重要性则是几个例子中最弱的。常见的公开演讲网站:Ted、The Moth、Ignite、The Gel Conference、PechaKucha、The Veritas Forum、IdeaCity、SELF 格致论道、青年中国说、哔哩哔哩、网易公开课等。

公开演讲的讲座类型主要是针对一些兴趣广泛的听众们,看到有趣的标题忍不住点进去听听,结果发现大为自己所用。这类讲座虽然零散短促,但包含的内容多是麻雀脏腑,能够提供深入探索的方向和机会。所以记录笔记也有必要:

  1. 统一存放,建立目录。 由于一时兴起,公开演讲的笔记其实并不好归类,在主题不统一的情况下,应该统一存放作为笔记中的「其他」或「杂项」归纳起来,直到某个主题转换为长期兴趣,比如针对科技频道的更新和测评所作的笔记,再单独收集为笔记本。同时建立好目录和索引,方便日后检索。
  2. 只写要点和拓展源。 明确这类讲座的类型和目的之后,笔记的内容就有了侧重点。由于公开演讲持续的时间不长,它不会涉及太高深的内容。因此只需要记下能够产生灵感的短句或是有用的指令,并且根据内容找到能够深入了解的渠道就可以了。

需要注明的是,这类讲座通常是在「发现」频道下的讲座。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是,不属于本专业,但又是极感兴趣的零散课堂,也应该归属于这一类,比如我在 B 站上发现的 「 休伯特•德雷福斯讲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神圣与爱 」 。其他演讲参见在线公开课或专题讲座一节。

学习更有用的技巧

当然,我开头也说明了,我介绍的绝不是所有技巧,而是我个人经验里好用的那一部分。对于有兴趣探索的朋友们,我也可以推荐一些我下手挖掘这些技巧的地方:

  • 各大高校的迎新推送 Orientation 和 Academic Support 不止关注国内高校的开学推送,还可以看看国外名校的新生指南,它们都提供了初步的笔记思路。想要了解具体的操作细节和更多的学术技巧,可以进入学校的学术帮助中心查看。比如 剑桥大学的转学生帮助 加州大学的学生资源 等。
  • Note-taking 或 Learning 相关的博客。 仁者见仁,我在这些关键词博客下学习到的技巧远不及我在上一点学到的多。反而曲线救国,我在效率和科技博客处看到的技巧经过自适应后更能为我所用。比如 GoodNotes 的官方博客 HILT (Harvard Initiative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等。
  • 学术机构的推送。 尽管这需要一定的筛选能力和时间成本,但学术机构也会探讨研究以外的工作思路,因此还是存在可压榨成分的。比如 Nature 自然科研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等。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以学习研究为主业,而只在特殊场合产生笔记需求的,直接套 Cornell Notes 的模版的确能够提高组织性,节省许多时间。

结语

由于我的专业,笔记经验反倒比我的专业知识更能外化。这篇文章到这里也只是分享了我的经验,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和我探讨,任何问题和希望我分享补充的提议都欢迎讨论。在我写出上一篇文章之后,我收到不少反馈说文章干枯生涩,可读性太低,所以这篇文章里我稍微调整了一下,水平不够烦请见谅。

如有任何意见和疑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和讨论。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分享你提升效率的种种心得,参加 征文活动 还能赢取效率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