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 2019 年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篇征文的投稿赛道为:多一度思考。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排版略作调整。

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这篇文章来自于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阅读,思考,以及生活。人类依靠时间来感知世界与自我,但是时间却永远难以捉摸。少数派上时间管理、效率一类的分享多会引来注意,时间的迷思就是一种我们能够拥有「更多」时间并「更好」利用时间的叙事。

一方面我们学习 GTD 一类的个人时间管理,仰慕高效人士;另一方面我们批判大资本以 996 工作制伤害劳动者。我想指出,这两种当代现象都背靠一个共同逻辑,那就是「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

本文旨在说明这种当代语境所塑造的体验时间的方法绑架了我们所有人,而我们并不完全被动。大概十多分钟的阅读时间,希望这近八千字能够引发更多反思和讨论。

个人存在与时间

你被迫参加一场讲座,座位被安排在正数第三列的中间,时长两个半小时。主讲人是个老学究,讲座主题为「为什么有些文章那么长」,在座听众的手机也被善意拿走。恭喜你,你将体验到百无聊赖所描述的精神状态。第二天,你决定去近郊爬山,晚春季节日光和气温都正好,每走一步也有不一样的风景,你看到了日常城市生活中从来没有见过的植株。直到上下山,一看手表,时间才约摸过去了两个半小时,你顿悟了乐在其中这个词的含义。

对于人类的感性体验来说,时间就像浓稠的巧克力酱,像内衣裤的松紧带,和我们主观感受一起随意拉长缩短。这是如此符合直觉的属性,不可能有差错;但是钟表、手机状态栏上的时间数字分明告诉我们,时间是定量的块。计时器、日程表、打卡机告诉我们某一段时间该做什么事。于是乎,尽管时间不能被交易,我们却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或是「成为时间的主人」诸如此类的口号和行动指南。但我们也明白,再精密的安排也受偶然事件的挑战,再充实的日程也会让人思考行动的意义,我们也从心底里抗拒他者所强加于己的时间安排。在这些时刻,时间仿佛拒绝了我们的阐释,永远处在不断逝去的状态,让我们被迫承认自己认知的局限,人终究不能够超越时间。时间才是决定我们生活和我们如何理解生活的基础。

或许你不明白以上这两段举例阐述和这篇文章的标题有什么联系。我想说的是,在展开对时间的衡量与所谓时间价值的讨论之前,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共识:时间与生活不可分离,对时间的感受是我们存在的基本条件。海德格尔所著《存在与时间》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说明:

任何一种存在之解释都必须以时间为其视野。

自启蒙运动流行起来的科学决定论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实验,假如一个人掌握了过去和当下所有的事件,就能够明白因果关系,也就能通晓未来。这种启蒙思想的张狂断论看上去很有道理。上周读到 Samuel Butler 的 Erewhon 中关于这个思想实验的思考:如果通晓了过去与将来,此人将失去对时间的感受。在科学决定论的视角下,个人的自由意志失去了意义,生活瓦解了。

也就是说, 个人以有限视角存在于时间中,才能构建生活的叙事。这种回答还暗示着,不管我们是否能看见自己的未来,都承担着经历时间也就是生活本身的责任,要学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并理解究竟是什么推动着我们的决定。在理解了个人与时间的依存之后,我想推进到群体与文化和时间的关系。在下一部分我尝试说明,现代生活中的急迫感和七天二十四小时的划分只是一种可能。即使是群体生活的时间,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去切入。这为我们反思当代加速社会的效率迷思提供了基础。

群体文化的时间阐释

去年听了一个在肯尼亚工作的人类学家的讲座,她讲述的关于东非有些文化中的时间观念让我印象很深。在斯瓦西里语中,有两个词语 Sasha 和 Zamani。Sasha 涵盖了当下、不远的过去和不远的将来,而 Zamani 则包含了所有的过去,不断延绵至无穷往昔,Sasha 和 Zamani 互相依存。这两个概念不仅仅估量时间,而依附在所有的物体、事件和一个人所拥有的回忆。我不能完全理解这两个词,但我明白这和我所感受的时间截然不同,日程表所体现的昨天、今天、和中午十二点在这种认知体系下参考价值非常小。

世界上不同文化都有自己对时间的丈量方式与之相印的时间感知(两者互相影响)。跨文化交际中就要求人们考虑到不同文化对时间的不同理解,在这里举几个理论例子。Kluckhohn 提出一个「时间焦点」问题,所有文化群体都要回答:他们焦点该放在过去、未来还是现在?Hofstede 的文化维度模型则希望人们考虑到交流双方是放眼长远目标还是更习惯关注当下。甚至有学者提出不同文化可能会有「单一时间线体验」或「多时间体验」,前者将时间视作线性的,主张专时专用;后者可能会不那么在意时间安排,会多任务处理。当然这些理论并非绝对的评判标准,相反,它们可以让人明白时间在群体文化中也具有流动定义。

丈量时间的价值

当个人进入群体,弹性、私人的时间体验就被文化群体的时间体验所覆盖甚至替代了。为了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重要的科技手段诞生,那就是历法和钟表。这一类技术存在就是为了丈量时间,时间流逝被赋予了物理属性,比如一炷香或是时钟指针走一圈;历法则依靠日月秋冬这样的自然标尺。一段时间从此成为坐标系下的量。中国传统的农历和藏历等,都和前现代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农事、祭祀)。

同样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现代计时系统和工作时间安排,也和现代群体生活生产方式紧密相连。十八世纪末期钟表精度的提升和工业化同步进行。时间成为了一种规训公共生活的工具,成为了新教工作伦理的体现。应该有很多人读过 Max Weber 的《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新教的工作伦理将财富的积累当作一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仅是赚钱,它还不鼓励消费并限制娱乐生活。其结果就是英国等新教国家成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在这个社会环境下,需要定时定点打卡的工作制也出现了。原本参考自然时间的农业人口,要学会精确的工业时间。上帝的召唤就是工作的召唤,工作分心、上班迟到,都要面临严重的后果。高效生产推广了钟表。在现代生活方式向全球扩张的时候,根据地球运动建立起来的二十四小时制也流行起来。这种功用的看待时间的态度,不是资本经济的结果,而是它的重要推手。比如作为美国国父的 Benjamin Franklin 就主张资本积累是一个人的责任。他给自己做了个日程表,每天按部就班过着勤恳的生活。

Franklin's Schedule

「时间就是金钱」成为了信条。

刚才我们提到中国的农历、时辰等概念。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历法也和现代时间刻度差别并无二致,都是用来约束生产生活的工具。但我们都心知肚明,传统中国历法已经让度为「旧历」。这个过度几乎同步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民国初至新中国立法)。而我们日常中使用的时间单位更是不断缩小尺度,一个时辰在现代生活里参考价值远不及一小时、一分钟或一秒。当代人也习惯取笑在这个时代依旧那些「不守时」和「拖沓」的文化,体会不了其他文化里时间观念的微妙,因为我们都相信时间可以换算为经济价值。但如果我们越来越忙,那是否昭示着时间在经济意义上贬值呢?

时间贬值是机械化生产的必然结果。为了满足现代工作的要求,我们被迫分割自己的生活。如果八小时不够,那么上下班前后的时间也可以分给工作。如果不能出勤,那么线上也可工作。我们的私人生活就被一层一层地削弱,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投入了生产链条。「保持竞争力」来提高效率,是对时间贬值的消极抵抗,我们很容易陷入这种迷思的深渊。

加速社会的铁笼

时间的贬值让我们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这是因为当代社会处于一个加速的状态。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个追求竞争的机制,推动社会加速。竞争就是当下取得优势和获取资源的主流方式。美好的乌托邦就在远方,只要我们跑得足够快,赶超他人是我们接近物质丰富的手段。

这种现世的竞争,也来源于我们有限生命的恐惧,也就是对死亡的恐惧。现代世俗社会没有往生,也没有来世。此时此刻的体验就是我们能追求并获得的一切。为逃避虚无,我们想要最多样最精彩的明天,更大的屏幕装在更大的公寓。我们赚钱理财记下花销的分毫,我们五分钟看懂两⼩时的电影,我们选择知识消费而不是阅读。这些努力都是为精彩忙碌的明天留下足够的资源(时间),毕竟谁不想在死亡来临前实现生命的最大化呢?

德国哲学家 Hartmut Rosa 识别出这种社会加速,并把加速分为三个⾯向。第一个面向是 科技的加速,科学到技术的转化越来越快。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时间⽽⾮空间成为了我们丈量世界的⽅式,任何⼀个曾经借助现代化交通⽅式抵达⼀个陌⽣地点的⼈都会明⽩这种微妙。我个人对苏州的感受不是上海西北⽅向的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城市,而是个四十分钟⾼铁可以到达的地方。有趣的是,如果从 Thomas More 的乌托邦一直读到二十一世纪科幻,这种文学作品里「他乡」从空间到时间的转化,和现实世界的通讯及交通科技发展是同步的。

第⼆个⾯向的加速是社会变迁,「当下时态的萎缩」是 Rosa 使用的词汇。⼈们靠过去的经验来做未来的规划,两者之间来定位当下(这不代表真的关注当下,当下反而是三个时态中最不重要的一个)。但过往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期待都愈发无用。我们父辈会有「铁饭碗」的说法,而我有心理准备面对多变的职业生活。家庭⽣活也越来越不稳定,传统的婚姻和父系家庭差序对⼈们的约束⼒越来越⼩。⽣活变得未知。

我们最直观、最私人的感受是 第三个面向,生活步调的加速。时间越来越少,⽣活步调越来越快了。在同样的单位时间内,现代⼈需要也渴望做⽐以往更多的事。这种加速看似与科技加速是相悖的,毕竟科技手段可以提高效率。但事情并⾮如此,尽管「科技加速率」让⼈们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更多的事,「社会加速率」⾼于「科技加速率」就让⼈们永远面对越来越多事要处理。回忆从电邮时代到通讯软件时代,我们要处理的信息难道不是越来越多了吗?在更短时间完成更多⼯作,结果是我们会拥有更多的时间,显然是⼀个伪命题,社会的加速是⼀个动态过程。社会加速本⾝不断在科技、社会、⽣活三个⾯向上正向反馈,形成⼀个闭环,把我们私人时间绑架了,推进得越来越快,再也停不下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模型。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个做出评判的框架,让我们反思自己焦虑,反思为什么⼈们被动或主动地在做着⾃⼰其实并不愿意做的事情。

异化

在这个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经历着「异化」。这是⼀个社会学和⽂化研究中经常出场的词汇。经典的异化场景脱胎于从 Marx 继承而来的批判理论。举一个例子,一个工人走进流水线生产一双皮鞋和一个前工业时代的工匠打造一双皮鞋是不一样,前者不能看见自己产品的最终模样,他只负责安装一个鞋底, 涂上一层热胶。走出工厂,他用单薄的薪水去供养生活,可能永远也支付不起他贡献了劳苦的那双鞋。尽管这一切的发生不涉及任何人身关系的绑定,他却成为了机器 - 生产 - 消费体系的奴隶,被生产线背后的资本剥削着。

Marx 发现这种新的常态,才会著书想改变财产的属性让工人免受剥削。这种体系会让人们痛恨工作,却让人被迫工作至死,消费至死。这个例子的现代版本之一,就是部分大资本所提倡的 996 工作制,一个员工只是这个生产链条里一个可被牺牲的部件,等待着被耗尽价值。

私人层面上,这个世界充斥着提升效率的奇技淫巧, 也流⾏着「⼯作创造价值、价值带来丰富⽣活体验」的宣⾔。但我们越来越不快乐了,我们开始感叹时间的加快,记忆与信仰的不可靠;未来的不可预知、流动的⼈际关系和⼀次性的器物,把我们甩在⼀种私人层面的「异化」之中。

⼈和空间的关系发⽣了异化,我们可以来往于不同的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场所,但是这些场所不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依靠了。我们会每周逛某个商场,但这种熟悉永远不等同于我们所记忆的童年放学走过的街道。⼈和物体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现在的电子产品用胶水做组装。可维修性越来越低,复杂度越来越⾼,迭代却越来越快。廉价的意义在于这些商品从被设计之初就该成为随时可丢弃的东西。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为了竞争以期在加速社会⽣存下去,我们睡得更少,做得更多;⽣活与⼯作的界限逐渐消失,我们手机里多了一堆事务软件,GTD 原则优化我们的生活。偶尔的喘息时间,我们必须要问⾃⼰:到底这一切是从何而来?我们可以做什么?

对抗异化 保卫日常

这篇文章就诞生于这种焦虑。要想解决以上的两个问题,我们先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所以才有第一部分关于时间感知的叙述。从这里开始,文章最后一部分,都是关于我们如何挣脱时间与效率的迷思,成为自我生活的主宰,最终对抗异化并保卫我们的日常生活。

产生对现实问题的知觉也是最困难的一步,Weber 的「铁笼」理论也是想阐明这个道理。习惯拖拽着我们,让我们对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能性视而不见。我在文章开头引用的作家 Samuel Butler 的最大成就不是他的小说,而是他对进化论的改善。他意识到文化和文化特质也可以是被遗传的。全球化时代,扁平的世界逐渐共享对时间加速的狂热,这种时间观念也可能在世代之间传承加强。Sasha 和 Zamani 这样充满美感的概念可能终将消失。996 或许真的会变成 007。但我们可以拒绝,可以抵抗,可以从日常里寻找阐释时间的新可能。

学会关照自己

首先,要学会关照自己。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我们能够独立看待世界的基础。这跟「自私」的区别在于,自私在于获益以得到比较优势,而对自己的关切不在乎于是否有比较的对象。

在延伸到其他人之前,向内的生长是必须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像 Thoreau 那样有一片瓦尔登湖可以用自然的方式支持自己的生活,但我们都可以或多或少着手让自己生活在细微处变好。这不存在竞争的压力,这种改变就是成功本身。我们手里会接过工作、项目、作业,但自我的生长是我们要一生维系的。阅读,音乐,健康作息,接近自己认为美的事物,并积极思考「美」的定义是什么。这算是少数派用户都比较在意的话题,所以关照自己,为自己经营好生活吧。

反思工作的意义

其次,如果要抵抗工作安排对我们时间意义的剥夺,我们不得不展开对工作意义的讨论,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此。但是我想说,让工作支撑你的生活,不要让工作占据你的生活,从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劳动吧。更好的选择,也应该是我们日常的追求,是开展积极的创造,这种活动不该限于你的职场。

旧约里对工作的意义有很好的说明。创世纪中上帝工作六天,上帝至善至美,她所「创造」的一切也是好的。「创造」是这个世界里最高贵的工作。而当人类偷食禁果,上帝将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除了死亡之外,最严苛的惩罚就是让人类劳作终身。再过许久,人类修起巴别塔,而这所有的劳动都是为了创造虚名,这样的劳动等同于渎神,只招来混乱与离散。

我对这几段旧约里的古老寓言记得很清楚。毫无意义的辛苦和追求虚名的徒劳,是对人的惩罚;而创造——则是宇宙中最具美感的事件。我当然不是在鼓吹冲动行为,创世纪的故事还有一个信息——休息,这至少是我们每周都会经历的。

当上帝看见自己创造物的美,她决定休息。一周的第七天就是安息日。这在希伯来文化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休息不限于人,也延伸至世间万物,人应该让世界都停歇片刻,把步奏慢下来。对于信众来说,工作和休息都关乎侍奉上帝。对于更多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的当代人来说,这启示我们工作和休息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工作和休息都可以是我们关怀自己、追求美好的手段。所以我认为 996 工作制和将这种工作伦理强加于他人的资本力量单纯是在作恶。

与世界发生联系

关照自我,展开反思,接下来就是塑造生活了。我们刚在讨论关于加速而造成了异化的后果,其实 Rosa 对于加速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既然人们失去了旧的联系,也就可以创造新的联系。他将之称为「共鸣」。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有能力重新放射出有意义的关系网络。

⼀个更好的社会是⼀个「关系」于⼈有联系的社会,⼀个「共鸣」的社会。罗萨设想了三个共鸣轴轴⼼。⽔平的共鸣轴是⼈与周遭世界的共鸣,⽐如 996 抗议中程序员们的声⾳能够引起法律界的关注,虽然舆论退却,这也是新形势下劳⼯运动的发展。⼈和⾃然的垂直共鸣轴则催⽣了宗教和艺术,我们对死亡以及⼈⽣价值的追寻使得这⼀层⾯的共鸣轴永远不会消失。⼈和物质世界之间也有一个共鸣轴, 比如学校教育、公共活动。这个共鸣轴可以帮助⼈们建⽴与他⼈、与周遭世界、与永恒世界的联系。

真实地活在当下

How we spend our days is, of course, how we spend our lives.

这是来自作家 Annie Dillard 的一句话,我读到的时候很喜欢,就抄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认真地生活在当下的这一刻,或许是我们唯一能立马着手的事情了。当下恐怕也是唯一真实存在的时间维度,古罗马思想家 Augustinus 主张存在就是现在,「过去」只是我们回忆的感觉,而「未来」就是我们的期待,后两者完全发生在我们的内心。所以我最后的一条感悟就是「真实地活在当下」。

流行文化中此类的口号也常见,很多人都知道 Horace 的谚语 「Carpe Diem」,我们都明白要 「Seize the day」。我要再次强调,当下的存在是种责任。加速社会中,我们都成了铁笼里的囚徒,而挣脱它的钥匙还在我们自己手里。改变生活不会发生在「明天」,活在当下就是把自己当作改变的对象。我们可以拒绝生活的惯性对我们做出的安排,日常生活就是我们践行存在的唯一方式。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About Time》,男主有穿越时间的本领,可以改变生活的轨迹。他最后的体会,不是在于执着不犯错,而是在于把每一天都尽力活得饱满,每一天都值得再经历一次。当对自己的生活掌握了主动权,我们进行回忆时,「过去」铺展开来,事件编织成可被理解的故事;我们开始期待,因为「将来」值得我们继续好好活下去。我们也就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主笔人和叙述者。活在当下就是我们度过一生的方式。所以积极生活起来吧,不要做 Hamlet,不要再虚妄的思考,不要再无意义的等待了。人类生命有限,生活可以无限。

最后送大家一段来自 Thoreau 的寄语: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ished to live deliberately, to front only the essential facts of life, and see if I could not learn what it had to teach,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后记与声明

  1. 此文不是行动指南,只作个人的反思,发表则是为了贡献一点公共生活的材料。我无意批评想要「更高效」的追求,只是指出这种思想有它的社会文化背景。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想象符合自己图景的美好生活。
  2. 对于「此在」「异化」之类的概念或者世界是否是可知的,都有大量的思辨讨论,我无意亦没有能力展开全面的论述。
  3. 使用「她」而非「他」或「祂」来作上帝的指征算是在语言层面消解犹太/基督文化的男权气质吧。
  4. 按格式引用的语句来源于相应语言版本的原文,而我自己转述的部分并不一定按照严谨的译文版本来讲述,比如跨文化交际部分的概念就是我直接从英文翻译过来的。
  5. 因为写作的材料多来源于我自己的日记随笔、读书笔记甚至回忆,文章没有严格的引用格式。如果需要了解引用内容的出处,可以评论或者私信,我会尽力提供。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你的每多一度思考,都值得被好好整理分享,快来参与我们的 征文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