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 2019 年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篇征文的投稿赛道为:多一度思考。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 2020 年的春节变得与众不同。宅家成为了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选择,而对于网络和屏幕一代的人来讲,或许少了迎来送往、走亲访友,反而让他们松了一口气。拿出珍藏已久的书单、电影、剧集、游戏,那叫一个心安理得和名正言顺。

对我个人而言,除了这场牵动全国人民的肺炎,这段时间在生活上也有些比较大的变故。正好趁静下来做些思考和总结。

成长中的得与失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书里写道:

人常常高估自己一年的成就,而低估自己五年的成就。

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诫读者在一个领域深耕,不要因为在短期内无法取得成果就匆匆换赛道。想到这句话是因为 16 年我还在混知乎的时候曾写下一些当时的 感悟。谁想到光阴似箭,一晃眼又过了这么多年了,我自己也从一个单身北漂,成为了奶爸一枚。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角色变了。自从成为了一个父亲,很多时候做事情的心态与目的会不一样,甚至连社交关系也开始慢慢改变。与朋友聊天,往往会不知不觉将话题引到家庭方面。遇到一些还单身的朋友,即使年龄相差不大,发现关心的话题和思维方式竟然也有了很大的差异。此外自己的书单上也不知不觉地加了育儿类,甚至如何买保险一类的书目。

接受由时间带来的改变

无论是身体机能,还是社会角色,都会随着时间不断改变。毕竟这世上唯一的永恒就是变化本身。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变老的?可能网络上的年轻人并不关心,毕竟在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像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讲的那样:

觉得自己生猛无比,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什么也锤不了我。

直到有一天写代码的时候发现脑子转不动了,一看时间才 11 点不到。而早几年很多次直到凌晨 2、3 点才会感觉到注意力下降。精力不再永远充沛,在家要承担起父亲的责任,家里的老人也变得更老了。

这些并不是努力就能够改变的,于是干脆盘算下有哪些需要改变的行为方式:睡觉时间默默提前了,开始喝温开水加枸杞了,健身以保持为主不再冲重量了……主动接受时间带来的改变,明白自己的极限,才能做对的决定。

在一个领域深耕

《定位》这本营销圣经中提到,个人的品牌管理需要将自己与一个领域深度绑定,以此来建立你在社会中的定位。当年龄不再是优势之后,一个人就只能依靠他在某个领域常年积累所带来的领先身位才能脱颖而出了。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事实上不论男女,婚姻和工作的选择和坚持对人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在机会来临的时候选择一个正在发展而不是即将没落的领域,并在之后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该领域内精进。甚至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坚持 10000 小时这么久,环顾周围你会慢慢发现,同一赛道上的人会随着时间流逝不知不觉减少。

工作和爱好的统一是最好的,时间会证明热爱才是我们持续做某件事的最佳动力。但许多人对热爱本身有些误解,会觉得尝试过很多事情,却没有一件提得起兴趣,于是就放弃了这个过程——或许是你尝试得还不够深入,没有与内心深处的渴望结合;又或许是在能力上并不擅长。

不管怎么说,花时间寻找一定是值得的

编程带来的启示

编程,应该成为小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我在学校里学习的并不是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但还是凭着对科技的热爱,工作后自学了编程。并且在此之后陆陆续续写了一些程序,未来还计划发布更多。软件是智力活动的一种抽象体现。虽然有着硬件、算力等各种局限,但凭借一些代码,通过数学手段就可以写出程序解决日常与行业中的问题,提高效率,提供娱乐等。这是一种与此前所有工作都截然不同一种创作体验。

我平时需要使用番茄钟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但是在写程序的时候却从来不需要,反而经常会忘记已经过了多久。一个原因是软件工作拥有实时反馈的特性,修改一个代码,立即就可以看到结果。尤其当我们在脑中模拟多个步骤的拟合,然后代码化,当执行之后发现一次成功,完全如想象中的那样运行,这会立即触发多巴胺的 G 点。

即使有了错误,这种定位错误、寻找原因、修改正确的过程,也只会激起人的好奇心。因为这不是机械重复的工作,错误的原因千奇百怪,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对软硬件环境和程序运行原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够解决问题。就像在诊断前定位病因的豪斯医生。

使用游戏化的思维处理问题

游戏化这个概念是近几年提出来的,本意是研究为什么「游戏」可以让人享受,让人上瘾,而很多人却不喜欢工作与学习的过程。在这里游戏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泛指那些让我们入迷的行为。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这些行为分解后发现,即时反馈结果、及时给与奖励、拥有成就感等,就是游戏之所以吸引人的重要原因。通过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这些特性其实正好对应了大脑的运作方式。

编程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玩游戏」,但在行为之间有大量的相似性。举一个近两年很火的 PC 游戏为例,《我的世界》就是以创造为主题。有玩家在里面制作城堡、故宫、城市,甚至还有人做出了可以运行的 CPU。编程的可塑造性当然更强,毕竟《我的世界》这款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程序。

当然编程本身由于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电子设备的特性使游戏化得以实现。现实生活中一些进展比较缓慢的项目可能没那么容易游戏化,可以尝试分解任务和引入第三方的奖惩激励来量化和数字化。最终只要掌握了这种心智模式,我们即使无法改变工作本身,却能调整内心的态度。

逻辑思维能力是所有脑力工作的基础

由于软件是一种人类智力成果的抽象体现,一个程序员编程的过程就是将他们的智慧实体化的过程。与很多外行人的直觉看法不同,编程的学习并不是一种语言学习的过程。虽然看似许多编程语言是由英语构成的,有人觉得将语言改成中文或许能让人轻易地掌握,但编程语言仅仅是一种与机器沟通的方式,看起来像英文是为了让人类看懂。其中核心的能力是逻辑思维,也就是一种通过分析、推理、判断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吴军在《浪潮之巅》中提到,与物理学的朗道等级类似,工程师的能力也有着巨大差异。优雅、经济、高效地满足需求、解决问题仅仅是入门,而在更高的等级则需要开创一个领域。这其中有基础能力的区别,但单就逻辑思维本身,却是一种每个人都可以训练并掌握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的迁移性极强,熟练掌握逻辑分析、问题抽象、提炼总结、推理判断,可以在任何脑力工作中都如鱼得水。

这一点在编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就像乔布斯始终固执地认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可以超过几十个平庸工程师的作用。因为在这个领域,脑力工作的重要性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关于这部分内容,大家可以移步至我在 2013 年写的 关于逻辑思维的思考

保持好奇心,主动寻找改变

「不要重复创建轮子」是每个入行人获得的第一个建议。因为数字化成果的传播特性,编程社区的活跃程度无与伦比。基本上一些基础的特性或者部件,很早就会有人写了多个版本供人使用。但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一些人仅满足于东拼西凑,真变成了「码魂」在「搬砖」。

但是编程真正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问题和需求显然各不相同。仅凭借已有的轮子有时并不能成为很好的解决方案,或是解决得很别扭。此时保持初心自己慢慢摸索合适的方案就很有必要了。还有就是在找 bug 的时候,有时可能是因为整个思路从开始就是有问题的,这就需要主动寻找改变从头来过了。

软件领域是伴随着信息革命而发展的,软硬件本身和涉及领域时刻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只有时刻保持着好奇心,对新的成果充满热情,才能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一点其实在任何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编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所以对错误的宽容度特别高。这种对错误的宽容,和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最新变化的速度,也就对保持好奇的初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了解软件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

在《生命 3.0》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我们人类属于 2.0 版本的生命,硬件不可变而软件(心智模式)可以被改变。就像一个人仅通过学习,就可以掌握不同的技能,适应各种政治环境和文化。这就是现在正逐步发展的通用型人工智能的目标,通过自我学习掌握不同的新技能,适应新环境。

这套内在的心智模式,其实就是广义上的「软件」。在不改变硬件本体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增加功能、自我迭代,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我们应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方法论。特斯拉的车之所以长期领先,就是将车载软件的优先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准。这一点也让转型中的大众集团和戴勒姆、宝马尝尽了苦头。

关联阅读:严肃地聊聊,我为什么会选择特斯拉 Model 3

当经典物理渐渐无法预言这个被揭去更多面纱的世界后,《信息论》《控制论》这些新的方法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为了应对复杂而多变的未来,成本高昂却迭代缓慢的硬件升级远远比不上软件来的灵活和高效。如果我们仔细留心,会发现不仅尖端如自动驾驶技术为了处理复杂多变的路况会不断地进行软件更新,新款日常电器例如空调、电视、冰箱、电饭煲很多都配备了可升级的软件管理系统,实时联网空中升级。

软件这个指导硬件行为的部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假如不认识到这一点,很容易对飞速到来的未来变得准备不足。

从 GTD 过渡到时间管理

与时间做朋友,而不要试着控制它。

最早关注时间和任务管理是因为看了战隼在博客发表的一些文章,后来读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算是对时间的重要性有了些入门认识。但直到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渐渐增多,切身体会到了一天过得有多混乱和低效,才开始真正下定决心学习时间管理。

第一个阶段是看书。理论的书看了很多,例如《番茄工作法》《Get things done》《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也读了关于苏联生物学家柳比歇夫一生记录时间条目的《奇特的一生》。

第二个阶段是下软件。这里其实要感谢 iPhone,极大提高了手机中软件的重要性,才让我们能有如此多的 app 去丰富生活。试用后发现此时时间管理类的应用有三类,记录时间、待办事项、日程规划。这其中待办事项类型的应用最符合我的需求,甚至花了大价钱买了号称完全符合 GTD 流程的 OmniFocus。为了学习掌握据说神乎其神的「透视」功能,研究了好久各种各样的教程,加了一堆 QQ 研讨群。

第三个阶段是化繁为简。兜兜转转一大圈,我发现就我个人而言,最实用的方法论就两点。

一是规划大段连续的时间给复杂任务。

二是立即执行简单任务

而软件最大的作用变成了分解任务、整理思维、设置提醒。因为我发现 GTD 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仅关心时间节点,对过程并不涉及。

第四个阶段的契机是当我成了独立开发者,在缺乏监管者的情况下,希望用软件给每天规划一个工作时间。通过执行和记录,再定期回顾自己的完成情况,并能够根据真实的时间利用进行动态调整。此时不再只关注完成和开始的两个节点,管理的重心更多的放在了执行任务时的个人状态和每次完成的部分。

回顾整个过程,其实每个人的时间管理之旅,也是建立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软件和理论相当于一些外骨骼,熟练了之后完全可以不借助这些外部工具。还有一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是,很多任务管理工具会要求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是典型的机械思维。但事实上在刚开始时我们经常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只能边做边完善。使用更丰富的信息,用开放的心态去及时调整。每个人的使用场景都不相同,根据自己的场景去设计方法往往会更有效,并不存在一种共通的时间管理法则。

平衡家庭和工作

当你和父母住一块的时候,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此时你是依靠者,可以栖息在父母长辈组成的大树下。直至你组成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孩子,成为了一个被依靠者。一个稳固的家庭结构需要有人持续经营,这样家庭才会反过来成为其中成员前进的助力,而不是泥沼。

爱是激情,也是亲情,更是温情。

《亲密关系》是一本很棒的分析近亲之间关系变化的心理学指南。其中提到爱是最重要的粘合剂,但「爱」并不是本能,而是一种很高级的复杂情绪组合。我们经常会看到以爱的名义进行着伤害行为的事例。所以平衡家庭和工作并不是一刀切,反而是非常考验人的一件事情。

从内心的出发点到行为上的艺术,我听到过许多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但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是远远低估其难度的。

经营家庭是一门需要学习和累积的技能

我不理解为什么许多人觉得自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或者伴侣,但在同时工作上的晋升却需要业绩和不断的培训学习。事实上在家庭事务上,可能大多数人需要比工作上进行更多的补课。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因为在判断家庭事务的时候,需要兼顾「感情」「道理」「利益」三方面的需求。经营家庭更是要关注孩子的教育、成长、交友,关注其他家庭成员的方方面面,处理过去的遗留问题,还要给未来未雨绸缪。

在添加新的家庭角色后,抱着开放的心态去重新学习是一个必须的过程。至少我自己就非常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

在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下,需要作出舍取

时间和家庭会带来新的社会身份,但与此同时,旧的身份却不会消失。当一个人成为父母时,他同时也还是一个子女,一个重要岗位的执行人和决策者。人们常说的中年危机就是对自己的不可或缺和无能为力之间的矛盾所形成的深深的无力感。年长的人通常缺乏冲劲,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背负了太多,而维持已有的一切已经花去了太多资本。

所以我认为「完美地维持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对很多人来讲只是一句漂亮的场面话。承认自己能力的局限,做出取舍才是更实际的状态。

21 世纪的自由职业者

在人工智能普及之后,会有大量的人口成为「无用阶级」。 ——《人类简史》

作为社会性的动物,找到接纳自己的组织一直是历史中人类择业的首选,当然现在叫做找一个单位。而作为一个无组织人士,会对他的社会地位或是生计都造成挑战。但到了如今信息时代,旧的岗位正在被人工智能的发展淘汰,而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带宽的增长也给了单独个人发表自己声音的不同渠道。

现代文明在效率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工作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许多人每天的工作也开始变得机械与重复,甚至由于激烈竞争等种种因素,工作时间也大大超过了健康所能承受的极限。所以现在有许多学者认为,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带来的破坏比显性的疾病更加严重。在此前提下,为了追求我们内心深处的自由与寻找久违的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许多人认为自由职业就是摆脱工作枷锁的最佳解决方案。

如今选择作为一个自由工作者,创造有价值的内容,不论是视频、文字、音乐、软件、文艺、创意设计,都可以找到渠道去推销自己的内容。正如《订阅》这本书介绍的,YouTube 创造了一种以流量结算的商业模式,可以让创作者关注内容本身,而不必费心去考虑赞助商或者变现。甚至出现了以这种方式支付旅费的常年旅行者,又或者是可以挑战传统媒体的新锐自媒体。

自由的天性和寻求安全感的冲动一直存在每个人的体内,我们不能妄下结论哪种道路是好的或是坏的。只不过如今的选择已经多了很多,选择的成本也没有过去那么高(虽然还是很高)。谁知道呢,或许在不久的未来自由职业会变成一种常见的选择,社会经济的生产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就像现在越突出员工本身重要性的企业,就越容易形成扁平化的管理制度,而不是像过去的金字塔结构。

向死而生,仰望彼岸

2020 年大年初三一大早,老婆说:「科比死了,群里都在说」。我在被窝里闭着眼睛想了半天,就是想不出有哪位名人一大把年纪了也叫科比。起床自己看新闻,发现这个科比,就是科比·布莱恩特,直升机失事,享年 41 岁。

两个小时后去父母家,爷爷被一口痰噎住,无力呛出来,就此离我们而去。前一天晚上还在聊八卦、聊疫情,第二天在谁都没有想到的情况下,说走就走了。

这几天在手机里,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的数字时刻都在增加。我做不到像一个伟大的战争统帅,将数字看作普通的数据。对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每个数字都代表了一个破碎的家庭,和一道或许永远无法弥合的伤痕。

在爷爷去世后的几天内,我的脑海中不断出现这句话:

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个帘子,等到他们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

不论这句话的出处是哪,但它表达的意思我深表认同。

佛家讲来世,道家讲超脱,埃及有生死书,基督说有另一个世界收容我们的灵魂,然而没有人可以证实这一切。唯物主义者认为一切宗教都是对生者的安慰,而我自己最认同的却是《狮子王》里的生死观点。生命是轮回的,组成我们身体的成分最终会成为其他生命体的组成分子。智能的产生可能是偶然,但智能让我们有了个体意识,对于最终会消失的结果也就产生了心底最深处的恐惧感。

由于文化的原因,我们一直以来很少讨论生死的问题。可能基于同样的原因,在身后也没有墓志铭的传统,更不会在学校上课讨论「你希望自己的墓志铭是什么」之类的课程。前几年在我一个非常敬爱的长辈去世后,我们将她最后送上山,意外地在最后一排看到了一个熟悉的 logo。我走近一看,是一块刻有骑士(Cavaliers)队徽的墓碑。看了下年月,果然是 LBJ 还在骑士的日子,而且逝者的年龄比我小。

2005 年乔布斯在那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讲了关于他的三个故事,其中第三个就关于死亡(乔布斯演讲原文)。

在演讲中他认为:

死亡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

是的,死亡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终点,在之前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写的 一篇影评 中,我认为与死亡相对应的是生命的坚韧和无限可能。有限才会让人无比珍惜,生命的这种形式其实也是保证种群延续的最佳策略。《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就有提到,DNA 拷贝的复制是比个体生存更有效的生命延续方式。

只不过自己亲人的离世真的很痛。

总结

在很多网络小说中,都会有一个概念,叫做「时代之子」。意思是这个本书的主角偶尔开个挂,人见人爱逢凶化吉都是正常的,因为他就是书中这个世界所选择的那个人。但在现实中,几乎所有人都是普通人,能力有长有短,长的不那么长,短的特别短。所以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爱看这类书,偶尔 YY 一下。

只不过生活还是要继续,生活给的无论好坏我们都逃不掉,只能一起接住。茨威格说所有命运赠予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个人的进步,心智的成熟,生活的改善,背后是长年累月、一点一滴的付出。我们今天打磨自己,是因为对未来还有期待,是为了生命无限的可能性。

附文章中提到的书: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

> 你的每多一度思考,都值得被好好整理分享,快来参与我们的 征文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