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愿意,不过在2019年,还是有很多内容、软件和服务都逐步走上了订阅的路线,我自己随着上班之后消费能力的提升,也能慢慢接受为软件和服务付费了。当然,体验优质服务和没时间折腾也是走向付费的一部分原因啦。

虽然还是秉持买断制才有安全感,但订阅趋势如此,钱不由己。所以这篇文章里,我就想罗列一下所有在用的订阅服务,并从自身使用的角度,简单地分析这笔钱掏得值不值。

iCloud 50GB 储存空间,72¥/年

说到订阅,作为被 Apple 生态圈住的一员,iCloud 必然是无法绕过的一环。如果有朋友对于它的功能和定义不清楚的,请参考下面引文:

2011年5月31日, Apple 公司官方宣布 iCloud 将会取代 MobileMe,并即将停止MobileMe 的服务。iCloud 是 Apple 公司所提供的在线同步存储服务和云端计算服务,初始空间有5GB,可以购买存储空间。用户能在 iCloud 中存储音乐、照片、App 数据、文件、联系人和日历等,并将无线推送到用户所有支持 iCloud 同步的设备上,而不用使用连接线来同步。iCloud 现在可以存储第三方应用的数据并同步 Apple 设备上。——维基百科

1

第一部 iPhone 5S 因为囊中羞涩,选了 16G 港版入门,当年用过乞丐版 iPhone 的肯定都深有感触,每个月备份清理相册,经常精简安装的应用,所以年轻的时候手机上留下的每一个都是久经考验的好应用,不像现在手机上近 200 个应用,经常打开的却寥寥可数。

但利弊共存的是,因为有定期清理的好习惯,所以当年 5GB 的 iCloud 空间虽然捉襟见肘,但也没有真正地用完过,以至于后来有钱换了 iPhone 7 Plus 128G 版本之后,激活登陆,然后发现所有的应用都照搬转移到了新的手机上,连应用内的使用痕迹都是熟悉的味道,第一次有这种体验是有些惊喜的,甚至然我觉得 Apple 公司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品质。

不过真正开始付费扩容到 50GB 的「祸因」是有了 128G 的超熟睡容量,在翻身做了容量的主人之后,我定期整理手机照片的功能渐渐退化,区区 5GB iCloud 容量宛如杯水车薪,加之一个个版本的 iOS 迭代之后,相册的功能越来越强大,LivePhoto、人脸识别、分享建议、自动生成视频、地点检索等等,让照片住在手机里变成了理所当然。当然,云上就住不下了,为了不舍弃种种便利,颤抖开了 6 块钱每月的套餐。

之后又入手了 MacBook Pro,在一个生态内的畅游的感觉真的是很棒的,这个时候 iCloud 的作用就愈发明显了,手机上的随笔和随拍在电脑上都可以很方便的整理,甚至我一度觉得手机上复制电脑上可以粘贴这个特性,可以省下买 macOS 端 1Password 的钱。

插一个小故事,上周一个还在读书的小朋友说她的 MBP 上的 MS Word 卡死之后,桌面上的论文莫名其妙消失了,用了各种手段都没能恢复(相信我,真的是各种手段),最后看到知乎上一个回答说 iCloud 的设置里面是有桌面文件的历史记录的,我确认了一下我的,确实有很多之前删除的文件,然而,因为她一直是 5GB 的免费套餐,所以桌面从来也没有过备份,不然省下的精力应该不只是一年的订阅费了。结论是这笔钱还是花得很值。

手机中 iCloud 剩余空间告急

(坏消息是,截止到发文,我的 50GB 也要满了,我已经把鼠标放到了 200GB 的套餐上,毕竟还要撑到明年的新 iPhone。)

阿里小号,20¥/年

关心数码的朋友们应该有不少人都知道和在用类似的软件了,同样放出定义:

阿里小号是由阿里通信于2014年10月15日宣布推出隐私保护神器APP。通过这款软件,用户无须新的SIM卡,即可在同一部手机上额外使用一个新号码。这个号码不仅可以正常接打电话、收发短信,还可独立设置使用时长、开关机状态、勿扰时间等。此外,用户持有多个手机号码的成本更低,不需要再买一部手机或更换双卡双待手机。——百度百科

2
来自阿里小号官网

我是偶然在网上看到这个软件,发现它能解决我很多的痛点。所以先说结论,这二十块很值,甚至我觉得有条件的话,很多人多可以尝试拥有一个小号,它真的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首先,作为在沪上班的外来人,租房是一种阵痛,每隔长短不定的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有很多,比如个人信息的泄露、中介的频繁骚扰,在用了阿里小号之后,我可以只在我需要使用的时段设定开机,用完即关,而不用担心失联的问题。

其次,最近很多网站有了一个奇怪的倾向,就是开始只提供手机号码的注册接口,可是其中又有很多只是临时用一下,如果用自己的号码注册会有担心,可是如果没有其他替代方式的话,也不得不服软,所以有了小号之后,简直注册不眨眼,眨眼不注册。

最后呢,当然如果你很幸运,选到了一个没有被用过的号码,那么很多新人注册的羊毛也可以多薅一份了,算是额外的小福利。

当然,小号也有它自身的限制,比如必须要到 APP 内部才能拨号,只能向 11 位手机号码发送短信,以及受政策影响的不确定性等等。毕竟19年6月开始最新的客户端里已经没法新买和更换号码了,只能通过老版本的应用购买,因为没有 Android 设备,无法测试目前的状态,不过我已有的号码还是可以正常续费。

哈罗单车,202.8¥/年

共享单车一直是关注于公共交通系统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来自哈罗单车官网

在国内的发展历史就不赘述了,就像细胞培养过程一样,从无到有,然后对数生长期,热烈竞争一段时间之后走向衰退期,现在各家都冷静了下来,或者「凉」了下来,哈罗单车和美团的进场时机就像来捡漏似的。

我最初也是 ofo、摩拜等等的多重押金用户,说到这里肯定会有很多怨念的声音,毕竟还有超过 1640 万排队退押金的同志(截止至 19 年 12 月 16 日)。3

我现在住的地方离公司班车点 10 分钟脚程左右,距离不尴不尬,所以就开了包月的套餐,能节省6、7 分钟的睡觉时间。选择哈罗单车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能找到车,它可能是上海目前覆盖范围最广的品牌了。美团也用过几次,体验还行,同样免押金。这就是阿里巴巴、美团这种大厂的底气吧。

不过参考一辆二手山地车的价格,这每年二百块还是让我有些不忍的,只能安慰自己共享单车不用烦心停车问题,也不会像我当年的捷安特一样不耐偷,一偷就没了。

中国移动,2016¥/年

21 世纪不知不觉已经要步入第三个十年了,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今天,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使用场景的拓展,互联网站在衣食住行之外极其重要的事物的前列线上,所以现在每个人都比以前更舍得花钱在手机和移动套餐上。连我妈这样的「准老太太」再选手机的时候也会考虑大屏幕、更流畅这些在功能机时代不会特意提出的特性,那个年代信号强、通话好、抗造耐用才是王道。

手机里的话费短信

作为一项不得不「订阅」的服务,当我想到的时候才发现,每年居然给移动贡献了超过 2000 块。因为工作是做技术咨询,所以平时电话会比较多,开了 138 元的套餐,外加 30 元通话时间翻倍,基本能覆盖每个月的使用。

比较庆幸的是因为岗位要求出差比较多,所以我的话费是实报实销的。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在携号转网的第一天就转入联通或电信这些平均资费更低的运营商了。当然,前提是在上海这种一线城市,几家运营商的信号覆盖基本差别不大。不过呢,以前的我也可能会是因为参与了某个「优惠活动」欲携转而不得。

三家运营商因为在各地资费不同,很难对比,但在魔都的话,我还是觉得移动是偏贵的。

京东 Plus + 爱奇艺会员,99¥/年

这两个是在一次活动的时候购买的,两项服务不到百元,可以说是超值了。

京东自不必说,京东自营虽然也有部分性价比一般的小品牌,不过比起天猫的龙蛇混杂好了太多,尤其是自营店的售后服务,在国内的电商里应该是第一梯队的水平。不过这样的舒心是用更高的价格来交换的,如何选择就见仁见智了,不然在另一条主打低价道路上的拼多多就不会弯道超车了。

而说到爱奇艺,也是近几年国内做得比较好的视频网站之一,尤其是在自制网剧和综艺上,推陈出新,品质精良,当然某个语言类综艺一季一季的质量下降也令人叹息,而且外语类的节目还是有些欠缺。在此还想为直导的搜狐出品访谈节目《恶毒梁欢秀》默哀一分钟,为一个我从网易云就在追的节目,最终不得不终结而扼腕。好像 Tony 老师续命推出了《托尼秀》?4 祝福下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人,期待欢卷卷的出镜。

说到这里好像要提一下最近《庆余年》付费超前点播的事情,不过就像 @Mr厉害 微博里说的:

国内的视频会员价格确实太低了,这直接导致平台除了要想方设法的从会员手里再挣一道钱,还要绞尽脑汁的节流,把4k蓝光的的码流降到不如1080P,1080P降到不如720P,而国内的付费习惯和竞争环境又无法贸然提价。所以庆余年这件事暴露出的根本矛盾,是国内用户付费意愿,还无法支撑起视频平台提供优秀会员体验。 可以预见的是,这件事除了会提升社会对付费内容的接受度,另一方面,也会加快国内视频平台行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加速统一提价,也许听起来很刺耳,但是要知道即便在我们眼中吃相如此难看的视频平台,至今仍然是亏损的。

所以未来各个视频网站的选择,要么提高会员价格,要么进一步降低非会员体验。当然从一个非利益相关方的角度来说,这对于信息爆炸的今天也会有一些正面作用,会促使大家对信息和资源进行筛选,而不是「免费」沉浸在低质量无营养的视频或节目里。

饿了么,112¥/年

在一个事物新兴之初,很难想到它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饿了么就是一个正面典型,一个不愿露脸的校内网悲痛点头。

来自饿了么官网

最开始是08年在上海上大学的时候,有人刷楼发小广告,说一个叫饿了么的网站可以点学校周边快餐店的外卖,你知道对于大学生而言,不用动腿就吃到饭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吗?再也不用低眉顺眼找人带饭,懒人的脊梁可以直起来了!最初是只有网页端的,而且针对多人拼单,网站还设计了一个摇色子拼点数大小的功能,通过科学算命找出那个该下楼拿外卖的人。就这样一步步,学校周边的外卖行业从快餐店老板来寝室递名片变成了大家去一个网页上挑选。

在 09 年就有一个校龙舟队的队友跟我透露,他在学校外面开了三个快餐店,靠找同学兼职送外卖已经实现大学阶段财务自由了(这个朋友真的不是我,虽然我很希望是我)。可惜那个时候的我还沉迷在 DotA 的野区里,难以自拔。

当然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做饭已经成了更经常的事情,外卖则是偶尔天气不好懒得出门,或者想打打牙祭的选择。

最后,我的一个分析,不一定对:点不点外卖可以用来区分有没有步入中年。为了证明自己的年轻,我含着泪为饿了么会员点值。

2020 年的计划订阅

总结完了在用的订阅服务,我发现还是更倾向于买断的软件或服务,不过也接收了订阅制这个趋势。所以,新的一年里我应该会考虑增加一些订阅服务。

88 会员,88¥/年

如果以折扣价开通 88 会员,那么对我来说可以算是最值的订阅服务了,不仅可以覆盖我的饿了么会员,而且还额外赠送虾米音乐、优酷会员等。不过对于我这种不够「淘气」的人来说,刷分的过程有点南辕北辙的意思,为了省钱,先多花钱?

Apple Music,100¥/年

可以看到我并没有订阅任何音乐服务,但其实我本身很喜欢听歌,只是国内的音乐流媒体服务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管是曲库的还是推荐算法的,所以我打算订阅试用三个月后没有续费的 Apple Music,再以其他的平台作为补充。

Day One,250¥/年

我其实不太有写日记的习惯,偶尔一鼓作气写几天日记,然后变成周记,最后索性忘记。而且我的手机端其实有 Day One 的永久 Plus 会员,也算够用。之所以想订阅 Day One,一个是想和 Mac 端同步,再一个是通过花钱来督促自己多记多写,毕竟偶尔看到手机上推送当年的今天,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Bilibili 大会员,148¥/年

B 站最初在我的眼里就是肥宅室友看宅舞和二次元的地方,直到自己有时间逛了逛,发现了很多有趣的 UP 主和大量有用的内容,让我觉得自己以前太一叶障目,加之现在国外连 Twitch 这种直播平台都开始加广告了,依然清爽的 B 站应该支持一下。

写到这里基本就是我整年的数字订阅生活了,感谢能够读到这里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接纳和拥抱这个慢慢需要为服务付费订阅的时代。

* 本文封面来自 unspla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