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效率的追求是否有一个尽头?


理论与工具之关系

理论和工具为解决问题而生。依据理论和问题发展工具,依据工具和问题倒逼理论革新。分割、片面式的看法无法得到有效的结果。

关于效率

Efficiency is the (often measurable) ability to avoid wasting materials, energy, efforts, money, and time in doing something or in producing a desired result. In a more general sense, it is the ability to do things well, successfully, and without waste. ——Wikipedia 「Efficiency」条目

物理上的效率应当等于投入量除产出量。由于量化难度的差异,物理效率能够得到一个具有明确的单位的值,而实际生活中的效率量化较为困难。不过,我们依旧有一些可以相对判断几种「行为」是否高效的方法,根据表观重要性排序(个人观点可能有所差别。请注意,由于个人理解水平所限,此处列表可能不完整):

  • 不犯错 —— 不用再回炉重造
  • 时间利用率高 —— 节约时间做更多事
  • 过程愉悦 —— 简单省力轻松愉快
  • 额外收获 —— GET 了新技能
  • 可拓展性 —— 更多需求可以基于此实现

需要明确一下此处「行为」的定义。行为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工作、生活的步骤,比如做一份展示 PPT时,设计展示流程,搜集、整理资料,将资料塞进 PPT 文档,排版与优化就是此处的「行为」。行为具有指导行为形式的理论,可以分解为更低一级的操作,而完成操作时需要借助工具。在这种组织形式上,借助示意图可以更为清晰的分解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

高效工作的内涵

避免低效工作,最重要的是不犯错。但是不犯错永远都是理想,犯错才是常态,原因在于得到反馈之前无法直接判断行为是否正确。以下列举了几种常见的错误行为,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提前意识到尽可能减小损失:

  • 打错字
  • 忘记保存
  • 数据丢失了,发现没有备份
  • 找不到文件、物品
  • 刷了太久的抖音、知乎
  • 玩了太久的游戏
  • 忘了做待办事项中的 1-2 项
  • 重要的事情拖到 deadline 前做
  • 月开支大于收入
  • 选择了不适合的专业、工作
  • ……

不做错事和做正确的事同等重要,而很多人对前者的重视程度不足。好的工具不只能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上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还可以尽可能弥补缺陷,避免失误。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避免错误只是提升效率的一小部分,减小效率为负可能性的行动应当且只应当作为提升效率的第一步。

尽可能提升时间利用率能够充分发挥潜力。精力周期,或作息节律,作为生物的有机调节机制,应当得到每个工作者的重视。原因在于违背个人的节律就会有不必要的损伤,在长期视角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甚至身体健康。此外,碎片化的时间也应得到充分的利用。一部分提升时间利用率的行为要点如下:

  • 保持健康和高效休息
  • 接收信息的渠道,内容的筛选与分类组织
  • 根据作息节律安排具体工作
  • 根据轻重缓急安排执行时间
  • 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 灵感的及时捕捉
  • 特别地,透支身体、高负荷工作后的及时休息
  • ……

自然的基本规律简单而优美,高效的行为应当清晰而愉快。因为没有过多的冗杂和干扰信息,有组织性、强目的性的行为在工作中更容易带来成就感。此过程中工具的选择与应用的重要性逐渐大于理论的部分,减少干扰、简化流程、外观精美的工具应当占有一席之地。具体的工具要求可以包括:

  • 不会轻易的打扰工作(「掌控全局」的执念是工具控的一大特点,说的就是某一大类国产弹窗 App )
  • 相对地,能够让人集中精力的 App (如 Forest)
  • 对于简单任务的集成化、一键式操作(如 Workflow)
  • 精美设计的 App(如 Ulysses)和现代化工业设计的精美工具(如 MacBook 或 iPad)
  • 上手即用的强大 App(需在二者间取得高度平衡)
  • ……

对于某些应用,花费一些时间去使用它的过程,能够完善知识体系或学到新技能,最终获得一个更加充实的「提升的」自我。这个过程的收获既可以来自于应用设计中蕴含的深刻理论,也可以是在使用应用间接收集知识,即学习类应用,或是使用应用本身就是提升的过程,如设计类应用。具体的工具类别可以包括:

  • 网课类平台
  • 免费、付费知识分享平台(个人将少数派归为此类)
  • 知识收集类 App(如云笔记、个人 wiki )
  • 设计、创作类 App(如绘画、多媒体编辑 App)
  • 具有复杂的时间管理、内容管理等组织、重构类知识体系强化型性质的应用
  • ……

此外,「提升段」可拓展性也应纳入行为考虑中。日常行为过程一般都具有重复性,毕竟历史不断重演,个人行为也是如此。因此,初次对于某种行为具有一定需求时,就应当考虑是否还会有第二次或第 n 次应用的场景。比如,需要使用具有简单修图功能的软件时,就应当考虑是否会在之后需要进行该软件不能进行的修图操作。如果有,就不应当得过且过,将精力仅仅集中在如何解决当前修图问题之上,而要给未来留有余地。这一点对于理论拓展与应用使用都有要求:

  •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否还有类似的需要
  • 当前解决方案是否优雅,结果的完成度是否还能提升
  • 未来对于此类行为是否还有更多更复杂的需求
  • 多个应用和行为是否能够连结构成工作流
  • 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与工具
  • ……

以上五个要点根据投入与产出,可以绘制出一张定性的坐标图。但是这样的产出提升是否是线性的呢?这将在下一部分进行讨论。另请注意,有些行为可能同时在两种或多种方面得到提升,这类暂且归为前一类的问题,如忘记做 1-2 件任务属于时间规划问题,但是因为属于很严重的错误,所以被归纳到避免犯错的部分。

效率提升的效率

回到最开始问的问题,效率提升是否有尽头?我想这个问题在限定条件的状态下能够得到肯定的答案,而限定条件包括当前的理论水平和能够使用的工具。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一定有新的理论和工具被开发出来,所以追求效率工作之路会一直持续。

但是提升效率的过程并不能简单忽略。以上列举了几个较为常见的提升效率的要点,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程度的渐次关系,但投入和效率提升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在距离极限较远时,一个简单的改变(如方法、App)可能具有极大的收益;但逼近极限时,投入对于产出提升的影响会越来越小,这时就会存在效率提升的效率难题:是否值得继续努力?

对于有不同想法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工具控」、理论研究者、应用开发者对于优质应用和理论的追求会让他们走的更远,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做,但没必要」的想法可能更为主流。对于另一种身份,「传道者」,致力于改变大众认知,提升总体工作产出是具有重大意义且值得投身的事,所以会有人愿意将晦涩、复杂的理论、应用去解构、分析、重组为一个又一个理论的简化,一个又一个 App 的指南。

关于接下来的内容

以上的部分已经基本囊括了作者近期计划写作的主题。最后回到标题中的问题,如何用更小的努力获得更大的价值提升?这个问题有许多的答案,而这些答案太多、太散、太杂,一篇文章绝无可能写完,而且许多前辈已经做出了他们的答案。作者会以自己的理解去补充优秀的前辈们在这个框架内没有做出的解答,也希望能够进行更有效的讨论,最终合力得到当下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