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三四年前开始尝试在生活中实行数字化和无纸化,把一切资料上传云端,并且利用app来管理生活的数据。但过去几年,我们能够选择和使用的工具并不像今天一样丰富,所以这些尝试一直不算很成功。
今年至今终于有了整个体系成熟的感觉,一方面是工具基本都强大到可以满足所需了,另一方面我自己的「数字化生活」体系也建立得更系统化了。
之前在公众号的年度总结里配图提到了部分工具和软件,有读者留言问,所以写了这个系列来回答。本系列会有日程&行程、记账、身体健康、资料管理四篇。
Vol.01:让我看看时间都花到哪里了
太长不看软件清单:
Apple官方日历,简称iCalendar
TimeView
Apple提醒事项,简称提醒事项
LifeCycle
四个软件呈递进关系,相互配合。其中 Apple 系统自带的两款足够好用,且免费。另外两款第三方软件需付费。
Step 1: 日程记录
在使用iCalendar之前,我们需要先建立分类日历,也就是用不同的颜色和关键词来定义日程,方便事后查找、统计和分析。
我的电脑文件、日历基本都遵循同一套标记风格,身体健康相关标记为绿色系,工作和学习标记为红色系,宠物和娱乐标记为黄色系,在书影音上花的时间标记为蓝色系。这样的好处是,无论我打开什么软件,都可以直接识别出大的事项类型。
然后我们要对某些规律性的活动保持统一的命名风格,比如无论私教课、晨跑、超级猩猩团课还是自己到健身房训练,所有健身相关的日程,我都统一加前缀「健身|xxxxx」,后面我们会说到为何需要如此。
接下来我们开始使用iCalendar,它主要用来做两件事情:
1. 对于发生时间明确的未来事项,提前设置事件,让自己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数。
这里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时间确定,比如会议、健身课、航班等,可以直接安排到具体时间,若到时候时间有改,再调整即可;另一类是发生日期确定但时间不确定,比如纪念日、给某人答复等,可以直接先设置「全天」,事后再改明确时间。
2. 对于当天或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记录。如果早上7点半去跑步了,8点半结束的时候就记得把这一段日程写到日历上去。
这一步最关键的原则是「今日事今日毕」,尽量当天的事情就当天记录,事后追溯很难回忆起。其次是不要纠结于具体的时间,比如7:23开始做早餐,不用特别纠结,直接记到7:15或者7:30都可以。
注:iCalendar在默认情况下,时间以15min为单位进行划分,也就是无论你怎么拉动进度条,往往都是15、30、45、00这几个分钟选项,按住shift可以灵活拖动,但没必要。Google Calendar也有类似最小拖动时间单位。
Step2: 日程分析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拥有了一套基本完善的日程记录,可以根据日期知道自己当天在做什么。但是如果只记录不回顾,那么日程记录的意义只完成了一半,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回顾来判断自己的时间都花到哪里了,以此指导之后的安排。
iCalendar并没有提供官方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所以我们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TimeView。
TimeView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数据透视图,透视的数据都来自你在日历中记录的东西。
进去之后设置规则,比如我想要统计健身的时间,可以新建一条卡片,设置规则:选取「健康」日历,并包含「健身」关键词。然后我们就可以一张透视统计图,拉取了所有相关的日程,即使课程的命名不规则,只要「健身」关键词标记准确,就可以准确统计。
同理,我们当然还可以统计每个月打王者荣耀的时间、遛狗的时间、工作的时间、看书的时间等。
TimeView在选取规则上提供了非常多选项,可以根据命名、URL、备注、位置等各种元素进行统计(上图左起4),并且提供了且、或等多种规则(上图左起5)。还可以切换日、周、月、年等不同视图。
这个软件需要付费,3.99美元买断。印象中免费版也可以使用,只不过有卡片数量限制。
Step3: 处理不够明确的事件
iCalendar+TimeView已经完成了日程管理的90%,剩下还有什么呢?
想象以下情况,你有这么一些事情需要做,「办理深圳户口」「给妈妈买新年礼物」「写一篇有关数字化生活的文章」……这些事项的共同特点是:需要做,但不一定要在某个具体的日期或时间做,所以放到日历里面有难度,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提醒事项」了。
市面上用来进行待办事项处理的工具多如牛毛,有几款知名GTD工具确实也很强大,但感觉花在工具本身上面的时间过多,我坚持不下来。在待办事项的处理上,我的需求非常简单,只要把没做但需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兼具分类和提醒功能就够了。
所以2019秋季发布会之前的Apple提醒事项其实对我来说就已经很够用了,发布会之后功能升级,就更没有更换的必要。
大部分时候,提醒事项就是一个长期固定在桌面和手机上的「待办事项清单」。任何时候想到了需要做的事,填进去,等有空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处理或者分配到具体的执行时间上。
对于每天/每周/每月周期性发生的行为,定制提醒。比如每天固定时间吃药、每周对账等。
来自」提醒事项「的提醒比起来自「闹钟」的提醒有明显优势,即,提醒事项的提醒在你消除之前,它都会出现在你的手机锁定页面上,可以有效避免按下闹钟之后又忘了的情况。
Step 4: 查漏补缺
日程和行程的管理到以上三步基本就够了,但是还会存在一种情况:
事后记录有时候会忘记当天或者两天前做了什么。更常见的难题是,尽管我大概知道我做了什么,但由于没及时记录,导致事后无法确定某件事情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做的。这种情况在旅行中,或者日常行程变化快的时候,尤其容易出现。
此时我们可以用LifeCycle来进行事后回忆,查漏补缺。
LifeCycle会自动追踪你每天的位置,刚开始使用的时候需要你进去定义每一个位置具体是哪儿,你在那里做的是什么事情,属于work还是home;走路和在车上的时间也会被标注出来。
多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它就会自动记录你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并统计你在不同地点所花费的时间。如果记录不准确,你可以自行矫正,系统统计之后会在每周、每个月、每年结束的时候向你推送日程报告。
从它本身的功能来说,它希望做的是一个全能日程管家,我刚开始也希望完全依靠它来记录日程,但发现并不合适。
一是因为同一近似地点,我们可能会做不同的事情,比如同样是去来福士广场,有时候我是去健身,有时候我是去吃饭,软件没那么聪明,判断常常有误;二是因为LifeCycle的记录始终是基于LBS位置的,本质上是在记录「我什么时间去了什么地方」,不能真正满足我的记录需求。
所以上诉功能我基本都不再使用了,只是完全把它当成一个查漏补缺的工具。在回忆不起来什么时间呆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通过它记录下来的地点和时间,补充到icalendar中去。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需要说明的话,它会要求始终开启定位服务。
我查了一下开发者资料,是来自瑞典的同样开发了SleepCycle的开发者,就……勉强接受了对位置隐私的妥协。
后面写到健康数据的时候,其他工具也都有类似问题。我不是隐私保护原教旨主义者,我觉得享受先进生产力工具非常重要,不能因噎废食。但还是多少会先考察一下数据交给的是什么公司什么开发者,在一定程度内进行妥协。
妥协的时候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北欧开发者>其他欧洲开发者>北美开发者>国内开发者。这个纯属偏见哈,我先自我批判一下,但并不打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