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精选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许多刚入学的研究生,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 —— 联系导师。

你如果懂得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就会提前着手写邮件沟通意向。毕竟,每个人的认知带宽有限。有时候抢先了认知占位,在同等条件下,也许就会优先获得导师的青睐。

这种信件,俗称 「套磁信」。但是,你的套磁信,写得足够好吗?如果不加注意,这信写了,不但没有正向积极的效果,还有可能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帮你梳理一下写「套磁信」的技法,不一定能让你脱颖而出,但至少可以帮你避免踩一些将来会后悔不已的坑。

准备

动笔之前,你要明确写信的主旨 —— 即希望对方考虑接纳自己作为学生

这里蕴含着两条信息:一条是明显的,即你想传递信号给对方;另一条是隐含的,即你愿意做对方的学生

你大概率会意识到第一条,这个咱们后文会具体谈及。咱们现在谈谈,很多人会忽视的第二条。

许多人在入学后,会以类似群发的方式「套磁」。这种行为,类似于一稿多投,是很忌讳的。一稿多投,可能会得罪一两家期刊,致使你今后不能再往那里投稿,但如果你专业领域的期刊足够多,这个损失你兴许还能承受。但是群发套磁信给同一个系里面的老师们,后果就比较悲剧了。

最终你只能选择跟一个导师。那么其他被你套磁的老师呢?别忘了,今后上课、开题、答辩的时候,你们低头不见抬头见。对方若有容人之量,倒未必会对你的行为作出报复。然而,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没有信用,甚至被上升到 「人品问题」,后果你得自己认真掂量。

所以,你不能采用广泛撒网的方式,而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的第一步,就是搜集分析导师们的信息并做出筛选。这些信息往往都在他们的个人主页上(院系的网站中应当有链接),信息可能包含多种类型,但最重要的,是他做什么样的研究

把他列出的已发表论文,一一下载下来,打开认真阅读一下。不要嫌麻烦。这里不是让你完全看懂,但你至少要知道,如果你加入这个老师的课题组,后面几年可能将要做什么。如果你对于研究的内容根本提不起兴趣,那就赶紧换下一位老师的。这样,你就初步做出了筛选,把目标限定在几个老师身上。

下一步,是跟前辈们取取经。

除非某个导师是第一年招生,否则课题组里总会有一些师兄师姐们。你可以趁着入学迎新和社团纳新等机会,主动寻找和接触一下他们。说说你自己的想法,听听他们的建议。

这时候注意 「兼听则明」。有的导师指导学生,讲究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求的标准、会见的频率、甚至是指导的方法,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得注意 「小马过河」 的经验,不能只问小松鼠,也得问问老水牛。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你大致可以了解,如果将来跟了某个导师,会和什么样的团队来合作。这也是你单单在学院网站上看导师履历得不到的信息。

这些工作,听起来麻烦,做起来琐碎,但是真的可以帮你避免往后几年的煎熬与纠结。

信号

现在你已经可以确定,套磁信的接收对象是你愿意追随的导师了。

这只是开了个头而已。

你得明白,师生关系的建立实则也是一种「匹配」,二者的信息其实并不对称:导师的信息,你更容易查到,并且已经使用了。但是你的信息,导师一般是不了解的。所以这时候,你就需要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有的学生写套磁信的时候,甚至连简历都懒得放上去,这是绝对要不得的。

但光有简历,就足够了吗?当然也不是。你需要有效传递信号。什么样的信号呢?——你对导师的价值

在价值这一点上,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资质不同,特长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譬如说,你家里有矿。哪位导师愿意招你,你立刻可以保证拉来一个亿的横向课题。要真是那样的话,你确实就不用写套磁信了。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需要去上研究生的人,往往是需要靠着自己的劳动来创造价值的。

所以,你需要强调的,是你的独特性,尤其是对导师的整个儿课题组最有用的那部分。

本专业读研

如果你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一以贯之,这是很占便宜的。因为这意味着培养成本相对较低。说白了,就是拉过来就能上手干活儿。一年级就能直接做实验或者做课题,导师会比较喜欢。

但是你得明白,考上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往往大部分都是本专业的学生。因此你得能拿得出一些作品,来把自己和背景人群区别开。

例如本科阶段发表的高水平论文,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或者优秀毕业设计),参加竞赛获得的奖项等等。

注意这些都得是有门槛的事情,才能让你脱颖而出。你在某个教授的实验室刷过试管这事儿,就不用特别强调了。

跨专业读研

即便你是跨专业考研,也是有可能获得老师青睐的,但是你需要找准相关的场景来谈。

例如说,你导师要研究的问题,涉及很多数据的处理,而其所在专业缺乏数据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这样他招上来本专业的学生,做起数据分析来,都不是很得心应手。这时候,具有计算机科学、数学或者统计学背景的你,价值就凸显了出来。你最好把自己数据分析的作品也发给导师过目,让他确信你的到来可以帮助他大幅提升数据分析的速度和效率。

假如你并没有上述技术专业的优势,也不要紧。做研究都是需要长期跟踪扫描领域前沿的,英语能力很重要。如果你是英语专业,或者拿过某些英语竞赛的奖项,甚至是标准化英语考试的优秀成绩,都可以拿来证明自己的潜在作用。

感受

刚才咱们谈的,是信号传递里面的 「硬指标」,但同时你也不能忽视软实力的重要性。所谓软实力,就是在套磁信里注重对方的感受。

发出信的时候,你对于导师来说只是个陌生人。陌生人靠什么引发对方的好感?其实无外乎是让对方感受到以下两条:安全感和被尊重。

安全感

对于陌生人,我们都会有防范之心,这是演化带来的。如果要招个学生,导师先不会想到招了之后会有多么大的好处,而是要规避风险,毕竟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因此,导师想给自己的安全感就是,自己得招个 「正常人」。

正常人并不是各种方面都要达到标准量化水平。只不过是思想上可以沟通,行为能有较为正常的预期,就好。

比如,不会突然间就玩儿失踪,手机不通微信不回,人间蒸发一般;比如,不至于因为被批评得重了些,或者因论文进展不顺而延期,就做出轻生等极端行为。再比如,不会突然在群里问自己对于四大发明的看法……

要求不高吧?

这里多说一句,科研这个东西,在新闻报道里面,总是充满了激情、荣耀和灵光一现的 「啊哈」 时刻。但你得明白,人家那么写,是为了抓眼球。所谓「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当你作为一个新手,踏入科研工作门槛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汗水、泪水,甚至是血水都保证不了成功。实验的失败、好运气久久不肯降临,甚至有可能是好不容易做出的成果被人抢先几小时发表,捷足先登……

大多数的时候,你其实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跟挫折与失败打交道。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你有失控的危险,导师的处境就很艰难了。

那么你是 「安全的」,这个信号怎么传递?在套磁信里面声明自己保证不会做出上述行为?没用的。

好在人的行为,总会形成习惯,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因而,展现自己的以下特质,可能会更好:

  • 例如,说明自己的爱好。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总能从业余活动中找到乐趣的人,往往不那么容易走极端。如果你的兴趣爱好刚好跟导师很合拍,将来可以做棋友,或者篮球场上的搭档,那就更好了。
  • 再比如,讲讲自己人生中经历过的挫折,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和做出调整的。
  • 最后,可以再说说自己的成功经验。失败不是什么成功之母,你之前的成功经验,才更有可能成为未来成功的借鉴与保障。

被尊重

说完重要的 「安全感」,咱们谈谈 「尊重」。

你可能会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觉得是毫无信息含量的老生常谈。想必你在写信的时候也用了 「您」 这样的礼貌称谓,在写作过程中也注重了措辞,甚至还不失时机地夸奖了对方。

但是,注意,对于导师来说,上述技巧的效果,基本上等于 0,因为他不缺这些。

你的尊重,没有用到点上。

体现尊重的方法也很简单。在前面准备阶段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阅读范围,把他近五年发表的一切东西都读一遍。这不仅包括论文、专利,也包含他在会议上的发言、讲座、演示、博客文章、访谈录像、新闻报道等。顺便提一下,有些导师的论文,CNKI 里面搜不出来时,别忘了搜外文数据库。

总之,你要深入了解他。知道他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尝试解决的问题又有哪些。只有这样,你请教的问题,人家才愿意解答。你谈自己对研究领域的看法,才能避免说外行话。

这不是什么新鲜的招法,它的名字就叫做 「做功课」。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你别怕。从总体上来讲,愿意做功课的人其实并不多。他们更喜欢 「高效」 解决问题,绝不轻易 「浪费」 自己的能量。

原则

秀完了你的硬指标,体现了你的软实力,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

这里我很认真地跟你谈一个注意事项。如果你忽视了它,后面的日子可能不大好过——那就是写套磁信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

不要为了能够跟上某一个导师,就把自己夸张吹嘘一番。因为读研不是一锤子买卖,后面你们至少还要相处两三年对吧?人和人的相处,信任是最重要的。

所以,无论是简历还是套磁信里,你包装自己、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千万不要 「无中生有」,或者无原则地吹嘘自己。

例如说,你宣称自己本科学计算机专业的,掌握多种主流编程语言。导师正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就招了你。但是这时候,才发现每种编程语言,你实际上都只会写 「Hello world」,一个真正的项目都没做过,本科的时间除了用来玩儿游戏,就是在某圈儿混了。你一入学,就把自己的信任余额花的一干二净,甚至还透支了,那以后师生关系还怎么处?

在你的套磁信里,最好把自己的目标也实实在在地谈一谈。例如说,研究生毕业之后,你打算去做什么。升学、就业、出国、创业?到底是怎么选择的。这对你和导师间的成功双向选择,也有很大的好处。

好比说你导师的研究课题,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做实验和研究文献。如果你将来打算继续深造,这些苦功夫下了,就有意义。相反,如果你无意于深入钻研,难免就会对这些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而一些导师,可能更注重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他可能更多需要你帮助他处理很多商务活动。如果你将来希望创业,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经验积累与人脉搭建。即便忙碌,你可能也会工作得很快乐。但如果你打算深造,总是需要找导师深入探讨研究课题,他即便有意愿,可能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你。彼此都会搞得不痛快。

坦率地谈论目标这个事情,确实可能导致你套磁不成功。但是这对双方只有好处,所谓 「两害相衡取其轻」。如果双方在目标问题上产生误解,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你从新闻中,应该也读到过那些师生冲突最终引发的悲剧。

这里面很大部分是因为导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初始阶段的沟通,而导致目标产生了严重的差异。强势的导师可能会试图强力扭转学生的目标到他自己设定的轨道上来,问题是,不是所有导师都具备乔布斯那样的 「现实扭曲力场」。学生感受到的,可能是一种长期的压抑,最终酿成悲剧。

真诚,未必能帮你获得眼前的小利益,但是可以帮你避开大损失或长时间的烦恼。

小结

这篇文章里,咱们谈了研究生联系导师,写作「套磁信」的方法。最后再梳理一下:

  • 做好准备 筛选出你真正想追随的导师。
  • 传递信号 把你能创造、符合对方需求的价值充分表述出来。
  • 注重感受 满足对方的安全感与被尊重的感觉。
  • 恪守原则 一定要实事求是,千万别给自己的前途挖坑。

希望读过本文之后,你的套磁信能写得更有效。祝你的研究生阶段学业有成,健康愉快!

还可以微信关注我的公众号 「玉树芝兰」(nkwangshuyi)。别忘了加星标,以免错过新推送提示。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身边的亲友有帮助,也欢迎你把本文通过微博或朋友圈分享给他们。让他们一起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来。


你可能也会对以下话题感兴趣。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