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可以被驯养的」——一直以来「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人质被解救后为绑架犯求情,甚至心生怜悯,乃至许多电影都有相关的桥段。

八年前,我为电影《车库惊魂》写了一篇影评,大力「赞扬」这个绑架犯用情至深,他为了女主杀死了性骚扰她的上司,无论如何都不去主动「肉体伤害」女主,而是利用「精神折磨」着她。让她在恐惧与无望之中度过了一个圣诞节。

这里不是「人质」患上了斯德哥尔摩,恰巧相反,我觉得是绑架犯成了被牵制的对象。因为他从未想要「真正伤害」女主,没有趁着她昏迷对她进行实质上的伤害,甚至在女主对他无数拳打脚踢之后,也只是苦苦得说「别走,别丢下我一个人。」

《车库惊魂》《监视》海报

所以今年韩国翻拍的《监视》没有了那些「未知」与「悬疑」的恐惧情调,只有猫鼠游戏的追逐,就让电影的人物魅力大打折扣,这里一个为爱迷了双眼的绑架犯变成了一个为了直播卖演技的保安,着实是无趣太多了。

还好,2018 年《你》横空出世了, 由佩恩·拜德格雷饰演的书店老板看上了一个来买书的姑娘,那个女生如此美丽动人,以至于让男主利用网络搜索到了女神所有的信息:她多大,父母叫什么名字,哪里出生,在哪里就读大学,朋友是谁?等等这些信息,在 FB \ IG 唾手可得。

《你》海报

之后,这个变态化身成了跟踪狂,制造偶遇,变成小偷,潜入她家中,偷取她用过的东西,幻想她的样子。所有的一切都在向「爱是极致的变态」发展,但,怎么可能呢。

这时候,这个变态发现女主的身世并不如之前看到的那样简单,有无数的问题牵引着她。总是留恋风月场所的前男友、虽自诩作家却总写无法成型的诗句、嫉妒且暗恋自己的闺蜜,看似是他无意中发现的玄机,其实是女主的性格造就了这些东西,所以他为了「帮助」女主,也帮他自己清理这些绊脚石,他杀了女孩的前男友,破解了其手机内容,袭击了女神的闺蜜,时刻鼓励女主写书并且给她书店的工作。所有的事情看起来都很「合理」,这种合理其实就是一种「被驯服」的过程。不是绑架犯驯服人质,而是「人质」驯服「绑架犯」,她迫使「绑架犯」为她杀人,而自己只是事后装作无辜的样子。所以许多人在评论区留言说「 为什么拍的不恨男主,反而恨女主呢」,被人反驳「 导演故意这么拍,就想看看有多少人掉进 Victim blame 的陷阱。如果你的逻辑是:因为女主是个婊,私生活不检点,所以跟踪狂的做法是对的。被偷窥被跟踪被囚禁被虐待都是活该,那你该去看心理医生。」

但无法否认,其实这时候人质已经站在了玻璃窗外,「囚禁」了这个为自己卖命的「绑架犯」。

如果一切在这里结束,我肯定也会一直同情这个为爱痴狂的变态,但事实上是最后,他还是暴露了自己自私的本性。一旦他发现对方只是以爱的名义欺骗了自己,那么他会更加残暴的讨要回来自己曾经付出的好。

他开始报复女主,甚至杀害了人质——我之所以没有打引号是因为这个时候,人质真的成了人质。那么这时候,「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对于我这个观众来说也已经失效了。

因为在《车库惊魂》的最后,那个保安死了,这样一个悲剧人物会因为死亡更加获得我们的怜悯,我们会认为他——从始至终没有得到过爱。

《钢琴教师》海报

这时候我就会想起法国电影《钢琴教师》。虽然这是一个由德国、波兰、法国、奥地利,四个国家联合拍摄的电影,但是这样的情结,纠缠,扭曲的人性,都会让我联想起《裂缝》《鼩鼱的巢穴》《我的国王》《柏林综合症》 ,因为它们几乎都是有法国参与拍摄制作的电影。——我的刻板印象是,只有法国电影会这样把爱的禁锢、人物的执念表达到极致。

其中《钢琴教师》《裂缝》与《我的国王》并没有实施实质上的「囚禁」,但是它们创造了「嫉妒」「自私」的围墙将所爱之人囚禁了起来。它将人心底最龌龊最常见最无可奈何的情绪撕碎了摆在你面前。

《钢琴教师》 里的埃利卡·科胡特,她试图要像母亲控制她一样全权控制自己的学生克雷默尔——这个爱恋自己且想占为己有的男人。但所有的事情都适得其反,她的喜怒无常,她的任性妄为,她的不择手段,使得克雷默尔备觉侮辱,为了挽回男性的尊严,他最终强暴了埃利卡,并全身而退。埃利卡在经历了这次失败而残酷的爱情之后,重新缩回她自我封闭的壳中。 

《裂缝》中的 G 小姐,仅仅通过语言便创造了一个梦幻而完整的世界,供那些从未出去过的游泳队女孩意淫,但是一个从外面进来的,真正拥有着无数阅历的小女孩儿打破了这一切,并且当众拆穿了 G 小姐的这些故事都是从书中抄来的。这使得爱慕嫉妒她的 G 小姐与其玩起了心理战,从而将这个优雅,极致,扭曲的故事推向了死亡。

爱从来都是极致的变态。

如果不够变态,那就是「爱的不够极致」。

一旦人被欲望裹挟,那么一生将在追逐与痛苦中度过,因为一旦有所得,就终有失。

《鼩鼱的巢穴》海报

鼩鼱的腭下长有唾液腺,能分泌出一种毒液,她利用这种武器来捕猎食物,小动物若被咬伤,顿时失去知觉,不能动弹。 所以《 鼩鼱的巢穴》中,我们不难看出姐姐做出的行为就是在「保护」与「自我保护」。但是这种「保护」并非普遍意义的,她只是害怕失去。所以只是借「保护」之名的囚禁罢了。

我们可以理解姐姐的没有安全感。在她小时候,父亲以渴望母亲的生命为借口行变态之实,强奸了她并乱伦生下二女儿。当妹妹(其实是女儿)逐渐长大,父亲淫荡的眼神开始攀爬上妹妹的腰身,姐姐将父亲杀死,做裁缝养大了妹妹。之后姐姐患上广场恐惧症和严重的精神衰弱症,无法踏出家门一步。这本身就充斥着一个悲剧人物的色彩,但是,当陌生的男子卡洛斯敲响了她家的门,却让事情朝着不可预期的方向发展,姐姐为了留着这个身负重伤的男人,开始给他注射吗啡,让他在床上动弹不得,哪怕他的家就在楼上,他再也无法回去……

这实在是难以说清,绑架犯是不是才是那个患上斯德哥尔摩的人,因为她的囚禁与自我囚禁都是相对的。她无法放过别人,更无法放过自己。

这类电影里总是弥漫着压抑的氛围,所有的主人翁都企图控制着一切,却让情况走向了失控。

《我的国王》海报

唯独《我的国王》不一样。

影片由法国女导演麦温执导,讲述女律师汤妮滑雪受伤疗养时,回忆起她曾经历过的一段刻骨铭心爱情。她爱上了迷人的餐厅经理乔治欧,两人从相互吸引、陷入热恋、甜蜜闪婚到天翻地覆的疯狂毁灭。 所有的痴缠、混沌、折磨、纠葛都在你眼前,你想放手却逃不出国王的城堡,直到国王说「再见」,你才确信自己得到了自由。

男主乔治欧是个渣男,许多事情都是留白的,你只能通过女律师的自述才能得知她到底过得有多惨,有那么不自由,但是万幸的是,在婚姻的牢笼中,我至少还能看见有人生还。——可能婚姻到底还是有法律的约束吧。在所谓的爱里,谁也别想留有全尸。

我之所以写这么一篇文章,是因为直到现在,八年前为《车库惊魂》所写的《 But that's not the shape of my heart 》还是充满了非议。我想了想,再写一篇,补充了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