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是什么
RSS 的全称是「简易内容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个能让你在一个地方订阅各种感兴趣网站的工具。
一个网站支持 RSS,就意味着每当它新发布一篇新文章,就会往一个位于特定网址的文件中,以特定的语法(具体而言是 XML 标记语言或 JSON)增加一条记录,列明这篇文章的标题、作者、发表时间和内容(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摘要)等信息。这样,用户只要搜集所有他感兴趣的网站提供的这种文件的网址,并不时检查这些文件内容的更新,就能知道这些网站是否、何时发布了什么内容。RSS 阅读器的核心功能,就是存储用户订阅的 RSS 地址,以固定的频率自动检查更新,并将其内容转换为易读的格式呈现给用户。
简单地说,当我关注的某个人在知乎、或者在博客上回答了一个问题、写了一篇新文章,我马上就能收到推送。当我关注的人变多了,我不必一一点开知乎、简书、甚至翻看博客去主动获取更新,而是在一个统一的终端内阅读。
为什么用 RSS
RSS 的对立面是算法推荐,像微信公众号、知乎、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 且不说算法推送平台广告多,迁移麻烦的问题。算法推荐的特点是,你不需要刻意选择,算法会根据你的喜好,给你推送内容。这样一来,你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在不断被「喂饱」中逐渐失去判断的能力。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替你定义了你的画像,然后把你潜移默化中变成了它所认为的你。「大数据杀熟」的东窗事发绝非偶然,用算法窥视用户隐私是当今互联网公司的通配。
做信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RSS 是一种公开的协议,可自由更换平台与客户端。重要的一点是,获取信息的权力完全自治。RSS 相比算法推荐,拥有了可控性和安全感,隐私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开始 RSS 阅读
1. 获取内容的 RSS 源
这儿分两类网站:有 RSS,无 RSS 如何判断一个网站有无 RSS,首先在网站里寻找这个标识:
如果有的话,可以直接拷贝链接订阅。 没有标识呢?也可能是有 RSS 的,不过藏得比较深。
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在主域名后加 /feed
, /rss
或 /atom.xml
比如我的博客:yxrct.com 在后面加 /feed
变为 yxrct.com/feed ,如果能刷出来一个xml
页面,那么只需添加这个链接到 RSS 阅读器中,即可订阅。 但一些网站并不用普通的后缀,这时候我们需要用到 RSS+ 浏览器插件。
RSS+ 浏览器插件:
对无 RSS 的网站,需要自己制作 RSS,这里推荐几个工具:
以上的工具,不仅可以订阅无 RSS 的博客,还能直接订阅知乎专栏、公众号、微博、贴吧、即刻等。具体方法参见文档。
2. 选择一个 RSS 阅读器
Inoreader 免费版基础功能完善,抓取时间大概15分钟,符合要求。有网页版、iOS、Android 版本。
Reabble 基于 Inoreader 的 API 开发,为 Kindle 而生。建议升级收费版(年费 ¥21,免费版 7 篇文章 / 天,且不支持推送) 我设置每天 9 点定时推送新文章至 Kindle 阅读,也方便标注 & 导出书摘。 若想在电脑上阅读,也可以直接打开 reabble.com ,创建桌面快捷方式,界面比 Inoreader 简洁且无广告。
订阅一些有意思的源
RSS 并不适合订阅新闻类网站,刷新太快、内容繁琐反而导致阅读体验不佳。所以 RSS 更适合订阅高质量博客之类的网站。订阅源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小而精。过多的订阅源会引起「信息过载」,你会发现自己每天都收到数以百计的新资讯,却无暇阅读。
我导出了自己的订阅源,可以参考一下: 我的订阅
FAQ
Q:RSS 阅读会不会被时代淘汰? A:读书这种方式也没有被时代淘汰。一个趋势是,凡是互联网平台,总是向群众「喜闻乐见」喜闻乐见的方向发展,直至内容变水,新的平台取而代之,像是知乎和豆瓣。而 RSS 不受平台兴衰的影响,除非有更好的协议出现,否则 RSS 不会被淘汰。
总结
引用「notajerk」的话结尾:
在网上获取信息时,可以中二一点把自己想象成古代听取群臣意见的帝王。对于皇帝来说,最危险和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暴露自己的喜好,这是被臣下蒙蔽乃至最后被夺权篡位的基础。英明的皇帝会保持内心的虚静无为(客观中立),坚持单独听取各方意见而不暴露自己的感想,并将各方意见与客观事实一一验证来确认各自的可信度。这也是几千年后每个人获取信息时应该坚守的原则。挑选信息来源也是最值得花时间的地方。
参考与致谢
更多有趣的内容请移步至公众号:咖啡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