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精选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你是否怀疑过,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让自己每天过的多姿多彩,自己却经常靠拖延晚睡做事来弥补白天碌碌无为的愧疚感。睡前又下了决心想要改变自己,可最后还是决定明天再说,明日复明日,重复在这循环之中。如果说上天是公平的话,那就是除去生老病死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 24 个小时。

那么如何过好这 24 小时,而不是每天在那消费光阴呢?本文想从如何通过记录时间聊聊,怎么样才能让你更好地掌控和享受自己的时间。

首先如果想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你先得从认识自己的时间到底去到了哪儿开始。在教你学会如何记录有效时间的时候,我需要你了解一下《奇妙的一生》里的「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

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是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 56 年如一日对个人时间进行定量管理而得名的。这种方法建立在数学统计的基础之上,重点是对消耗时间的记录进行分析,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时间利用状况,并养成管理自己时间的习惯。简单地说,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就是要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是个人时间定量管理的方法。

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当你学会记录自己的时间之后你就能统计你的时间到底去了哪里。用数学统计的办法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耗,然后进行审视分析和改进。时间是可控的,只要你计划得当,你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你就能做好该做的事情。

记录时间消费

我曾学过柳比歇夫一样,用 aTimeLogger 2 整整记录了半年时间自己的吃喝拉撒睡的所有时间,时时刻刻得记得之前自己做了什么,以超过 15 分钟的活动为主体记录,那段岁月我印象深刻, 脑子里都是前面干了什么,无时不刻得抱着手机点击掉这个任务,无时不刻也不在分神,当我进入状态的时候却要退出来记录现在在做什么,再进行下一个项目。

当然也不是说 aTimeLogger 不好,只是就记录而言我自己无法到达柳比歇夫那种坚持,所以当我发现我能几分钟就用时间块记录完我一天的时间日志的时候,我如获至宝。时间块就是舍弃了记录精准时间,但是换来的就是能够帮你不用时时刻刻记录(脑子轻松),还能让你快捷记录(回顾和预设)做过的事。我发现我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记录之上了。

时间块,顾名思义就是像填空格一样,把一天分成多少格子然后进行填空就好了。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时间块的页面,应用由竖向的时间轴和事件类别与事件内容组成,每个类目都是可以选取颜色的,底下的事项还可以记录。一天以半小时(可改精细度)的格子为准,只要填完格子,就知道自己一天干了什么。

时间块页面

事件类别

在你学会记录自己的时间之前,我想让先拿张纸出来给自己一天常干的事情全部写下来,比如 洗澡、早餐、公交、上班、看电视 等,把一天里超过 15 分钟、重复率高的事情全部写下来。再按属性将它们归类成几个事件类别。

如果你一下分不好类或者没思绪,可以参考我在下图列出的类别,再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颜色的选择。

我设立的事件类别

这一步很重要,很多事情其实不用记录。比如洗漱通勤,记录了一堆,分的很细刷牙洗脸什么的,其实只要记录洗漱时间就行了。所以分类类别的时候要好好的写明白。这样你心底就知道哪些时间是需要进行记录。

我的事件类别

事件内容

事件内容就是自己输入的该类别下的所做的内容,比如 娱乐:玩游戏。

事件内容

把所有的事件内容写完了之后,再输入到时间块之中进行归档。详情可参考下图我的分类

事件类别和事件内容分类

值得一提的是,你不用一次就把所有的事写完,可以把自己想的到的都写上,后来再记得的慢慢补就行了。因为毕竟有些事不常做,当你碰见了才会记得。

事件内容具体事项

事件内容点开之后可输入具体事项,比如「工作 → XX工作内容」「写作 → XX文章」,可更好帮你回忆记录,自己具体做了什么。

印章

印章则是保存好了的特定时间块。比如「写作 → XX文章」的时间块,可以保存成为模块,需要的时候只要点击右上角的印章,就可以具体事项都不用打,直接一步到位。但目前只支持一个时间块,不能多选时间块统一使用印章。

印章快速填充

印章功能可以极大程度缩小填空时间,因为很多事情都是日常会重复的事项,所以只要保存一次印章,你就可以快捷地使用它们。

忠实记录和统计

坚持一周忠实记录

我用时间块分类后记录的是自己的 日常(睡觉、通勤等)+ 有效时间(自律、健身等)+ 无效时间(娱乐)。日常我一般主要分成是三个时间段来记录,一是上午 9 点,而是中午12 点,三是晚上 9 点。其它的时间是想到就记录,当然如果你一开始的话,建议 2-3 小时就记录一次,这样记忆比较新鲜,你也可以就记录类目,不记录具体事项,毕竟刚开始,知道自己时间去哪就可以了。

当你理解了时间块的用法之后,分类完毕,也了解了自己每周的事情之后。以记录一周为准,将你这一周所做的事情,牢牢真实记录到时间块里。之所以这样分类,就是想让你看看自己到底把时间花费在哪里。

你可以通过记录,找到自己一天最高效的时间段,比如我的高效时间段就在早上 10 点到 11 点 30 之间,那么每天安排任务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就是我吃掉那只青蛙的最重要的时刻,我会安排比较困难但重要的任务给自己完成。

同时你也可以通过统计找到「时间黑洞」,那些让你浪费时间的事情,你都要写上,这样你可以一眼就看出自己一天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在这些无效时间上。每天就 24 小时,你就知道除去吃喝拉撒睡之外,人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并不多。

时间块统计功能

当你明白审视自己的一周时间到底花费在哪里的时候,你会发现,有很多时间就是被我们自身随意浪费掉了。而时间块的统计功能可以直观地告诉你,你的时间花费到了哪里。
统计可查看每周的时间分配

你也可以选择饼状图和自定义年月时间来审视自己的时间花费,每次回顾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每周多少时间花在「自律」和「锻炼」这些有效时间上,也可以看到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在「娱乐」这种「时间黑洞」上。

当你直观地看着自己的时间统计的时候,就可以问问自己,到底在哪里可以把时间节省下了,有些「无效时间」是不是可以放到真正可以利用的地方上去,从哪里可以省出更多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呢?

和时间做朋友,才能实现从认识时间统计时间节省时间再到管理时间这样一个过程。

如何多出时间

早起

是的没错,早起。睡懒觉确实很舒服,当你比平时多早起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的时候,一周你就比别人多出3.5个小时或7个小时,一年就是几百个小时。可别小瞧了这几个小时的作用,如果好好利用的话,你可以看完一本书或者是画完一幅画。当然这个习惯可能需要好好培养,当你真的开始考虑想多花点时间在正事上的时候,早起绝对是你的第一选择。

利用好碎片时间

除去有效时间和无效时间之外,仔细分析一下你的时间。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每个人的吃睡都是基本固定的,比如通勤和社交餐饮之中,有多少时间你可以拿来利用做你想做的,假设在交通的路上能节省半个小时,你又会把它用来做什么事情呢?

时间就像是海绵,挤挤总是会有的。前提是,你要明白想做什么,这样你就知道时间的重要性。比如你搁置已久的年计划,或者想看的书,这些做的事情该如何去节省利用好那碎片时间的动力。而不是闲趟在床上刷短视频一刷一下午,却没有任何获得。

利用时间块计划时间

设计有效时间目标,时间块内有个目标功能,可以设置某类别的时间目标,当你想要每周花费多少时间在某个类别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可以自定义。它会给你自动分配每日要做多少时间。
目标功能

当你已经掌握了正确的记录和执行有效时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自己的一天到底干了什么是很清楚明白的,接下来只要把自己的任务安排在最高效的时刻,提前预定好自己的时间块,设置提醒就可以知道自己八点半到九点该干什么,这个和任务管理结合起来特别合适。因为什么时间有空什么时间没空,时间日志最能清楚。

预约八点半整理思维导图

用久了就习惯的预先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估算一件事,在时间块上的花费,你就可以预约自己,很多时候你是不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而选择了放松自己去看个视频,玩个游戏。而当你有任务的时候,选择好正确的时间段去完成它,就能创造真正更多的「有效时间」。

结语

如果你想管理自己的时间,你要先明白你的时间到底去了哪里。然后去想如何去减少「无效时间」,增加「有效时间」的时长,再用重要的时间段去解决重要的事情,懈怠的时间段可以稍微休息或者去做些比较轻松的任务。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时间做朋友,就能帮自己更好地管理时间,从现在开始做起吧。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 10 年前,其次是现在。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发现更多实用效率技巧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