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刚刚入手的索尼 WF-1000XM3,我现在共有两款正在使用的分体式蓝牙耳机(另一款是 AirPods)。AirPods 不用多说,搭配 iPhone 手机拥有这个领域绝对无敌的体验实力,但是毕竟索尼耳机的降噪技术也算是独领风骚,黑洞吸引…所以这次入手 WF-1000XM3 也就没怎么犹豫,我的想法是,两个耳机至少还可以体验互补嘛~
这段时间以 WF-1000XM3 作为主力耳机,大概使用了6天左右,所以来和大家分享一些使用这款耳机的心路历程,还有一些你们更在意的优缺点。
有点微妙的设计
索尼 WF-1000XM3 的外形似乎有点难以评价。实物在工艺的加持下非常之精致,很有档次,但是这满满「AirPods 切一半」的视觉观感让人十分感慨。盒帽部分金属质感突出,锋利而割手,盒身部分磨砂触感饱满,圆润而细腻。目测盒帽四周一圈未来会成为掉漆的重灾区…因为不管是盒身平放还是倒立,这个边缘都会接触到桌面产生不必要的摩擦。而且这个盒帽的涂层相对较薄,和其他坚硬的物体放在一起,很容易留下划痕。
当然说到放置,那天我把耳机盒放在桌上,瞅着…瞅着…瞅着………
总觉得哪里有点眼熟……
整个索尼 WF-1000XM3 的耳机盒上没有任何一个物理按键设计,这让我一度有些懵逼,难道这机器不需要重置按钮的吗?而实际上,重置的的操作方法也是有的,稍微有点复杂:将两只耳机都放进充电盒内,同时长触两只耳机的触控区域 10 几秒,放开后两只耳机会开始闪烁蓝灯,当其熄灭即为重置完成。如果遇到不正常的死机、蓝牙无法连接时,可以使用这个操作。
两个独立的耳机,外形非常像两个药丸。圆形反光的部分是一整块触控区域,机身主要的指令交互都通过这块触控区域完成。触控区域和品牌 logo 之间有一个香槟金色的降噪麦克做点缀,这是机身上的外侧降噪麦克,在耳机内侧的耳塞下方,还有一个内侧降噪麦克,内外两侧配置的这两个降噪麦克,能够实现内外双反馈降噪,保证了小体积的同时还拥有相当的降噪实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细节是,WF-1000XM3 的左耳机上方有个小突点,可以方便用户在黑暗环境通过触感不同,快速分辨左右。
底部的 Type-C 接口好评
佩戴舒适感好评
两只耳机都是非常纯粹的入耳式设计,不包含任何固定结构。在实际的佩戴中,只有耳塞部分和耳朵有直接的接触,其他的机身部分基本上是悬空状态,所以相比 AirPods 来说,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要好很多。很多人担心耳机的稳定性,目前我日常使用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上下班、静坐、小跑……耳机都没有出现自然脱落的现象,而且随机附送的两种材质共 6 套耳塞,可以适用于不同耳孔大小的用户,佩戴后「容易掉」应该是一个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混合硅胶耳塞和擦橡胶材质耳塞相比,后者的舒适性要更胜一筹,而且对于隔音的效果有加成作用。正确的入耳方式是将耳机插入耳孔再旋转几下确认稳定,此刻开启主动降噪会获得最佳的隔音和降噪体验。
关于这副耳机的「听诊器」效应(即耳机本体在佩戴运动的时候,与外界碰撞产生的振动传递到耳内,产生的不规律的摩擦声),网上有人反馈说比较明显,这和我的实际体验出入比较大,可能是由于不同人耳的差异导致的吧。我个人用下来,由于耳机本体佩戴比较稳,基本上小跑状态也是感受不到听诊器效应的,所以如果你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那么可以尝试两个解决方法:
- 更换更合适的耳塞,让耳机在佩戴的时候更稳定一点
- 尝试旋转调整耳机的倾角,避免你的耳廓和正常佩戴的耳机本体有一些不必要的碰撞
袖珍的降噪实力
关于 WF-1000XM3 降噪实力如何,先给两个大家最关心的结论:1.主动降噪能力可感知的弱于 WH-1000XM3 之类的盖耳式耳机,如果非要我主观描述一下,大概只有后者 50%~60% 的实力2.室内的降噪效果不够明显。或者更准确的一点说,是对于人声的降噪不够明显,因为对于那些婴儿哭声类的叫声嘛…反正所有主动降噪耳机都无解。
我刚拿到 WH-1000XM3 在默认设置下进行使用,发现实际的降噪效果似乎和我期待的有很大的落差,让我一度以为这机器有点宣传过度了。然而实际的情况是,默认设置下 WF-1000XM3 并未启动降噪模式,你需要轻触左耳机的触控区域,在几种收音模式下先切换:
- 「环境音模式」:主动捕捉四周环境的声音,享受音乐但是又不至于隔离自己,这样不至于戴耳机忽略了身边的危险提醒
- 「环境音控制关闭模式」:就是纯戴耳机,没有任何额外收音加成
- 「降噪模式」:开启主动降噪,彻底隔离自己
当你调整到降噪模式,还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室内的声音以人声为主,可供主动降噪发挥的空间不大。这就共同导致了我第一次使用 WF-1000XM3 时的那种落差感,毕竟使用 WH-1000XM3 那种盖耳式的降噪耳机,无论在什么场景下,开启主动降噪前后的效果,都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当我晚上下班带着这个耳机走出公司,真正上路的时候,这款耳机开启降噪前后的效果,才真的惊艳到我了。用一个比喻来形容,那就是:同样一条街,你带着 AirPods ,街上有 10 个人在走动,你带着 WF-1000XM3,街上只剩 3 个人在走动了……
而且使用 WF-1000XM3 是容易产生依赖的,我在佩戴了 WF-1000XM3 一段时间切换回 AirPods 2 的时候,耳朵产生了明显的不适应,主要是有点漏风…哦不,是漏音的感觉。
连接与延迟
第一代降噪豆应该可以上索尼的耻辱柱了,各种体验雪崩,以至于给很多用户都造成了心理阴影。细心的用户会发现新款的 WF-1000XM3 在整个宣传周期中,半点没有提到过「降噪豆」这个称呼,应该也是官方刻意地在和过去的一代产品划清界限吧。新款的 WF-1000XM3 的表现也确实和一代大相径庭。
连接稳定性来看,以上班场景为例,我使用 iPhone 连接 WF-1000XM3 只出现过一次断连,还是刚从家里电梯出来的时候,不过很快就自动恢复了连接,另外 30 多分钟的路程就非常稳定了,之后的一整天都没有出现过断连现象。换三星手机连接 WF-1000XM3 使用后,日常也基本没有出现过断连,所以可以肯定这次 WF-1000XM3 在连接稳定性上的优化了。
但是在游戏方面,WF-1000XM3 的延迟就变得有点可感知了。例如我用 iPhone 或者三星手机玩王者荣耀的时候,界面按键的点击操作和反馈声音有一个微妙的「错位」,怎么讲,鼠标拖影你知道吗?就是那种感觉!这个现象应该在其它 App 的使用期间也存在,不过只有打游戏的时候才容易被感知出来。
另外我在使用 iPhone 进行王者荣耀的时候,还遇到一个 bug,就是耳机忽然毫无预兆的没有了声音,而且当我把耳机放进耳机盒关闭的时候,iPhone 的王者荣耀还是没有声音,同一时间切换到网易云音乐,则是可以正常声音播放音乐的。所以…
WF-1000XM3 和 iPhone 的王者荣耀天生犯冲嘛hhah
如果你要切换设备连接 WF-1000XM3 (例如我经常换用我的 iPhone XS Max 和三星 S10+,或者偶尔需要连接电脑),具体的操作方式是:
- 拿出两只耳机,并带上耳朵
- 同时长触两只耳机的触控区域 7 秒,直到听到耳机中传来的「蓝牙配对」提示音,此时 WF-1000XM3 进入到配对模式
- 打开你需要连接的设备,在其蓝牙中找到设备「WF-1000XM3」进行手动连接
当然如果你是要切换到安卓设备且该安卓设备支持 NFC,那么可以在戴上耳机的情况下,直接将手机的 NFC 触控区域对准耳机盒的盒盖(WF-1000XM3 的 NFC 感应区域),会立刻配对成功。
熟悉的贴心交互
索尼 WF-1000XM3 由于机身没有按键,所有的交互操作都是通过两个耳机的触控区域进行的,当然这也意味着所有的操作指令都是可以定制的。
WF-1000XM3 依然保留了环境音模式快速启动的手势操作,快速切换到环境音模式能够更好的捕捉身边的人声和环境声,当你佩戴耳机却有人找你说话,当你坐公交需要听报站名的时候,可以不用摘下耳机。不过和索尼盖耳式耳机的手势操作不同,在 WF-1000XM3 上启动环境音模式的正确操作,应该是把手持续放在左耳机的触控区域上,不是把耳朵捂起来…之前有媒体提到捂耳朵的操作,应该是手掌有一部分接触到了左边耳机的触控区域导致的,实际上是不准确的。
另外还有非常多的手势,能够方便用户快速进行操作,所以建议大家在购买 WF-1000XM3 后能够好好看看说明书,这个产品可能是我为数不多推荐大家认真看说明书的产品了hahh
至于其他个性化的设置,可以通过官方推出的两款应用进行相应的配置:「Headphones」和「MusicCenter」。前者是对 WF-1000XM3 设置的主要应用,你可以在这里更改两只耳机触控区域的交互命令,开启检测使用者运动状态自动切换耳机降噪模式,调整不同模式的环境音捕捉效果或者降噪等级,调整均衡器…等等等等…非常之丰富。而后者主要是一款音乐管理软件,优势在于音频解码,不过由于 WF-1000XM3 这次并没有支持类似 LDAC 甚至是 APTX 的高编码(支持SBC和AAC编解码器),所以使用场景有限。
通话体验
蓝牙耳机还有一个重要的使用场景就是接听来电,索尼 WF-1000XM3 有一个尴尬的地方就是,每次接听电话,即便处于戴耳机的状态,使用手机屏幕接听仍然会默认通过手机听筒通话,只有通过双击耳机接听,才能使用耳机通话。如果不小心使用手机屏幕接起来电话,则需要在手机屏幕上手动切换一下…
其实我觉的已经有佩戴检测了,应该默认都是耳机接听才更符合直觉吧。
续航
首先索尼的 WF-1000XM3 这次并没有搭载无线充电功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充电就不用想了,不过好在机身体积比较大,能够储存较多的电量,目前官方所宣称的续航时间为:
- 开降噪 6 小时/关降噪 8 小时(作为对比 AirPods 2 的续航为 5 )小时
- 电池盒可以额外充满 3 次电,充电 10 分钟可使用 90 分钟(作为对比 AirPods 2 的续航为5小时)
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续航时间相比,这个数值足够保守。这几天几乎没有刻意充电,还没有遇到过耳机没电的情况。
唯一缺点就是目前充电盒没有任何电量状态的提醒(AirPods 是可以在手机上看到电量状态的),你只能知道「充满」还是「没电」两个极限状态,对于部分有强迫症的用户来说真的有点纠结,所以比较务实一点的解决方案就是,「有时间就充一下电」吧。
和 AirPods 相比的购买建议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体验,我感觉索尼的 WF-1000XM3 和 AirPods 应该是两个相对能打,但是优点又相当差异化的产品:
- AirPods 的外形更加袖珍,也就意味着更加的不显眼。在日常,甚至是商务场景中佩戴都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也不会让身边的人觉得你没有礼貌,而且 AirPods 正常佩戴后对于身边环境的收音也影响不大,所以一般带着耳机与人交谈也OK。另外,与 iPhone 配对的连接体验无缝流畅,这是任何其他耳机产品都不能比拟的。
- 索尼的 WF-1000XM3 则有着超越这个体积的主动降噪能力,在影音娱乐方面的体验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当然在日常或者工作场合下,它也能足够发挥作用。例如一般的通勤、飞机出差…能够避免环境噪音打扰。而在办公时,主动降噪则能够让人更好的保持专注。
所以这样看来两款产品的使用场景完全互补,最理想的状态自然就是各买一个咯。
如果只能在两者之一做选择,就我这几天的使用感受做判断,发觉 AirPods 自然是适合 iPhone,索尼的 WF-1000XM3 反而更适合安卓设备。除了上面在连接体验部分提到的安卓的连接状态更稳定外,以我的三星手机为例:
- 能够实时地在通知栏查看 WF-1000XM3 的剩余电量这样的细节优化,相比 iPhone 丰富不少
- NFC功能的存在让安卓手机和 WF-1000XM3 的连接更加便捷
- ……
这些在 iPhone 上是无法体验到的。
反正这几天这款产品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大家正好能趁着这段时间多犹豫一下。目前 WF-1000XM3 有两款配色:「黑色」和「金色」,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如果有货一般都是黑色款,第三方的金色款基本都在加价销售,据说金色款的做工观感要比黑色款更好,如果有选择的机会,优先推荐购买金色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