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飓风 Tim、何同学,王跃琨等一群年轻人异军突起,纷纷找到自己梦想的起点;而另一方面很多创业公司的合伙人都开始投简历找工作了,年龄的因素,让他们去大公司跟不上,小公司要不起,创业大潮三五年,不知道要留下多少时代炮灰。
但人生如此,当你选择一条路的时候,根本没法预知它的曲折程度,整理一下自己将近二十年的南漂历程,也许对那些正在迷茫和踌躇的朋友有一些帮助。
十九年前
千禧年(2000 年)的最后几天,结束了毕业半年的工作生涯,坚定了我离开东北小城的决心,我虽然生长在这里,却一直看不惯这种传统僵化的关系社会。为人处事方面,说话太直,不讨领导喜欢;做事太犟,总抢别人风头。而我自己,更是厌倦了这种崇尚虚荣,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世俗之风。
一直以来,我就有闯荡的念头,希望到一个更加开放和公平的环境中去,靠自己的努力塑造不一样的人生经历。那时候,心里最大的期盼就是希望有一个远在异乡的亲戚朋友,某一天漂泊到那里的时候,至少不至于露宿街头。
一旦埋下改变的种子,机会就会随着你的念头悄然出现
2001 年春节刚过,我反复接到了同学来自广州的召唤,他说已经在那里落脚,并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单位正需要更多人手,劝我别错过机会。虽然在南漂规划当中,广州是在北京、上海之外的最后选择,但机会来了怎能错过?怀揣着梦想,还没来得及吃上正月十五的汤圆,告别家人,在凛冽的寒风之中,匆匆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两天两夜的硬座,不知疲惫,看着车窗上渐渐融化的冰雪,我的内心更加温暖,终于有机会向着自己的理想,迈出了第一步。
三天之后到达了广州,我得到了同学的热情款待,但原本说好的工作,变成了传销的陷阱,突如其来的好事,果然必有猫腻。既然选择漂泊,就必定要付出代价,每天忍受七八个小时的传销洗脑,跟着所谓的“团队”一起去市场里捡烂白菜,一边应付着“团队”的监控和催促,一边思考着如何逃离和生存。相对于大多数梦想发财,被洗脑入坑的传销新人来说,我的价值观里确实没有一夜暴富这一条,而我当时最大的期盼,就是能有份解决温饱的正经工作,只要能让我在这个城市里踏踏实实的从零开始,刷盘子、扫厕所都能接受。
潜伏二十天之后,终于跟另外一个同学密谋逃往了深圳,坐着非法营运的黑巴士,一路辗转,内心却莫名的激动,我虽然也向往过这个被称为“改革窗口”的神秘特区,但万万没想到自己真的会来到这里。这时在回看传销被骗这件事,坏事变成了一个机会,受点煎熬是完全值得的。
改变一旦开始,就不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学会适应是一堂必修课
通过朋友的介绍,才知道深圳是一个如此年轻的城市,移民的特性,让这里的人们更务实,更平等。他自己就是从一个流水线工人一步一步变成了一个销售经理,在他眉飞色舞的描述中,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和自豪。这种感觉,坚定了我留在这个城市的决心。
既然选择留下,首先要面对生存问题,一个中医专业的毕业生能做点什么呢?在经历了各种招聘骗局之后,我得到了一份游离于城市边缘的工作,在某个城中村里,一间休闲中心的中医按摩师。
不管过程怎样,我总算留下来了,尽管经过二线关的时候,最后的一张五十元大钞又被骗走了;剩下的五块钱,刚好买了一副在食堂打饭的碗筷;三月的深圳很冷,我却买不起一床被子,盖了好几天又大又厚的广州日报。随后的两年里,我看尽这个社会阶层,各色人等的沧桑与蜕变,故事多到可以写一部中篇小说。我很清楚自己不属于这里,但我需要时间继续进修学业,需要时间了解和适应这个城市,寻找自己真正的内心热爱。
因为工作原因,每天会接触很多新潮的香港人,他们手里的各种最新手机数码产品,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当时的收入根本消费不起这些产品,但业余时间就开始学习和关注科技知识,我冥冥中觉得这些潮物会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那时,我最大的期盼就是能进入一家与手机相关的公司,成为一个朝九晚五的小白领,可以每天跟这些科技潮物打交道,足矣。
十六年前
2003 年夏天,非典肆虐,在东北老家短暂修整之后,我回到深圳重新开始,离开了城市边缘,继续向理想进发。由于专业严重不对口,在成为白领之前,我只能选择先从手机销售员干起。然而,一次难得的面试机会中,我虽然流利的回答了手机相关各种知识,却因为形象亲和力不够好,最终被淘汰,现实就是这么无奈。
寻找梦想一定会走很多弯路,但要相信点滴积累,终有回报
一个月之后,口袋里剩下的钱已经不多,面对各种开支的压力,我被迫选择了一份与手机无关,且没有底薪的业务员工作。每天顶着烈日穿过大街小巷,靠自己最不喜欢的陌生拜访开拓业务,这似乎与热爱和梦想越走越远,但我始终相信,踏踏实实做好眼前的事总不会错。认真的对待每个渠道和客户,在客户服务当中,获得了另一个工作机会,虽然还是没有进入科技圈,但找到了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小平台。
一年之后,靠自己的用心,我实现了自己做一个“白领”的阶段目标,因为有了互联网,我可以在办公室里做全世界的生意。虽然我做的是钢材出口贸易,仍然离自己喜欢的手机科技行业相去甚远,但我已经有能力去消费和研究这些昂贵的家伙。工作之余,都是泡在论坛里搜罗软件和资源,享受这些科技产品给自己带来的各种便利。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拥有了一款小众的智能手机 Palm 650,基于自己喜爱折腾的天性,没日没夜的测试和琢磨,让 Michael1980 的软件包帮助了很多人,我喜欢这种分享的成就感。无意之间,在论坛里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批粉丝,我也建立了烧麦网(share-mine)博客,开始分享自己折腾智能手机的心得和经验。我渐渐发现,利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聚集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们,探讨和分享这些优秀的科技产品,是一件我内心热爱并能持续兴奋的事。
十年前
2009 年,在粉丝的帮助下,一个新的手机论坛就这样诞生了,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奇葩的名字——煮机 (ZooPDA)。随后,我脑海里闪现出煮客(Zookr)这个概念,定义那些善于钻研,乐于分享的“玩家”们,并坚信他们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我还不知道如何靠这件事生存发展,但冥冥之中,我却感觉到这是一件值得我全力投入的事业,并萌生了为此创业的冲动。
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变成一份工作很难,变成一个事业则更难
随后的两年时间,我将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这个玩家社区当中。因为热爱,我并没有过多考虑这件事的发展前景和商业回报,而是专心去运营社区,验证玩家的力量。通过正向的价值观引导,依靠分享,在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下,煮机社区却聚集三十多万用户,我们发动用户捐助,建立了开发者扶持基金,孵化和移植 webOS 应用一百多款,良好的社区氛围,竟然还建立了一个良性的付费应用生态圈,虽然是很小的规模,却验证自己的煮客理念和玩家共享的可能性,这些经验比短期的商业回报更有意义。
我要感恩我那时的老板,可以让我在工作之余全身心投入自己的社区,这种支持奠定了我们理想和专注的基础,也给了我更多试错的空间。如果今天的年轻人能碰到这样的老板,请一定要珍惜。
七年前
2012 年,煮客网络(Zookr)成立了,它虽然不是一个纯粹的创业公司,却让我们开始学习创业的状态,有了完整的团队和公司化的运营经验,分析总结了 UGC 社区的根源问题,我们开始孕育少数派的品牌和平台(sspai.com),进一步践行了煮客的理念和价值。
在少数派平台中,我们直接采用玩家 PGC 的内容运营模式,让最懂产品的专业用户,来分享最有价值的内容。秉承我们总结的原创、优美、实用、有趣的内容原则;不断的深挖数字软件和智能硬件的价值;倡导高效工作、品质生活价值观,三年的坚持,让我们获得了优秀的品牌公信力和高质量的用户群,他们都是掌握着真理的少数派。而数字玩家的范围,也从内容分享者,扩展到开发者、产品经理、设计师、创业者等专业群体,开始产生了创新创造的更多价值。
无论环境怎么变化,理念和初心却可以帮你坚持一辈子
从 2009 年萌生念头,投入尝试;再到 2012 年开始团队验证,多线并行,转眼之间六年已经过去。这个过程中,我们走了很多弯路,大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曾经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移动互联网;曾经的小众玩家们,变成了意见领袖,开发者,创业者。在科技 + 网络这种急剧变化的领域中,我们的发展节奏似乎太慢了,跟不上所谓的创业风口,但在我们自己心里,对于玩家共享创造价值的初心从未改变,并且坚信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三年前
2016 年,烧麦网络公司(share-mine)成立了,作为一个真正的创业公司,我们接受了一轮资本,因为没有背景资历,也没有讲故事的能力,这轮融资基本都是少数派的读者和伙伴参与支持的,它帮助我们加速了社区产品建设,扩张了团队规模,却也让我迷失了方向,在资本、初心、商业三者之间反复飘摇,时而信心爆棚,时而焦躁不安。
既然选择要遵循内心,那就做好最坏的打算
果然,2017 年中,拒绝了各种风口转型建议,被数家专业投资公司 PASS 之后,我们已经现金枯竭了,一切计划都被彻底打乱。忍痛送走了整个产品开发团队,借钱给他们发了一个月的薪水补偿;在全体员工面前召开了一次老板打脸大会;随后贷款举债一百万,开始为期半年的背水一战。真心要感谢那个阶段,购买我们付费教程和周边产品的每一个用户,以及认可少数派价值的每一个客户。大家的支持,让我们找回自己的价值,又找到最合理的商业模式。这确实是一个压抑和痛苦的过程,但现在看来,这基本是每一家真创业公司的必经阶段。
2018 年则是收获的年份,依靠已经运营六年的专业作者社群,我们有了持续输出了原创优质内容的发动机,在不断跨界延伸的过程中,又不失内容专业性。少数派网站单月访问突破千万,迅速获得了微博、头条、知乎等垂直领域的头部排名,在公众号也收获了三十万高质量粉丝。更重要的是,我们为作者们打造了一条撰稿付费、教程分成、课程分发、图书出版的内容价值变现路径,实现了由内到外的良性闭环。
于是,用了三年时间,少数派终于小有盈利了,三年也是所有创业公司活下来的基础门槛。
今天
十年时间,我似乎才做好一件小事,反观身边的朋友,不乏买房暴富,炒币赚大钱的;从大环境来说,三年就可以 IPO,十年市值要过千亿了,但对于成功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
在我看来,一个成功的事业,应该是内心热爱+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的完美闭环和相互成就,如果只是个人喜好就是自嗨,只有社会价值那是公益,只有商业模式就是个生意。哪个方向走偏了都会导致事业的不可持续。在这个平衡的基础之上,事业的大小和快慢并不重要,因为它总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而相对于那么多没有选择的人来说,我已经非常幸运,更值得珍惜,包括我的团队和用户,我的家人和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做好当下,方有未来。
以上就是一个中医专业,通过外贸工作转型科技行业,最终通过互联网创业的故事,希望这些真实的经历,能给更多的年轻人、创业者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