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信息管理术》已经完成了所有内容的更新,希望通过这 30 多篇的教程,能让你有所收获。未来我会持续进行答疑,并将答疑汇总发布,这是答疑汇总的第一期。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按照课程大纲做了分类,还在最后罗列了一些读者留言分享。

信息收集相关

@Hodddor 问:

作者是如何对微信公众号进行管理,是不是也会进行个表格整理(公众号优先阅读次序)? 还是有更好的办法,现在公众号多了,很容易漏掉好文章。

我对订阅号目前的处理方式就是每天快速刷一遍,把非常优质内容存到印象笔记,其余会发到 OmniFocus 的稍后读清单。我没用表格整理,只是置顶了几个账号,千万别担心「漏掉好文章」,不漏掉「一本好书」和「一门好课」就很难了,别再给自己「不漏掉好文章」这样的要求了,会带来过大的压力。


@异次元の机智君💯 问:

请问印象笔记保存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时候,是不是视频没法保存?有些公众号比如「回形针」他们以做视频见长,这种情况怎么办呢?还有试了一下有道云笔记,虽然很讨厌网易,但我发现在手机上通过 share sheet 剪裁某些网页如搜狐新闻的时候,有道云笔记的效果反而更好?整体图片加载速度也更快一些 …… 但我真的不想用网易产品,有点难受。

印象笔记可以保存视频文件,但目前不支持对网页视频的抓取以及在笔记内播放。

我的建议是在笔记内记录视频的基本信息和链接,然后把要点直接记录到这条笔记中,这样不仅保持印象笔记本身相对轻量,还能方便检索到相关信息,如下图:

第二个问题主要看你对哪些功能更在意一些,剪裁的效果还是其他功能,我个人不太在意效果,很多时候反而会清除图片和格式,所以当前的状态还可以接受。


提问:

Wechat Android 版本分享不到 Evernote international 版本里呢。只能用浏览器跳转?

应该可以,搜索 MyEvernote 关注后绑定账号即可,其实浏览器跳转其实也是个好方法。


@风 88 问:

涂书笔记下载不了呀,已停止运营了么?

最开始的涂书笔记是百度出品,已经停止运营,之后有独立开发者提供相同的产品,最近刚刚改名为 言外笔记 了,文章中的链接没变:link


提问:

对作者 “听” 的内容很感兴趣。个人观点,很多听的内容都不够 “干”,只是 “湿货”,有效信息密度很低但耗费时间长。因此我自己不倾向于把时间和金钱花费在知乎 live 或者罗辑思维等内容上,只会有选择地听 Podcast。而对个人认为比较有价值的内容,我更倾向阅读而非耳听,并且很多时候屏幕朗读功能语调比较奇怪,但通勤的阅读环境又不利于视力健康。不知道作者能否分享一下平常会把什么内容在通勤路上听(除了 Podcast),以便更有效利用这一大段时间?并请问您对什么内容更倾向于听,对什么内容更倾向于阅读?

  1. 如果你希望内容更干,知乎 Live 和 得到 App 的内容的密度还是要高于 Podcast 吧,单纯追求知识获取效率的话反而应该选择前者啊。但是,我自己的感受是,我们之所以更倾向于播客,除了对主播个人风格喜爱之外,它能让我们稍微避开过高信息密度带来的过载压力。
  2. 我是洗漱的时候听得到和看理想,走路、洗澡和做家务的时候听 Podcast,这个时候无法阅读,不听音乐和想事情的时候,都会开着播客。
  3. 我反倒认为「屏幕朗读」很多时候好过人声,特别是前段时间 iPhone 优化了语音,即便是 x2 倍速,也能听得很清楚,不过语音语调,可能确实需要花点时间适应下。
  4. 我现在通勤时间的听,只听「课」,比如最近都在听极客时间的课程。 其实如果能阅读,还是比较倾向于更高效率的阅读,即便听课,我一般也会同步打开文稿。

@BravoCiao 问:

请问 Louiscard 有没有对音频做笔记啊?我曾经尝试洗澡的时候听知乎 live,但是发现效果并不好,例如我听的是如何快速缓解肩颈痛的 live,里面有一些解剖图要配合看着听才好理解,结果我用 2 倍速播放下来时间轴是跑完了但是也没吸收到什么知识,就记住了几个段子。好像在只能贡献听觉的场景,最适合的就是《一千零一夜》这类偏人文的 BreakDown 节目,有没有什么具体解法或者心理安慰啊?

有很多配图才能看懂的课程,的确不适合仅仅听,我选择听通常只有两种情形:

  1. 一些不需要深度阅读的文章和一些听起来比较轻松的课程及播客,在听这些内容的时候 80% 的时候是不需要笔记的;
  2. 状态一般,比如在拥挤的通勤地铁,不想专注地阅读,选择听课或者听文章,但是一般会同时打开文稿,听到重要知识点,会记笔记。

但是,就像我在后面讲到的「无论如何,你都得收获点什么」的理念,即便是播客,最好也能有一两个所谓知识点的收获,不管是个工具、数字、实验、例证,然后记下来,这么做之后内心的获得感会强不少,算是回应你想要的「心理安慰」吧。😜

利用 Keyboard Maestro 快速打开笔记

信息处理相关

@一大桃 问:

在实践过程中关于「稍后阅读」有一个问题一直很困扰我,想请教一下 Louiscard 的操作经验,希望达到的效果:

信息内容初步筛选发送到稍后阅读 app → 如果文章精彩,则在稍后阅读 app 中对相关部分 highlight → 发送到印象笔记保存:

目前的问题:

  1. 始终没找到合适的「稍后阅读」app,能够转存印象笔记时保存 highlight 文章内容
  2. 如果直接用印象笔记 App 作为「稍后阅读」App,则 Highlight 体验实在繁琐。

不知道 Louiscard 有没有相关的诉求,是怎么解决的呢?谢谢!

我之前用过一段时间的 Instapaper,可以把高亮的内容单独保存下来并发送给其他工具,能实现你要的需求,不过后来在国内被墙。我目前处理的方式更简单一些:直接将内容选中后点击分享,如果只是一条信息就发送到 OmniFocus,如果不止一条,我会先集中到 Drafts(可以分享的时候记录到同一笔记),然后再保存到 Evernote 等其他位置。

当然你可以试试:Liner 或者 Diigo 这两款工具,如果你已经有或即将买 DEVONthink,也可以试试配合 LiquidTextMarginNoteHighlights 以及它自带的高亮内容提取(Summarize Highlights)。


@梁源 问:

请教一个关于输出的问题,对于学习一个主题性的知识(比如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跃迁” 这种思考类书籍),会画思维导图吗?思维导图在知识关联方和记忆方面比较好,但是印象笔记在内容细节填充、检索方面比较好。如果两个都做,过于耗费时间,如果选一个我倾向印象笔记,但是知识的关联性只能依靠笔记本组和目录来绑定在一起了,请问老师的习惯是什么?

  1. 一般情况,我不会给一本书做思维导图,只会按照章节做「书摘」,并直接放到 Evernote,便于后期检索。

  2. 倒是不必过于担心信息的关联性问题,把「书摘」定义为知识素材,如果里面有非常重要的内容,直接把它们打碎纳入到主题大纲,留下出处,而不是按照「书」为单位存储,在它们之间建立联系。

    这个问题第四章有介绍到,可以参考。


@骊骊安的祝福 问:

请问高质量非强相关,为什么不剪藏,而是要放到 OF 等 APP 里面?

其实就是基于对「信息」优先级判断的不同,所采取的两种处理方式,想要确保高质量强相关的内容能尽快阅读,最好今天或本周就能搞定,所以放到 Evernote 里面进入到一个稳定的信息处理流程。高质量非强相关内容被我赋予的阅读的优先级非常低,因此只会被甩到稍后读工具中,在主题阅读或者零碎的自由时间调取阅读。


@骊骊安的祝福 问:

标签打分,我也有考虑过,但是有语法能搜出比如含 “精力管理” 且含 “*4” 或 “*5” 的文章吗?

我现在的做法是觉得好的文章就加个 “好” 和 “已阅”,不行就什么都不加。搜索时候直接搜 “精力管理” 和 “好”,这样操作比较简单。日后搜索效率也比较高。

不能,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我理解你的意思是关于评分标准过细的可行性问题,我希望能先细致一些,这也跟目前主流的音乐、电影、书籍的打分习惯一致。

搜索的时候搜 2 次就可以实现「或」的效果,未来如果觉得确实过细了,直接把 4、5 合并即可,成本也不高。


@tiyukimnm 问:

作者你好,我去看了你补充的关于 Timetrack.io 的文章链接,已经下载好了,就是不知道如何调用你文中说到的 URL,我找到了活动添加 URL 的位置,就是不知道如何生成想要打开对应软件的 URL。比如说我想跟你一样在睡眠的活动里添加一个打开活动跳转到 sleep cycle 的 URL,我从哪里获得 Sleep cycle 的 URL 呢?

通常就是 App 的名字加上:,比如 anki:Evernote:,具体的 URL Schemes 技巧大家可以去看看 Hum 在少数派更新的一些文章和教程。

记忆内化相关

@撸爆蛋 问:

Anki 这个工具用来帮助长期记忆,从操作上来说分两部分,一个是输入,一个是翻牌,会遇到的问题:输入过多,处理不过来。

问题剖析:

01 输入过多

说明资料解析的不够清楚,留下来大量应该是理解的工作交给记忆来做,根据 2/8 定律,真正需要记忆的还是少数重要的概念,回去简化输入内容.

02 处理不来

原因:

  • 2.1 前期工作处理不足,可被第一条问题措施解决。
  • 2.2 后期找不出时间:利用 IF-THEN 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习惯,由于 anki 的性质适应碎片化时间。
  • 2.3 知识 “暴食症”, 感觉到自己有点学而不思则罔的时候,就是应该停下来整理资料的时候,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可以在这个时候更进一步。

我补充一点,Anki 支持设置每天新卡和复习数量限制,如果无法应付,可以适当调低学习强度,人生还很长,放眼长期,每天就算只记忆 2 个单词,一个概念,长久看都会有巨大进步。


@至少可以打 85 分 问:

第一次尝试了下记忆宫殿,发现总是把场景和该记的东西搞混。请问联想记忆和场景记忆该怎么起步呢?

先挑选一个非常熟悉的场景,然后把场景记得熟到不能再熟。

不过相比于记忆宫殿,其实我更推荐从「费曼技巧」入手,能更本质地提高对知识的内化效果,如果信息本身有意义,尽量不要跳过这种意义将其交给记忆术。

信息整理相关

@frapples 问:

您好,您示例的分类中,为什么 401、402、403 启用了个位数编码(三级分类)但是好像没有十位数编码(二级分类)?

其实是有的,只是比较少,如果你不分得这么细致,完全可以用 01 - 09 这 9 个分类搞定,不一定非要启用 10、20 这些十位数编码。

当然,你也可以先 10、20、30 到 90,然后再对展开更细致的分类,这样对一开始的分类要求会比较高。


@至少可以打 85 分 问:

感觉编码系统和英文代码的作用都是在降低管理成本,但在这一维度,一旦有了编码系统,英文代码除了看起来要美观一点,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反而会增加管理成本(毕竟需要自己创建、输入和记忆相关的英文代码),如果编码系统够完善,也没有必要再增加英文代码了。不知道 Louiscard 有没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我还真有不同的见解,哈哈,我认为「编码系统」对排序的意义远大于「快速调取」的成本,实话说,我在这几年很少通过编码调取某一个笔记的,相反我更多使用标题本身。正如你所说,谁都不愿意增加「管理成本」,额外记忆,因此如果 Evernote 支持手动排序的话,编码可以省去。

不过当你需要频繁的调取某个笔记或笔记本,你就会很厌烦输入比如「知识管理」这几个字,你就会琢磨如何省点事,这时候,英文缩写简直就是最完美的结局方案。换句话说,英文编码不需要在一开始都设计好,需要的时候再补充也许是个更好的策略。


@一大桃 问:

在平时比如用 Kindle 看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通过 Klib 导入摘要到 Evernote。最后会把这篇阅读笔记放在「阅读相关 - 读书摘要」里还是会放在「Wiki 知识库 - 心理学」里呢?

说实话,都可以,但是很多书很难分类,所以我更倾向于直接放到 「阅读相关 - 读书摘要」,然后贴上 「心理学」的标签。


@一大桃 问:

  1. 我看到截图上有「290 - 胜任力」,我第一直觉是胜任力的内容似乎也是属于「学习 & 能力」的。后来仔细想了一下,是不是说「胜任力」是放职场专业技能,而「学习 & 能力」主要放通用技能?是这个区别吗?
  2. 「200-Work」「210-KM Power」「230 法律服务行业」里放的都是项目吗?

是的,1 和 2 你的理解都正确,如果你对「产品运营活动模板」资料也定义为项目相关的话 😜


@一大桃 问:

之前有看过一些讨论,说贴标签很容易产生不同标签表达相同意思,比如文中说的「模板」和「template」。为了尽量避免这种情况,需要给所有标签都加上前缀,类似 notetype:template, notetype:journel。这样在打标签时利用自动联想可以避免产生重复意思的标签。不知道 Louiscard 对这种标签打法是怎么看的?

非常赞,这个方法很好,但我不会对所有标签加前缀,那样成本太高了,使用起来反而失去了标签横跨主题的灵活性,不过对那些特殊的标签,比如 template,可以考虑添加「 notetype」,避免混淆,对我很有帮助,感谢。


@Fennick 问:

要素标签会不会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隔很久只能模模糊糊想到是有这么个意思的东西,但是不像标签能查看,不会忘记吗?

是的,我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不过没有在文章中展开,考虑到这个方法目前也还只是实验性质,具体效果还有待观察。

我分享我的解决办法:

  1. 建立一个笔记,用表格的形式存放所有建立过的「要素标签」;
  2. 对重要的要素标签建立「保存搜索」。

如果后期 Evernote 能增加一个专门管理「保存搜索」的页面,能像管理标签一样分类整理,应该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啦。


@矿山 问:

印象笔记中的笔记大致有两种:1. 链接类,即外部获取的文章;2. 自己生产的文章。前者更多起检索作用,后者更多是自己的提炼总结。想问一下如何在印象笔记的分类系统中区分二者?

我比较极端,我自己生产的内容主要都存储到 Ulysses 里面啦,如果你用 Evernote 的话,可以用 tag 来区分,这篇文章要解决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Heron 问:

对于那些频率不高、相对重要、结构化的需求,才有使用 API 笔记的价值。频繁的信息自然印象深刻。

印象深刻没问题,但是如果不建立 API 笔记会有两个问题:

  1. 每次都需要重复输出,很多时候还挺耗时的,在我更换 Text Expander 之前,它声称已经帮我节省了 6 个小时的时间;
  2. 只能在脑子里优化迭代,难度和成本比较高。

信息检索相关

@爱喝板蓝根 问:

请问,如果我想要搜索一个东西,限定两种格式的应该怎么写:比如说 xxxx 论文 filetype:pdf xxxxx 论文 filetype:doc。这两个怎么叠加?

可以试试:xxx filetype:doc OR filetype:pdf

读者反馈:经过试验 谷歌可以用 xxx filetype:doc OR filetype:pdf,百度出不了结果。

输出相关

@骄阳 Steven 问:

对于不是以写作为输出模式,怎么进行 KM 管理的 workflow 呢?比如准备一次考试;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个需要长期学习的技能,比如英语或者销售技巧?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借此谈谈我的理解。

首先我还是强烈推荐以写作的方式输出对某一个领域的理解,一方面这能让你的理解不停留在「我以为我懂了」的初级阶段,二来能够获得反馈。其实即便不发表,通过这种方式看看能不能讲清楚也是一种获取反馈的方式,说白了就是「费曼技巧」。

其次,我们在第一部分就提到「对写作扩大解释」,其实写卡片和整理大纲也是一种写作,比如掌握销售技巧这件事,啃一本书或听一门好课,建立基本认识,建立初步的框架,然后之后围绕着这些信息节点进行深入研究。一旦你开始关注一个方向,你自己就会遇到很多想要解决的问题,记录到大纲中,然后找到答案(通过前面几章介绍的方法)。

我有个律师朋友说过一句挺有道理的话:

任何一个业务领域,1000 个问题,搞定之后在实际业务中通常不会再遇到什么大的障碍。

找到这 1000 个问题,然后找到它们的答案,也是一种「输出」的过程。

其他主题

@无心法师_痴儿 问:

按作者的方法学习,首先要有 iPhone 和 Mac,不然使用替代的软件也很麻烦,屏幕使用时间、 OmniFocus 等(虽然作者告知了可以使用 Todoist 替代,可惜因为国内政策问题,很多软件我们都无法正常使用。

的确存在这个问题,我一直认为 Mac 和 iOS 可以实现的功能,Win 和 Android 一定有办法实现,比如 Google 去年也提出数字健康的概念,也做了系统优化,不仅系统本身支持,很多第三方软件也提供类似的服务。

不过实事求是,我的确用得不多,所以恳请使用 Win 和 Android 的读者,欢迎你们通过留言、私信、邮件(joyljt@outlook.com)等各种方式分享你们的工具选择。


@z 展新 问:

读到目前为止,想请问一下 是不是没有一款终极软件能够全部完成 学习管理 知识管理 记忆辅助等 的所有需求?如果没有,想请问下,如果你需要这样一款软件,它应该是怎样的?

大概就是组合了 Evernote + OmniOutliner + XMind + Anki + Notion + Ulysses 吧,论 All in one,目前做得比较好的,你可是试试 DEVONthink 或者 Notion,都比较综合。

多说一句,我最近也在认真考虑所谓「终极软件」都问题:

我在想,对相对多数都用户来说,All in One 也是有可能的。


@吕立青 问:

oh 天,我今天发现 DEVONthink 竟然出 3.0 了!还是非常想请教下 Louiscard 关于 DT 和 印象笔记 各自不同的定位。我暂且也是只将 DT 作为归档工具,以及非工作、学习,偏兴趣、生活类的内容。

我刚更新的微博:DEVONthink 在好几个我特别在意的关键功能上都做了优化,比如移动到、链接插入、中文分词、网页保存、OCR 识别等,虽然贵,但值得入手。

因为以上几个功能在 2.0 版本表现不佳所以我不敢作为主要的信息管理工具,这几个功能优化之后:

  1. DEVONthink 特别适合和 Evernote 配合起来,把 Evernote 不擅长的信息管理任务都接过来;
  2. 不像 Evernote,DEVONthink 的全面性是怪物级的,你可以用它完成几乎所有的信息管理,从 RSS、会议记录、日记、图片库、CRM 等等;
  3. 我建议可以先把:项目资料和稍后读(特别是那些不太确定是否有价值)这两项给 DT 来做;
  4. 可以试一试 DT 的 wiki 功能,如果中文分词问题解决,这个功能对构建知识体系很有潜力;

我会在下一个版本专门用一篇来写 DT 🤩

留言精选

@杨祥 Alvin :非常赞,懂得取舍是提高知识获取效能的关键,信息收集的本质是看我们最终内化了多少知识为我们所用,没必要在数量和效率上较真;核心领域(比如你工作的专业、你想要拓展的技能、你在执行的项目)从源头搞懂底层逻辑非常必要,非核心领域摆正心态,适时、适度、适当掌握就好。

@DavidJoy:推荐一个安卓端的 App:Daywise,可以设置几个时间点,集中推送 App 的通知,其他时间不会打扰。

@ 十靥修罗:这让我想到了《认知天性》那本书提到的 「心智模型」的概念,把认知的最小单元放大,变成不同场景的模块,就像编程里的模块,我要实现一个功能的组合,只需要调用我已经建立好的模块,而不是对所有的功能进行重构。

我理解了这个思维之后感觉对我的工作帮助特别大。工作中的很多场景都是会重复出现的,比如召开一个会议,作为会务人员,需要做的事情是有固化的方式的,按照心中已有的会议的模型去构建再考虑本次的特异化需求,所需的时间和达到的效果都比每次都重新一条条的罗列有关事项要好得多。

@ 杨祥 Alvin:最近在重读《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边提到要做到对一本书的基本了解,至少要审视以下几点:类别、问题、框架、主旨、论述。

从阅读者倒推写作者,个人理解应该是:

  1. 类别:清晰你写的是什么类别的文章?实用型?论说型?理论型?
  2. 问题:你要在什么场景下解决哪一类人的什么问题?
  3. 框架:你要写的文章框架 & 逻辑是怎样的?
  4. 主旨:你所传递的价值观、知识是什么?
  5. 论述:你是如何来论述你的主旨的?你是如何说服自己以及读者的?

当然,这种相对严谨的方式就如文中提到的,不太适合情感抒发、个人简单表达类的文章写作,不过,如果要以发表为目的,谁会不想给自己以及读者带来启发性呢;所以严格、严谨的思考并输出的过程个人认为还是大有必要的。

@YanXL:一个门槛稍微高一点的工具,但是非常有用的知识内容管理与内容管理的工具,被实践证明非常简明易用的工具:MediaWiki。这是一套基于网络的 wiki 引擎,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所有项目乃至众多 wiki 网站皆采用了这一软件。用户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编辑。我们研究小组就是用这个软件进行知识管理的。推荐给作者。

@YanXL:和读博士一样,刚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很多新名词新概念,看的头晕眼花。这个时候需要做笔记,建立自己的理解,搭建知识网络(框架)。刚开始一定是很慢的。多记多理解,慢慢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试着讲给第三个朋友,听听他的反馈,或许理解有不到位的地方,或许有新人思路来理解…… 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等到博士毕业了再看同领域的文献的时候,明显就熟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