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了准备一些买不到的书籍资料,去了一家按斤打印的小打印店。偶然间听到打印店老板和一个妹子的对话——「哟,你这个 U 盘有 128 个 G 呢?花多少钱买的?」「淘宝上买的,挺便宜呀,才 30 多块钱。」听到这里我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就是「这妹子被扩容盘骗了」。
尽管 U 盘的价格已经比前几年要便宜很多,但也尚未便宜到这等白菜价。目前一个 USB 3.0 的 U 盘的价格一般是每 1 GB 约 1~2 元,根据读写速度、材质、接口等不同略有浮动。 而一个 USB 2.0 的 U 盘的价格则在每 1 GB 0.6 元上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一块正常的 128 GB 的 U 盘(无论接口),价格往往在 80~250 元之间。
而且 2.0 的大容量盘实在太奇葩,没有大厂会愿意生产这类 U 盘,所以快速判断的标准是 未标注 USB 3.0 的大容量 U 盘通常是假货。了解了行情,就能明白 30 元买一个真正的 128 GB 的 U 盘有多么荒唐。
但是,这种价格异常的 U 盘,却能被电脑正确识别为「128 GB」,在复制文件时好像也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即便通过一些所谓的 U 盘检测工具,也并不能 100% 检测出这是一个假 U 盘……无良商家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
扩容盘是什么?
我们通常把这种价格异常的 U 盘叫做「扩容盘」,它的基本原理是把一个原本较小的 U 盘(比如 8 GB)中的信息通过量产工具刷写为较大的容量(比如 128 GB)。而电脑读取 U 盘的容量时就会扫描这段被篡改的信息,把这款实际容量 16 GB 的 U 盘识别为 128 GB。
扩容盘的原理
一个 U 盘是由「闪存、主控板、外壳」组成的。闪存是存储数据的地方,闪存的大小决定了这块 U 盘实际能装多少数据;主控板是一块电路板;外壳是用来保护内部的。
当厂商把一块空白的闪存焊在主控板上并插入电脑时,电脑只能发现有设备接入,但无法读取出其中的文件和信息,此时的 U 盘只是一块读卡器。为了让电脑知道「这是一个 16 GB 的 U 盘」,就需要往这块 U 盘里写入一些数据,包括「容量、芯片、闪存、坏道」等各种信息。有了这些信息,这样电脑就能识别出这块 U 盘。
但是,这些信息是可以反复刷写的,无良商家会为了谋取利益而恶意篡改这些数据。比如在量产时把 16 GB 这一信息修改为 128 GB。那么插上电脑时,电脑就会认为这是一块 128 GB 的 U 盘了。这就是制作扩容盘的原理,本质上是造假行为。
扩容盘的危害
扩容盘的危害有许多,最显著的危害是:文件损坏、速度极慢、容易误事。
文件损坏 是一定会出现的情况。由于容量是虚标的,比如当你把实际容量填满后,继续拷贝的文件就会直接损坏。同时,系统并不会出现任何提示。看上去就像是把文件正常拷贝进了 U 盘,文件大小也一切正常。但当你拔插 U 盘之后,这个文件就会因为 U 盘的实际容量不足而损坏,自然打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