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把杂志摊上的杂志全部搬回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出国生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日常习惯阅读的网上资料却仍然是以中文为主。

既然到了一个地方,本应该入乡随俗。然而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性,使得我们即使肉身离开了中国,却还是离不开中国的互联网生态圈。微信、微博、知乎、豆瓣、B站、少数派……日常娱乐消遣用的无非还是这些(好像有个轻量级选手混进去了?)

为什么我没有将英语信息源作为主要的阅读来源呢?要理解这种现状,首先,要来看看我曾经做过的几个尝试:

刚出国的时候,我将手机电脑的语言统统改成英语,地区改为美国。读懂英文固然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 Siri 貌似经常听不太懂我的北京五道口英语口音,并且默认优先使用的华氏度、英里、磅等这些中国人不习惯的物理单位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没过三天,我就把系统语言重新切换回了简体中文。

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朋友建议我可以订一份报纸来增加英语阅读量,并融入当地生活。大名鼎鼎的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华尔街日报),学生价便宜到相当于国内的报纸价格,于是我果断点了订阅按钮。然而,兴头没过一个星期,这份每天准时送到我家的报纸就沦为了餐桌专用垫盘子纸——因为我压根不会去读。华尔街日报报道的新闻内容具有很强的地方属性,我作为新来的外国人,完全不会关注与自己无关的选举新闻,也对看不懂的财经版面一脸懵逼。这其实很好理解,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北京人到香港去生活,恐怕也不会对《苹果日报》上的香港本地新闻太感兴趣吧?而且,传统报纸的另一个问题在于,与这个电子化的时代格格不入,我无法在电脑和手机上接着阅读刚才在报纸上没看完的文章,一旦离开家,这份报纸就对于我相当于不存在了。再者,作为一个英语学渣,总会碰到一些生词,纸质报纸也不便查询。

堆积如山却没看过的报纸

放弃了纸质报纸方案后,我还尝试了以下一些方法来增加自己的英语阅读量:

1.刷 Twitter 和 Youtube

2.自己找 Paper 或者 Wikipedia 词条来读

3.订阅一些主流英语网站的 RSS

但是,这三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看这些东西,哪有上B站看弹幕视频来得舒服!由于人的惰性,面对这些不熟悉的异种文化,我是很难提起劲儿正儿八经地研究阅读的。

我们从互联网上获取阅读信息,除了偶尔是抱着明确的目的做查询以外,其实大部分情况都是消遣性阅读,图的就是一个爽字,因此越是原本熟悉的内容越能提供这种阅读的爽快感。

至于英语内容的阅读,我是不认得单词看不懂文章吗?非也。只是文化背景不熟悉而已,不知道哪些英语内容是适合自己的优质内容。

试想一下,假设一个美国人来到中国学习生活,虽然 Ta 的汉语水平已经基本过关了,但是 Ta 还是想要通过多阅读中文内容(而不是原本熟悉的英文内容)来提高自己。结果,Ta 订了一份在中国非常“流行”的《人民日报》,里面报道的全是大领导的治国日常,那么 Ta 能读着不犯困吗?或者换一个方案,让 Ta 经常去刷微博和B站,那么 Ta 能看懂那些汉英词典里面查不到的梗吗?显然,这两种途径都是不行的。倒是如果给 Ta  一份《三联生活周刊》之类的杂志,或许能有点帮助:一方面比《人民日报》更接地气,但同时行文用于又比微博规范太多,即使不了解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的人也能基本看懂。并且,杂志每周或每月的更新周期较长,不会带来信息过载的压力感,编辑的精心挑选也能保证每篇文章都有所内涵,不会是仅仅为了吸睛的标题党。

最近苹果在美国新鲜推出的 Apple News+ 杂志订阅服务,就恰好击中了我的痛点:精心挑选的杂志,自适应的精美排版,正规的行文结合有趣的内容,跨设备无缝同步阅读,简直让人爱不释手。虽然才刚刚开始使用几天,我的主要阅读来源已经成功地从中文切换为英文了。事实证明,免去了内容挑选的难关后,只要有足够优秀的使用体验,语言和文化背景都完全不是问题。

精挑细选的顶级大众杂志

首先是精心挑选的杂志。凡是入选 Apple  News + 的杂志,我们都不用担心其内容质量,几乎全都是英文世界里顶级的大众杂志。《纽约客》、《国家地理》、《时代周刊》、《大西洋月刊》、《连线》、《大众科学》、《科学美国人》,哪一本不是摆在报刊亭上就让人产生极强购买欲的杂志?而且,杂志覆盖的主题范围非常广泛,财经、娱乐、饮食、健康、兴趣、园艺、家庭、时政、户外、科技、运动、时尚、旅行、女性杂志,无论你此刻想看哪个类型的杂志,都有充足的选择余地。小时候“把杂志摊上的杂志全部搬回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些经过杂志编辑们精挑细选内容的质量远远优于网站上免费的洗版标题党文章,让人免去了甄别内容可靠度的力气,只管沉浸阅读就好了。

同一篇文章在 iPhone、iPad、Mac 上的自适应排版,可通过“接力”功能无缝同步阅读

得益于苹果优秀的系统支持,无论在 Mac 电脑、iPad 平板还是 iPhone 手机上,杂志都能实现自适应排版,并且无缝同步阅读历史以及支持“接力”功能。光是全设备自适应排版这一点就远强于现有的任何一项电子杂志订阅服务了,要知道之前的电子杂志,要么是 PDF 格式,在小屏幕上必须缩放才能看,要么是 Mobi/Epub 格式,在大屏上往往反而支持较差,损失掉了传统书籍的优美排版。Apple News + 得益于与杂志社内容提供者的深度合作,在保证优秀排版的同时,对不同尺寸的设备进行自适应缩放排版,这很可能是业界第一次实现这种功能。排队时在手机上看个开头、回家后在电脑上继续看、睡前能在 iPad 上接力阅读,不知不觉之间,以往很难坚持读完的一篇英语长文就读完了。稍有遗憾的是,有个别的杂志只有 PDF 格式,并且“接力”功能在个别页面上无效,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软件更新中,苹果会解决这些问题。

iPad 分屏。左为 News 应用,右为欧路词典显示的中文维基百科词条

在电子设备上阅读第二语言的内容,也非常方便对不熟悉的内容进行查询。如果是生词,系统自带的“Look up”功能就能调出牛津英汉词典;如果是不熟悉的概念,直接分屏或悬浮欧路词典,复制粘贴不熟悉的英文概念,直接自动跳转到中文维基百科页面,一目了然;如果是某段话语法复杂读不通,没关系,调用翻译软件就能一键翻译成通顺的汉语,甚至能自动摘录出重点词汇(强推百度翻译,英译汉的自然通顺程度让人无法相信竟然是机器翻译)。

媲美真人英译汉通顺水平的百度翻译

相较于每日更新的网站,周更乃至于月更的杂志更具有一种古早味的厚重感,也更能避免浮躁的浅层阅读。我更看中的,其实是杂志能提供的“目录”功能——这一点是网站网页文章无论无何无法复刻出来的。通过编辑们精心设计按照不同主题构成的作品目录,读者能一目了然地快速筛选并定位到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对比,网页或 App 阅读则总是强制按照发布时间线排序,临近的两篇文章可能并无关联性,并且其中不乏以次充好的无用信息,读者如果想要去筛选,则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而对于不熟悉该领域的读者来说,甚至不具有基本的筛选能力。此时,杂志目录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你或许没有耐心去看完一个健康网站上的首页推荐,但是却能不费力气地一眼瞟懂一本健康杂志的目录。

按照主题分门别类的杂志目录

在同一期杂志当中,不同文章之间是存在或强或弱的关联性的。当你点击进入一本杂志的时候,你就沉浸进入了这一个相对封闭的小世界。向下滑动阅览全文,向左翻页上一篇文章,向右翻页下一篇文章,你只沉浸在这本杂志的小世界里,不受外界的干扰,重新找回手捧一本杂志享受安静午后的美好。

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什么?

Q  你问我为什么在读英语杂志的时候不会心痒痒去刷微博?

A 碎片化的边角料信息哪有优质的一手资源来得有趣?

Q 为什么不去逛B站看视频?

A 安安静静的读书人才不会去弹幕堆里凑热闹呢!

Q 就不会想去少数派首页上看看有没有新文章吗?

A 比起手头的杂志,那破站文章质量太差,都没眼看了!(逃)


附注:

  1. Apple News + 暂时在中国不可用,既无中文读物,也在中国大陆特殊网络环境下不可用。
  2. Apple News + 支持多人家庭共享一份订阅,想要加入且自带美区 Apple ID 的朋友可以私信作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