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各种便利的软件,我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产生的想法、念头,需要做的事情。有 OmniFocus、Todoist 这样的任务管理软件,外加各种语音助手、快捷指令的加持。养成记录的习惯以后,我们就像多了一个外脑,所有的闪念都不错过,「忘记某事」不再是问题,反而是任务清单很快就变得庞大起来。

这篇文章我想讨论任务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的一个问题:任务堆积

在日历上管理日程的时候,因为日程的排他性,我们几乎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分配两件事。而且在日历上,很清楚地能看到自己还有哪些空档,你也不会给一天安排超过 24 小时的日程。

用日历管理日程

但是任务管理和日程管理不是一回事,相对日程,大部分任务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定。个人任务管理软件的「收件箱」和电子邮件的「收件箱」是高度相似的,可以把前者理解为自己给自己发的邮件。这些「邮件」里可能包含了日程、任务、资料或者其它形式的内容,他们都需要经过整理,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去。

任务管理软件的收件箱

想做、要做的总是比能做的要多,这是做任务管理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主观上我们希望自己做得更多、更好,获得更大的进步,往往导致我们往清单里输入越来越多的任务;客观上,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大量流入任务管理软件的任务,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分配、处理,就容易造成任务清单的超载。

我们使用任务管理软件的目标,是让它成为我们始终可以信赖的助手。一方面,它不能遗漏任何事情;另一方面,它也不应该给我们太大的压力。在任务清单超载的时候,无论是管理,回顾,还是从中搜索信息都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个本该让我们有条不紊的任务管理系统,反而额外增加了我们的压力。

分析任务清单的流量

乍一想,「往清单里添加了过多的任务」似乎是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我们都知道,事无巨细的记录一切事项、想法,一是为了备忘,二是为了专注在当前的任务上。所以不断往任务管理的收件箱里丢东西,正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实上,加得多不是问题,问题是处理得不够多,任务流入与流出量之间存在的差值,就是堆积的任务数量。

你有计算过自己每天会记录多少任务在清单里吗?有多少得到处理,又有多少最终堆积在清单里了呢?对自己的行为有个基本的了解,才能给后续分配任务的时候提供依据。想要了解实际情况,最好看看任务管理软件记录的情况。

注: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做任务管理,或者使用的软件没有提供相关的查询入口,可以先跳过,继续阅读下一节。

添加的任务数量

我们要统计的是整个任务管理软件的吞吐量,首先要知道的就是每天添加任务的数量。在 Todoist 的「查看活动日志」功能里,筛选「添加任务」一项,就能以时间倒序看到最近添加任务的记录。

添加任务的活动记录

比较可惜的是,没有能够直接看到总数的地方,只能一个个数。我计算过去一周工作日添加的任务数量是 148,平均一天添加约 30 个。

完成的任务数量

计算完成任务的数量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不过 Todoist 在「您的效率」列表提供了最近一个月的数据走势,能直接看到总数。如果你早就开始使用 Todoist 做任务管理,那么在年度报告页面有个基于全年使用情况的报告可以查看,可以看出每月完成任务数量的变化趋势。

每月完成的任务数量

我们每天能够完成的任务数量是有限的,而且会逐渐趋于某个平均值。以我自己为例,工作日平均每天完成的任务数是 13。这个数量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在缓慢增加,但增幅非常小,总体十分稳定。你也可以看看自己的每天完成的任务数量,如果波动太大,也许你做任务的节奏还不太好。

不同工作日的完成任务数量

对比添加与完成的任务数

如果以周为单位,把添加任务的数量和完成任务的数量做个面积图做对比,立刻就能看出前面说的差值究竟有多大。为了方便计算,直接取了上文两个均值。

任务数量的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因为累计添加的任务远多于累计完成的,仅仅一周的时间,两者的差值已经高达 85 了。前面说过,我们必须要保证事无巨细的记录,所以输入清单的数量是不可以减少的。看来只能每天做更多的任务了?

这里必须先强调一下: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每天能做更多的事情,应该接受自己当前的能力所在。在安排每日的任务清单时,切忌一味地增加任务安排,要结合自己的历史表现,合理安排任务数量。

即便某一天你安排了很多任务,并且也达成了,但是这种状态是很难持续的,我们的表现最终会回归到平均水平的附近。在无法达成和任务系统的约定时,容易导致后续的安排也要跟着调整,而且没有达成的时候我们潜意识里慢慢就会对清单失去信任、失去信心。

堆积的任务数量

先别着急,我们再来看看实际上堆积了多少任务,是不是也像计算的那么惊人?堆积的任务也就是尚未处理的任务,它的检查、整理、索引都要耗费精力和时间,所以这部分任务同样不宜过多,会影响到我们整体计划的效率,甚至还会让我们产生焦虑感。

统计特定时间段内未处理的任务需要一点点「过滤器」的知识。Todoist 的过滤器只能筛选出未处理的任务,正是我们需要的,我们要做的额外工作就是筛选特定时间段。

为了对照上文 2018 年的情况,我筛选了 2018 年全年的数据。使用 created after: 2018/01/01 & created before: 2018/12/31 作为过滤指令。created 指的是任务创建的日期,用 afterbefore 表示时间范围,所以这条指令筛选的是「创建时间在 2018 年,而且尚未处理的任务」。

经过这样的过滤,我们会得到一个符合条件的任务清单。这个清单的任务数量,代表我们创建过,但是最终没有处理的任务列表。Todoist 在过滤器列表不会显示计数,不过我们可以将其添加到收藏,在 Dashboard 区域展示的过滤就会显示计数了。

将过滤器添加到 Dashboard 区域

可以看到,2018 年我堆积了 438 条任务没有处理,相比起每周 85 条,这个数值似乎也不算太大。因为,在维护任务管理清单的过程中,处理任务,不一定非要「完成」,也包括将记录的任务再分配或者转移到合适的记录环境,体现在任务清单的操作上,就是从清单里删除。

实际上,大部分记录下来的内容,最终都必须从清单里删去。这不代表我们大量的记录没有意义,恰恰相反,他们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价值。

我曾经堆积了超过 2000 条任务在清单里,以我处理任务的速度(13 个/天),需要超过半年的时间才能做完,想到每天还源源不断有任务被添加进来,顿时想要放弃任务管理清单。

放弃不是我的性格,我一头扎进这个庞大的清单里,开始抽丝剥茧,试图找到问题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