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a 这个牌子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毕竟是 2015 年才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创业的耳机公司,但在 2018 年 CES 展会上获得了创新奖确实让它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这次 Nura 在悉尼设立了几家快闪店,笔者刚好有幸去现场试听了一下。

外观

官网图片
官网图片

上图是官网照片, 第一次看到 Nuraphone 的时候,真的觉得就一个字, 土。 这种设计风格总给我一种十年前戴着这种耳机视频聊天的感觉。
但是,当看到实物的时候,还是稍微惊艳了我一下。 给人扑面而来的感觉就是十分有科技感,好像电影里道具的感觉。
现场拍照
现场拍照

原理

根据官网的描述,耳机会播放1分钟左右的音频(1),然后用户的耳朵会根据这段音频做出反馈音(2),最后记录下你的听力特征,记录下的听觉档案(3)。
这里有人会问,人的耳朵居然会发声,这里我们要引入一个概念,Otoacoustic Emission (OAE),中文叫做耳声传射。

耳声传射,早在1978年即被发现。什麽是耳声传射呢?简单的说,它是耳蜗内的一种主动机制,源于外毛细胞的主动调节作用,所以检测耳声传射即可瞭解外毛细胞的功能,同时也可推测出耳蜗的听觉功能。

1
1

2
2

3
3

实际体验

根据笔者在现场体验的情况, 开启 「个性化模式」 的确在听感上相对于 「普通模式」有一定的提升,尤其是在低音部分。个人感觉是要比 Bose QC35 音质方面要好出很多。但或许是期待值太高,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不过每个人耳朵结构都不一样,相信获得的效果提升也不一样。
App 的使用的确很方便,整个设置过程不会让人感到摸不着头脑。值得一提的是,听觉档案是记录在耳机内,所以一旦设置后就算连上其他设备,比如你的 PC 或者 Mac,也能启用个性化模式。
降噪方面中规中矩,和 Sony mx 1000xm3 当然是没法比。耳罩两侧也有通过触碰开启/关闭降噪的快捷设置。

App 使用界面
App 使用界面

音质

设计结构
设计结构

音质上表现的不错得益于 Nuraphone 的设计结构。除了提供聆听者两段式双重隔音外,耳罩式与入耳式耳塞内建的驱动单体,则分别提供不同音频的输出,耳罩部分提供低音频输出、入耳式耳塞则提供中高音频输出。 耳罩部分的低音输出大小,通过 App 里的设置,的确可以给人带来演唱会前排的快感。

舒适度

个人觉得舒适度将会是此款耳机的减分项,此款耳机的重量达到了 329 克,而我们看下同类的耳机的重量,Bose QC35 为 234 克,Sony mx 1000xm3 也才 279 克。重量上的增加使得此款耳机极度不适合长时间佩戴。这也是亚马逊上很多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
虽然官方宣称该耳机使用了 TeslaFlow 技术,能够吸入冷空气并送走热气,以保证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但实际体验时并没有感到有明显的提升。

最后

该耳机官方售价 499 AUD, 约 2534.30 人民币。黑色星期五打了 75 折,约 1900.73 人民币。相比较传统头戴降噪耳机,他的黑科技的确是一大卖点,但值不值得买,建议大家到体验店体验一番,再做决定。

参考文献

耳声传射(otoacoustic Emission)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951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