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的寓言故事,它来自于两千多年前,但是故事里的楚人可能每个时代都有。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其实,刻舟求剑这个方法也是可行的,如果舟不动,水不动的话,剑也就在舟下面。但在现实生活中,舟与水肯定是运动的,因此刻舟求剑主要来形容:人不知道有发展的眼光和实际情况来看待事物就变的刻板和拘泥。在我的时间管理中,某些行为和「楚人」一模一样。

时间=任务?

时间与任务
时间与任务

不知道大家制定计划时是否会有这样的感受?休息日起了个大早,想着有一天的时间不如先玩会,到下午两点开始学习两个小时,任意地指定某个时间段去做某个任务。

在我的大脑里,存在这样一种认知。只要有未来的一段时间,那任务就一定可以完成,但现实生活往往不是这样的。就像上面那个例子,等到了下午两点,感觉自己又困又累,忍着性子坚持完,做题时却两眼一摸黑。只得,第二天早早地又抽了一个小时复习。

经历过许多类似情况之后,我意识到自己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有这样的惯性思维—时间和任务是等效的。

仿佛只要有了时间,任务一定可以完成。

把这个想法抽象到数学思维中,任务这个结果只与时间这个变量相关。如果把生活比作数学函数,输入了时间,就可输出任务。但是,现实生活中需要输入变量不仅只有时间。时间和任务是等效的,这是一种认知偏差。任务只与时间这单一变量相关和「刻舟求剑」的想法是相似的,只要在舟上刻印记,剑自然就能找到,剑这个东西只与舟相关。

时间≠任务,才是生活中的常态

生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各种各样的变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真实世界。可能因为时间太过于重要,人们就习惯性忽视其他的变量和其关联性。在时间管理中,人们容易习惯性用机械性的视角—用时间衡量任务的完成。

这样观念在实践中会造成极大偏差。

比如,周末起了个大早,计划了一下今天需要完成的「正事」,反正有一天的时间就安排在下午,就先打了会游戏。到了中午,朋友又约着出去玩,心里想着「正事」晚上两个小时可以搞定就去玩了。结果晚上回到家,筋疲力尽得一点都不想做「正事」,效率和效果一点都不好。

再好比,上班族备考研究生或是各类证书,自信满满地安排下班复习做题,往往忙了一天回到家,精力耗散再无心进行学习。

任务管理也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任务的变量,不仅只有时间,还有周围环境、人的精力等等相互作用的变量。当我们意识到生活中的各个变量的关联性,对时间管理的观念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认为在时间管理中,精力是不可以被忽视的因素,推荐大家看看三只青蛙理论

番茄时钟的认知偏误

番茄时钟法
番茄时钟法

我还很纳闷的一点关于「番茄时钟法」。现在许多人的复习备考都喜欢用番茄钟来计量,有些过分地讲究自己投入了多少时间,而真正关心质量和结果的人却不多。这样的人很容易就陷入了「我很勤奋努力」的假象。每个人读书时身边或许都会有这样的同学,明明每时每刻都在看书学习而考试的成绩却不如人意。我猜测他们脑子里的想法是,只要我投入了时间,就一定会有收获。

这就是一种「刻舟求剑」式的认知偏误,把「收获」这件事都只与番茄钟这一个变量相关。其实不然,学习收获是复杂的多变量系统,付出的时间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还与其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性格天赋、当时状态等等若干因素相关关。如果仅仅看你所花费的时间是没有用的,如果是考试还得把题做对才行。

从时间管理到精力管理

每个人的每一天都是固定时长—24小时,决定你创造或是产出的,关键的不是某个时间段做了什么,而是做成了什么。就像读书的时候听课一样,每节课的前10分钟大家聚精会神,可后面的30分钟有些同学就出现了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相同的40分钟影响学习效果的是人的精力。

精力管理,首先我最需要认识自己的精力状态,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精力是起伏变化的。一般人都是上午情绪好,注意力也集中,办事效率也高;到下午就不行了,精力和情绪都不好;晚上又有一个回升。认识你自己,是精力管理的第一步。通过精力记录,我明白在哪些时间段内的精力充沛而适合做怎样的工作;在精力不好的时间,就分配一些如家务等的琐事去做。

null

前段时间苹果公司有一个「锁频门」的丑闻,对于一些已经老化电池的手机通过主动降低手机 CPU 的频率来防止设备的意外关机。消费者虽然对这个很反感,但是在精力管理方面上却很有道理。如果感觉自己精力不足的时候,应该调节到省电模式限制自己的频率,就别做一些特别费脑子的事情—如果勉强做了,也不一定可以做好。

我们应该在最需要输出的时候保持高质量的输出。人们往往在精神最旺盛的时候就去「娱乐一会」,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周末的上午不如先玩会的念头,而到了傍晚自己想真正工作的时候连20分钟都坚持不了。

连坚持20分钟高效输出都做不到,怎么管理精力呢?精力也是可以培养的,不像手机电池是脆弱的而使用越多容量就越低,人的精力是反脆弱的,使用得越多专注高输出的时间就越长,就像身体锻炼一样用进废退。对此,我写文章方面感受颇深,从来刚开始20分钟完成一个开头就想东想西坐如针毡,到现在一坐就是一上午到中午肚子饿才停写完一篇文章。

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在理念上最大的不同,在于目标思维和系统思维。时间管理的核心是「目标」,围绕着目标不断优化,争取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而精力管理讲究的是「系统」,做事是一个简化的过程,讲究长期的高质量输出,而不在乎具体的成败。

只有简单,人们才能长期坚持。

我的精力管理

时间管理之所以会先陷入「刻舟求剑」,是因为仅仅只关心了时间变量,而忽视了精力这个变量。我的精力管理是在时间管理基础上添加精力这个变量,去计划和安排我的日程。

1.精力从内观开始

「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圣贤苏格拉底的墓志铭,精力有时就像汽油一样,只有清楚还剩多少汽油,才能规划在行多少里路。所以,一个人了解自己的精力状态就尤为的重要。

内观是佛家术语,指的是向内观察自己,感觉自身的状态。了解到这个概念之后,我开始仔细观察自己的精力状态,发现自己精力大致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大脑、二是身体。我主要依据脑力和体力两个维度,把精力状态大致分为五种常见情况,分别是醒、疲、乏、困、烦。

  • 醒:指脑力和体力都不错的状态,最清醒也精力状态最好,记作✅✅;

  • 疲:指脑力不错但体力不行的状态,通常是明明很累却偏不想睡觉或脑子还很活跃但身体不想动弹,记作✅❎;

  • 乏:指脑力不行而体力不错的状态,比如大脑逃避思考、主动放空的情景,记作❎✅;

  • 困:指脑力不行且体力不行的状态,比如困得不行而睡着了,记作❎❎;

  • 烦:这是醒的状态下,比较特殊的情况,是我大脑中各种事情和思维烦乱地运转,一团乱麻而难以静心做事情,记作✅✅❎。

明晰精力分类之后,我做一件事情或是计划任务分配之前,都会先考虑精力状态,并在任务管理中进行标记。

比如,周末的早起和午觉起来,这两个时间段是状态精力最好,就进行最需要注意力的听课和研读,上午学到头皮发麻到了的状态就开始做家务活收拾屋子,在吃完午饭后,脑力有所恢复到状态,再进行学习或是弱一个等级的写写东西、随着兴趣研究点东西,之后再睡个午觉。

2.事情与精力相匹配

精力管理的原则就是人的精力和事情有效地匹配起来,俗语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最好的精力应该运用到最需要精力的事情上。换个角度从事情上来看,事情具有一个精力需求的属性,因为每件事情对精力要求是不一致的,例如学习其实最耗费注意力的一件事情,比如读教材就是最让人犯困的事。

因为这样,我在任务的定义上除了原先时间维度之外又添加精力维度。根据事情所需精力状态进行分类,并且贴上相应的标签。

任务的精力标签
任务的精力标签

围绕着人的五种精力状态,又考虑到信息输入输出型与主动被动的情况,我大致把我生活中事情进行了划分。

  • 醒「✅✅」:教材研读;听课学习;演讲练习;大纲式梳理;头脑风暴

  • 疲「✅❎」:补充性写作、整理文档、记帐、

  • 乏「❎✅」:家务活、运动、饮食、冥想、朗读、观看视频

  • 困「❎❎」:睡觉、休息打盹、

  • 烦「✅✅❎」:停止手头上的事情,走一圈或是冥想一会

3.精力管理的以人为本

原来的时间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是不人性的,只涉及时间这板上定钉的变量,却不考虑人自身的状态,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因为毕竟做事的主体最终还是靠「人」。而精力管理是从自己状态和任务属性出发去设计和安排一件事,把时、人、事三个维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更加顺应人思维方式和人的习惯性情,是从以时间为本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转变。

以人为本,为什么重要呢?现在的时间管理就和我们喜欢吐槽的应试教育很像,都是逼着人去做一些事情。我们不是机器人,我们做不到一件事情从几点几分开始再到几点几分结束,但我们也很容易就忽视了自己的天性,用机器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天性,充分利用自己的天性,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写在最后

时间是需要管理的,因为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可能是这个世界的第四维度;马克思说:「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劳动时间决定的」;人的生命说白了也是时间。

就是时间太重要,也容易让人一叶障目,而忽视了其他。用动态的视角和考虑到多个变量,看到的时间会更加真实。时间管理可能适用于大部分的人,而精力管理属于需要高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