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成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读博士,也是国内 2 项小有影响力的传媒项目政见和新闻实验室的发起者,同时还作为撰稿人在多家专业媒体撰稿。我们非常好奇,作为专业的媒体人和写作者,方可成如何筛选自己的信息源,他又是如果看待传媒和新闻行业。

本期幕后,我们请到了方可成,带着上面这些问题和他一起聊了聊。

方可成

介绍一下你和你的经历吧

我是方可成,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博士,预计 2019 年 5 月毕业。来美国之前,我在《南方周末》做了 3 年记者,再之前,我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读了本科和硕士。此外,我还是《东方历史评论》的编辑、政见 CNPolitics 和新闻实验室项目的发起人。

你说想「将社科学术研究进行通俗化传播」发起了政见,能不能具体说说?普通读者通过这些社科学术研究内容能够获得什么?

发起政见已经是 2011 年的事情了,当时我还在《南方周末》做记者,报社准备新开一个栏目,向大众介绍学界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研究成果。我当时自告奋勇表示可以负责这个栏目,但是由于你懂的原因,最终这个栏目没有开起来,但我把它做成了一个独立的项目,以志愿者的方式运行。

我当时之所以在遇到困难之后还要坚持把这件事情做起来,是因为我看到了学术研究和大众之间的巨大鸿沟。一篇论文可能花费了学者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血,最终发表出来之后却只有寥寥几十个人阅读。这既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浪费:绝大多数学术研究,都是由公共财政支持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另一方面,我在媒体看到的情况是:读者对于真知灼见其实有着很大的渴望,然而媒体上常见的「时评」类内容其实相当水,大部分都没有太多价值。所以,这就是做政见的初衷: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思想资源,引入大众视野中。

政见运营到现在取得了什么成绩?你认为政见达到你希望的目的了吗?

政见在 2015 年圣诞节的时候遇到了一次比较大的挫折,我们损失了近 20 万的公众号粉丝、近十万的微博粉丝,网站也很难在墙内访问。我们很快就进行了「灾后重建」,但一直没有恢复到当时的状态。

应该说,政见只在部分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我们确实把学术界的内容成功传播出了小圈子,但还没有到达最广泛的大众,我们的核心读者还是学生、知识分子以及关心公共事务的人等。在圈层突破上,我们有一点成绩,但是还不够。在这个注意力争夺极其激烈的年代,这也确实非常有挑战性。

另外,政见一直是一个志愿团队,不是正式的组织,更没有商业化运营。因此,我们在发展上也受到很多天然的限制——毕竟,大家都是志愿者,是义务劳动。所以我觉得能做到现在这个样子,七年之后还能够继续,已经算是成功了。

新闻实验室是你发起的另一项内容服务,简单介绍一下吧,为什么要做新闻实验室?新闻实验室的内容适合什么样的读者?

新闻实验室分两块:微信公众号和付费 newsletter。做公众号是希望能够面向大众,做媒介素养的普及,也想教会大家如何挑选最优质的信源以及如何识别假新闻,如何观察和思考热点事件。新闻实验室公众号有一个特色栏目叫「媒体食谱」,邀请各路信息达人分享自己获取信息的心得,和少数派的幕后栏目有一点相似。

另一块内容是知识付费产品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这是面向专业人群的服务,目标受众是传媒从业者、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老师,以及对传媒感兴趣的人。我每 3-4 天推送一篇三千字以上的通讯,介绍全球传媒业的最新动向、案例,分析最新的传媒热点事件,讲解重要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成果。

除了你自己的 2 项内容计划,你也在《南方周末》这样的传统媒体做了 3 年记者,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一篇文章在你的手上从选题、收集资料到最后上线的过程中,你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样的?你会用到哪些应用和工具?

在《南方周末》工作压力非常大,每天都很焦虑,因为我们做的是深度报道,讲究「信息增量」——要拿到比其它媒体更多的料。

《南方周末》每周四出报,新的选题一般也是周四商定(突发新闻除外),周五开始操作。因此,我当时常常自嘲:自从加入了《南方周末》,就没有周末了。回想起来,当时周末经常是在疯狂地找人和挖掘信息中度过。当时一般的选题会有五天的操作时间,周二晚上交稿,周三编辑上版,周四报纸出街。更重量一些的选题,会花两三周甚至更长。

《南方周末》每个版面都有责任编辑,选题由他们确定。选题的来源很多样,有的是读者来信或者打电话爆料,有的是编辑记者长期联系的内部线人透露线索,有的则可能是我们在一份日报上看到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新闻,觉得值得深挖下去。

我在《南方周末》工作的时间是 2010 到 2013 年,那时智能手机才刚刚普及。南方报业是媒体业内最早给记者配 iPhone 的媒体——当时还是传统媒体黄金年代的尾巴,还有钱可以这样做。不过据我观察,虽然有了 iPhone,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用到的也就是一些基本功能:拍照、录音、发微博、网页搜索。毕竟,当时的应用市场也不发达,而且报社的整套内容生产流程并没有发生大的改造,不是一个手机就能改变那么多的。

所以,对于大部分记者来说,尤其是调查记者,最有用的工具还是:多几个手机(便宜的功能机就行),多几个手机号,以及好用的录音设备。

在你看来,像《南方周末》这样的「传统媒体」和少数派、新闻实验室这样的「新媒体」相比本质区别在哪里?它们之后会朝怎么样的趋势发展?

在中国,本质区别在于:传统媒体有采编权,而除了国有新媒体(如人民网、澎湃新闻)之外的新媒体,都没有采编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媒体的严肃内容生产。

如果我们把这个中国特色刨除,从更普遍的意义上看,对于媒体科学的分类方法是分为「机构媒体」和「非机构媒体」。无论是《纽约时报》还是 BuzzFeed News,它们都是机构媒体,因为他们有一整个机构来支持新闻内容生产,内部有一整套质量控制体系,编辑记者认同一套职业操守原则,因此机构媒体的内容一般是值得信赖的。而「非机构媒体」则包括个人博客、政治博客、蓄意传播假新闻的网站,以及「营销号」等,它们没有上述守则,报道容易出现偏差。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很多非机构媒体的传播度都超过了机构媒体,因为它们更善于利用吸睛的、煽动性的手段,在使用这些手段时也更不受约束。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做新闻实验室这个项目来普及媒介素养,因为只有读者都「识货」了,媒体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分享一下你经常阅读的内容源和阅读工具吧

我的日常阅读主要分为三块。一是英文媒体文章,主要通过订阅 newsletter 的方式获取,这是我认为最高效、最不受打扰的阅读方式。具体可以通过下面这篇文章了解我订阅了哪些 newsletter:

二是中文媒体文章,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微博获取,也就是说,是通过我的微信好友和微博上关注的人「筛选」给我的;三是通过 feedly 订阅了几个传媒业界的专业网站和博客,可以通过下面这篇文章具体了解:

你现在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生,学的是什么专业?从《南方周末》离职之后,你为什么选择了再次回到校园?

我读的是传播学专业。其实在这里想澄清一个误解:博士并不是读完本科、硕士之后进一步学习的阶段,博士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事情,它相当于一份工作(在美国读博士基本上都是有收入的),是要把自己训练成合格的学术研究者。也就是说,博士不是「硕士之后」,而是「教授之前」。

所以我不太喜欢「回到校园」这种说法,听上去好像是延续本科、硕士的学习。并不是这样的,读博士就是一种完全的职业转向,进入学术界,之后当大学老师。所以,我为什么读博士?那答案也就很简单了,因为我想做学术,想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研究清楚,想在大学里面当老师。

同时作为学生、写作者以及新闻工作者的你,平时学习和工作中的流动性应该比较大,你会带哪些设备和工具在身边以应付日常外出时的工作需要?

其实我一直是使用桌面端胜过移动端的人。现在的手机功能再强大,屏幕大小也是一个致命性的弱势,详情可见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用手机读新闻的是二等公民?》。所以,我使用最多的工具就是我的 MacBook Pro,携带起来也挺方便。我的 Mac 是 late 2013 的版本,已经每天高强度地使用了五年,依然挺好用,不过在考虑一年之后换新机。

我从今年 3 月开始拍 vlog 和其它类型的视频,可以在我的 B 站看到,使用的主要设备是索尼黑卡 RX100 M5。它很方便携带,缺点是电池不耐用,以及无法外接麦克风。

你每天都会用到的手机应用有哪些?

如前所述,我使用桌面端的时间要远远超过手机端。我在桌面端最离不开的软件是 Ulysses,那是我的写作工具以及管理我所有文字作品的工具。最近我开始使用 Notion,计划将它作为我的个人资料和知识管理工具。

在手机上,每天都会用到的应用包括:微信、微博、Instagram、Facebook、Bilibili、Apple 自带的 News(一般只看 push notification)、Apple 自带的 Podcast、谷歌地图,就这些。虽然我也装了很多别的应用,但是打开频率不高。我的阅读和写作大部分都还是在电脑上完成的,手机主屏很乱,就不放啦。

身兼数职的你,一定有不少提高效率的工具和方法吧?

我之前做过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视频

其实,我用的效率工具也是很基本的两个:Apple 自带的 Calendar 和 2Do。提高效率的关键,还是养成习惯,以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内心获得驱动力。

有什么想对少数派读者说的话?

如果你有任何想对方可成说的话、问题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并和大家一起讨论。

关于「幕后」

除了开发者,还有许多创造者的产品、故事和理念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传播,他们可能是写作者、设计师、音乐人、摄影师等等。我们希望通过与这些创造者们的对话,让你了解「创造」背后的故事点滴和理念,在发现创造乐趣的同时,也能有所收获。这是本栏目的第 53 篇文章。

👉 阅读其它「幕后」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