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HUM的方向与工具之争,我也一些自己的想法。

大家或许都经历过这个过程,不断下载App,订阅各式各样会员,不断研究着耳目一新操作和功能。这样折腾工具的时期,充满着一种类似GEEK的精神和热情。

直到某一天我反思到,当我使用了那么多种的工具,对我的生产力真的有提升吗?我研究过那么多的工具真正在使用得还有多少。就比如,omnifocus这个GTD经典的神器,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研究分类和透视,但是对于自己真正有用的功能却很少很少;Aflred也是,当我快乐地在眼花缭乱的Aflred库里寻觅,仿佛寻找到大宝藏一样,可我真正使用最多的就是快速百度和查找文件;workflow也是如此,实际最常用的就是把复制的文字保存到印象笔记。看着那么多的workflow和Aflred的workflow,我慢慢发现一个APP真正实用只是那20%的核心操作。

对比之下,如果我买了Kindle不拿来读书,反而花太多时间刷系统,搞一些超出需求的技巧琢磨,应该都算奇淫巧技。这是对工具的误解:当人的精力从使用工具做事和创造转移到为了工具而工具,有时候可以说是本末倒置的也可能说人是在逃避。没有真正帮助人们提高生产力和发挥创造力的工具都早晚会被淘汰的。从古到今,人们生产出了刀枪棍棒等那么多种作战工具,也淘汰掉了无数或许你都未听说过的如槊、钺等的工具。

在我接触过越多的工具,越是在这个琳琅满目的工具世界中觉得:疏于实践、超出自己需求的工具研究都是不必要的。一个工具,只有紧紧围绕着自己的需求,才是有价值的。我发现周围真正热爱读书并每天都使用kindle读书的人,也多数对kindle的使用技巧了如指掌。

我一直在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在选择工具时,到底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是看这个工具免费还是付费吗?是看这个APP的UI设计?看这个APP是不是神器?还是看见别人用得好就自己也用?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这个工具设计背后的逻辑思维,是怎么样通过这个工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就比如,onmifocus中的contect设计是为了解决一些任务只能在特定的场景解决,通过contect筛选出来;DRAFTS的打开即写的设计是为了快速记录灵感或是关键要点。第一个功能设计,我完全没有用上;而第二个功能我原来天天都在使用,后觉得越发的好用,积累了许多的素材。这让我想到了梵高,一生都只使用Moleskine,。因为使用了Moleskine就能够让梵高画出星空了吗?不然,梵高在Moleskine上留下的无数灵感和手稿才能让向日葵有最极致展现。对梵高来说,如果Moleskine没出现,也会有其他的“Moleskine”。工具永远是都可以选择和替换的,而你要去做什么这件事是永远无法替换的。
慢慢地我也感觉到:工具,有时候成为了人的逃避。给我这样一种错觉。仿佛我有拖延症,我懂得了番茄时钟法就可以克服拖延一样,我有一个番茄时钟的app就可以克服拖延一样。工具,变成了自己安全的避风港。以为工具可以让人变成神的梦也早晚会醒的。

梵高是让自己变成梵高的,Moleskine是不能让梵高变成梵高的。

许多名人其实都是善用工具,比如李敖的读书方法。

李敖说过“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类别分开来。那背面有用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整理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分类留存。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

看完这段,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印象笔记的剪藏功能吗?把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都保存到自己的私人知识库里,需要之时搜索出来直接使用就好。也许,这个过程太过轻易,认认真真看字的人好像不多了。工具的作用是人的能力的延续,是对物理和生理极限的突破,是让生产力呈几何级数地增长。工具,能让人更好地把做事做到极致。

慢慢地我觉得,工具与做事这两个对象,有些对应马克思哲学中五对基本范畴中的内容与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两者相互作用对立统一。做事决定了工具,工具为做事服务,两者相互依存。要做事脱离了工具,事情难以做好;一个工具做不了事情,解决不了问题就没有什么价值。

最近,看了苹果的发布会,回头去看了21年前Think Different的内部演讲。Think Different广告里列举无数改变世界的人,他们都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乔布斯,可能是想为这些创造者们,去创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