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播客前世今生,国内海外,以及未来

​​​播客是一种数字媒体,指一系列的音频、视频、电子电台或文字档以列表形式经互联网发布,然后听众经由电子设备订阅该列表以下载或流当中的电子文件,从而接收内容。英语“Podcast”一词是“iPod”和“broadcast”(广播)的混成词。由于英文中的Podcast、Podcaster(播客录制者)及Podcasting等词语相关,所以在中文中被统称为“播客”。

Image result for podcasting

播客的分发者在他们的服务器中把一系列的音频档或视频档在RSS消息来源列出,或把新的集数放进列表中。然后,听众或观众则透过客户端软件访问该列表检查更新,以下载系列中新的集数收听。下载后的媒体档则存储在用户的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内,以便在离线时聆听或观看,与在线收听或收看的网上直播或流不同。

英语“Podcast”一词是“iPod”和“broadcast”(广播)的混成词,但播客可以于任何可播放多媒体文件计算机播出,而非限于数字音频播放器。“Podcast”一词的使用在iPod或iTunes支持播客前已有使用。                                                                                      

                                                                                                                          --------维基百科


和传统广播和流媒体的技术区别

Podcast 节目订阅者可以通过多个来源订阅他们希望收听或观赏的节目。 与之对比的是, 传统广播只能在一个时刻内提供单一来源, 广播依照节目时间表进行。 Internet上的"流媒体"文档相对来说解放了受众的时间限制。 通过不同来源"新闻聚合"得到节目是 podcast收听的特色和主要吸引力。


与流媒体比较而言, podcast不能在Internet上进行现场广播。 这并不是技术限制造成而是一个应用程序的先天缺陷。 Podcasts被设计用来订阅非现场信息, 媒体文档被以如MP3等格式的文件形式发向订阅者, 以便订阅者可以离线收听。 使用在线联合应用程序订阅一般流媒体源也是可能的。 

和博客的区别

博客是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而播客则是通过制作音频甚至视频节目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播客就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个人电台和电视台,但就目前而言,播客主要还是以音频为主。


时间轴:


1、诞生

Podcasting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2004年8月AdamCurry对IPOD一族的描述

2、正式成行

“播客”这一概念来源自苹果电脑的"iPod"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2004年9月,美国苹果公司发布 iPodder,这一事件被看作是播客(Podcast)出现的标志。

3、苹果的助力

2005年6月28日,苹果公司iTunes4.9 的推出掀起了一场播客的高潮,一些播客网站甚至因为访问量过大而暂时瘫痪。iTunes4.9 是一款优秀的播客客户端软件,或者叫做播客浏览器。通过它,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浏览、查找、试听并订约播客节目。

因此苹果在播客早期起了为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后期播客发展进入瓶颈期。

4 、火爆

播客真正的广为流传是2014年传奇播客《serial》的大火。《Serial》是芝加哥电台《This American Life》旗下的罪案类非虚构节目,2014年开始播出,2015年4月获得播客类大奖,预计2016年春季推出第三季,而这个节目组却只有5人。从2014年发布第一季以来,它就打败众多热播美剧,成为美国人最期待的“剧集”。就统计数据来看,《Serial》的创造的数字着实令人惊叹:第一季中,平均单集下载量超过百万;它是最快在iTunes上拥有500万下载以及在线收听量的播客;仅仅用一段预告就在开播前登上iTunes排名第一的位置,被很多家媒体评价为“史上最好的播客”、“播客中的The Wire”和“最受期待的播客”....

播客SERIAL播客SERIAL

5、发展放缓

然而播客的大火并没有完全改变播客的生态。

虽然播客在美国认知度高达49%,2015年,12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近三分之一至少关注一个播客频道。然而在苹果以及RSS免费的模式下,很难形成创收,哪怕Serial这样大火的节目也靠广告和募款维持生计。除了像BBC NPR等官方的制作,可以不计较制作播客的成本。我个人喜欢的 Freakonomics 和Minimalist 在美国很火的节目也在节目寻求广告或者募资。

因此后Serial时代的播客依然面临应收困境。

变局

1、智能音箱和巨头的加入

近两年,以亚马逊的Echo和Google home对播客的支持,大力提升了播客的受众群体和使用频率。

EchoEcho

今年6月 Google恢复之前关停的泛播客应用。重新命名 Google podcast,可以期待Google home音箱和播客的更有效的衔接。

Google home/podcastGoogle home/podcast

​然而Google的泛播客应用只能提高播客的受众,对制作者的营收方式依然没有太大影响

直到这个月我们看到一些变化

2、Spotify的加入​

其实早在2015年Spotify 不再是一家“音乐流媒体”了。所除了音乐, Spotify 上线了视频、播客等形式的流媒体内容。它所竞争的市场也不再是音乐市场,而是整一块的流媒体市场

今年8月 Spotify宣布全球接入BBC播客节目。​之前已经多很多播客进行了整合。参照直接spotify在流媒体的整合和变现能力,以及spotify在音乐上免费模式到付费的顺利引导,或者制作者可以在其中获益。

spotifyspotify

​其中对大陆喜欢收听BBC的同学也是一个福音,无需翻墙即可收听BBC节目。也有同学推荐overcast也可以收听BBC节目。

3、BBC的探索

我们也看到播客制作方对新形式的尝试。比如BBC的新应用BBC Sound 不及整合自家的播客节目,也加入了音乐。只是目前国内还不能下载。

4、未来畅想

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听到​ Netflix精良制作的podcast, 虽然目前Netflix也有首发的播客the Disenchantment.  如果那样一定会对播客有更多新的探索。


国内播客现状


1、前期播客在中国发展

与美国“声音市场”的火爆不同,在中国,音频行业的市场盘子并没有那么大。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以来,国内播客产业基本以“补充媒介”的角色出现,甚至是以声音搬运工的角色进入大众视野。

比如,众多播客频道争抢《晓松奇谈》、《罗辑思维》、《袁腾飞讲历史》等原创于视频网站的内容,“搬运”至在线音频库,使得国内网络音频过早进入搬运时代。此外,与美国不同的是,国内播客产品重视“社交作用”,因此,许多兼具社交功能的在线电台应运而生,成为目前国内主流的播客模式。喜马拉雅、蜻蜓,荔枝这是国内最为流行的三家在线电台。而他们各自代表的生产模式,也能够说明国内主要的音频制作方向。其中,以荔枝FM为代表的是音频UGC社区,将工具、平台和社区组成三道阶梯,以用户为内容生产重心;喜马拉雅为代表的PGC+UGC结合路线,对外谈版权合作,对内重视用户自发创建频道;蜻蜓FM则选择了直播模式,主打的内容定焦于直播,甚至一打开网站,声音便随之而来,是最接近“收音机”的在线电台。


2、国内播客平台化已经营收方面的创新早已赶超了美国。从喜玛朗雅的估值节节上升也可以看出。特别是知识付费的成功,也引起美国同行的学习。

不过国内播客发展的困难要大很多。主要有:

节目的内容单一,制作水平仍需​提高, 专业分工不够细化,类似电影上的差距

平台对原创播客制作者的影响,制作者缺少话语权

​除了头部播客外,播客营收能力不足,广告潜力未被认可

国内播客收听习惯不及美国。

小结

值得留意的是,尽管国内播客流行度不足,我们依然看到很多播客制作者在苦苦坚持,IPN的联盟精良制作也为大家提供了成功范例。相信播客将来能成为大家主流接受讯息和轻娱乐的方式。​

让我们一起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