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少数派读书笔记征文活动」的第 4 篇入围作品。

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越读者》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文章集,作者是在台湾从事出版工作的韩裔华侨郝明义。书籍的英文名叫 《Reading in the Internet Age》,可见讨论范围并不限于纸质印刷物的阅读,内容涵盖了网络、科技带给我们的全新阅读体验和操作可能。阅读这件事,也不狭隘地单指「消化文字」,对网络时代,其他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思考,是这本书独特的关照。

全书囊括了台湾应试教育对阅读兴趣的伤害及后坐力,对小说、诗歌、哲学甚至漫画等不同类型书籍的思考,网络带来的机遇,阅读的方法、工具和理念等等。文中不乏有洞见的金句和实用数据库清单,可那不是读书笔记需要罗列的。我试图整理出一套人人可上手的阅读流程,以求对大多数人有助益,但各人关注点不一,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阅读原书。

越读者
越读者

现代文盲?

牛津词典对文盲(Illiteracy)的解释是:The inability to read or write,根据韦氏大辞典(Marriam-Webster)网站,Illiteracy 最早出现于 1660 年,那时连第一次工业革命都没发生。

在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时代,2016 年 AlphaGo 打败李世石的新闻读起来都如同上个世纪般怀旧。

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新增知识量大爆炸、能说至少一门外语的人数不断增加,我们也应该自问,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是不是跟得上这个时代的要求:善用搜索引擎和庞大的网络资源吗?用一种以上的语言搜索资料吗?信息源够优质吗?读书有没有用对方法?

谨慎:是不是一不留神,成了个现代文盲。

文字在多媒体时代并非处于不可撼动的上位

我是一位文字与书籍爱好者,也在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认为文字比别种媒介更优越、承载了更多的真知灼见,但《越读者》里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书籍出现的好处是,把文字的传播力量做到最大化的扩散;坏处是,我们容易疏忽,甚至贬低书籍以外的知识来源。

用合适的媒介传播适合的信息,用合适的方法吸收适合的内容,这就是我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文字的优点和局限

文字自有其优点:是单位面积里信息浓缩度最高的媒介,又能够根据关键词快速搜索定位。

但也有其局限:需要展示操作流程、科技、生物相关的信息时,用文字会过分啰嗦,例如:心脏解剖图用文字描述自然不如图片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抑制了我们对其他感官的开发和重视。

文字书的历史

文字本不天然处于上位。如果我们把文字、书籍放置于历史的长河中检阅,会发现文字的发明使用只有五千多年,人类拥有纸张,是距今大约两千年的事;有印刷术,中国大约一千三百年,西方大约五百年。而在中文世界,我们以常见的书籍形式来阅读,不过一百多年的事情。和人类四百万年的进化史比起来,实在是简短一瞬。

人类对世界的观察并不是从文字开始,而是经历了图像、肢体、音乐、口语再落到文字这样的转变,文字书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社会中有为人士的标配。

四种阅读食物 x 四种读书方法 x 两种时间利用方式

null

四种阅读食物

郝明义把不同书籍比作四种食物:主食、美食、蔬果和甜食。

主食 & 美食
主食 & 美食

蔬果 & 甜食
蔬果 & 甜食

给我最大启发的,倒是对甜食阅读的评述,如果一味禁止接触甜食,一来容易形成压抑过度后的反弹,嗜甜耽误吃正餐,二来也锻炼不出品鉴高质量甜点的舌头和味蕾。

阅读如理财

阅读食物有四种,可按照划分标准放进不同盘子。

如果我们用理财类比阅读,能赋予阅读食物储蓄/消费的性质,储蓄类阅读包括主食、美食和蔬果,甜食阅读属于消费,应时时保证收支平衡。

灵魂小猪
灵魂小猪

阅读时间也如同账户里的零钱 & 整款,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似乎我们只剩下零碎时间吸收知识,较轻松的主食、蔬果和甜食或许可以见缝插针消化完,可不受打扰的整块时间才能让我们有足够铺垫,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咀嚼难啃的美食类资料。

零钱 & 整款
零钱 & 整款

由于作者郝明义是出版界人士,平常没有太多时间阅读工作以外的书籍。他的方法是,四五点早起后的三小时,拿整块时间进行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在此期间不受干扰。

有如此多事情抢夺我们注意力的时代,做到这一点显得越来越难也越来越有必要了。

四种食用姿势

搭配这四类食物,四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教会我们这些食用姿势:

不求甚解、观其大略
不求甚解、观其大略

熟读精思、八面受敌
熟读精思、八面受敌

应对不同书、甚至不同书里的不同章节,要根据情况,混合使用前三种技法,举个例子:

面对某畅销书,作者介绍的部分,「观其大略」看看大学主修专业、过往工作背景这些重要信息,其余信息跳过;书里讲述的一个原理搭配了 A、B、C、D 四个例子,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熟读精思」,其余「不求甚解」即可。

「八面受敌」是最厉害的武功招式,通常被拿来做主题阅读,或处理讨论了许多复杂问题、深奥难懂的书。并不是每一本书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的,它要求你破除「书必须被整本阅读完」的迷思,把书和资料打碎成片段,心中带着问题去找资料。当你对某一个主题抱有强烈好奇心,这套「批量处理」的方法是最有效的。

一本书的检阅流程

  1. 随意翻阅(不求甚解)
  2. 浏览一下封面、封底、作者介绍、前言、目录(观其大略)
  3. 精读目录、前言 3-5 分钟(熟读精思)

由概览到专精再到广博

开出了第一条路,自己的专门阅读兴趣才算是可进可退,在开出第一条路之前,「博」,可能只是散漫;「专」,可能只是狭隘。

最理想的阅读路径是由泛读到选定一个专精的门类,再由这条专精的小道通往广阔的知识森林。由一门专门学问 → 直接相关学科 → 间接相关学科 → 不很相关学科 → 毫不相关的各科泛览。

理财高手们都是在攒到了第一桶金之后,才手握了让钱滚钱的入场券,读书也是如此,没有攒到第一张入场券的人,还没有资格说自己是在探索深邃的知识密林。

探索的土壤

一开始的泛读是为了让人尽可能多地接触到不同知识门类、开眼界,领略到知识之海的广阔瑰丽,再选择一门专精、变为大学的专业,投入大量精力。

理想的阅读路径
理想的阅读路径

可先行教育制度或许没办法让广大中学生有时间、机会自主探索,应试教育让人厌倦了被限定的阅读,到大学有了自由就容易演变成这样。

大多数人的阅读路径
大多数人的阅读路径

我在来到英国上学之前,经历了一段 Gap,拿这个时间进行泛读,小说、诗歌、历史、管理、心理学等等各读了一点,来了英国之后就要开始面对繁重的专业阅读,如果想取得还不错的成绩,就要投入大量心力和时间,泛读的自由度不免下降。另外,在英国转专业也没那么容易,国内估计更是困难,如果一开始没有想清楚就选了专业,喜欢还好,不喜欢就难免要面对:「不喜欢我的专业,没热情念好书,但转系好难,即使不喜欢还要顾及 GPA。」这样的矛盾心态了。无法撼动体制还是早做打算吧。

我的阅读路径
我的阅读路径

进行专门阅读的步骤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整合,进行了如下汇总:

  1. 找到让自己好奇的主题,要尽量小和具体。
  2. 通过实体和网络书店,搜索到 50 本这个领域的入门书,交叉使用「不求甚解」、「观其大略」和「熟读精思」,筛选出一至三本入门书。
  3. 精读这几本入门书,搭配网络,发现接下来该阅读的书籍、杂志、网站等资料。
  4. 最好从这个阶段,甚至一开始,就找到这个领域的引路和印证人,可以不时请教。
  5. 逐渐搜集四、五十种古今中外各种语言的资料,最好涵盖「主食」、「美食」、「蔬果」和「甜食」四个门类,设定好时间表,用上文提及的几种阅读方法进行主题阅读。
  6. 验收阅读成果:找一家最值得信赖的书店,站在某一主题的壁面书架前,检查:
    1. 某一门类是否藏书完整;
    2. 陈列是否有连贯的年代顺序;
    3. 某一作家同时代人的作品是否够多;
    4. 某一重要作家的作品是否够全;
    5. 同一本书有没有重复摆超过两册,代表这间书店是否多元;
    6. 看看有没有多年前出版的书;
    7. 设定一本你认为很有意思但不一定为人熟知检查书。

番外:如何检验自己有没有读懂一本书?

看完一本书后问自己这些问题:

  1. 你体悟到什么启发?
  2. 从这些启发,你接下来要去追查的是什么?
  3. 讲得出来什么地方看不明白。
  4. 讲得出来不同意作者哪些地方,并可以指出他讲得不足的有什么地方。

技巧:读书笔记的符号系统

另外提一些实用方法,都是阅读时实操性强、好上手的行动指南。

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标记方式,但是这个方式要能成体系、一以贯之。下面是书中的举例:

  • :书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
  • :需要后续追踪的地方
  • :看不明白、标记一下供日后回顾
  • X:不同意作者观点的地方

结语

搭配如今的电子设备,传播和吸收信息这件事已经呈现出了更多元的生态,例如有用小动画讲解历史和金融知识的 YouTuber、少数派用视频演示 App 操作方式。未来文字不会再一家独大,被长久忽略的其他感官会逐渐复苏。

但就像 1545 年,德国铁匠古腾堡为欧洲带来了活字印刷,印刷书籍仍然花了 100 年才取代了手抄书。多媒体阅读的普及如今还面临技术、支付手段和阅读惯性的重重障碍,书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会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学会正确阅读文字书是不会亏的技能投资。

注:图标来自 Noun Project

  • Ramen by Xela Ub from the Noun Project
  • Kettle by Xela Ub from the Noun Project
  • orange by Xela Ub from the Noun Project
  • Dessert by Xela Ub from the Noun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