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一门充满误解的学科,由于它太接近生活了,所以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一门不严谨的基于经验的学科。但是又有许多人对其感兴趣,认为心理学既能够对生活工作起到帮助,也有“可能会比较好学习”的观念在影响。

有鉴于此,许多心理学家老想着为心理学正名,好些心理学的入门书都是从神经元、大脑机制开始讲的,急于和民科拉开距离,告诉读者这是一门严肃的学术科目。还有类似基思•斯坦诺维奇的《对伪心理学说不》这样从哲学角度讨论所谓“科学”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然后再套用到心理学上,以此证明心理学确实是一门科学。

虽然《对伪心理学说不》的介绍上说这是一门心理学入门书,豆瓣评分也很高,但我读的时候觉得这完全就是一个老教授写的学术论文。可能对于该专业的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好的补充读物,但对仅仅想了解心理学的普通读者却完全不适合。

回到我这次阅读的这本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认准这个封面。

为什么我说他是最好的心理学入门书呢?


最重要的是该书的可读性,通篇没有心理学的概念论述,只有一篇篇有趣的实验。仅仅在每次实验的结尾,会提到这个实验对心理学的认知起到了哪些方面的提高。就像我们小时候也会做一些有趣的手工实验,看书里面的一个个实验设计、进行、最后的总结,会有一种非常真实的感觉。而我们也可以跟着实验人员一步步的分析数据,搞明白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这不像是课本一样生硬地告诉你一个个心理学概念,然后让你背诵。而是呈现了一整个结论得出的过程,可以让读者更能够理解这个结论背后的意义,也可以加深记忆。除此之外,严谨的实验设计也是一种科学观的传达,告诉了读者要经历过怎样的过程才能够得出或者证实一个科学的结论。从侧面也说明了心理学之所以是一门严肃的科学的原因。

心理学实验

书中所有的实验都是根据心理学类别的划分归类的。例如生理基础、社会心理、学习和记忆、认知发展等各项大类,都会有几个相关的经典实验介绍。他不是杂乱无章的一股脑呈现,所以读者假如对某一个实验特别感兴趣,就可以根据这个大类去寻找相对应的材料继续了解。

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生物课有一段学习遗传基因的组合规律,里面提到了结论是来自于孟德尔的豌豆观察,但很遗憾的没有详细展开。一直到了很久之后,我从一本讲述进化论的书上才看到了孟德尔实验的更多细节,其实他做的工作远远不止于此。其实现代科学的发展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发展,每一个理论的突破都离不开实验的支持。好多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每天的工作地点就是在实验室里。

所以能够让普通读者了解到一个实验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对照组如何设置,怎样控制变量,以及最后的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得出结论。这一切都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读者们的科学素养,最起码对科学不会产生什么误解。况且书中40个实验并不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时间跨度也非常大,有的甚至是一辈子的实验。

总结一下:

  1. 可读性强,实验+配图非常好理解
  2. 不仅介绍了心理学基础概念,也讲了概念从何而来
  3. 让人了解了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经过如何的过程
  4. 分类明确,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读者可以方便地寻找相关材料

书中的一些实验介绍


下面我会介绍两个来自书中的实验,一个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典型实验,另一个是通过心理学家的观察来自偶然的实验。

实验一:卑格米人的知觉恒常性习得实验

Some observations regarding the experiences and behavior of the BaMbuti Pygmies

卑格米人

有一个来自原始部落的卑格米人,名叫肯格。他是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科林·特恩布尔在部落里面做调研时候的向导。由于部落位于原始森林之中,所以他们从来没有能够有机会眺望远方。直至有一天肯格带领我们的心理学家离开的时候来到了森林边缘,看到了远方的几头野牛。肯格认为那是一些昆虫,因为看起来那么的细小。当越来越接近后,他觉得这是一种魔法。但到了第二天,他就逐渐掌握了这一能力,也不再害怕。

这个偶然的实验其实涉及到了心理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也就是人的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通过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取的信息,而我们的大脑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意思水平,将感觉信息组织成具有意义的知觉。例如错觉和视差的运动都起源于我们对感知觉的理解。在这个实验之前,主流心理学界都认为知觉的恒常性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自然习得的一种本能。

举个例子,在婴儿几个月的时候,假如你用一张纸将他面前的玩具熊遮起来,他会认为玩具熊消失了。当你将纸拿开后,他会认为你又拿了一个新的玩具熊。但是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准确的识别这就是同一个玩具熊,这就是物体的恒常性。同样当你看到遥远的小物品,例如月亮,你会明白当你走近之后物体就会放大,但他们是同一个东西。从经验上来讲,我们通常认为随着长大,自然就会掌握这个能力,而心理学家当时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科林·特恩布尔的偶然发现,我们才明白自觉恒常性的习得还受到居住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关于人类的更多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提供了重要依据。


实验二:梦的激活-整合模型

The brain as a dream-state generator: An activation-synthesis hypothesis of the dream process

睡眠的不同阶段

提到心理学,就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他对心理学的影响毋庸置疑。而他最著名的一本书就叫做《梦的解析》,其中他提到了梦是人们在潜意识中表达的那些在清醒状态下无法实现的愿望。我国也有《周公解梦》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梦是对人某方面的一种揭示。

然而到如今,弗洛伊德的大部分理论已经不再被认为是科学的心理学观点,包括他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都被冠以了不科学的名头。当然这是一个过程,像他的学生荣格就因为反对老师的观点而独立出来后来自成一派,也有许多实验对他的观点进行了验证。这是实验就是其中一个,为了探寻梦到底是什么。

这次是实验对象是猫,运用实验技术来刺激或抑制动物大脑中的某些部位,并记录这对有梦睡眠的影响。最终结论发现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在睡着以后,感觉和运动能力停止了工作,但大脑没有,于是脑干周期性产生电冲动,进而触及了大脑中其他部位,于是人试图综合这些冲动,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因为大脑皮层是一个逻辑器官,他会自发的将事件碎片组合起来。

甚至该实验还解释了鬼压床的原理:脑干在做梦时依然是活跃的,但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受阻,这是睡眠保护机制;但麻痹状态出现在脊髓中,而同时大脑还是会发出运动信号。身体上唯一不受影响的运动器官,是眼睛。而之所以梦的内容不容易记住,是因为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化学物质也受到了抑制。

这个实验是对弗洛伊德梦的理论强有力的证伪,而实验进行的时间,是1977年。然而直到今天人们还是愿意普遍相信“梦到蛇是发财”之类对梦的解释。由此可以看到,真正的科学距离普通人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