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少数派读书笔记征文活动」的第 3 篇入围作品,参与本次征文,将有机会赢取 Kindle Oasis 等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我一直觉得任何理财书都逃不出「开源节流」四个字,何况《富爸爸穷爸爸》还是本入门书,想来也没什么新意,但是当我读完之后,不仅金钱观被刷新,似乎还找到了「财商」的法门。
我阅读的《富爸爸穷爸爸》是 2017 年 9 月的 20 周年修订版,作者罗伯特·清崎是一位日裔美国人,1997 年他自费出版了第一稿《富爸爸穷爸爸》,因为当时没有出版商愿意合作,出版商拒绝的理由是完全不认同书中诸如「最大的输家是中产阶级和穷人」,「你的房子并不是资产」,「不要幻想依靠退休金安享晚年」等等与常理相悖的理财观念。
20 年后,《富爸爸穷爸爸》已经被超过 109 个国家出版,豆瓣各版本超过 3 万人参与评论,平均 8.2 分。我在第三次阅读全书后,和大家分享我的重要收获,以及它带给我的改变。
重要收获
对大部分人的说教,持保留意见
原文:「在 2009 年到 2012 年期间,95% 的国家收入都进入了 1% 的富人的口袋。大部分增长的收入都流向企业家及投资者,而并非劳动者——那些为钱而工作的人们。」
感悟 :为什么富人越富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普遍?究其原因或许是社会最重要的责任不是让每个人都富有,而是「稳定」,95% 的人追求一生安稳,他们体量庞大,不愿冒险,却能推动社会舆论,他们常说,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好找个稳定的工作。但关键在于,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如何教育你成为富人。
不要随便动用储蓄
原文:「穷人有不好的习惯,一个普遍的坏习惯是随便「动用储蓄」。他们会先买下诸如大房子,珠宝皮衣,宝石,游艇等奢侈品,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看上去很富有。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模式,起床,上班,付账,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他们的生活永远被这两种感觉所控制:贪婪和恐惧。」
感悟:我以为「月光」只能说明我热爱生活,可是当我看见书中描述的「起床——上班——付账」死循环时,我才发现自己早已深陷其中。我吃最肥的三文鱼,买最贵的 iPhone X,玩最新的黑科技……及时行乐的欲望让我工作几年都没攒下钱,想摆脱「老鼠赛跑」的困境,就要试着控制贪婪和恐惧。
不懂钱生钱,给你 500 万,你也是穷人
原文:「对大多数人而言,给他们的钱越多,他们欠的债也就越多。」
感悟:我不止一次幻想过,如果中了 500 万我该怎么花,我想我要马上辞职,环游世界,吃遍天下美食,买房,给亲人分钱等等。你看,穷人的典型思维在于永远想着怎么「花钱」,而不是赚钱。所以,「从长远来看,重要的不是你挣了多少钱,而是你能留下多少钱,以及能留住多久。」
不说「我买不起」,说「我怎样才能买得起」
原文:「穷爸爸爱说『我可付不起』这样的话,而富爸爸则禁止用这类话,他会说:『怎样才能付得起呢?』这两句话,一个是陈述句,另一个是疑问句,一个让你放弃,而另一个则促使你去想办法。富爸爸解释道,说「我付不起」这种话会阻止你去开动脑筋想办法,而问『怎样才能付得起』则开动了你的大脑。」
感悟:我有一份人生清单,显眼处写着「XX 年我要环游世界」,「XX」的数字逐年递增,却从未实现。我常用来安慰自己没有达成目标的理由是,「今年手头紧,等明年吧」却不思考「环游世界」这件事本身需要多少钱,我要用什么办法攒够这些钱,慢慢的,「XX 年我要环游世界」从一个目标,变成了「梦想」。
优先支付自己,而非他人
原文:「在我把仅有的钱先支付给自己(的资产项)后,要支付税款和其他贷款人的压力就会变得非常大,迫使我去寻求其他形式的收入,支付的压力成为我的动力。我会干额外的工作,开其他公司,在股票市场上买卖多几支股票以及去做任何可以使那些人不再向我叫喊的事。压力迫使我努力工作,迫使我去思考,最重要的是迫使我在钱的问题上更精明、更积极主动。」
感悟:工资到账,我最先做的事是还房贷,花呗,京东白条,即便是还款时间还没到,我也会因为「不想欠债」或「嫌麻烦」先把别人的钱还清。但罗伯特教我的是「最后在支付他人」,因为:
- 只要不逾期,贷款就不产生利息,为什么不留着自己钱生钱。
- 给自己压力督促自己开动脑筋寻找其他赚钱的方法。
光有启发还不够,脑子里道理一堆是「穷鬼」的通病,因此我制定了可以直接开干的下一步行动清单。
下一步行动清单
强制储蓄
市面上总有人不提倡年轻人储蓄,更推崇「充实自己」,报班学习,请客吃饭积攒人脉,说现在的钱都是小钱。但凡遇到这样的理论,离远点。充实自己和储蓄并不矛盾,对我来说,如果不是我有房贷需要强制偿还,我可能到现在依然一分钱不剩。钱是人胆,没本钱什么都不谈。
当然,储蓄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存银行,也可以存余额宝等等,根据自己能接受的风险程度,选择不同的理财方式。
玩「现金流游戏」
这款游戏是罗伯特用来游戏式教学的工具,网上已经有 免费版本 ,感兴趣推荐看 @也谈钱 《来测试一下自己的财商吧——《富爸爸》现金流游戏》 一文。
关注赚钱方法,找到趁手的马上干
- 不忽略小钱。前段时间的支付宝赚钱码,开始出现苗头的第一天,我就把自己的二维码贴在朋友圈,很多人通过我的二维码领红包,一周下来躺赚 120 块。
- 利用人无我有的渠道。因为职业关系,我有公关稿渠道,于是在各大 PR 群和朋友圈为自己宣传,价格美丽,有 10 多个人咨询刊例,最终 2 人下单,我提成 500 多块。
- 倒卖实体货物。有时候倒卖并不需要自己有产品,我有位电商朋友,专在 1688 网上批发爆款服装,成本低廉,在二手网和朋友圈售卖,热销季节转手进账几千块。
- 知识付费。把自己系统总结出的知识打包成课程,和他人分享或挂平台售卖。还有这篇投稿的读书笔记,如果能获奖,也是赚钱方式的一种。
- 信息差。我用 Inoreader 软件订阅了大部分折扣网站信息,因此,凡是有饿了么,美团,滴滴,京东之类的活动红包我都会收到推送,先领券再消费,省钱新姿势。
- 邀请制。很多 APP 都内置邀请功能,有人通过你的邀请链接注册或付费,你和对方会得到额外奖励。如果遇到好的产品,反正都要推荐,为什么不用邀请链接呢?
- 出售体验。我有一位微信好友是旅行达人,在旅行前他会发起众筹并建群,旅行途中把自己的见闻和感想晒在群里,同时帮忙代购,赚些路费。
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赚钱方法,他们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真想赚钱,停下来好好想想,优先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合适,周期短,回款快的项目,积少成多,培养赚钱的感觉。
控制欲望,消费降级
第一步:熟悉自己拥有的物品。
记录购物清单,每当需要凑单的时候,优先买自己用过且标注为值得回购的物品。
第二步:对陌生物品,按次付费。
典型案例,我买过 888 元的健身年卡和活动打折时某 240 元 2 年的 GTD 软件,最初的设想是每天都去健身房,每天都用 GTD 软件,算下来两项费用分别是 2.4 元/天和 0.33 元/天,很划算啊。实际情况是,健身房去了 5 次,没去了,软件用了 2 个月,没用了。这样实际消费就变成了 177 元/次和 4 元/天,比单次付费还贵!别相信幻想中的自己,对陌生物品,按次付费。真有需要先坚持一季度或半年再年费也不亏。
第三步:建立物欲清单,只用额外收入来满足。
我有自己的愿望清单,记录的是想买的物品,记录的好处在于记录本身就避免了冲动消费,一件物品,我可能记录三天后热情退却不想要了。如果我仍然坚持想要,要么我会用额外收入的钱买给自己,当作奖励,没有额外收入坚决不买。
第四步:进一出一,设置上限。
网购这么方便,遇上大型促销日容易把持不住,往往是书买了一堆,一半都用来垫桌子,洗面奶团了 3 支,刚用半只就有了新爱好。除非是自己必须的生活用品,否则不囤货,设置进一出一的规则,看完这本才能买下一本,不管有没有折扣,从自身出发,减少外部环境影响。
第五步:不追新,尝试「二手货」。
思考类似「每年换一部新手机」这样大额电子产品换新计划真的有必要吗?值得吗?尝试关注二手网站,经常能淘到「包装一拆,身价减半」的好东西。
人生有无数种活法,有人觉得田园生活轻松写意,有人身在商海厮杀也乐在其中。或许你不认同书中的某些观点,但是我想它至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面向金钱生活,把自己变得「庸俗」点,明明穷到秃头就别假装生活还嫌钱「脏」,多崇高的理想都要有钱支撑。不管别人怎么说,钱多就是本事。
文章最后,引用书中原文与大家共勉,希望大家都能不受金钱困扰,不因饱食烦忧,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
「每一美元钞票到了你的手中,你,且只有你,才有权决定自己的前途,用掉它,你就选择了贫困,把钱用在负债上,你就会成为中产阶级,投资于你的头脑,学习如何获取资产,富有将成为你的目标和你的未来,选择,只能由你作出。」
> 在 8 月 13 日前,参与读书笔记征文活动,赢取我们为你准备的丰厚大奖。你可以 点此 了解详细的征文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