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被输入了一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观念。而后,这个观念又衍生出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强调的是「行路」;也有人说「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强调的是「读书」;还有人说这两者没有轻重之分,两手抓才是正解。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是当下最时新的旅行语录了。旅行自然是必要的,但说走就走不一定是有价值的。因此我的观点是偏向于两手抓的,但要补充的是这两者的先后顺序:行路之前还是先读书为好。如果不读书便行上万里路,结果可能只是锻炼了身体开阔了眼界,却无法产生更多价值,比如说真正内化到精神内涵层面。所以,在旅行之前,至少得提前做点什么,比如读一读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一、初步感知
于我个人而言,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放松身心、开阔眼界,更在于观察和感受,并引发自身的思考和改变。而德波顿作为一个哲学家,一个知识渊厚且富有逻辑思辨能力的作者,他笔下的《旅行的艺术》让我原本的观念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升华。
这是怎样的一本书?
余秋雨在《推荐序》里说:
这本书不是游记散文,不是导游手册,也不是论述旅行历史和意义的常识读本。我们读到的,很像是用小说笔法写出来的人物传记片断。
译者南治国也在其《译者序》里说道:
结合福楼拜、波德莱尔等文学家的创作,参照凡·高、爱德华·霍珀等画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
当我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这会是一部游记,但深入阅读后发觉这更像是一本艺术史。而直到最后合上书本,才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写在旅行路上的哲学思考随笔文集。
《旅行的艺术》分为五个部分:出发——动机——风景——艺术——回归,每部分有一至两篇文章。不过对于为什么旅行?如何更好地旅行?作者似乎不打算直接告诉我们,也不热心去考求。但看完整本书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既思辩又感性的答案。这将影响甚至改变个人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诗意的远方」与「眼前的苟且」在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中都有着美的可能。那么就跟随作者的脚步:
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
二、旅行之前的思考
1. 出发
作者每到一个地方,他的向导都不是一个专业导游,而是一个历史人物(作家、旅行家等)甚至只是圣经中一个小故事,像是旅行心灵导师一般的存在。
第一部分「出发」共有两个章节:「对旅行的期待」与「旅行中的特定场所」。开篇部分,作者便通过法国作家于斯曼的小说《逆流》中夸张的小故事,给读者抛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既然一个人能做在椅子上优哉游哉捧书漫游,又何苦要真的出行?
这个问题看似对旅行的怀着刁钻与不屑的态度,其实不然,作者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不仅通过各位名家的作品、经历和自己的旅行体验,阐明了自己对旅行的态度,还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旅行哲思语录:
-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
- 想象能使我们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远比其本身丰富多彩。其实,我们所见到的总是在我们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暗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得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欲求。
- 无论是赏心悦目的事物,还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从中获取幸福的关键似乎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必须首先满足自己情感或心理上的一些更为重要的需求,诸如对理解、爱、宣泄和尊重的需求。
- 旅行能摧人思索。很少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轮船和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在流动景观的刺激下,那些原本容易停顿的内心求索可以不断深进。
- 这全然陌生的环境能促使我们从一个新的高度来省察我们的生活。这高度,是我们在家中,为日常琐事所烦扰时所不能达到的。旅行,或者那种漫无目的的漂泊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们能让我们体验情感上的巨大改变。
- 如果我们在加油站,还有汽车旅馆等地方发现了生活的诗意,如果我们为机场和火车车厢所吸引,其原因也许是我们明确地感觉到这些偏僻孤立的地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实实在在的场景,是我们能暂时摆脱因循僵滞的日常生活中难以改易的种种自私的安逸、种种陋习和据囿,不管它们在设计上是如何的不完美、不舒适,在色彩上如何的不含蓄,在灯光上是如何的不柔和。
读完第一部分的内容后,我是很惊喜的,因为德波顿独特的写作手法和细腻的笔触,更是因为那大量引发个人思考的言论,让我对为什么去旅行,去哪里旅行等问题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于是,我又迫不及待地在第二部分「动机」中的两个章节「异国情调」与「好奇心」中发掘,发掘关于旅行在思维与心灵之间的碰撞。
2. 动机
- 我们在异域发现的异国情调可能就是我们在本国苦求而不得的东西。
- 如果我们因注重这些细节的东西而自责,那么我们必将忽视生活中的细节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含义。
- 旅行的一个危险是,我们还没有积累和具备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观光,而造成时机错误。正如缺乏一条链子将珠子串成项链一样,我们所接纳的新讯息会变得毫无价值,并且散乱无章。
- 对于任何旅人来说,一个为求得真知而进行的旅程,远比一个四处观光之旅得到更多好处。
三、 旅途之中的触感
1. 风景
在一场回归大自然的旅程中,风景是最强烈的存在,德波顿将风景这一主题分成了「乡村与城市」和「壮阔」两个章节,引导我们发现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带领我们如何去发现自然的壮阔。
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包括小鸟、小溪、水仙和绵羊,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能矫正和治疗城市人倍感困顿的心灵。
人类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且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大自然心存敬畏并心存谦卑地活着,这样我们会更容易找到自身存活于这个世界上的方式。
- 大自然会指引我们从生命和彼此身上寻找「一切存在着的美好和善良的东西」,自然是「美好意念的影像」,对于扭曲、不正常的都市生活有矫正的功能。
- 赋予日常事务以新意,并且激发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通过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它从惯性的冷漠中解放出来,看着眼前的世界是多么可爱和奇妙。大自然是个取之不尽的宝藏,然而因为人类的惯性和自私自利的追逐,我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心灵既不能感受也不能领悟。
- 人在这些壮阔景观面前,就像迟来的尘埃。与这般壮丽景致的交会,令人欣喜、陶醉,也让人在面对宇宙的力量、更迭和浩渺时,深感人类的脆弱与渺小。
- 面对「一片广阔郊野、广垠荒芜的大沙漠、悬崖峭壁和浩瀚江河」,总会感觉到一种「美好的宁静和惊异」。
- 一种景致只有让人感受到力量,一种大过人类、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力量,才能称之为壮阔。壮阔之地具体表现了人类意志所不能左右的力量。
- 如果这个世界不公平,或让人无法理解,那么壮阔的景致会提示我们,世间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 自然界中广阔的空间却最充满善意和敬意地提示了我们所有超越我们的事物。如果我们用更长的时间与它们相伴,它们会帮助我们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无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恼的事情,并接受我们最终将化为尘土这一事实。
2. 艺术
似乎对一个地方的感觉已经被这些地方的气质或是我们心中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所决定。因此,当我们力图改变对于这些美丽风景的感觉时,会觉得很无助,像是力图改变自己对已经觉得味美的冰淇淋的感觉一样。
于是,我们只是看到我们已经看到的,旅行中那种发现的乐趣荡然无存,毫无疑问,这趟旅行的价值便大打折扣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提升我们欣赏风景的能力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艺术。
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是我们的向导,因为有些旅游胜地,最初可能是因为艺术的呈现而得以成为众人旅行的目的地。所以,在关于艺术的这一部分内容里,「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与「对美的拥有」这两章内容,作者以画家梵高和艺术家罗斯金为向导,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艺术欣赏提升旅行体验,如何更好地去拥有旅行的美。
- 我们想要从哪里开始艺术之旅,艺术作品就从哪里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 虽然他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这种力量,但他从未动摇过他这个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信念--也就是说,艺术家能够画出世界的一部分,并且最终使其他人的眼界因之而大开。
- 衡量每一个杰出画家的标志就是他们是否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世界的某些部分。
- 与其尝试着去精确再现展示在我面前的图景,我更加倾向于随心所欲地运用色彩,为的是有力地表达我自己。
- 欣赏的能力可以从艺术转向现实世界。我们会发现许多事物,最初画布上的图景让我们感到愉悦,而后我们在画作所描绘的那个地方喜欢上它们。
- 艺术不可能完全凭借自身力量创造热情,也不可能是从凡人所缺乏的情感中产生,它只是推波助澜,诱发出更深刻的感受,使我们不至于因匆忙和随意变得麻木。
看着朋友圈里刷屏的旅游照片,就知道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难得的假期旅行。但其中一部分旅游者的确如作者所说的「因匆忙和随意变得麻木」,因此并不能真正去理解一趟旅行的意义。他们只是把逃离自己的所在地,到达别人的所在地看做某种胜利,接下来的行程中忙着拍照记录下这些短暂拥有的美色,而忽略了很多细节,比如自身的感受。
不过,比起拍照,德波顿与罗金斯更鼓励我们在旅途中绘画和写作:
- 在与美邂逅的那一刻,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一种握住它不放的渴望:将它占为己有,并使它成为自己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我们有一种迫切地表达的欲望:“我曾经在这里,我看见了它,它对我很重要。”
- 拍照可以稍稍满足那种拥有的渴望,这种渴望是被一个地方的美丽所激起的;我们对将要失去一幅珍贵的图景的焦虑,会随着快门的每一次闪动而逐渐消失。
- 技术也许让人们更加容易接触到美,但是它并没有使用有或欣赏美的过程变得简单……使用者们不是把摄影作为积极而有意识的观察的一种补充,相反,他们将它作为一种替代物,以为只要有一张照片,自己就把握了世界的一部分。
- 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正确地拥有美,那就是通过理解美,并通过使我们敏感于那些促成美的因素(心理上的和视觉上的)而达到对美的拥有。
- 绘画可以教我们观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关注。
- 画一件物体,不论画得有多糟,我们都会很快从模模糊糊的感觉进到明确的知觉,分析这样东西的组成部分和特点。
- 我们可能从绘画中获得的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对某些风景和建筑吸引我们的深层原因有一种清醒了解……我们更快地分析一种令我们感动的景色,并且明确指出它令我们感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我们从一种麻木的“我喜欢这个”转变为“我喜欢这个,因为……”
正如作者所说,绘画和写作都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仅仅是在描绘我们所看到的的景物,而是加入我们个人的理解与情感的产物,我想,这样细心获取到的「美」才真正为我们所有吧!
四、 旅行之后的回归
1. 回归
在最后一章「习惯」里,作者德波顿通过梅伊斯特的《我的卧室之旅》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旅行方式——室内旅行,即以一种发现的眼光重新审视日常生活里的一切,撼动让我们麻木的习惯。这种独特的回归方式,我们明白了旅行的乐趣取决于旅行的心境,而感受力是旅行心境的最主要特征。
- 人类不快乐的惟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
- 我们从旅行中获取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我们旅行的目的地本身。
- 什么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许是它最主要的特征。我们怀着谦卑的态度接近新的地方。对于什么是有趣的东西,我们不带任何成见。
- 刚进入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我们的敏感性会引领我们注意很多东西,等到确认这个地方对我们而言有何功能之后,我们注意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
- 我强迫自己遵循一种特殊的精神命令:环顾我的四周,仿佛我从前从未来过这里。慢慢地,我的旅行开始有了收获。
- 独自旅行似乎有一个优点。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周围人们的影响,我们调和自己的求知欲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他们或许已认定我们是怎样的人,因此我们不得不有意识地隐藏自己身上的某些东西。
- 有些人知道如何利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沃土,在这片沃土上每年能结出三次果实,而其他一些人则只会逐命运之流,逐时代和国家变幻之流,就像一个软木塞一样在上面漂来漂去。当我们观察到这一切后,我们会把人分类两类:一种人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另一种人则是化神奇为腐朽,绝大部分人是后者,前者则为数寥寥。
我想,如果我们可以带着一种发现的眼光,一种旅游的心境去感受生活的周遭,那么我们或许会发现常去的公园、超市、街巷等场所的有趣程度,可能并不亚于朋友圈里别人晒出的旅游美景,不亚于洪堡在南美之旅中所经过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丛林。
五、合上书本以后
《旅行的艺术》不是一本旅行指南,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读本。作者在结尾中这样写道:
穿着粉红色和蓝色相间的睡衣,心满意足的待在自己房间里的塞维尔·德·梅伊斯特正在悄悄提醒我们,让我们在前往远方之前,先关注一下我们已经看到的东西。
这是我在整本书里印象最深的一段。这最后一句话就足以作为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这本书的缩写,也足以引发我关于旅行意义的深层思考:我们为什么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去远方旅行?我们走过千山万水,领略到真正的精彩了吗?德波顿没有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合上书本以后,我们的内心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
旅行,绝不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这本书中的旅行日常看似啰嗦,却更加真实随性。经验感悟看似一碗心灵鸡汤,实质上却是最实用的方法论。这本书,会增加你很多知识的储备量,整体读下来让人感觉充实却不失轻盈。然后带着哲思的眼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才会更有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