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果是以学习为目的,如果不能过目不忘,就需要划线。

而划线,有两个重点:一是在哪划,换句话说是什么东西值得「划」;二是怎么划,一水儿的下划线?还是用虚线、波浪线?怎么用不同的颜色?书签怎么用?

这两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和总结,也在寻找别人的执行方法,看看是否有值得借鉴的内容。

正好,最近 Readmoo 这个台湾电子书平台上架了一本译书《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作者是土井英司,日本的一位书评家与畅销书作家。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封面

买来一翻,发现这本书和此前想的不大一样:

  1. 它并不只是谈「划线」问题,而是以划线为引,讨论如何读书、选书,并推荐了不少作者眼中的好作品
  2. 这本书的示例——因为作者职业的原因——主要是围绕着 Marketing;
  3. 因此这本书里所谈的划线,主要是说「商业书」如何划线。

所谓商业书,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生产力、运营、销售、经济等领域,形式上可以是畅销书,也可以是经典甚至教材。不过,这本书谈论的划线、选书、读书方法,适用于各类以「学习」为目的的书。

本文节选自少数派编辑部出品的《Power+,你的生产力补给包》栏目。Power+ 聚焦于效率工具和生产力技巧的挖掘,辅以对 App、数字生活方式的探讨,以每周 4 次、总计超过 200+ 期的频率更新,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力补给包,帮你解决具体的、直接关系到每天生活工作的痛点。

⚡️ 点此了解 Power+ 每周更新目录

核心观点

在这本书里,我认为最奠基的观点,是「不该因为从书中获得自己已经知道了的东西而喜悦」,而应该重视自己忽视了的、没意识到的、甚至不同意的观点与证据。

换言之,读书是为了「见己之小」而不是「见己之大」,是为了从中学东西,而不是读完以后更加自我感觉良好。

这和要警惕「回声效应」类似,我们在摄取信息时太容易选择已经认可的,它的问题是:如果这些信息是没问题的,那么你已经知道了,再巩固也没有多少益处;而如果这些信息有偏见的成分,那继续选择这些信息就是在加深偏见了。

从这个思路出发,作者认为在做读书笔记时,不该以做出「全书内容梳理列表」为目的,而应该主要记录自己学到了什么。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因此,这篇笔记,我也将主要记录那些和我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并在中和了双方观点之后,记下我新的想法。

第一句让我有所改变的话

人物传记,一直是我以为特别不值得一读的一个类别,原因是我认为:

  1. 成功不可复制:一个人,特别是商界的人,能成功,总有微妙的元素,其中有的不可说,甚至还有不少因素本人都未能意识到;
  2. 传记往往是结果主义:罕有人为无名小卒作传,一个人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才配有「传」,而这样一来,传记写作多少是根据其成功反推原因,这种手法太容易把「关联性」当成「因果性」,因此我并不信任;
  3. 传记是一个人的皮毛:巴菲特写《我是如何选股票的》,估计要比《巴菲特传》好卖。霍金关于物理学的知识——不论是论文还是科普——也要比他和别人打赌、用轮椅碾别人、被抬着上长城这些轶事更为重要。

这些理由我现在仍然保留,但是书中有一句话我也非常同意:

拓展視野最好的方法,就是與大人物當面聊天。

阿里巴巴的伯乐、日本软银孙正义,在去年 Bloomberg 的访问里分享过他在高中时,百折不挠地要见日本麦当劳社长面谈的经历(视频片段:3 分钟)。

在打了很多长途,被秘书搪塞多次无果之后,孙正义飞往东京。他把要求降低到,「我不要求说话,我只要求见他一面,不会打扰他,看他工作 3 分钟就行。」对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孩子,答应见孙正义一面。

在对话中,孙正义问自己将来应该做什么,对方回答:「计算机!」,并说「不要关注业界的过去,要思考业界的未来。」

所以,如果我们有自己敬佩的人,想要知道他的思想,能做好准备、见一面,是最理想的。但如果没办法,也就只有通过他的传记、自传去了解他的一些想法了。

现在,我仍然不认为传记是特别值得阅读的,但是我也同意作者土井英司的观点。

选书法

看了前面我对传记类作品的态度,大概就能知道我选书很严。严到什么地步呢?比如《时间简史》这类的书,大概是过去的我会推荐的最好读的书了。我觉得值得读的书,是不能随手翻翻就能读完的书,而这种书大多都是教科书,还得是翻印多次的经典教科书。这本《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如果不是我对「应该在哪划线」这个点特别感兴趣,我也是不会去看的。

为什么呢?我钻了一个牛角尖,叫做知识密度。这是我中学的时候,为了「不看坏书」想的办法。

打个比方,看一集肥皂剧要 40 分钟,看一集纪录片也是 40 分钟,但两者的知识密度完全不同。书更是如此,看一本坏书,问题不光是占用了看好书的时间,还会影响你对书的整体口味与判断能力。

如果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情去看书,我就希望它里面的知识密度高一些。因此我会很排斥「把几条核心内容不断用例子稀释成为一本书的篇幅」这样的「畅销书」思维。

这本书呢,也提出 11 个标准,其中有 10 个跟我思路类似,都是从各方面判断书籍的可信度,而且都很严格。但唯有一点,是让我感到震惊然而有道理的:

第八条:如果前幾頁就值得畫線,買了。

作者在全书都表示出了一个观点:商业类的书籍,不是为了看全书,而是一种投资。只要你能学到对当下的你有用的技能点、知识点,就是划算。他提到一个例子:

曾有讀者因閱讀拙作《成功讀書術》,而向我表達感謝。我在書中提到傳奇估價師是川銀藏的故事,並由此提出一個定律,那就是景氣循環與鋼鐵產能的時間差如何影響鋼鐵股價波動。後來某位讀者告訴我,這個定律給了他靈感,幫助他大賺一筆,令我欣喜不已。

这个例子是真金白银的情况,但不必非得如此现实,「学到」并不只是一个短期利益。作者在后文又举了让他看了就买书的两个句子:

「今天的商業環境不是『大欺小』,而是『快欺慢』。」——《嬌聯式栽培自我的技術》

「品牌就是顧客對你的評價,光做表面功夫是不夠的。」——《成城石井的創業》

至于其它 10 条选书的方法,网上可以搜得到,在此考虑到版权问题,不再讨论。

读书不必读完

读书要读完,是大多数人的执念。但如果不是为了丰富自己而读书,大可不必把书从头到尾地读完。

这与前面的选书理由也颇一致,作者写道:

閱讀商業書就像在挖掘鑽石,只要挖到鑽石,其他砂石都不重要。

而读一些技巧性更强的书(比如本书),则完全可以把它当成工具书去读。你想知道作者眼中选书的 11 个方法?直接跳到那个位置看就可以了。

一些书甚至可以翻了目录,知道里面大概内容之后就放下,等到用得到的时候再看不迟。

读书不必追求速度和数量

我猜没人会说「我读书是为了追求速度和数量」。

但在社交网站上,常见有人「立帖为证」,定下「一年内读 100 本书」的目标,很强调数量。还有一种常见的是「一年内读 52 本书」,看起来稍微理性了点,实际上是把要求改成了一周一本,数量之外也规定了速度。

但读书快,肯定是不少人的目标。作者本人读书速度也是「1 天 3 本」,但是作者认为:

讀到不擅長或不熟悉的內容,讀得慢是理所當然,因為你不懂,慢慢讀才會懂,才會理解,才會吸收。這段過程是何等愉悅?由「不知」邁向「知之」是一件大工程,千萬不要把它想得像微波爐熱菜一樣簡單。

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我大学时期的教授给我推荐了两本很深的书,在他读研期间,这两本书分别用一个月才读完。

读书速度,首先是和书籍的知识密度有关。这本《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我读了 1 天就读完了,相信各位也可以做到差不多的进度。但是侯世达的《集异璧》,认真读完少说恐怕也要半个月往上。罗素和怀特海还写过一本《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这本书全世界读完的人都没几个。

读书速度,和读书的态度、目的,也有一定的关联。作者读商业书的态度是「沙中淘金」那么对于他来说,淘金完毕就算读完。做学者的读亚里士多德,那一定得好几本字典来回对译,一字一句都不得出错,当然也就慢。

不一样态度和目的的人,用不同的时间和速度,来读不一样质量和内容含量的书,太理所当然不过了。实在不必成为操弄「xx 内读完 xx 本书」句式的人。

阅读不完全等于学习

关于阅读作用,实际上要问的问题是:阅读=学习吗?

答案是:不完全等于。

作者说:

閱讀本身不會讓你獲得競爭優勢。閱讀只是一種「工具」或「契機」,讓你懂得發問,問出你的競爭優勢,並引發你的行為。我小時候讀了昆蟲圖鑑就跑去山裡抓蟲子,這個昆蟲男孩的競爭優勢在於「親眼見證實物」。把昆蟲圖鑑翻到爛,只是為了獲得親眼驗證所需的基礎知識。一定要親自接觸過昆蟲,才能長出智慧。

我们的知识,有太多是无法通过文字传达的。譬如游泳,没有人是看书学会游泳的。

哪怕 Step by Step 地写出每一个步骤,从软件使用技巧到高级物理实验,都仍然不可能做到让每一个阅读的人,都能复原同样的结果。这其中都需要实践,才能习得其中的「默会知识(Tatic Knowledge)」。

所以阅读不完全等于学习,读懂不完全等于学到。

为什么会骂一本书

这是这本书最后一个让我有自我反省的点。

骂书,是自诩会读书的人的一个通病,特别是对于科普类的读物来说,当把专业知识转为面向大众的词汇,就容易被相关从业者批判。

但作者提供了一个为这些图书辩解的思路:

正因為這本書不是給專業會計看的書,而是將專業知識一般化,寫給普羅大眾,才會成為暢銷書。再者,作者何時說過要寫給「專業會計」看?會寫這種書評的人,就是看了暢銷書才恍然大悟自己擅長的領域竟然還有金礦可以淘,淘金的人卻不是自己,才會眼紅批評。而這些人既然沒發現自己的嫉妒心,也就不會繼續成長了。

这个说法里有两个点:

第一个是人身攻击,即眼红别人淘到金而批评别人,见不得别人好。这个推论有些靠不住了,虽然确实有这样的人在,但肯定也有因为严谨性而批判的人。

第二个点更有价值,涉及到批评的人实际上选错了书。物理学家或者物理学的学生,买了一本市面上量子力学科普的畅销书,看完了去骂,实际上耽误了他自己的时间。

我也是稍前一段时间悟到了这点,还发了一条微博:

当你买了一个东西,发现它非常不适合你,你忍无可忍打了差评的时候,这个差评是打给你自己的。那个星级、分数代表了你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和辨别力。

以上就是书中令我感到有所成长之处,但全书也有不少我已经知道的,也许能为各位提供价值的内容。譬如划线方法,作者有这 2 个提倡,在目录中就有体现:

  1. 给原因划线:即比起结果,更重要的是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
  2. 给差异划线:即比起成功企业的共同点,某个企业成功的独特性更需要注意;
  3. ……

如最开始所说,这本书并不完全,或者完全不是教我们「在哪划线」的书,很「标题党」。书名改为《如何读商业书,及优秀商业书推荐》,大概更恰当。

但这不影响书籍的价值,特别是作者在其中,对于「经营」这一领域,提出了一个架构:

  1. 會計与金融
  2. 策略規劃
  3. 行銷
  4. 營運
  5. 管理与领导
  6. 統計學
  7. 經濟學

并且针对每一个部分,提到了相应的重点,并提供了四五本按照作者选书标准,严选出来的的书。

这本书有一句书评是:「我在讀完這本書後,立刻上網買了許多作者推薦的好書。」这很符合我的心态。

好书还有一个评价的侧面,就是通过这本书你又知道了多少好书。在这个侧面,《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这本书应该能得高分。

本文节选自少数派编辑部出品的《Power+,你的生产力补给包》栏目。Power+ 聚焦于效率工具和生产力技巧的挖掘,辅以对 App、数字生活方式的探讨,以每周 4 次、总计超过 200+ 期的频率更新,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力补给包,帮你解决具体的、直接关系到每天生活工作的痛点。

⚡️ 点此了解 Power+ 每周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