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豆瓣 FM 的第九年。

从网页上那简单纯粹的「收音机」开始,我们从此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流媒体音乐时代——红心歌曲、私人兆赫、相似艺术家,这些最初出现在豆瓣 FM 上的「特有」符号也显示出这款流媒体服务的独有特质。

而在近期, iOS 版豆瓣 FM 迎来了一次大更新,让我们可以借此发掘出这款老牌音乐流媒体新的一面。

与 Apple Music 联姻

即便是最老牌的音乐流媒体服务,同样会遇到极为现实的问题:音乐版权,尤其是豆瓣 FM 这样的主打音乐推荐,音乐歌单,兴趣电台的流媒体音乐服务,只有曲库版权足够多,才可以让机器学习推荐的音乐类型和歌单更符合用户需求。所以豆瓣 FM 在本次更新中引入了 Apple Music:允许用户通过链接到 Apple Music 曲库来收听推荐的歌曲。

这种方式解决了版权问题,也避免了推荐的歌曲「没法听」的尴尬。不过链接 Apple Music 其实只能说是「间接」的解决了音乐的版权问题,这样可以避免直接获取音乐版权所带来的高昂购买版权成本。要知道想要使用 Apple Music 的曲库,用户还必须是 Apple Music 的订阅用户才行。

音乐皆「卡片」

或许是我太久没用 iPhone 听豆瓣 FM 的缘故,这一次的 5.0 版我惊讶地发现豆瓣 FM 开始采用一种全新的交互形式——将兆赫频道、歌单、红心歌曲都浓缩成一张张「音乐卡片」,而卡片的收起和切换完全依赖手势:按住卡片上沿再向下划是收起卡片,按住卡片上沿再向上滑则是展开卡片。

全新的卡片操作不得不说借鉴了一些操作系统的设计,打开豆瓣 FM 首先展示的是「主卡片」:豆瓣精选、私人电台以及一些针对个人听音喜好的推荐;收起卡片后点击左上角的头像会展开侧栏,选择「自己的红心歌曲」「收藏的唱片」或者「收藏的歌单」打开——毫无例外,这些展开都是一个个「音乐卡片」。

不过单就从交互来看,这种手势操作在小屏幕设备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收起卡片操作时常常会误拉开系统的通知栏,而展开卡片时常又会将系统控制中心打开,希望可以在后续的更新中可以进一步优化。

属于我的「音乐地图」

只有你听过足够多的音乐,你才可能绘制出属于你自己的「音乐世界」。

豆瓣 FM 最为强大的功能其实就是音乐推荐算法,从最初的几种音乐风格开始,你在收听「私人调频」的过程中:跳过、加入红心的操作背后,豆瓣 FM 开始逐步「理解」你的音乐喜好并且开始记录下你的「音乐轨迹」,如果这个轨迹足够大,一张音乐世界的地图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

这就是在豆瓣 FM 上正式推出的「音乐地图」功能,在收起你的一张张音乐卡片之后,你会被你的音乐地图上的那一颗颗璀璨光点所震撼,或许是我的听歌记录的总曲目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23844 首,而喜欢的风格也五花八门,以至于在小小的 iPhone SE 屏幕下,即使是最低缩放级别也无法容下我完整的「音乐地图」。

很显然,只有涉猎的音乐范围范围够广,你的「音乐地图」的范围才会够大,而地图上不同亮度的色块则表示喜欢 / 不喜欢的程度,蓝绿色表示的是集中喜欢的区域,而灰色则表示不喜欢,显然我的喜好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摇滚、中国以及欧美摇滚乐上。

当然在同一音乐类型下,也会有很多艺术家形成群聚关系,而在音乐地图上就会显示的非常明显。如果有一块明显的亮块,那说明这一类型的艺术家你都会很喜欢,而亮块的数量其实也可以间接的展现出你喜欢的音乐领域有哪些,当你点击地图中的艺术家时,会弹出该艺术家的相关「音乐卡片」,包括该艺术家简介、精选歌曲、专辑以及相似艺术家。

但你点击「相似艺术家」时,最为直观的是在地图上将会呈现出与该艺术家相似的其他艺术家,这种在地图上出现的连线关系可以帮助你探索新的音乐可能,毕竟如果是喜欢的音乐类型有些类似的艺术家作品,接受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结语

在这一次的 iOS 版豆瓣 FM 的大版本更新上,不难看出这款老牌音乐流媒体服务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基于用户的听音喜好推荐相应的音乐歌单依旧是豆瓣 FM 最为核心的功能点,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加入的链接至 Apple Music,还是在基于数据可视化而形成的「音乐地图」,都无不在强化这一核心功能,从而让用户可以从全新视觉角度来探索音乐的更多可能性。那么就从今天起,来描绘一张属于你的「音乐地图」吧!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不再错过任何一款好用的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