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前脑海里脑海里突然出现另外一个对话:买了跑步机真的能减肥吗?

答案肯定是如果不使用,或者使用不合理,肯定不会有很明显的效果,甚至比以前更胖。

所以在回答问题之前可以先搞清楚思维导图都可以用来做什么,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使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它会不会提升我的工作或者生活效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说明思维导图是真的有效的。

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做什么?

因为我们网站中支持绘制思维导图,所以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朋友来绘制各种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提升工作效率,或者提高生活节奏,举几个在接触用户的过程中听到的简单栗子:

学习:

  • 梳理知识点:像文科生在高中时期需要阅读并背诵大量知识点,再加上现在国内国际热点频发,需要牢记并背诵的知识点是只多不减,学习压力大时间紧的情况下,真的觉得脑子不够用。

但稍微归纳会发现很多背诵的知识都是围绕几个观点在展开解释的,记住了核心观点,后面的长篇大论内容都能很轻易背诵,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因为要背诵的知识太多“不堪重负”为了给自己减轻压力便寻求捷径:将每一章的主要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其实那时候不知道这种方式叫做思维导图,只是觉得很方便),大概就是这样子: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知识点,突然发现每个观点后面的解释都有了逻辑,想到第一个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想到后面的所有,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背诵,不用消耗多少脑力就能记住90%以上的内容,文科生能这么轻松的背诵,竟然让我有一种考试作弊的错觉。

  • 整理论文结构:毕业季在两只脚都踏出校园前有一件对大学生来说大学生涯最大的挑战需要去征服,那就是毕业论文。写论文的过程就像朝圣一样,每一次修改都是一场修行,尤其是再遇到调整整个结构的时候,那简直就像是一场涅槃与重生了。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逻辑严谨得对论文机构进行调整与修改是多么的重要,在写之前清楚得明白自己需要写什么论点,哪些内容进行验证,需要搜集什么资料,这样带着方向性去写论文真的很省时间。
  • 整理读书笔记:在读一本书的时候能够轻易理解书中的观点,把书【看进去】,但过段时间之后只能零星记得书中的一些观点,再过段时间可能就只记得自己读的书名和作者是谁,这是因为知识都有自己的记忆曲线,跟我们的脑子不好没关系。但如果在读书的时候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整理读书笔记,将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就算过去很长时间,对书的记忆依然很深,慢慢指导自己不光是读了一本书,而是真正的读懂。这样的方式尤其适合应用到工具类图书的阅读过程中。

工作:

  • 工作方案、活动流程、会议记录、产品推广等:很多人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工作内容,比如活动计划,推广方案,工作流程,会议记录等可以使工作更有条理和节奏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原本混乱的工作内容梳理的井井有条,即便在工作过程中被打扰也能根据工作安排快速调整。
产品推广方案
工作项目计划
活动准备

生活:

  • 生活作息:因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每个人的精力被分散变得碎片化,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占据注意力从而导致拖延症,一方面是因为个人自制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对自己要做什么没有很清晰的目标,通过制定作息表每天弹性按照其执行,即便不能每一项都做到完美,但至少自己对自己一天的时间还是有一定的掌控;
  • 假期安排:很多人喜欢在假期制定计划,出游还是在家学习,出去逛街还是看电影等都喜欢提前安排,然后过一个惬意充实的假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安排,等假期到了到来就去享受这难得的惬意;

还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使用。

了解完思维导图能够做什么之后,按照自己的真实需要进行使用,差不多就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思维导图真的有用】


其实现在的工具类产品基本上都能够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学习效率,只是很多人并没有强烈的使用工具类产品的意识,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也无法准确定位到产品的使用场景,所以时间久了就很容易产生“工具类产品真的有用吗”的疑问。

这个是不用怀疑的,思维导图真的有用,工具类产品也真的有用,只是大家需要慢慢培养一下自己的使用习惯,以及像我们应该做一些更接地气的教程,真正切入到大家真实的使用场景进行介绍,真正将对大家有帮助的工具类产品介绍给大家,而不是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个工具,这样有类似疑问的朋友才会慢慢变少。

我是ProcessOn,一个专业的在线作图的工具,欢迎大家使用:ProcessOn - 免费在线作图,实时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