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 少数派年度征文活动

我是一位专业抗拖 250 年的拖延症患者。

作为一个积极进取的拖延好青年,我目前短短的人生简直就是一部拖延研究如何对抗拖延的「革命史诗」。

我原以为我将就这样和拖延症白头偕老。

然而就在 2017 年,我几乎完美地终结了我的拖延症,成了一个执行力爆表、效率爆棚的自律达人。


我的故事很长很长,毕竟彻底改变从来都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如果你能静下心来认真读完,相信你以后再也不会沉溺于什么「对抗拖延症」、「快速提升效率」、「快速成长」的「经验」、「教程」和「书籍」了。


诶等等啊先别误会,我这里并没有你具体需要的答案。
但是我可以用我的故事教给你,怎样寻找你自己的答案


我的自我救赎之路大概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LEVEL 1:踌躇不前——寻找方法论

作为一个爱 (lan) 智 (de) 求 (si) 真 (kao) 的好青年,为了对抗拖延症,我几乎看完了知乎上所有关于拖延症、效率和时间管理的答案。
每次看完各种经验教程我都感觉心潮澎湃、收获满满。然而每一个方法都是初有成效、旋即又反弹。
这让我不得不踏上继续寻找下一个方法的道路。

于是我就这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地沉溺于方法论的海洋里,期待有一个完美的方法能拯救我于水火之中。

始终没有真正前进。

LEVEL 2:自我了解——研究思维和心理机制

后来我发现,单纯研究方法论和他人总结出的做事原则始终都是在纠缠表层的东西。
这就好比拿着一份操作指南操作一台工作原理未知机器。

然而人和人所处的境况如此千差万别,哪有什么适用于所有人的操作指南。

只有了解人这台机器运行的原理,我才能从根本上战胜拖延症。

我开始大量阅读各种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书籍。
我开始更加清晰地了解当我在做决策时、当我感受到情绪和冲动时,是怎样的生理机制和心理因素在影响着我。
我也学到了很多新的全面提升自控力的方法。

这个阶段我对拖延症的理解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的自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常常能做到从根源上规避拖延行为。


虽然我的拖延症状全方位大幅度地减轻了,但是有些时候,在做有些事情时,我还是难以控制我自己,忍不住想要拖延。

我开始意识到,我所了解的方法是具有普适性的道理,想要真正解决我自己的核心问题,我需要制定具有个人特色的解决策略。

LEVEL 3:自我分析——拨开表象,深入根源

我前面两个阶段的状态大概很好的反映了《后会无期》里的那句话: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认为,这种群体性效应之所以会产生,人的执行情况是一方面原因,而「采用别人的方法」这种行为本身也有一定原罪

1. 方法与问题的脱节:

人和人不一样,每个人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问题的根源也不一样。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刀切的完美方法。试图用别人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好比盲人抓瞎,难以切中要害。
而有些具有全面提升效果的方法虽好,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该犯的病还是会犯。

2. 方法与现实的冲突:

有些方法虽好,但是与我们自身原有习惯的冲突太大,容易引发我们强烈的抵触情绪,难以养成习惯。
还有一些方法,个人特色太强,并非人人皆适用。
更有一些方法,看上去很美,却难以与现实相结合,具体操作性差。其本质,不过是空泛的口号和道理罢了。


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不能再沉迷于对现有方法论的寻找中了。
试图用别人的脑子解决自己的问题始终是痴人说梦。

我必须放下对完美方法论的搜寻,开始反思自己问题的症结。

分析问题:为什么拖延?

说来好笑,我以前勤勤恳恳地了解各种方法,试图解决问题,然而我其实连我遇到的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都没有搞明白。

我只是随便给自己扣上了「拖延症」、「自控力差」、「执行力差」等一堆帽子,假装这些就是我生活难题的症结

然而「拖延症」、「自控力差」、「执行力差」这些东西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被这些笼统的帽子盖住的,是千差万别的真正根源

我以往所谓的拖延症解决探寻道路,不过是四处撞大运,心存侥幸的寄希望于某个解答、某种方法能够刚好碰到隐藏在拖延症这个帽子背后的我的核心问题,进而解决我的一切烦恼。

其本质上,是思维的懒惰,不愿直面问题的逃避,渴望立竿见影的贪婪。


所以想要真正根除我的拖延症,我必须要抓住隐藏在拖延症这个帽子之下的,真正问题

开始自我觉察

想要弄明白核心问题,我得先收集数据。

于是我开始了我长达一个月的观察计划。

其主要记录内容为:

  1. 拖延触发点:

    • 我会在怎样的心理状况下采取拖延行为?
    • 面对哪些事情我会想要拖延?拖延程度如何?我是以怎样的理由选择拖延着不做该事的?
  2. 拖延行为:

    • 当我拖延着不做该做的事情时,我在做些什么?
    • 我是以怎样的理由开始做该事的?
    • 我拖延的时候,心理活动如何?

我收集的数据结果节选如下:

1.拖延触发点:

  • 我会在什么心理状况下采取拖延行为?

    • 觉得自己效率低下的时候

      感觉与其在这么差的状态下开始做正事,不如刷知乎放松一下以此调整心情、调整状态,等到状态好了再开始做正事。

    • 焦虑未来的时候

      因为太过担忧未来于是决定刷知乎看看各种关于人生的话题、看看别人的故事,心想着说这不定会为我的人生指明另一条道路呢。

  • 面对哪些事情我会想要拖延?拖延程度如何?我是以怎样的理由选择拖延着不做该事的?

    • 1.有未来影响的事情

      比如完成一份要计入最终成绩的作业。
      事情对未来的影响越大(比如,在最终成绩中占比越重),我的拖延程度越重。

      因为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最佳状态来做这些最重要的事情。

    • 2.难度较大(投入产出比本来就低)的事情

      觉得自己做这个事情效率太过低下,不如刷知乎找找提升效率的方法,等准备充分了再去做。

2.拖延行为:

  • 当我拖延着不做该做的事情时,我在做些什么?

    • 刷知乎,看各种关于效率、自控、拖延症、人生经验的回答
  • 我拖延的时候,心理活动如何?

    • 如果没有看到有用的东西,就会觉得焦虑自责,一边焦虑一边寻找,被「找到非常有用的东西」的可能性推动着不断往下看。

    • 即使是看到有用的东西,也没有耐心静下心来消化分析。

    • 越看越焦虑,但就是被多巴胺不断刺激着,停不下寻找的脚步。

开始自我分析

根据我收集的各种数据结果,我意识到:

我的行为和心理状况有完美主义倾向,对做事情的效率有非常苛刻的要求,追求高投入产出比,却不尊重事情的客观规律。
我很希望自己随时随地都在有效利用时间,于是效率不够高的时候就通过刷知乎这种「低认知成本高获得感」的行为满足我对高效的渴望。

为什么会有完美主义倾向?为什么我这么希望高效?

循着这个问题,我发现我似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上大学之前,还是「多考一分,干掉千人」的时代,我被老师和分数逼迫着不断追求高效和完美。

而上大学后,一切则源于我给我自己制定的精准的人生规划。而这个人生规划要求我必须做到足够完美,足够高效。


刚上大学时,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年人,我需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才算对自己负责。
于是我就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人生规划,并把它拆解成人生不同阶段的一个又一个小目标。

比如我的人生规划中,大学阶段有一个「小目标」就是「去美国留学」。这意味着,我必须

「四年都一定要保证尽可能高的 GPA」、
「大一大二之内一定要完成 TOEFL 和 GRE 考试并取得相应分数」、
「大二开始一定要进入实验室并尽可能做出成绩」、
一定要获得导师强推荐信」、
一定要大三出国交换」、
「大学期间一定要有尽可能多的个人项目」……

我给我的人生的不同节点,限定了无数个「一定」的桩子,共同描出了一条狭窄的道路。

路上的每一个「一定」都环环相扣,共同决定了我能不能到达下一个节点。

这条路我走的如履薄冰,一旦浪费时间、偏离主线就会开始忍不住责备自己,导致最后我宁愿选择通过刷知乎麻痹自己,也不愿意「低效而不完美地前进」


说好的给自己设定目标能够给予人前进的动力呢?
为什么我给自己设定的了目标却导致我惶惶不可终日、焦虑而纠结、拖延而不肯前进呢?

因为这些目标的不可控性。

我的这些人生规划中,每一个小目标都在描述一个结果,而这些结果又具有巨大的不可控性
这种强烈的不可控性引发了我安全感的缺失,进而引发了我的焦虑
这种焦虑让我做事不得专注,效率低下
这种不专注和效率低下引发了我潜意识性的自责
而这种自责引发的痛苦,让我在需要做计划中的事情时自卫性地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这种强烈的抵触情绪让我开始忍不住拖延

一方面,我开始疯狂刷知乎,用这种膨胀的获得感去抵消对不可控目标的焦虑
另一方面,我只意识到了最终拖延的结果,却没有耐心去思考其根源,直接就踏上了寻找拖延症解决方法的道路。

其本质上,还是:

思维的懒惰,不愿直面问题的逃避,渴望立竿见影的贪婪。


既然原因是目标的不可控性,那么意味着解决途径有两条:

1. 增加目标的可控性:

把目标从不可控的结果转变为可控的过程,转变为过程中可控的行动
比如,「大一大二之内完成 TOEFL 和 GRE 考试并取得相应分数」是不可控的目标,而「每天背单词、听听力、进行阅读写作练习」是可控的行动。

2. 降低对可控性的要求:

把原先一定要达到的目标转变成指导方向,调整心态,不奢求以结果为核心的目标一定要完成。

以此为宗旨,我开始逐步调整我制定目标的标准,不再苛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完美、一定要随时随地都保持高效、一定要立即根除拖延症。我必须平和地接受我常常会犯错、常常很低效、永远也不可能完美的现实。

在自我反思中我意识到:不可能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一下子就做到摆脱拖延、一下子就能效率爆棚、一下子就可以完美自律。

因为「完美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执念,一种对改变过程的客观规律的否定

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前进本身。


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点不甘心。

我还是不怎么能平和地接受我要安安心心用一种很笨的策略前进的事实。

我当时总是把我的成长当成一个线性函数,出发时的策略决定了这个函数的斜率。

所以我总觉得我要找到最佳的策略,才能用这个策略安安心心前行。

后来在接触了「产品迭代」这个概念时,我才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产品迭代就是先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成本开发出一个完整的产品并投入市场使用,之后再根据市场反馈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
最开始开发出的产品可能惨不忍睹,却能在不断优化后趋于完美。

这让我意识到我并不需要在出发时就采用最佳的策略,而是应该不断迭代优化我的策略。

这样我的成长曲线就能更接近于指数函数。

我不能一次就找到能够解决核心问题的策略,但是我可以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提出策略不断优化策略呀。

我开始用迭代的眼光去审视我的前进道路。

LEVEL 4:自我迭代——从具体事件出发,提出优化策略

我还是喜欢追求效率、追求不断优化,但是我不再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高效了。

因为前者是对过程的实践,后者是对结果的执念。

在不断的自我分析、自我尝试后,我发现:

  1. 单纯分析出问题的普适性根源并提出相应策略的办法还是太宽泛了。
    不同具体事件的境况差异很大,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2. 直接建立新习惯的跨度太大。
    没有旧习惯的触发点根基(比如周期性时间节点根基,周期性事件事件根基),难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这意味着,要想对我的生活进行全方位优化,我应当:

  1. 「具体事件」为分析出发点,提出更为具体的优化策略,并对我的行为模式和应对策略进行迭代式升级。

  2. 统计旧习惯的触发点,分析旧习惯的触发点根基形成的内在原因,根据原因提出同类替代习惯、抑或是直接解决触发点。

逐个说明

1.以具体事件为分析出发点,提出更为具体的优化策略,并对我的行为模式和应对策略进行迭代式升级。

举个例子:

我每天都想要早起(具体事件),但是冬天起床很困难。

于是我开始记录我的原始行为模式、分析内因、提出优化策略、记录其效果并逐步调整优化策略。

针对早起这个事件:

  1. 外显行为:「赖床」。

  2. 感官感受:被子里好暖和,被子外面好冷啊嘤嘤嘤。

  3. 心理感受:想到要仰面起身就觉得十分难受!。

  4. 内心独白:「再睡十分钟啦,就十分钟嘛!十分钟你买不了吃亏!十分钟你买不了上当!」。

于是我针对不同内在原因提出了不同策略:

  • 「被子里面暖和,被子外面冷」:

  • 温和策略:先在被子里面穿好厚衣服,就不会觉得那么冷了。

  • 残暴策略:铃声响了一脚蹬开被子,这样就没有内外的分别了。
    同时寒冷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迫使我变得清醒。

  • 「仰面起身困难」:

    那就先翻过身去,跪着起来。

  • 「内心的抗争」:
    不妨用「先起床十分钟啦,就十分钟嘛!十分钟你买不了吃亏!十分钟你买不了上当!」与之抗争。

  • 另外,设置闹钟的手机就在手边,太容易诱人犯罪了。所以要把手机放在(上床下桌的)床下面的桌子上,这样想要关闹钟就必须下床了。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尝试了不同策略,并对不同策略的反馈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新的策略。

  • 「被子里面暖和,被子外面冷」之 温和策略:

    效果反馈:在被子里穿衣服实在是太困难了!动作超慢不说,穿衣服的过程中被子漏风,冷得人不想穿衣服。

    优化分析:舍弃。

  • 「被子里面暖和,被子外面冷」之 残暴策略:

    效果反馈:

    「蹬被子」任务完成后,整个人瞬间就清醒了,后续的「穿衣起床」任务自不在话下。
    由此「起床」任务被转化成了「蹬被子」任务。
    然而「蹬被子」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内心活动具有强大的阻力,在几天的尝试下「蹬被子」已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优化分析:不要管内心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脚上。

  • 翻身跪起策略

    效果反馈:有些时候效果很棒!有时候容易翻过身来继续跪着睡。

    优化分析:继续尝试一段时间再说,不行就舍弃。

  • 起床十分钟策略:

    效果反馈:这个手段在进行抗争时效果很好!但是容易穿上衣服在床上赖十分钟。

    优化分析:对抗语句改成「穿上衣服下床洗漱完再等十分钟,如果还想睡,可以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

  • 手机放在床下面的桌子上策略:

    效果反馈:下楼梯这个活动造成的心理阻力太大,往往导致我捂住耳朵继续睡,等到二十分钟后闹钟自动停止为止。

    优化分析:把手机放在脚边。这样想关闹钟必须起身,起身后就差不多清醒了,「起身」的心理阻力比「起身+下楼梯」小的多。

由此再对优化后的策略进行新一轮尝试,逐步淘汰,逐步升级。

2.统计旧习惯的触发点,分析旧习惯的触发点根基形成的内在原因,根据原因提出同类替代习惯、抑或是直接解决触发点。

举个例子:

根据对过往的观察,我发现我每天中午吃完饭后都非常容易拖延失控,老是一言不合就开始刷知乎。

这里每天中午吃完饭后就是我刷知乎这个拖延习惯的周期性时间节点根基

原因分析:

我发现这个根基的形式是因为我中午有午休的习惯,但是吃完饭四十分钟之内不能睡觉。
而我吃完饭又很「饭困」,脑子不清醒没法学习,但是又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就开始刷知乎。
但是又因为脑子不清醒,所以很容易失控沉落,即使到了该午休的时候也不愿意午休了。

这样分析之后,我提出的初步策略就是:

  1. 选择新行为替代原有行为

我可以把每天中午吃完饭后的行为替代为洗衣服、打扫卫生、取快递等动脑性低又不容易上瘾的行为。

  1. 解决触发点

    中午少吃点,就不容易饭困,不容易失控了。

然后我又可以对提出的优化策略进行实践并逐步迭代升级。


LEVEL 5:全面升级——搭建自我监测记录和分析反馈系统

然而想要对我的生活进行全方位优化,我不可能光凭脑子进行模糊记录和统计。
我需要一个自我监测记录系统,然后在固定时间对自我监测记录系统中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

自我迭代系统的需求分析

  1. 时间轴的方式记录每天的事件、采取的行为模式心理活动
  2. 分析行为模式的内在原因、分析周期性行为模式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3. 提出相应事件的优化策略
  4. 记录优化策略的实践效果反馈,进一步调整策略

这意味着我的自我迭代系统分为记录分析两部分。

自我记录工作流及工具需求分析

工作流设计:

  1. 以时间轴为依据,记录事件。
  2. 在事件旁记录「复盘」(行为模式心理活动心得与感悟)内容。

工具需求分析:

  1. 事件记录要方便快捷。
  2. 能在事件旁记录「复盘」内容。
  3. 回顾分析时能够对复盘内容进行快速浏览。

TRIAL 1:纸笔手帐模式

一开始我都是在手帐上手动画一根时间轴,在旁边记录事件和复盘内容。

这种以时间轴为核心的记录方式不仅能够方便我进行自我监测,还是一个培养时间意识的神器。它能让我非常直观地了解到:

  1. 我今天什么时候用多少时间做了什么事情(增强了对生活把控感)
  2. 不同事件的总时间投入(认识到在哪些事件上下刀子可以挤出时间)
  3. 事件的时间投入产出特点(方便未来进行任务规划时有一个量化标准)
  4. 今天时间已经过了多少,还剩多少(增加紧迫感)

在真正开始对我的生活进行精确记录后,我才意识到:

我意识中的一天和真实记录的一天居然有如此大的差别!

我自以为投入学习的时间挺多,实际上真正学习的时间非常少;自以为处理一些琐碎事情花的时间很少,实际上却占了我一天中的绝大多数时间。

这种自我记录让我对生活有了一种很强的把控感:我开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了解到我每天的时间、精力花费,了解到行为的前因后果
我更加清晰地意识到我的行为模式、心理模式、思维模式、每天的习惯、做事的顺序等有多么大的优化空间。

反馈分析策略

  1. 我会在每天早上浏览昨天的记录,根据昨天的复盘心得明确今天一天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实践昨天提出的策略
  2. 我会在每个周六拉通分析上周的记录,从几个维度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
  3. 横向分析

    横向对比不同星期同一时间阶段的精力状况、行为和心理趋向,提出优化策略。

  4. 纵向分析

    分析一天中不同时间阶段的精力状况、行为和心理趋向,提出优化策略。

  5. 常规性任务分析

    选择一个常规性任务,查看一周内所有相应任务的复盘心得,建立相应任务的时间投入产出模型作为未来制定目标时的量化依据,并提出相应任务的优化策略。

我建立的这个自我监测和分析反馈系统让我能够不断尝试和改进各种策略、不断摸索出对我来说最有效的行为模式,不断自我反思、自我优化、自我成长。


但是手写记录实在不方便,而且往往容易出现纸张空间不够的情况。

另外,手写的记录模式让之后在查看相同事件的不同时段复盘内容时,困难重重。


于是我开始寻找有没有什么数字工具能够替代手写方式,方便快捷而直观帮我进行自我记录呢?

TRIAL 2:Timetrack.io (前身为 aTimelogger)

在不断地分析比较各种工具后,我选择了功能无比强大,被评价为「近乎完美的时间管理应用」的Timetrack.io。

Timetrack.io 的功能非常多,不仅仅可以展现以时间轴为依托的行为记录,还可以自动统计数据,生成各种统计图表。

我一开始也觉得这款工具好强大啊!相比起我原来的用手帐手动记录、手动分析的模式简直就是弹弓遇上火箭炮。所以我当时花了很多精力试图适应它。


然而我始终用着不顺手,实在难以培养使用习惯,很快就放弃了。囧。

由此我不禁开始思索,为什么「接近完美的时间记录应用」不能解决我的自我记录需求呢?
我在选择工具的时候到底犯了什么错?

我原先记手帐的工作流是:

  1. 画一根时间轴
  2. 做完一件事情,就在时间轴上圈出相应的时间区间
  3. 在区间旁标注「事件」及「复盘」内容

然而 Timetrack.io 的工作流是:

  1. 从标签里选择事件
  2. 按开始按钮开始计时
  3. 要是想添加「复盘」内容,可以点开事件添加 comment

主要差异包括:

  1. 事件添加方式不同:

    我的记录添加方式以时间轴为核心,在时间轴上添加事件;
    Timetrack.io 是以事件的类别为添加核心,时间轴只是其数据展示的一部分。

  2. 「事件」和「记录」的发生时间顺序不同:

    我在事情发生完毕之后才开始记录;
    Timetrack.io 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开始记录了。

  1. 事件细化程度不同:

    Timetrack.io 只能记录几个固定的事件类别,完全违背了我对具体事件进行记录的初衷。


我在选择时犯的最大的错误和我之前在「追寻他人方法论」时犯的错误简直如出一辙:

单纯以工具和方法论自身的强大为选择标准,忽视了工具与问题(需求)的脱节,或者工具与现实(自身使用习惯等)的冲突。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工具?

解决的办法当然也和「追寻他人方法论」的终结办法如出一辙。

那就是:

抓住问题的核心。
也即明确自身的需求

我的需求是什么?

我的需求,是找一个符合我自我记录工作流的应用,而不是其自身功能有多么强大,设计有多么完美的应用。

本着这样的一个需求,我进一步挑选出了时间块。

TRIAL 3:时间块

时间块非常符合我工作流中的三个需求:

  1. 方便事后记录
  2. 可直接在时间轴上以直观的方式添加事件
  3. 可为事件添加复盘记录

然而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我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

  1. 时间块为了使记录更加快捷,对事件进行了标签化分类

    相比 Timetrack.io ,时间块可以在要添加事件的时候新建事件标签。
    但是在我添加了太多具体事件后,我的标签栏变得非常臃肿。

  2. 时间块为了记录方便,时间划分非常笼统

    一个小时内的时间块最精确只能化分为:00 - :15:15 - :30:30 - :45:45 - :00这几个固定时间段。

    这导致我一些小于15分钟的琐事没有办法精确记录,还有一些跨时间块区间但是小于30分钟的事件没有办法精确记录。

  3. 不同平台不支持同步。

  4. 时间块在常规视角下记录心得的区间非常小。

    这导致每当我想要看文字很多的复盘内容时,我必须要一个一个点击事件的心得小页面,等其跳转到大的心得页面后才能查看完整复盘。
    这非常不便于我进行回顾分析。

除了第三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并不算是时间块的缺点。
因为它本身主打「轻记录」,以防止用户花费过多精力在精确记录上,难以培养时间记录的习惯。

这个出发点我非常欣赏。但是欣赏归欣赏,不能因此削足适履,委屈我自身的核心需求。

我的需求本来就是精确记录、能够方便直接地看到我的复盘内容。
这两点原因让我不得不放弃时间块。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又滚回了手写模式。

TRIAL 4:苹果原生日历

直到有一天,我看着苹果原生日历上的简洁美观的课程安排,突然虎躯一震:

为什么我一直把日历当成一个安排未来的工具,而不能把它作为一个记录过去的工具呢?

我发现原生日历完美地符合了我的需求:

  1. 方便事后记录

  2. 方便直接在时间轴上以直观的方式添加事件

可以在日历上直接用鼠标拖动选择一个时间区间

  1. 可在行为旁添加复盘记录

可在 Add Notes 一栏填加复盘内容

在 Add Notes 中添加复盘内容
在 Add Notes 中添加复盘内容

原生日历还满足了时间块不能做到的需求:

  1. 可以精确记录

在右边的详细页面点击时间可以对选中的时间区间进行进一步精确修改。

null

调整精确时间
调整精确时间

  1. 可以快速回顾我的复盘:

回顾时:选中一个事件,在右边的详细页面可看复盘内容。
切换到下一个事件时,直接按「向下键」即可。

回顾
回顾

而且原生日历多了一些手写记录模式无法做到的功能:

1.选择 Week 视角可直接对上周所有内容进行一览,汇总反馈分析时更加方便。

Week 视角
Week 视角

2.原生日历支持对事件或者复盘内容进行检索。这个功能非常便于我对「常规性事件」进行汇总分析。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眼睛会瞎掉啦!

对同一事件进行搜索
对同一事件进行搜索

由此,我圆满完成了「自我监测系统」在工作流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手写模式向数字模式的转换。

FBI WARNING

我知道我使用的这种自我监测记录和反馈分析方式可能并不适合绝大多数人
对于别人来说,它可能过于繁琐,难以落实。

我把它写在这里也并非是想要安利我的这种使用模式。

因为正如我前面所说,每个人的核心问题千差万别,自身的需求亦是千差万别。
我以前就是犯了「不愿意独立思考,老是投机取巧想要采用别人现成的答案」的错误,一直沉沦于他人方法论的海洋里。

盲目采用别人现有的方法论和工作流这种行为永远不可能真正解决自身面临的核心问题。

我想要在这里分享的:是我逐步摸索建立自我迭代系统的过程;是分析自身问题、抓住自身核心需求从而独立寻找解决策略的意识。

要是这个过程能为你根据自身需求建立自己的成长系统提供一点点灵感,我就很开心了。

LEVEL 6:更进一步——搭建时间管理系统

如果自我监测记录系统代表着过去,那么时间管理系统就代表着未来。

在通过自我监测记录和分析反馈系统对过去的行为提出优化策略后,我还需要进一步用时间管理系统帮助我把提出的优化策略进行落实。


我其实很早就开始研究时间管理策略了。
然而当时的研究状况还是如同我对抗拖延症的状况一样,始终:

沉迷于方法论和工具的寻找,不清楚自身的核心问题和需求。

而在我的自我监测记录和分析反馈系统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我才开始对我的时间使用模式痛点有了更加清晰的体会。
这之后,我才真正建立起了适合于我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


其实时间管理就两部分:

  1. 安排好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规划

  2. 在规划的时间完成规定的任务(执行

我以前老觉得我的规划没有问题,问题都出现在执行上。

后来才意识到:

执行出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对规划。

如何有效规划?

在了解了许多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后,我发现时间管理这个词本身的误导性非常强,仿佛在暗示我该对「时间」这个「客体」进行管理。

这导致我每次做规划都是在以最高效最理想化的方式将时间分配给任务,以此「管理时间」

然而,时间管理的本质其实是在规划我们自身这个「主体」的行为。
与其说是时间管理,不如说是行为规划


既然是以人为主体,那么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就必须要考虑在人的行为决策执行过程中,情绪机制的巨大影响,并且顺应这种原始情绪系统

比如,过于模糊过于庞大的任务规划就很容易引起原始系统的抵触情绪。这导致我们在想要执行某个安排好的任务时,容易在与巨大的心理阻力不适情绪的抗争中败下阵来,进而采取拖延行为。

以此为指导,我给自己制定任务的原则就是:

  1. 量化:长期目标量化成每日行动,由此才不会焦虑,总觉得有什么目标没有被落实
  2. 拆分: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小目标拆分成可执行任务,增加目标的可执行度
  3. 具体:可执行任务进一步细分成无痛的具体行动,以降低单个任务难度

然而我不能光用脑子记住我的规划和制定的任务,其一是任务容易遗漏,其二是这些任务始终充斥在大脑里,让人难以专注于手头的事情。

所以我需要一个任务管理系统来减轻我大脑的负担,让我能更专注地完成当前的事情。


任务管理系统的探索之路

任务管理系统的作用就是解放大脑,让我不必担忧未来,能够专心于当下。

前面说过,我其实在探索拖延症解决方法论时就开始探索各种任务管理应用了。

然而当时完全没有什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工具」的意识,直接就一头就栽进了各种工具的选择海洋里。
后来 根据颜值 多方比对挑选出了滴答清单。

TRIAL 1:滴答清单

滴答清单的界面简洁清新美观,优秀的交互设计让用户能轻松上手,其功能也非常强大,可以说是任务管理软件中的翘楚。


我对滴答清单的使用经历了这么几个探索过程:

LEVEL 1:单一待办清单

工作流:直接把所有任务都添加到 Inbox 里并设定好截止时间和优先级,之后要做任务时直接在 All 界面里查看按照不同截止时间和优先级分类的任务。

然而把所有任务全都存在一个清单里的做法让我每次寻找最该做的任务时,都要在一堆属性相同的任务间筛选。

LEVEL 2:按种类分类

滴答清单支持新建不同清单以及清单集合。

我就按照学习生活分出大类,并在学习集合里按照科目分类。
不同科目又按照作业课程复习预习任务自主拓展任务进行分类。

后来觉得不好用,又把学习集合按照主线任务支线任务进行分类,不同任务下又按照学科进行分类。


然而这么分来分去,每次我打开滴答清单时,还是不知道应该从哪个任务下手,于是又陷入一顿纠结。

这种详细的清单分类,唯一的效果就是:增大了我翻看清单的时间成本。

LEVEL 3:四象限法

我始终觉得是我的分类标准不够好,导致我始终无法用滴答清单来有效管理我的任务。

于是我又开始到处寻找高效的任务分类标准,并选择了大名鼎鼎「四象限法」。

然而打开滴答清单,在「重要且紧急」清单里我还是会面临一大堆任务,陷入现在最该做什么的纠结与选择中;而「不重要不紧急」清单中的任务会一直被我堆着,最后越堆越多,变成了棘手的事情。

LEVEL 4:按照开始时间分类

后来我终于开始有一点点思考自己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求的意识了。

我发现我在使用滴答清单的时候,一直有一个很闹心的问题:

我一般会把所有要完成的任务都添加到滴答清单里,但是有些任务需要等到一定时间后才需要被关注

但是滴答清单里只有截止时间,并没有开始时间。
而一大堆当下不需要关注的任务堆在清单里,非常扰乱视听。

所以我就手动按照星期分类,把相同星期开始的任务集中在一个清单里。

这种方式虽然需要我手动将没有完成的任务移动到新一天的清单里,却因为解决了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大提升了我的效率,让我不会再看到滴答清单就一头乱麻了。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无论我怎么设计我的分类标准,怎么重建我的清单结构,用着用着,我还是会回到用脑子记忆任务的模式。

我以为是数字工具束缚太大,于是换到了手帐模式,这样我就有了更多操作空间。

但是即使是用手帐、尝试了更多种分类策略进行任务管理,我还是不能好好用工具接管我大脑中储存的任务。做事情的时候还是满脑子都在担心有什么任务忘记了,待会儿还该做什么,有什么任务快要截止了……

不得专心。


我一直以为是我的任务分类系统不够完美,导致我不能好好用工具接管我脑中的任务。

直到后来在学习 OmniFocus 的过程中看到 OmniFocus + GTD 这个视频时,我才真正意识到,其实这些分类标准都没有太大问题。

我真正缺少的、忽视的,是 GTD 中最最重要的环节:

review(回顾)

我需要定时回顾维护我的系统,这样它才能运转良好,进而在我未来需要的时候,打开系统我就能很快知道我现在最应该做什么。

然而我当初是怎么使用滴答清单的呢?

我总是有任务就加入滴答清单,却没有定时回顾和整理滴答清单中的存放的任务的习惯。

往清单里面加东西的时候倒是一时爽,结果后来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混乱,全部堆在 Inbox 里。
分类清单中原先不紧急的事情变成了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变得重要,全都没有进行重新调整。

这导致每次我想做任务了,打开滴答清单看到的全是一盘散沙,最后还得重头看一遍所有任务,分析我现在最该做什么。

这样,滴答清单中的清单和一张白纸记下的清单又有何分别?

久而久之,我越来越不信赖这个系统,最后还是只能通过到处贴便签的方式提醒自己。

但是由于不回顾,便签对我来说也是同样的收场。

最后我还是只能把一堆要做的事情留在脑子里,与建立任务管理系统解放大脑的初衷背道而驰。


直到,我遇到了 OmniFocus。

TRIAL 2:OmniFocus

其实对于广受赞誉的「时间管理神器」 OmniFocus 我是早有耳闻,跃跃欲试。

然而面对复杂的细节设置五花八门的模块、相比起滴答清单来说奇丑无比的应用图标和初始界面(后来发现 Mac 版界面很好看,iOS 版是真的丑的难受):

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后来放弃了滴答清单,我只能转过头来把最后一丝希望寄存到 OmniFocus 上,希望能通过掌握这个「庞然大物」,拯救我混乱的任务管理系统。

然而 OmniFocus 的教程简直浩如烟海,一开始学习时,我又开始走起了我「探索方法论」时的那条盲人抓瞎的道路:

学习没有针对性,胡子眉毛一把抓。

我看了好多教程,却越看越焦虑越看越混乱越看越摸不着头脑,感觉永远看不到头

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


复杂工具的学习陷阱

我发现我以往在学习类似于 OmniFocus 这种拥有繁多功能的工具时,过程和下场往往如出一辙

我以前想学 Photoshop,买了一堆书开始啃,越看越懵逼,看了好久书还是不知道怎么用 Photoshop 完整地修一幅图。

我以前想学 Anki,看了一堆教程,越看越懵逼,看了好久教程还是不知道怎么修改卡片样式。

现在反思起来,主要是两方面问题:

  1. 学习没有针对性,直接跟着教材从最底层的细节上手。面对陡峭的学习曲线望而却步,在学会使用工具做真正想做的事情之前就被繁多的学习内容吓跑了。

  2. 脱离实践沉迷于理论学习,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大堆知识,对于单个知识点却缺乏实践训练,最后上手使用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


那么,如何学习大型工具?

在不断的探索之后,我才明白:

想要掌握任何由繁多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都需要两条探索路径相辅相成。

1. 自顶而下的探索:从工作流入手。

比如说,如果我想学习如何用 Photoshop 修图,我就应该先去看别人是如何使用 Photoshop 完整修完一幅图的。

而不是一开始就陷在「液化工具」,「画笔工具」,「套索工具」这些底部基本组成部件的细节里。

没有整体工作流为蓝图,关于基本组成部件的知识只是一个个散落的碎片,难以系统记忆,也无从知晓如何有效利用它们。

2. 自底而上的探索:从工具的基本组成部件入手。

当我掌握了别人修图的工作流后,我就可以开始深入探索工作流中使用到的各个部件的具体功能了。

由工作流建立起宏观意识后,我对于「液化工具」,「画笔工具」,「套索工具」这些细节部件对于整体起到怎样的作用有了非常直观的理解

在这种直观理解的帮助下,我就能在深入了解基本组成部件时不感到迷茫和枯燥。我还能进一步探索这些部件的不同使用方式会对整体产生怎样的影响。学习起来不容易觉得枯燥,也更容易记忆。


另外,在走任何一条路径时,都要做到不断实践不断动手应用工具,而不是让自己的虚浮的理论楼阁再高一层。


如果只是想使用该工具执行一些特定的任务,那么只需要自顶而下,从相应任务的工作流入手就好了。

不明确使用工具的目的就老老实实跟着教程这种自底而上的资料学习只会:

  1. 花费过多不必要的时间

  2. 挫伤人的积极性,导致半途而废

  3. 使人陷于工具的无数基本组成部分无数单一功能的细节当中,而不知道如何把各个部分、各个功能组合在一起使用,达到意想不到的整体性效果

但是,如果想更深入地掌握工具,使用工具达到现有工作流以外的效果,就必须要结合自底而上的探索道路,了解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深入了解工具的更多细节。

只有了解底层部分的实现,才能真正灵活调用工具,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工作流。

这种不断的从宏观到细节,再从细节到宏观的学习和思考方式,才能帮助人真正做到灵活使用工具,达到随心所欲的目的。


秉持着这样的观点,我对 OmniFocus 的学习资料进行了如下分类:

  1. 工作流(自顶而下)。
  2. 部件功能介绍(自底而上)(网上各种完整教程基本都属于这个部分)。
  3. 心得技巧(碎片化)(顶底皆有)。

由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会越学越懵逼了:

因为我学习的大部分资料都是自底而上的路径。

他们致力于展示一个个工具的组成部件,工具的各种功能细节,以为我未来能够灵活使用工具打下扎实的基础。

然而这些碎片化的底层知识在没有宏观工作流的指导下,只会让初学者感到枯燥而迷茫。

这就好像我一上手学做菜,就被迫学习各种「盐」、「味精」、「料酒」的功能,学了很久还是对于如何做一顿麻婆豆腐一脸懵逼。

一开始就深陷于各种「细节」而没有「宏观」的地图为指导,我学起来只感觉枯燥又迷茫。

直到,我遇到了这个只有 7 分 56 秒的介绍 OmniFocus 使用工作流的官方视频。

这绝对是能最最最快帮你上手 OmniFocus 的教程

这个视频讲述了在 GTD 工作流下 OmniFocus 的使用。
看完它我顿时有种五雷轰顶大彻大悟的感觉。

说来惭愧,我以前看过 GTD 的原著,也看过很多 GTD 的教程和使用心得,对 GTD 的流程简直是背的滚瓜烂熟,却依然没有做到用 GTD 有效管理我的人生。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套系统只是存在于我的理论知识中罢了。

它始终沉睡于理论的高台中,难以扎根在实践的土壤里。

理论知识再丰富再完备又如何?
没能融入自己的生活习惯,它也始终只是一个飘渺的魂魄罢了。


而 OmniFocus + GTD 这个视频,却把 GTD 这套哲学、这套标准转化成了真实可操作完整工作流

犹如把一个飘渺的魂魄注入到了一具真实可触的肉体里。

真正做到了,为 GTD 赋形

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

什么是优秀的工具?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系辞》

能够加速某些原有工作流执行的工具可以称作好的工具,却达不到优秀的标准。

它们始终只能以「器」的角色存在。

而真正优秀的工具,早已跳出了单纯的「器」的范畴,上升为「术」与「道」甚至于「魂」的赋形者。

它们把形而上的行为标准和哲学融入到形而下的工具具体功能和硬性设计中,让「魂」、「道」、「术」在「器」的工作流中流动。

真正做到:

将无形赋予有形。

OmniFocus 便是这样的优秀工具。


随便举两个例子:

1.无限层级子任务

比如,我都听了无数遍「要把大任务拆分成小行动,逐层拆分才能轻松落实」这条「术」了。
我也明确以此为我规划任务的宗旨。

但是在实践中,要把列表中的任务重新删掉改成更小的任务实在是难以操作、费心费力

这种操作层面的原罪,让这条「术」只能长期漂流在形而上的世界里,难以在应用中扎根。

而 OmniFocus 支持的无限层级子任务却为它提供了形而下的躯壳,让我一下就能轻松把大任务拆成小行动,真正落实这条「术」。

null

无限层级子任务
无限层级子任务

2.review(回顾)

比如,「回顾」是任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

然而,合理有效地进行定时回顾却不容易做到。

因为不同任务的回顾频率标准不一样。

有些事情必须一天一回顾以提醒自己;
有些事情却不那么紧急,一年一回顾即可,老是回顾反而浪费精力。

有效回顾又成了一个难以被落实的道理。

而 OmniFocus 针对不同任务可以设置不同的回顾间隔频率,回顾时只需在专门的回顾板块里回顾即可。

这个板块无时不刻在提醒我:

真正好的时间管理系统需要不断地回顾和维护。

我研究过很多任务管理应用,而 OmniFocus 是唯一一个专门提出一个回顾板块、在设计中就强调回顾对个人任务系统的重要性的应用。

它真的和市面上那些 全是套路的 以待办清单为核心的任务管理应用很不一样。

它的不一样,不仅体现在其整体布局里、其细节设计里,更是体现在它传达的「魂」里


越是深入研究,我越发现:OmniFocus 不仅仅是 GTD 的赋形者。

在它的背后,蕴含着 OmniFocus 设计团队对任务管理这个宏大的需求更深入更细化的思考

他们真正抓住了很多在任务管理的实际操作应用中的痛点。也在非常明确地向我传达着这样一个讯息:

任务的管理是为任务的执行服务的。

说来惭愧,我是在不断学习 OmniFocus 的过程中才真正意识到了我对任务管理系统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我不是想要什么帮我变着花样分类存放各种待办任务的存储器,而是想要在有需求时能读取到有效的指令集

所以在我的眼中,优秀的任务管理系统的优秀之处不在于其对任务进行输入、储存、分类的能力,而在于其输出有效指令的能力。虽然前者往往是后者的基础,但后者才是真正的核心需求

而 OmniFocus 很多功能设计的内涵,就是在增加用户读取到的指令的有效性。

这个有效包含两部分:

  1. 立即可行
  2. 优先级高

拿立即可行出来举例吧:

一个任务的立即可行性受两方面限制:

1.时间条件限制:需要满足一定时间条件才能执行

2.客观条件限制:需要满足一定(时间除外的)客观条件才能执行

让用户在查看指令集时读取到任何因为有这两方面限制不能立即执行的任务都是在浪费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而 OmniFocus 团队则对它们做了充分的考虑,最大化地减少了这两方面限制对用户读取到的指令的立即可行性的影响。

他们就是被说烂了的 OmniFocus 的特色功能:defer 和 context。

defer(推迟开始)

我开始提到过:

我发现我在使用滴答清单的时候,一直有一个很闹心的问题:

我一般会把所有要完成的任务都添加到滴答清单里,但是有些任务需要等到一定时间后才需要被关注

但是滴答清单里只有截止时间,并没有开始时间

而一大堆当下不需要关注的任务堆在清单里,非常扰乱视听。

而OmniFocus则完美解决了我遇到的这个问题:

它开创性地加入了 defer 的功能,让我可以设置任务的开始显示时间(即等到相应时间节点这个任务才会被我看见),消除了时间限制对我读取到的指令的立即可行性的影响。

context(上下文)

有些任务有一些外部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地点限定(到超市时才能做的事)、他人行为限定(等收到老师回复后做的事)。这些有客观限制条件的任务都堆在我的清单里,继续扰乱视听,影响了我清单的立即可行性。

而 OmniFocus 则把有客观限制的任务加以不同 context 进行区分。这样做事情的时候可以直接查阅 context 模块,看看现在具备什么条件,以此为依据选择相应 context 下的任务。


这些设计都体现着 OmniFocus 团队对于任务管理这个需求的思考、对做任务管理时面对的核心问题的思考,并把一套任务管理的哲学融入在了工作流的设计里。

他们不仅仅是想用 OmniFocus 辅助你做任务管理,更想用 OmniFocus 教你怎么做时间管理、任务规划,教会你时间管理背后的「术」、「道」、「魂」。

有的工具只能帮你提升原有工作方式的速度,有的工具却能教授给你更为高效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

而后者,才是我眼中真正优秀的工具。


我的 OmniFocus 工作流

我的 OmniFocus 工作流分为两部分,一者为「入」之工作流,一者为「出」之工作流

「入」之工作流

「入」之工作流即我如何把我大脑中的任务输入到 OmniFocus 这个任务管理系统中。

我生活中任务的收集和分类分为两条路径:

1. 自底而上:

任务先以个体形式(比如我脑中漂浮的各种碎片任务、外界突然加给我的某些任务)出现并被我记录,之后我再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

针对这类任务,我对工具的需求就是:

  1. 方便快速添加
  2. 方便分类整理

    这部分需求基本上任何任务管理工具都能做到,OmniFocus 自不在话下。

    这些任务出现时直接(设置好属性并)加入 Inbox 即可。
    之后我再根据不同特征对他们加以不同 context 标签或者融入不同 project 里,或者进一步修改属性。

2. 自顶而下:

即我先有一个一个大目标,然后再对目标逐渐细分,分到可执行的行动任务。

OmniFocus 的无限层级子任务功能完美符合了这种自顶而下将宏大的目标拆分为一个个小的可执行任务的需求。

我只需把目标新建成 project,然后不断思考并记录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什么,然后再把想到的任务继续往下细分成更小的行动。

「出」之工作流

「出」之工作流即以怎样的方式、怎样的习惯读取 OmniFocus 中存放的指令集

我后来才意识后,我之所以不能好好利用滴答清单作为我的任务管理系统,是因为我只规划了「入」之工作流,没有考虑过「出」之工作流。

我只花了精力把任务收纳进滴答清单里并进行各种标准的分类。

但是我忽略了用外部系统替代大脑进行任务管理时,

最重要的不是「入」(输入)的过程,而是「出」(读取)的过程

因为任务的最终目的,不是被存放,而是被执行


我一开始使用 OmniFocus 的时候,还是用着用着就又回到了用脑子记任务的模式。

我以为是我的使用模式不够好,于是就一头扎进网上关于 OmniFocus 的各种心得技巧里。

后来我才意识到,我之所以不能用 OmniFocus 接管我的任务,是因为:

我没有把任务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完全移交给它。

我没有给予它充分的信任,没有给予它 Root 权限,我没有完全把我大脑里关于任务管理的这部分内容全部转交给它,我还是会用我的脑子记忆任务。

我还是想着,等使用这个系统的方式足够好了,我再给他授权。

然而我不给它授权,它就永远不可能变得足够好;就像如果我不前进,我就永远也不可能找到最佳策略。

所以我还是得用迭代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一开始的使用方式再坑爹又怎样,一步步 调教 优化就好了嘛。

最重要的是,我得一开始就给予它充分的信任,把我大脑里关于任务管理的内容全部都移交给它,一件也不能留在脑子里。这样,它才能真正成为帮我管理任务的外脑


因此,我的「出」之工作流就是以此为原则设计的。

我的「出」之工作流主要分为两部分:

  1. 定时的清理
  2. 随时的读取

1. 定时的清理

我会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午休起床后」、「晚饭回来后」回顾清理 OmniFocus,以维护其系统的运行良好。这样它才有能力承担任务管理的重任。

2. 随时的读取

每当我有空闲了我就打开 OmniFocus,读取出指令并执行。我让自己变成了一个只记得当前任务的傻子,任务管理的事情一概不管,完全地沉浸在当前任务中。任务做完了再看 OmniFocus ,然后才知道下一个任务。


结语

然而,这些系统的搭建完成还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转变和成长发生在不断自我迭代的前进道路中。

这条路上没有什么轻松而华丽的瞬间转变,有的只是平凡而琐碎的自我革新。


从当初的拖拖拖拖到 ddl 满脑子都只想着放弃,到如今执行力爆表效率、爆棚能够心平气和管理好我的生活。我觉得 2017 年我最大的改变就是:

由向外求,转变为向内求。

我不再等待有什么「经验」能够解救我于水火之中了,我不再期待有什么「方法」能够一蹴而就地解决问题了,我在不奢求有什么「神器」能立竿见影地提升效率了……

我开始更加深刻地明白没有任何人能帮我解决我自己的问题。我只有自己反思,自己摸索,自己尝试,自己分析。

我终于明白了不是找到了最佳的策略才能前行,而是在前行中才能找到最佳的策略。

任何一开始看起来缓慢而笨拙的策略,在不断的迭代中都能趋于完美。

所以我不再沉迷于寻找最佳策略了,因为我清楚,用任何策略开始都一样。

更重要的是:在前进中不断调整,不断优化。

成长没有捷径,改变需要耐心。

不要再期待别人的经验能拯救你了,现在就开始你的自我迭代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