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今日头条举办了首届金字节奖颁奖典礼。所谓金字节奖,按照官方的说法,是今日头条为内容生产者打造的「内容行业标准」,旨在发现、推荐优质的科技报道。颁奖礼上今日头条高级副总裁赵添就这样说道

目前科技报道的繁荣,离不开我们所处的剧变时代。互联网走向线下,融合众多传统行业,衣食住行都与科技公司息息相关;人工智能与各个领域交叉,势必要对各行业进行改造。 能够看到,科技已成为全民话题,而将关于科技的新知趣闻、波谲云诡都记录成字节,自然成为关切时代的应有之举。金字节旨在鼓励这种行为。

换句话说,这是一家科技内容分发公司举办的针对科技内容的奖励机制。

细心去看这次的获奖名单不难发现,这些被今日头条认可的科技内容的生产者,却都出自于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随后在一篇《科技记者们的门派》文章里做了一番这样的总结

虽然金字节奖是为了寻找中国最佳的科技报道,但无论是颁奖嘉宾,还是获奖者、入围者,其实大部分都出自几个知名媒体系——原南方报系(包括衍生的21报系、新京报等)、财经财新系、第一财经系、中青报系、中企系等。 这说明,这些辉煌一时的媒体,所播散的种子,在遍地开花。

但另一方面,「刺猬公社」也发现,这些获奖者或入围者却来自其他科技媒体,比如虎嗅、钛媒体、爱范儿,以及各大门户网站科技频道等报道……上述两个有趣的发现至少说明了两点:其一,中文互联网的科技报道话语权依然被传统媒体或传统媒体人所掌控;其二,中文互联网的科技报道已然成为几乎所有类型媒体——从财经类到科技类的重要主题,甚至唯一主题。

这是技术垄断大众媒体的典型表现。尼尔·波兹曼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在《技术垄断》里发出警告:「技术垄断并不会使其违法,也不会令其不道德,甚至不会使其不受欢迎。只不过会使它们隐形,因此变得无关紧要。」

对大众媒体的影响和塑造只是技术垄断的冰山一角,最近几年大量科技类书籍成为畅销书,也是公众对此趋势的一种回应,我也不得不承认,这种「隐形」的技术垄断心理也在深刻影响我的阅读体验,在刚刚过去的这个长夏里,我在阅读几本新书、旧书时也有意无意地将二次体验和解读延伸到技术层面。

看的技术与艺术

「看」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天然技能之一,却又在被技术塑造、强化。下面是关于「看」的几个书目:

  • 瓦伦特·本雅明:《摄影小史》[1]
  •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看》
  •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如何观看世界》
  • 威尔·贡培兹 《现代艺术 150 年》

上面几本书的历史跨度非常大,本雅明的《摄影小史》发表于上世纪的 20 年代,而米尔佐夫的《如何观看世界》则是最近几年的作品,但毫无疑问,这些图书都对准了「看」的主题,其解读的角度放在当下技术,尤其是视觉技术正在「吞噬」世界的背景下也有不少的借鉴意义。

比如,「看」的技术在变革,对人类身心的影响显而易见。本雅明在《摄影小史》里花费大量篇幅介绍照相技术刚刚问世时,欧洲人物肖像画曾一度面临「灭顶之灾」,从画像到照片,这就是「观看技术」的变化。

米尔佐夫则举了一个实验来说明「观看技术」带来的深刻影响,这个名叫《看不见的大猩猩》的实验显示,伴随电子游戏、触屏技术长大的这代人一起出现的,还有「观看」技术的提升,因为这代人更容易捕捉屏幕,也更容易看清楚屏幕上的人或物。

更进一步,互联网的出现其实也是改变人类观看世界的开始。「看」本来是一种特权,拜互联网所赐,最终成为一门普惠技术,如今,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拥有观看世界的能力,他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任何想看的图像,这更像是一种被「延伸」的视力,让我们有能力足不出户看到全世界。

从现实到虚拟的观看并非终极目标,VR 旨在彻底营造一个虚拟的观看方式,只是目前技术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而 AR 则让虚拟与现实有了多个结合发方式,这种叠加正在随着手机摄像头的普及变得无处不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如今任何一张自拍照都是一张 AR 照片

而当大量影像数字化之后,所谓艺术品的观看者之道也无可避免地发生微妙变化。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这本书从理论根源上继承了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的理念,即如果艺术品可以廉价复制,那么艺术品的价值应该如何衡量?作为观看者,到底应该从艺术品的观看中获取哪些消息?

这个主题在威尔·贡培兹的《现代艺术 150 年》里也有诸多讨论,所不同的是,贡培兹更多的还是关注每一件艺术品诞生的背景以及艺术家为其奉献的心血,而这,恰恰是本雅明所言的「艺术品的光晕」,同样也让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有了更多理论依据。

是不是很有趣,读完这几本书会让「看」这个简单动作变得更具历史意义,因为,当下,我们站在一个从屏幕观看世界的转折点上。

对智能探索不过是了解人脑

人工智能依然是 2017 年火热话题。但我在这个夏天读到这个领域最好的一本书居然是一本十年前的旧书,以下是几个书目:

  • 吴军:《智能时代》
  • 李彦宏:《智能革命》
  • 李开复:《人工智能》
  • Jeff Hawkins:《人工智能的未来》

先说吴军的这本书,借助于在《浪潮之巅》[2]积攒的口碑以及罗辑思维的推荐,这本书的销量应该不错。就像这本书副标题所言,这是一个讨论大数据如何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科普图书。在当下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要素,算法、计算能力和数据量的三个选项中,吴军博士选择用数据作为切入口,既避免了介绍复杂的算法和芯片技术,也充分利用了过往几年大众对于大数据的一定认知能力,所以你读起来一定会非常轻松,又能从中获得一定的谈资。

而李彦宏、李开复则走了另外一条路线,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出身的两个「资本家」,早年间都有过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和论文,只是后来两人在商业应用上的成功以及人工智能的长期低迷掩盖了这一切。现在,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归,拥抱人工智能。

我在第 96 期会员通讯里讨论过李彦宏这本书,这更像是百度内部的一个梳理,与一本合格图书之间还差几个资深编辑的距离,至于李开复的《人工智能》这本书,根本目的就是创新工场的 PR 行为,不过鉴于创新工场早先的投资回报状况,在如今这个资本、人才高度密集的人工智能时代,其地位也非常尴尬。

这个夏天最惊讶的一本书来自 Jeff Hawkins 和另外一位作者合写的《人工智能的未来》,Jeff Hawkins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同时也是以为创业者,该书的英文版最早出版于 2005 年,在亚马逊的评分为 4.5 星。

在这本书里,Jeff Hawkins 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通过对人脑原理的分析来构建新一代智能机器。 但 Jeff Hawkins 坦言,这并非简单地让机器模拟人脑,而是在了解人脑原理的过程中,理解所谓「智能」两个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比如我们常常所说的人类智能是基于「记忆-预测」和「记忆-类比」

也就是说,当我们需要解释现有现象时,通常大脑会进行记忆-预测,而用记忆-类比来解释新的事物。这个过程看起来很快,根本原因是因为大脑永远强大的记忆能力,能够采用诸如时间-空间有关的、恒定化的的模式来完成上述工作。

如果上述推论成立,那么「创造力」就可以理解了,创造力不过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记忆-预测而已,我们从过去的事物中提取模式,应用在新的事物上,以期能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是不是很有趣?再比如,作者发现,大脑对于来自眼睛、耳朵等器官输入的信息,会自动「转化」为一种类型的信息,换句话说,当大脑同时接受图像、声音的信息时,首先是转化,然后「一视同仁」地进行处理,而不是像我们以为的那样会分门别类地处理。

不过,这本书也有个问题,作者的这些论述到底是推论还是一手研究资料并不明确,这就为本书的严谨性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我更愿意将这本书看作是理解人类大脑的一种尝试,而且我也相信,倘若没有对于人脑的充分认知,深刻理解所谓「智能」的原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一定会陷入困境。

两个反思

2017 年的长夏已经结束,但技术垄断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此时去判断这些影响的好与坏实在是过于武断,毕竟人类的每一次可以称之为进步的历史事件背后,都是技术或者说工具变革后的结果,只是这次我们所经历的这次所谓「技术革命」,也是媒介与信息共同参与的重大历史进程。

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自然没有理由去过度责备当下泛滥的科技报道,也不应该对于科技畅销书一次次出现而大惊小怪。只是,大众媒体与畅销书作者都有意无意忽略一个事实:当下技术进步,从图像语音识别到物联网的跟踪定位,也让政府拥有了新的工具,而倘若将这些工具交给一个没有监督的味全政府,其造成的影响又会是什么呢?这个问题频繁出现在艾玛·拉金的《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这本书中,不管是《动物庄园》还是《1984》,奥威尔的预言一次次被验证乃至超越。

第二,正如上文所言,互联网塑造了人类认知世界的全新方式,从书本文字到屏幕图像的变化,不仅是信息的变化,也是媒介的深刻变化,其结果看起来似乎没有所谓人工智能取代人类那么眼中,至少无论是企业家马斯克还是哲学家的尼克·波斯特罗姆,都没有关注到这个话题,对他们来说,要取代人类的「超级智能」才是最终担忧。

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互联网下的一代人,从认知道行为方式都被深刻影响了,无论不在的智能手机、社交媒体,让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罕品。Tim Wu 的 The Attention Merchants 站在商业的角度,讨论从报纸到社交媒体时代里,人类注意力如何被操纵、被买卖。而 Cal Newport 的角度则关注个体的自救,即如何在注意力被任意贩卖的时代保持深度工作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这个长夏所读的几本书。

  1. 严格意义上说这并非一本书,而是一篇文章,在本雅明不同的文集里都有收录。  ↩
  2. 如果你真想了解硅谷的历史变迁,我这里还有一份更详细的书单,至少比吴军博士的这本书权威,详见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