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为「从零开始做好个人记账」付费栏目的后记,作者李大超人记录了她在写教程和做知乎 Live 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想法,以及她自己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从 7 月 24 日第一期教程上线,到第二、三期更新的当晚我还在知乎开了 2 场 Live,再到第五期教程,我花了比写文章还多的时间做了 78 张配图,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的生活似乎一直围绕着 4 个字在转:个人记账

整屏都是记账 App

正如 Hum 在 最新一期的 Checked ——《失控》 里说的那样:「个人记账是现代生活中一项必备的技能。在当今的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暴露在纷至沓来的各种诱惑之下,如果不记账、不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就很容易走到财务失控的地步。」

我也很不幸地在「个人记账」中失了控

其实说来惭愧,这一个多月里,我的个人财务状况实际上已经开始失了控。

由于写这套教程中会涉及到大量在 MoneyWiz 中的具体操作,我在 iPhone 上专门使用了一个全新的 SYNCbits 账号,将我自己的账号搬到了 iPad 上用,那么很明显的后果就是:记账不及时 + 无法随时监控预算

我用了一个 Workflow 解决前者,发生交易的时候先记在 Bear 中,晚上再统一腾到 iPad 上。但是为了缩短当下记账时间,我在 Workflow 中只选择输入 3 项:金额 + 账户 + 交易说明,那么很自然的就是我会少记细节:交易对象、标签、时间等等。

另外,我潜意识里其实是抵抗这种记账方式的:不是我喜欢的 MoneyWiz 帮我记,很难受。所以有好几次我在买完东西后第一反应是:「一会儿就到家了,干脆先用脑子记着、马上就能直接记在 MoneyWiz 里了」,然而,每次都记不得。所以这一个多月里对账体验是我自养成记账习惯以来最糟糕的一次。

而对于后者,预算,我是真的彻底忽略了它,裸奔消费了一个月,结果用小拇指想想都能知道:花钱的时候心里抖抖嚯嚯、一拉报表严重超支。

所以,即使还是有很多人总是在评论区中高呼「记账无用论」,我还是想不厌其烦地再说一次:记账能让你知道你有多少钱钱花到哪里去了,它是现代生活中和任务管理一样地位的必备技能。

「尽在掌控之中」和「失控状态之下」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

关于个人记账的「记账系统」

无论是在教程中、还是在知乎 Live 中,我一直强调了一个包含 4 个模块的个人「记账系统」:

  1. 输入(账户 + 类别)
  2. 处理(3 种交易类型 + 预定/标签/对账)
  3. 输出(报表)
  4. 预算

这是我在记账多年、加上研究过多种记账 App 之后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论。我一直强调它的原因不是因为这 4 个模块可以全面地囊括个人记账、记账 App 中的所有元素,而是因为它是当下主流记账 App 中核心功能的总结。一方面,你可以用这个方法论来构建出你自己的个人记账观;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标尺,在选择记账 App 的时候作为评判标准去进行横向对比。

不能否认的是,这套方法论不适用于所有的个人记账 App,尤其不适用于基于复式记账观下的 App,但是我想说的是,复式记账观本来就不适用于个人记账,所以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主流。

关于《MoneyWiz 完全使用指南》

如果要我推荐个人记账 App,首选一定是 MoneyWiz,所以我以它为载体写了这套教程。

但这并不代表 MoneyWiz 就是一款完美的记账 App,如果要挑毛病真的可以挑一堆:比蜗牛还蜗牛的更新速度、一点都不友好的中文翻译、SYNCbits 同步过程中找不到 G 点的莫名数据冲突,等等等等。尤其是最后这个同步问题,真的很致命了:

我记得非常清楚,今年的大年三十,在我爸妈都在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我抱着 MacBook 在一旁调整类别框架,本想来一个新年新气象,然而在我打开 iPhone 同步之后发现,所有的交易都乱七八糟的:有的重复了 2 笔、有的不能识别类别。在跟开发者邮件来回交涉几次后我接受了事实,废了所有历史数据,申请了一个新账号从头来过。

我说这件事并不是要否定 MoneyWiz,恰恰相反,在经历过这么一件事后的我仍然选择了它可以说是爱得很深沉了,我只是希望通过我的例子告诉大家如何绕过这个坑,所以在本教程中我特意强调了数据同步的风险以及应对办法。

它的缺点我都能接受、它的优点是别的 App 所没有的,所以我选择了重新开始而非转移阵地。

MoneyWiz 有清晰的账户管理功能、明确的 3 种交易类型、自由化极高的类别和预算设置、几乎可以满足所有需求的强大报表、全平台支持,再加上它背后依靠的是公司而非独立开发者,所以理所应当地成为了我心中最理想、最符合「记账系统」的个人记账 App。

这套教程的全名是《从零开始做好个人记账——MoneyWiz 完全使用指南》,我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就是:「MoneyWiz 太复杂了不适合我怕这种新手,我还是用别的 App 吧」。实际上,MoneyWiz 非常适合新人上手,因为它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只不过讹传讹、人吓人,最终被冠上了「太过强大」的标签。强大的功能你可以不用啊,更何况在我看来 MoneyWiz 唯一「强大」的地方就是那 30 种复杂的报表,而这部分也被我在第五期用 78 张配图解析清楚了。除去报表这一功能,逻辑清晰的 MoneyWiz 适合任何人上手,所以,「从零开始」恰如其分。

在这 5 期正文中,我每期都在文末留了 2 道思考题供读者评论、探讨,非常感谢积极参与评论的朋友们,尤其是几乎每期都能看到那几位朋友。

对于一个具体记账场景的处理方法,我在文章中曾多次表达「我在这里可以提供一个思路」,这是因为个人记账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正确答案,再加上个体之间的生活情况存在差异,就造成了一个场景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的结果。所以我希望的是,在文章中抛出我的想法,读者们看到的是思路而非答案,然后根据这种思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到最合适的处理方法

这一点实际上在与读者互动的过程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让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 @董小姐 在第四期中对第 2 道思考题留下的评论,光他(她)一个人就提供了 3 种解决方案:

董小姐的评论

所以,方法思路是我通过本教程最想传递给大家的价值所在。

关于《用 App 做好个人记账》的知乎 Live

与此同时,我还在知乎上开了 2 场 Live,第 1 场不针对任何一个 App,只是讲透方法论;第 2 场对比 Money Pro、随手记和 MoneyWiz,并且解决了多个复杂的实践场景。

我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相比于写文字、让我说话挑战大得多。在 Hum 交给我这个任务之后,第一件事我就去二刷了 33 期的 Checked: 知乎 Live 到底 Live 不 Live,虽然在写文字稿的过程中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口语、不要书面」,然而第一次跟 Hum 的预演效果还是很糟,我清楚地记得到最后我都已经不好意思再读下去的那种尴尬。

只能推了重来,初稿 17000 多字我删了 12000,然后重写。即使是重写了之后预演效果也不佳,所以当 Hum 在 Checked 里提到这场 Live 时候说「Performance 只能靠她自己了」的时候,我内心非常复杂。

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我找了我的朋友,当她是听众念稿给她听、一有晦涩的地方就打断我,改稿(虽然她不是少数派的读者,肯定看不到,我还是想在这里默默地感谢一下她,笔芯。);与此同时自己录音之后回放自己听,找出语气奇怪的地方,改稿。就这么来回来回地练,到最后听到自己的声音真是恶心到想翻白眼 🙄️。

另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 Hum。在第一场结束之后,我坐在凌晨 12 点的出租车上,本想回到 Live 里想再回顾一下听众的问题、为下一场做准备的时候发现,Hum 从头到尾一直在帮我兜底、帮我回答听众的各种问题,夜深人静的氛围下差点老眼泛出泪花来。

可能是讲的时候太过紧张了,最终的结果比预想的好一些:一个 4.7 分一个 4.8 分,至少没给少数派丢脸了。

两场知乎 Live 的评价

关于个人记账 App

市面上的记账 App 真的很多,也都各有各的特色,经常会有人问我「我该不该从 XX App 转到 XX App?」或者「你觉得 XX App 怎么样?」。

相比于直接给出答案,我更希望的是通过对记账 App 功能、逻辑等方面分析之后自己得出结果,尤其是购买了我付费栏目的朋友们,就像前文我提到的,我希望我传递的是关于个人记账中的方法和思路,这个方法思路不仅能让你学会记账,也能让你对记账 App 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找到最合适你的记账 App。

结语

最后,再次感谢所有读者,也欢迎大家继续跟我一起探讨关于个人记账、记账 App 的话题。


如果你想学习如何系统地使用 MoneyWiz 进行个人记账,欢迎订阅「从零开始做好个人记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