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账流行起来已经不是一时半会了。它既好看,又方便,记录日程/规划都非常好用,可以说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

      但是手账up主做出的手账看着好看,仔细一想,背后却总让我感到一丝丝压力:这是不是要用很多工具?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心思来做排版和绘画?图片素材的整合布置?等等。

图片来源网络

      再看看手账er po出的工具,材料,我感觉成为一名手账er会很烧钱,不仅需要花钱买材料,还要足够大的空间存放这些零碎东西。一旦入了这个门,见识到更棒的作品,更有想法的手账制作者,新手往往会再下一笔单,买这个工具,入那个本子,每个本子用来记录不同的内容……回过神来,我们似乎忽视了另一个问题。

      做手账的目的是什么?

      手账本来就是记录的一种形式。有人用来记日记,有人用来做规划,或者用来追踪记录。

      这些东西最初的意义在于把信息更直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日记的主要载体是文字,规划与追踪记录的载体是文字/表格/票据等等。

     这些东西让我们感觉更方便,更有据可循。

     可能有人做手账是出于对手工的热爱。

      动手做出一些赏心悦目的版面很能给人满足感。做手账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其结果也兼具实用与美观。手账因其私人性,从想法的萌生,动手创作,到成品展示,期间暗暗生出平静与快乐的氛围。手账素材也常常精美艳丽,或简洁冷艳,根据各人审美而有所取舍。看着这些物品,并亲手将其裁剪黏贴,是十分私人的乐趣。

      但是,对我来说,乐趣的获得其实不用如此大费周章。

      每日夜晚的凌晨,坐在书桌前,用一支中性笔在空白的日程本上写下当天的日期,流水账或是无聊的感悟,我也会觉得非常快乐。然而,当我拿起贴纸胶带,想要把这个版面装饰起来的时候,我的思路就像突然停电,戛然而止了。似乎是为了装饰而绞尽脑汁地去做装饰,完全没有写日记那样的畅快感。最终,那些被我买下的贴纸还是被贴上了日程本,但只是为了不浪费花的钱而已。版面很奇怪,因为完全没有必要有贴花,而且造成了反效果,给黑白的页面增添了花里胡哨的感觉。这像是我又回到了中学那个想要把贴纸贴的到处都是年纪。

      最终,贴纸胶带我还没有用完,但我也不打算用了。为了尝试手账而买的彩色水笔我也不强求一定要用上,且让它们去别处找到更好的宿命吧。黑白分明的简洁感更让我有沉浸式的书写感受,就像用影院模式看电影比坐在电视前看更有氛围一样。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完全不会再去尝试做手账或采用手账的方法。事实上,我知道一些很棒的极简风格手账是什么样。它们十分强调功能性,实用性极强,排版也让人觉得一目了然,可视化丝毫不弱。这些手账方法给了我源源不断的排版灵感,让我在想要做一些创新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和趣味,而不只是拘泥于自己的老方法。只不过,方法和素材作为工具,选择谁全看自己的需求与目的,如果为了采用更顺心的方法,更美丽的素材而忽视了自己的记录内容,那就得不偿失了。

图片来源网络

      就算自己不做手账,看别人做手账也是一种乐趣。这就像是自己不打游戏,但是看别人打游戏也一样好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