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英语和翻译学习者,时常要和词典打交道,自然而然地也摸过、见过不少词典。但走马观花地看过一圈、用过一遍,发现纸质词典(甚至推广到几大主流词典的印刷/电子形式)往往时效性不强,又缺乏俚语的解释。虽然确实有不少俚语词典(如 McGraw-Hill、Random House),但又往往陷于第一条的窠臼,在信息高速更新的今天,难称「称心如意」。

幸好,Urban Dictionary(下简称 UD)横空出世,解了燃眉之急。可以说,UD 的出现就是专门针对这两个问题的:采用类似 wiki 的管理方式,只要注册便可以添加、编辑自己的词条,通过赞数决定是否呈现和呈现顺序;这样既保证词条更新及时,释义来自民间、足够俚俗,又保证了释义的权威性和认可度,而且快速更迭的词库不依托纸张,运输使用都相当便利(没有网络另当别论),几乎完美弥补了纸质词典在功能和载体上的不足。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上面的「几乎」。如果说 UD 有什么不足,那就是「俗」。这里的「俗」,要分两层理解。首先是「通俗」。UD 的设计思路是去中心的,即没有某一个权威机构或个人为用户编写的词条把关质量,确保相关性。有时候,赞数这种保驾护航的功能,可能会成为用户狂欢的方式,阻碍查询的效率。比如,在 UD 里递归查询 urban dictionary,基本没有正经解释;这种风气还会扩散,例如有这么一个词条(左),释义中有 Alaskan firedragon 一词,好奇宝宝肯定会心生疑惑,再一搜索,就会看到 Alaskan firedragon 一词,赞数最高的解释(右)

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这毕竟反映出 UD 娱乐性与实用性分庭抗礼的现实局面。UD 选择的面向大众、人人平等的道路,就决定了娱乐、非严肃内容的出现和扩散,也是必然结果,而拨乱反正则有赖于平台用户对词条的自发约束,一旦这种保护机制失灵,后果不堪设想;万幸,UD 的这种机制运行近 20 年,依然工作正常1 。

「俗」的另一重表现形式则是「低俗」。UD 中很难找到哪个词条的释义不沾下三路。当然,俚俗语的特点之一就是贴近生活,有这些内容也无可厚非。


以往使用 UD 的主要方式是网页版,2012 年,官方 app Urban Dictionary 推出,原本该是今天唯一的主角,但发现后来又有人制作了一款第三方 app UrbanDict,所以这次就把这三个一同拿来比较。

从左至右分别为:网页版、官方的 UrbanDictionary、第三方的UrbanDict

单从布局上来看,三者大同小异,两款 app 比网页少了很多与检索无关的元素(比如把词条制成马克杯/T恤),显得更为清爽。官方 app 也借用了很多网页版已有的元素,比如按钮形状和配色3 ,也用不同字重区分出首词、释义和贡献者,排版较 UrbanDict 要强不少。功能性上,三者都有随机词条列表和今日热词,官方 app 还支持「摇一摇随机」,但其他方面官方 app 明显略逊一筹,既不能按字母浏览词条,也不能单击词条中的蓝色已有词条跳转(奇怪的是,这两项功能第三方 app 都有),还不能新建词条。

网页版与 UrbanDict 的浏览功能;电脑版网页上,前者的布局与后者近似。

当然,这也取决于官方 app 的定位:这款应用明显是一个单纯的检索入口,手机查词也明显多是应急之用。就像很少会有人打开词典,照着字母表顺序一条一条往下看,词典 app 里设计一个字母表明显是多此一举(实在无聊的人可以略过此条),官方 app 去掉了这个功能,也算情有可原。没有添加词条间跳转功能,也是为了减少用户停留在应用内的时间——整款应用的设计,无不围绕着「查完即走」的理念。


自然有人会说:既然 UD 这么偏门,那为什么要用它呢?且不论 UD 在很多高大上的场合派上过用场,比如在庭审中确定某些俚语的含义,光是「查俚语」这一点便足以解很多人的燃眉之急。这一点海外留学的读者可能感触更深:能懂得一些俚语,自然有助于融入当地的生活环境,但随身携带一本厚重的俚语词典又不可能,语言的更新速度又远超词典印行的速度,UD 便是这些场合中的得力助手,还能提供例句,方便确定使用方法2 。翻译中同样如此,尤其是视频听译,听译对象很可能偏向口语,偏向生活,掺杂俚语在所难免。有一次材料中出现了 digger 一词,查询各路词典均没有合适的释义,查询 UD 才发现,原来 digger 还有「摔了个狗吃屎」的意思,与语境也相吻合,这也足以证明,俚语不尽然专照下三路,UD 也不都是俗不可耐。

雪中送炭,大抵如是

总之,如果你常有查询俚俗用语、新兴词汇的需求,使用场景又多在远离电脑的地方,那 Urban Dictionary app 还是非常适合的。同样,也可以尝试这款第三方开发的 UrbanDict,各取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