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 Android 版的微信今天增加了一项新功能,可以只对好友显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内容了。

从此以后,我们的朋友圈又会进一步撕裂,有那些愿意给你看过往的,有那些愿意给你看半年了,有那些愿意给你看三天的,有那些只开放了三天还要分组可见的。

这种隐私设计和技术限制本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已成为过度社交的牺牲品,我的微信当中有很多一年多没跟我说过话的朋友,也有很多迄今没见过我一面的朋友,当「朋友」的范围扩大之后,很多人就会本能的把自己的「圈子」收拢一点。

而更让我在意的,是规则改变与使用一个产品的原初设想之间的矛盾,解释的更生动一些的话,这种感觉类似于家门口的建筑突然改变了功能,类似于每天乘坐的地铁改变了时刻表。规则改变的危险就在于,要么你要适应与从未设想过的一群人共存的新环境,要么处置好自己的过往小心惹麻烦。譬如我,作为一个从公测阶段就把朋友圈打造出个人生活记录场所的人,一下子感觉仿佛把书法搬到了广场上。

现实中这样的动荡很多人或许会以迁徙来作为应对的办法,可位置的移动就意味着附属财产的转移,或许每次搬家我们都要丢掉几箱垃圾,但好歹财产处决的应对权还在自己。可在互联网上,我们歌颂了一个十年的「日新月异」,正在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应用在服务的更迭上。

用户群体变了,服务细则变了;行业不挣钱了,产品形态变了;公司战略调整,网站要停服了;国家规定严了,起床就被墙了。

我曾经是互联网最忠诚的信众和拥趸,几乎最早尝试一切财产的数字化方式,可当今年,我发现大学时的社交网站已经转型直播,增补三五年的网盘一夜停止服务,写了十数万字的某科技站点停止更新的时候,还是有一种时光被剪断而无法续接的痛苦。

毕竟,一本实体书我们可以拂去灰尘摆在新家里,一副照片我们可以修整画框再放在门廊上。而互联网上的很多财产,不仅说下载、上传之后就变成了一篇新的文章,很多甚至连给原主人一个裁决的机会都没有就把账户删除了。

于是重新在家里架起千兆局域网,重新布置 NAS 和移动硬盘,重新开始在本地写文章,甚至重新关注起笔记本和钢笔来,因为终究不愿意把时光与恶魔交换成玩笑。

技术曾让我们对于 21 世纪的社交充满想象,因为你不知道互联网的那边是不是一条狗,但技术可能没想到发展的路途中又让人们看到了反技术的必要,虽然一个微信号就能让我们加到世界上几乎任何一个人,但是了解一个人,却被这种技术的支离破碎影响的更加光怪陆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