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今年,我们在 2016 年度盘点 中举办了一次大型年度征文活动,鼓励大家围绕「数字生活」为主题,回顾刚刚过去的 2016 年。我们给予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有史以来最丰厚的 奖品,以及跨越春节的两个月充足时间,等你参与。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是「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征文活动的第 2 篇入围作品,我们会在两个月的活动期内,不定期从收到的投稿中挑选发布优秀的文章。所有经此发布的文章,即为已入围征文活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我对数码和科技的爱好源于我的父亲。小时候的我生活在五金店,天性之中就有一种「拆遍世界」观念,因而我家的电视冰箱没少遭殃。而父亲倒也不介意,给我拿来了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教会我一些电路的基本知识。4 岁的时候,当我花费了一个下午,在父亲的帮助和指导下,点亮房间里照明灯时,那一刻的我欢呼雀跃,似乎是触见了未来的样子。
对于数码的热爱,还是来源于高中舍友拖我下的坑,每出一台旗舰机必换的他,不知道接受了多少人羡慕的眼光。那还是 2011 年,乔布斯刚刚离开,深圳还没有 Apple Store,数字尾巴还是一个小众的黑莓社区,ZEALER 叫 TechMessage ,而少数派呢,嗯,可能还没有出现。
但是这并不妨碍一个少年从此爱上了数码。与其说是数码,倒更不如说,爱上了科技,爱上了科技带给人的惊喜,更爱上了对于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硬件?
宿舍桌面
细数这一年我所买入的产品,才发现我已经摆脱了追随潮流的观念,不在执着于要最新的产品,要最牛逼的性能。曾几何时我也想像我的同学一样,出一台旗舰,就买一台旗舰。然而渐渐长大之后,才发觉这样的想法也是蛮幼稚的。现在的我更多的,是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能为我搭建一个只能生活更好的去服务的产品,而不是盲目的追潮流。
所以我才惊奇的发现,这一年里我所购买的产品,几乎没有了手机的存在。唯一买的一台 BlackBerry Q10 ,也是因为黑莓 CEO John Chen 宣布黑莓放弃手机制造业务之后,想要买一台留下来,给曾经伴随自己半个高中时光的黑莓留个纪念。
- Dell U2414H 显示器(一月)
- IKBC C87 机械键盘(二月)
- AKG K450 (三月)
- YeeLight 彩光灯泡(九月)
- BlackBerry Q10 (十月)
- LogicTech MX Master (十一月)
- 小米手环 2 (十一月)
- 小米路由器 mini (十一月)
- Rsapberry Pi 3 (十二月)
这 9 个数码产品,按照时间顺序的排列,代表了我所走过的 2016 。
为什么会买他们?
购买这些产品的理由,更多的一个是「我需要」。无论是搭建我的桌面系统,还是在后来的构建智能宿舍。他们都是为了我的需求而服务,有了他们,才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我是一个喜欢与文字和拍照打交道的人,又是一个疯狂的音乐爱好者。我想正是这三种东西,构成了我对于生活的追求,他们能记录我的生活,表达我的思想,也能给我带来愉悦。不管是机械键盘,鼠标,显示器,还是耳机,都只是追求一种更舒适的体验,创造一种更高效率的工作条件。
在这种前提下,我也想要探求未来的智能生活,是一个什么的样子。无论是研究 HomeKit 接入,还是无线化连接,都是我对于改变的尝试。智能灯泡,智能路由器给了我机会,去尝试去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然后用自己的双手,借助它们从 0 到 1 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化」生活,也是一件很有趣好玩的事情。
而健康,则是一切的基础。看着自己一直垫底的微信步数排名,满地的头发,和越来越晚的睡眠时间,渐渐地也为自己的健康担忧。科技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威胁。我认为,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数据化显示出来,从不合理的时间去改变,总是可以回到一个健康的生活作息。在使用小米手环 2 之前,我曾在淘宝众筹上购买过一个众筹的智能手表产品,只可惜这个手表产品带给我的体验并不良好。它甚至没有自己的 App ,需要借助其他第三方的接口,并且连接极其不稳定。甚至在我把它送给妹子之后,她还和我抱怨一直连不上 App 。
使用了小米手环 2 之后,它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量化自我数据来源。不得不承认,在使用它的期间,我的生活习惯确实有了较大改变。为了达到每天的步数,我宁愿早点提前走路去上课,晚上出来散步。为了达到每天设定的 8 个小时睡眠,上了床之后就把手机扔到另一头,安心睡觉。只可惜,我带着它在经历了帕劳的潜水之后,彻底沉在了帕劳的海底中。
关于黑莓,我曾经是他忠实的粉丝,而最后变成这样子,也是一种「恨铁不成钢」。可是科技的大潮来的如此猛,如果没有改变,那么被抛弃也是必然。我并不能改变什么,也只能在叹息中,留下一台曾经的经典,作为自己对于黑莓的最后一点留念。
软件?
我想我现在已经很难离开苹果所建立的生态系统。它给我提供了生活中很多可能的便利,我能够无缝的在 macOS 设备和 iOS 设备中同步我的文档和数据,也能够在不同的 Apple 设备上共享我的音乐和电影,又或者是将我在 iPhone 扫描的文档直接复制到 MacBook 上。
开放还是封闭的孰好孰坏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句话却不会有错。就像我之前写的一样,选择属于自己所喜欢的,并尽快把它学会,投入到生活的实际使用中,这才是最有效率的选择。
这一年里,我渐渐抛弃了 Word 和 Pages ,转投 Markdown 编辑器。我追求的是简洁、清爽,能够让我沉下去的体验,正好 Markdown 能够给我带来这些,也是我能咬咬牙把 Ulysses 买下来的原因。在 Ulysses 下,我产出了无数文章,相比于 Word 和 Pages 而言,尽管他们也可以做到,可是他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格式问题打扰着我。现在,除非是要制作需要打印的出版物,我想我都不会再点开它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早就为我们总结好了提高效率的一个前提。这一年走过来,慢慢的我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鲁莽,充满动力和信心的一头扎进工作,然后带着不耐烦和抱怨结束。我学会了条理化的去管理我的工作与生活,例如,开始工作前,用 MindNode 画一个思维导图,然后用纸和笔去列下各个细节工作内容,随后在提醒事项或者日历上记下工作的日程和任务,一切的准备和分析完成之后,才开始工作。
移动设备上,我用潮汐和 Forest 来使自己工作时保持专注;用 Darkroom、VSCO、Snapseed 等软件来给我的照片做一些后期;用 Today 来保持自己养成的习惯;用 Documents 和 PDF Expert 来管理自己的文件和学习;用 Workflow 来使许多繁琐的操作简单化。
在我看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回归科技最根本的本质 —— 为生活的便利而服务。
尾巴
我一直都坚信,科技不是冷冰冰的产品,它有温度,有感情。我至今一直保留着陪伴自己走过高三的一台残破不堪的 iPod nano 6,在那段黑暗的时间里,她用歌声给我带来希望,用电台带我去看外面的世界。
我所想要的数码生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大概我现在也渐渐明白,并不是我有着最新奇的数码产品,而是它能够给我构建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美好生活。不管是现成的产品,还是自己探索去 DIY ,只要我能够在一个我能承受的价格下,给我带来一个「不一样」的体验,我就会坚持去折腾和探索。这不关乎「酷」,而是我的心之所向,是我所追求的快乐。
在我用「Hey Siri,帮我开个灯」成功地把眼前的台灯点亮的时候,我开心的跳起来,就像个孩子一样。恍惚之间,我想起来 15 年前,那只抖动的手按下开关,把房间里的灯点亮的我。
我想,这就是科技所带给人的美好。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我们鼓励你在文末点赞和评论,这会成为 征文活动 最后评奖的参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