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作者个人博客,少数派经作者本人授权转载,仅对文章标题及正文版式、用词略加改动。


这是一篇差不多准备了一年的评测。去年 9 月 29 日在线下单,等了半年在今年 3 月 26 日才拿到机器,又用了小半年,最近终于有时间把 Google Keep 里记录的零星使用体验整理一下。这是我买过的第五台数码相机,第二台全画幅数码相机,第一台 Leica 数码相机。

为什么买 Leica Q

我不迷信 Leica,但是我迷信画幅。

2012 年 Canon 6D 刚发布的时候就第一时间拖朋友从香港带了一台,从那以后就回不去 APS-C 了。但是笨重的单反除了工作平时根本就懒得动,然后我发现了 Sony RX1,全画幅口袋机,大爱!心想等它出了二代马上就买,这一等就是小三年,对大法的信仰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被消磨殆尽了。

去年 Leica Q 横空出世,虽然它体积比 RX1 大很多,虽然它的头是 28mm,但无意间我通过一个国外摄影网站发现澳大利亚一家相机店在发售之初全球缺货的情况下竟然在搞 500 澳币的优惠促销活动!而且那时澳元的汇率跌倒谷底,算下来只要 25000 块不到!下单付款一气呵成。两周后 Sony RX1R2 发布,然后我的 Leica Q 让我等了半年才到手。(开始说 11 月到货,后来又说 1 月,后来说产量不足新开了生产线直到 3 月才拿到,这期间我已经把 Youtube 上跟 Leica Q 有关的视频差不多都看了个遍了,审美已经极度疲劳,以至于真机上手的那一天我已经毫无兴奋感可言了。)

Leica 这个品牌经典而不守旧,不要被 M 系列的外观所迷惑,因为这个系列历史太久,主要以延续为主。如果你去看它新的系列比如 T 系列,SL 系列,外观设计不能再先锋了。品牌文化上也如是,几年以前 Leica 就开始致力于品牌形象年轻化,而切入点选择的就是滑板。

2013 年 Leica 在官网的博客里与著名滑板摄影师 Mark Whiteley 合作开设栏目 Rolling Through The Shadows 拍摄滑手生活。2014 年推出为全美最顶尖的四位滑板摄影、摄像师拍摄的系列纪录短片 LET US ROAM 引起轰动,2015 年推出全新相机 SL type601 的视频样片也是邀请著名滑板摄像师 Fred Mortagne 亲自操刀完成。更多 Leica 与滑板相关新闻点击这里

上手

机器的重量很 Leica,沉甸甸很扎实的感觉,做工和细节无可挑剔。但是机身尺寸个人觉得还是太大,出游的时候如果不是随时可以放到口袋里而需要挂在脖子上的相机都有点懒得带。

Leica Q 配备的是 28mm 不可换镜头,我也希望他是像 RX1 一样的 35mm 定焦头,但现实生活里总是充满了不完美。我个人比较喜欢不可换镜头,两点好处:1,机身可以控制的比较小,看看 Sony A7 加上各种镜头后的尺寸,跟单反其实没有什么区别;2,拍照更加专注,不需要考虑今天用哪个头,只管集中注意力去想如何用好这个头就好。

Leica Q 还有个非常吸引我的就是他的高速连拍(C档),一秒 10 张!全画幅!去找找一秒 10 张的全幅单反再配上镜头要多少钱?

很早就听说过 Leica 的机器非常安静,这台 Q 的快门声轻的都让我感觉有点不正常。刚拿到机器的时候发现摇晃机器里面有响声,吓一跳,后来才明白这是镜头里的防抖组件发出的声音属于正常现象,孤陋寡闻了。光学防抖,又灭了 RX1 一次。

不过相机的软件部分开始有点不稳定,拿回来第三天就给我死机一次,用数码相机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遇上死机的,还是 Leica。之后陆续又出现过两次死机,不过前几天固件升级到 2.0,还带来了很多新特性,应该会有改善。

购买之初对这个 28mm 的焦段耿耿于怀,但是用了半年发现也没有那么糟,尤其是在拍一些室内的场景时 28mm 给了我更大的视角。机身背部 LCD 右上角还有一个画幅切换按键,通过数码裁切的方式可以在 28mm/35mm/50mm 间自由切换,对应的像素数 24m/15m/8m。

最帅的是在普通模式和微距模式间切换的时候镜头上的刻度(上图凹陷处)也会自行上下联动切换,在一切皆数码的今天还会保留这种机械感十足的操控体验,恐怕也就 Leica 一家了。

以前一直很好奇 Leica 镜头上的这个小指扣是做什么用的,Q 上的是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切换锁。说到对焦,不愧是与 Panasonic 合作多年,对焦速度绝对对得起 Panasonic Q 这个称号!指哪对哪,秒灭 Sony。

这支头最大光圈 1.7,成像素质没什么好说的,顶级水平。

机身背部的 LCD 够大也够清晰,还支持触摸操作,按键排布虽然不能跟专门用来干活的单反比顺手,但也算中规中矩。右上角为提升握持舒适度为拇指留了一个凹槽,但是作用寥寥,整体握持舒适度个人认为还是较差。

电子取景框清晰明亮,视野宽阔,市面上最好的取景器之一。(但是当我前不久在东京 Leica 专卖店看过 Leica SL 的硕大的取景器之后,我对取景器的认知从此完全改变了……)

机身底部就是电池仓(同时也是 SD 卡插槽)与三脚架接口

照片上的遮光罩是随机附送的配件,还有一个做工精致的金属镜头盖,但是我喜欢遮光罩多一些,毕竟每次拍照都要摘镜头盖,摘下来还动不动就忘记放在了哪里是件很头痛的事情。

和所有小尺寸机身的相机一样,Leica Q 的电池续航也不是很乐观,高频率拍摄一天可能撑不下来,所以买一块备用电池成了必选项。考验信仰的时刻来了!原厂电池800多块!而我在 flickr 的 Leica Q group 里看到有人推荐松下生产的同型号电池,80块,好吧,我承认我不够虔诚……(同时也再次证明了 Leica 数码系统的 Panasonic 血统,哈哈)

除了电池,我还在淘宝买了一个皮套,不是为了保护机器,是为了让握持更舒服点。

软件

Leica Q 的另一个高附加值就是随机免费赠送一套正版 Lightroom 软件!良心呀良心!获取办法就是拿包装里的一个代码直接去 Adobe 网站下载。

上图是在拍摄时选择了数码焦段 35mm RAW 格式出片导入 Lightroom 后会发现其实相机还是将 28mm 的视野全部保存了下来,只是裁切画幅是拍摄时取景的 35mm 范围。这也为后期重新调整构图提供了很大的灵活空间。(如果拍摄时选择 JPG 出片就没有了)

Leica Q 也有一个专属手机 App 可以在 App Store 或 Play Store 下载,只能说「还能用」,易用性,界面设计就……最后一张是 Android 版,看看下面那三个还自带毛边的小图标……这也太不讲究了。


下图为手机 App 遥控直出 f2.0 1/400秒 ISO 800。

样片

以前拍照基本不用 RAW,觉得文件太大,没有什么必要,但是 Leica Q 让我开始拍 RAW 了,看一下下面这两张图的对比,第一张是逆光直出,第二张是后期 Lightroom 里拉回来的效果。(但是 Leica Q 的 RAW 文件尺寸比 6D 的 RAW 文件差不多要大一倍,致使我的笔记本硬盘严重吃紧,希望下一代 MBP 出 1T 硬盘的高配版)

使用 Leica Q 以后给我拍照习惯带来的另一个改变就是我开始喜欢直出了,原来拍完照片总喜欢加个滤镜,调来调去,现在觉得直出也不错,最多微调下对比度,曝光度,滤镜已经很少再用了。

直出 f5.6 1/200秒 ISO 3200

直出 f2.8 1/500秒 ISO 100


直出 f2.2 1/160秒 ISO 800


直出 f2.8 1/160秒 ISO 200


直出 f2.0 1/640秒 ISO 100


直出 f4.5 1/60秒 ISO 1600


微调对比度 f2.5 1/320秒 ISO 1600

微调曝光度对比度 f2.5 1/2000秒 ISO 200


手动调节 f8.0 1/40秒 ISO 800


微调对比度 f2.0 1/80秒 ISO 400


手动调节 f3.5 1/20秒 ISO 100

Leica Q 的高 ISO 的表现也非常出色,绝对对得起全画幅。光学防抖在 1/20 秒的情况下出片毫无压力,ISO6400 下的噪点处理也很柔和自然。(焦点处 100% 截图见右下图)

直出 f2.8 1/20秒 ISO 6400

直出 f2.0 1/30秒 ISO 800

两个月前某天晚上坐 Uber 回家路上看到这个传达室,第一眼脑海中就出现了 Edward Hopper 那副名画 Nighthawks,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挥之不去,然后我在 Google Keep 上记下了一个待办事项——再回去这里拍一张照片。一个月后的一晚等孩子睡了,我 11 点多专程又跑去拍了这张照片,把心愿了了。

最后

为了写这篇博客,把冷落已久的 6D 拿出来拍照,一下就感觉到了两台气质完全不同的机器在拍摄中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体验,一个是拿起来就有要创作的欲望,但是操作效率较低,一个是干活利器,操控顺手又高效,但是平时完全不想碰。

举一个例子,拍摄时如果想要切换对焦点位置,Canon 的人体工学设计的机身和按钮位置让这件事可以很自然且轻松的完成,Leica 追求简洁设计的机身上右手拇指就要用力去下面找那个圆形方向钮,整个过程很是别扭,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有时候为了美也只能忍了。

总的来说这台机器算是买对了,不后悔,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应该不会再买相机了。

(题图来自 Cameras Revie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