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已死」,但 Google 的社交梦不死。
在今天凌晨的 Google I/O 大会 Keynote 上,Google 又发布了两款即时通讯应用:Allo & Duo,不过这篇文章暂时不谈新产品,而是先一起看看在 I/O 大会开幕前两天刚发布的另一款产品:Google Spaces。
在 Google I/O 的每一小节中,你都会收到一条邀请加入 Spaces 的通知。这个 Spaces,主打小组分享功能,一群人可以聚焦在一个 Spaces 中,分享链接、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
从产品层面来看,Google Spaces 非常简单,但从基因魔咒来看,Google 的社交产品无一例外,纷纷铩羽而归,这一次,会有一线生机吗?
Google 坎坷的社交之路
对许多人来说,Google+ 是 Google 在社交领域,最大的失败尝试。它动用了 Google 全公司上下的所有资源,倾力一击,最后却如此狼狈不坝,负责人黯然离职,其核心的模块,如 Photos、Hangouts 等,最终被分拆剥离成了不同的子产品。尽管你依然可以访问 Google+,但是它已经名存实亡,也许下一次 Google 的春季大扫除,就真的彻底再也不见了。
要知道,当初 Google+ 刚上线时,功能之强大远远超过 Facebook。它引入了圈子的概念;发新动态时,甚至可以选择可见的定向分组;每一条 Feeds 都是一张卡片,甚至还有翻转的效果……在推广上更是不遗余力,Google 甚至在搜索结果页面的所有条目下,都加上了一个「+1」按钮,引导用户分享到 Google+,甚至 Google 专门为 Web 版新增了一个消息通知模块,每一个用户都会强制性地收到 Google+ 的所有消息通知。
但即使是这样,也没能阻止 Google+ 最终变成一个鬼城的命运。尽管 Google 官方已经很久没有公开过 Google+ 的活跃数据了,但根据第三方统计机构的调查,在去年四月份的时候,真实活跃用户已经不足总用户量的 1%,即只有 2000 万左右的水平,而与此同时,Facebook 拥有 15.5 亿活跃用户,Twitter 拥有 3.2 亿活跃用户。
其实,在 Google+ 之前,还有更多更多的先烈遗骨,你可能都不知道这些 Google 在社交领域尝试的先驱:被寄予厚望的 Orkut、集成了协同编辑社交元素的 Google Wave、一改再改的 Google Buzz、在小范围内流行过的 GTalk、安卓上莫名其妙的 Messenger、唯一还活得稍有起色的 Hangouts……这些产品有的关停,有的被整合到了 Google+ 当中,而像 Google Wave,甚至都不曾拥有正式上线和用户见面的机会。
从这一座座墓碑上,你会发现我们之所以说 Google 没有社交基因,不是没有原因的。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Google 给外界的感觉,思路相当混乱。GTalk 到底是一款独立的产品,还是只是 Gmail 的附属?在已经有了 Hangouts 的情况下,Messenger 又是什么定位?Google Wave 好像什么都是,但好像又什么都不是,用户使用的场景在哪里?
即使抛开这些产品定位的摇摆,Google 在运营方面的失败,也是有目共瞩的。Google+ 可能是最显著的例子,从功能设计到运营思路来看,无不透露出一种工程师般的机械思维,仿佛只要提供给用户更多更强大的功能,就能在社交战役中获胜。正在这样的前提和假设下,Google+ 在推出之时,引以为傲的圈子和搜索结果中的「+1」,反而引发了用户的不满。试想,花时间分门别类地整理自己社交网络中朋友所属的圈子,是主流用户愿意做的事情吗?在 Google 搜索东西时,有多少结果是你想和大家分享的?
但是显然,这条路再坎坷,也没有断绝 Google 的社交梦,不然就不会有 Google Spaces 的出现。
Spaces 是什么
如果说 Google 从 Google+ 中学到了任何的经验教训,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一股劲推出一款大而全的社交产品,相反,从一个点切入,反而有可能引发爆点。我相信 Google Spaces 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所以 Google Spaces 其实非常简单,任何人可以创建一个 Space,然后邀请好友加入,大家可以在这里面互相分享链接、视频、图片和文字。你分享的每一条动态会生成一条独立的会话,群组内的人可以围绕这个分享像聊天一样进行讨论。
按 Google 官方的介绍,一个 Spaces 应该是有一个主题的,比如漫画、巴黎旅游、学习小组等等,里面每一条分享可以形成一个单独的话题,供所有人展开讨论。只需要一个链接,别人点击后就可以加入 Spaces,而如果按照 Google I/O 中的使用,我相信未来还会基于地理位置,一键把附近的人,拉入一个 Spaces 当中。
当然,Google 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例如内置了 Google 搜索和 Youtube 视频,而且 Spaces 中的所有信息,都是支持检索的。
Spaces 可以是什么
说实话,在初试 Google Spaces 之后,我第一个想到的产品是国内的 读读日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两者是极为类似的。发起人都可以基于一个主题创建一个单独的空间,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Spaces 的交流和信息分享上,层级更加扁平。读读日报中只有发起人可以分享链接,而 Google Spaces 虽然不支持设置管理员类似的角色,但是群组内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分享内容,发表意见。
Google 给出的一个使用场景非常有意思,是说在浏览分享的链接内容时,群组内的人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聊天。用现在最流行的概念来说,一群人可以一起直播一个网页。但是,这个功能的使用场景在哪里,还是需要打上问号。如果是互动性较强的内容,例如球赛文字转播、视频直播等,基本上网页本身就有互动功能;而如果是传统的文字信息类页面,有多少机遇,你会和他人一起一边看同一个网页,一边交流想法?
我倒觉得,Google Spaces 也许最终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熟人间的清单服务。例如,最要好的几个朋友,可以建立一个 Spaces,彼此分享自己最近看的电影,读过的书,这样交流和讨论的场景也非常自然。但是问题又来了,一个熟人间的清单服务,市场和规模又有多大呢?它能成为 Google 撬动社交服务的一个支点吗?
那么 Google Spaces 还能是什么?当前 Google Spaces 由于没有权限控制,任何人都可以分享内容,这就会直接导致两个问题:人数不宜过多,并且如果是陌生关系,很可能缺乏持续的互动性。而一旦有了权限控制,可以自由地设置能分享内容的究竟是创建人、管理员还是全体参与者,Google Spaces 倒可能成为国外版的读读日报,每个人可以 follow 自己感兴趣的人,但是,为什么用户选择分享到 Google Spaces,而不是 Twitter 呢?
说实话,Google 给 Spaces 的官方定位是「Small group sharing for everything in life」,但显然 Google 还没有想清楚,这个 Small group 究竟有谁组成?社交的逆袭之路,往往是从某一个垂直领域找到单点突破,最终扩展平台化的能力,陌陌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而 Google 的「everything in life」,是不是有点野心过大了?
当然了,我们聊了这么多,iOS 用户却只能切换到 美区 App Store 下载 Google Spaces。Android 用户可在 豌豆荚 下载,以及它也有 网页版。
你也可以试试加入 少数派的 Spaces,和我们分享,你觉得 Spaces 可以成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