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在手机上码字的,但是后来觉得手机尺寸实在太小,于是我选择用电脑进行码字,不过这篇文章可能更倾向于移动端的码字应用横评。

自Evernote开始

其实对于一个学生党来说,码字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因为毕竟是学生,上课带着电脑总是不太方便,这就是我很长一段时间用印象笔记码字的原因,它是我第一个入手的笔记应用,也是我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款笔记应用。

印象笔记最方便的地方在于:

一、全平台支持

网页版、PC端、ios、Mac版几乎一个不差,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你可以以你喜欢的方式随处编辑自己的笔记,而很多软件开发商无法做到这一点。

这里不妨提一下simple note,作为一款同样全平台的笔记应用,它真的足够轻量,但是这必定也会带来很多不足,比如你想编辑富文本格式的笔记用这个是无法完成的,不过对于只是想记录一些日常杂感的写手们来说,这个的确足够了。而且,你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很方便的同步工具,对于这个思路,其实我也是一时的灵感闪现,目前我一直在用pushbullet作为同步工具,不过偶尔会碰到网络状况异常的情况。

二、多应用协作

印象笔记和许多软件开发商达成了协议,它的便捷性也因此而来。你可以在看到你喜欢的文章后一键发送到印象笔记,在知乎上看到好的回答,收藏到印象笔记;在微信上看到好的文章,收藏到印象笔记——这两个例子可能还不能够说明什么,因为还有更多的应用只支持收藏到印象笔记而不是其他的笔记类应用,所以当初在选择抛弃印象笔记时我思量了许久。

现在我使用的是Pocket,作为稍后阅读软件,个人觉得这款软件十分优秀,当然Pocket支持的应用范围也是相当广泛的,最主要的是它会自动优化版面,有点类似于safari的阅读模式,提到这里,不妨分享一个chrome插件: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reader-view/iibolhpkjjmoepndefdmdlmbpfhlgjpl,我觉得干净的排版是有助于提升阅读体验的。


个人觉得印象笔记最大的优点就是这两个,当然我也很喜欢它的一键生成ppt的功能,不过印象笔记对于普通用户的限制过多,而且它的用户端做的并不出色,特别是PC端的,而且可供编辑的样式十分有限。虽然有很多第三方印象笔记客户端十分出色,我也试用过这些第三方印象笔记客户端,不过最终只能抛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印象笔记的同步速度还是非常快的,不过偶尔也会出现无法同步的问题。关于这个软件,就说这么多。

从Onenote上手

我真正开始深度体验移动端码字是从微软的Onenote开始的,Onenote做移动端比较晚,所以一开始使用这个软件的人并不多,不过我个人觉得Onenote的体验实在比印象笔记好太多,用习惯了Word之后你会发现用Onenote真的毫无压力,所以,这里也提一下Onenote的一些特点:

一、富文本支持

相比于印象笔记,Onenote在文本编辑方面实在比印象笔记好太多,这一点毋庸置疑。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移动端Onenote的编辑功能有些缺失,不过为了小屏幕设备的更好体验,去掉臃肿的编辑功能也是能够理解的。

二、笔记易导出

Onenote的笔记导出功能十分赞,你可以以各种你想要的格式导出,而且可选性十分丰富,可以导出单页或者单篇或单本、批量,还支持虚拟打印。个人觉得这一点实在太方便。

有一段时间就是用Mindnote做思维导图和纯文本整合,打印出来的笔记十分直观,不过现在那个笔记不知道放哪去了,所以没有办法截图给大家看。

不过,Onenote的同步问题真的是大问题,好几次都让我感到十分糟心,这也是我最终弃用Onenote的原因,虽然目前已经有了PC端替换云服务器的办法,但是移动端的码字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过,安全性和迅捷性的平衡总是难以达到的。

于Wiznote终结

之后我开始用为知笔记,很早开始关注为知笔记,在为知移动端应用进行一次大的优化过后,我把之前在Onenote做的笔记全部打包扔到云盘开始用为知笔记码字。认真说来的话为知的体验我觉得是最好的,可供编辑的选项比微软的Onenote还要多,不过又总让人感觉过于繁琐了一些,所以基本上没怎么用过为知的电脑端码字。

而现在,我用电脑码字的时候比较多,用的的最多的是Word,全部弄好后在用pushbullet传到手机上进行格式调整,其实我一直觉得pushbullet作为同步工具挺好用的,只是每次发送到里面的文字都会被抹掉格式,这一点让我很不爽。

当然感谢少数派送的Ulysses的码,我开始重新考虑用手机进行码字,希望这一次,我能有不一样的写作体验。

关注少数派已有一年多,这是第一次在少数派上发表文章,这一周才正式加入Matrix,如果文章有不足之处还请谅解,请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