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作者根据使用 Things 一段时间后的感受,深入讲解了 Things 基于 GTD 理念的各个构成部分,以及如何更好使用 Things 的思路和技巧。不论你是否使用 Things,都有许多值得学习参考的地方。


为什么是 Things

讲 Things,背后的 GTD 理念是绕不开的。「神器」OmniFocus 长草在了很多人心里,而在平辈中也渐渐被 2Do 等应用在功能上拉开了差距。

我不了解 Things 的开发历史,但一直以来看到厂商更新的频率以及对新功能加入的态度,还是能感觉的出,这款应用好像越来越比不上周围的同类产品了。

除了功能已经相对「简单」之外,Things 在国内还有几个问题:

  • 没有中文界面
  • 无法同步的 Things Cloud (2016 年 2 月 1 日版本更新已解决国内同步问题)
  • 教程较少(实际上更倾向 GTD 的教程)

这三点原本是我看过很多人评论 Things 时出现最多的,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好 Things 更新声称修复了同步的问题,我粗略尝试了一下确实是可以同步(至于网传安全性的争论我就不多猜测了),让我在接下来阐述的基调上多少有点变化,似乎用 Things 最大的阻碍已经不存在了。

回过头来,为什么我用 Things,不如说为什么不用刚提到的 OmniFocus 和 2Do。

对于 OmniFocus,我和多数人的反应是一样的:想入坑 GTD,但翻看一些评测以及使用教程,就已经让人头疼,觉得在能掌握这个工具为我服务之前,我已经没有了任何想继续使用的动力,有一种「强大过了头的感觉」。

对于 2Do,被 MacStories 主编 Federico Vidicci 推崇的一款应用,他去年曾写过一篇超长评测来介绍为什么 2Do 是他最喜欢的任务管理应用。也许不少人是因为这篇文章入了 2Do 的坑,如同我。可惜我没有坚持用下去,应该说第一印象不太好。在 2Do 的主界面,屏幕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有手势操作功能:

  • 右滑:显示任务列表(还能三段式折叠)
  • 左滑:显示标签日历
  • 上部:弹出搜索框
  • 下部:弹出批量操作工具条

2Do for iOS 界面

「拥挤」是我的第一感受,即便我是在用 iPhone 6s Plus。这种「拥挤」是属于界面上的,虽然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其功能是很全面的,但却总给我一种类似 OmniFocus 一样「复杂」的感觉。

于是我放弃了这两款很强大的应用,重新找回了 Things,现在的感受是蛮舒服的,不是说它没有缺点,而仅仅是目前我的需求正好能被 Things 所满足。这一点,也是所有人在选择应用时应该被重点考虑却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

本文不是一篇基础的应用使用教程,我会侧重谈谈用了 Things 一段时间之后的感受。

由于文章篇幅较长,这里先列出全文大纲,你也可点下方链接跳转至对应章节:

  1. Things 的组成
  2. 行动逻辑
  3. 标签系统
  4. 从属逻辑
  5. 创建任务的方式
  6. 主动查看与被动提醒

Things 的组成

教程

在教程方面 Things 和 2Do 一样,在国内外都比 OmniFocus 少得多。由于 Things 是根植于 GTD 理念并尽量将其核心简单化而设计出来的产品,所以学习 Things,本质上就是学 GTD,因而大多数的教程都会叫你先去看看《Getting Things Done》这本书,了解了 GTD 原理之后再来上手。

我倒觉得其实凭借 Things 官方自己给出的 入门指导 就已经足够让你入门 GTD 了。

关于 Things 的基本功能,少数派也有两篇文章做了详细说明:

结构

Things 的最小单位是 to-do,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任务」。在 Things 里有一主一辅两条线将任务分成了两类:

  • 主线:「行动逻辑」,即做事的步骤顺序
  • 辅线:「从属逻辑」,即任务的从属关系

▲ 该图并不能严谨地表达出 Things 的结构,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与参考

两条线实际上属于并列关系,并不存在我定义的主、次之分,只不过根据 Things 这个应用的实际用途,我给了一定的定性与定位。

行动逻辑

之所以把「行动逻辑」定义成 Things 的主线,也是跟它自身应用的主要功能有关,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做的状态之类,每个列表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 Inbox:存放脑子里要做的、想做的、简单的、重要的所有任务的地方
  • Today:显示今天要做的任务,且设置了截止日期为「今天」以及预定「今天」开始的任务也会自动显示
  • Next:收集了之后接着要做的任务的地方
  • Scheduled:预定某个日期才开始的任务以及可自定义规则的重复性任务
  • Someday:存放了不确定开始与截止日期,只在将来才有可能要做的任务

挺绕的不好理解?其实从思维导图中也能看出,存放在 Inbox 里的任务,会有几种不同的去向,这个判断的标准就是 Due Date,即截止日期。

那么按照截止日期的定义再去重新理解上述关于时间的四个列表就会容易得多了:

  • Today:显示今天截止的任务
  • Next:显示 Today 和接下来要安排的任务的总和
  • Scheduled:显示献将来某个特定时间才开始与截止的任务
  • Someday:显示没有截止日期的任务

由于判断标准只着眼在「日期」而非具体的「时间点」上,你可以把原则上今天要完成的任务全部放在 Today 中,而不考虑这些任务的完成顺序,因此 Things 对任务的安排有很高的自由度,同时也意味着你必须得有相对丰富的经验能在事前考虑好如何按照次序去完成眼前的一堆任务(可能还有临时任务的加入),否则这一套任务管理系统很有可能运转不下去,关于这点我会在后文中说到「被动提醒」时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标签系统

在这一部分我要补充的是贯穿在 Things 中与「行动逻辑」更为相关且上面没有提到的 Tags 标签系统。

由于不是基于「时间点」的判断机制,任务并没有明确的完成顺序而排成一堆,即便它们已经存在与 Today 列表内,你还是需要根据别的手段去判断当下自己究竟应该先做哪一件任务——这个「手段」就是标签。

标签的存在,代表着一种筛选的机制,如同赋予相片以「旅游」「合照」之类的关键字作为分类依据一样,在功能欠缺的 Things 当中更是成为了独立于上述两种逻辑之外自成一体的唯一筛选方式。

官方按照地点、优先度、时间、精力四个维度给出了他们的默认标签,你可以直接沿用,可以删除并且我也建议删除这些默认列表,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定自己的标签,毕竟设置默认设置通常不适用于所有人。

怎么设定?我的方法是:一开始什么都不添加,等到使用 Things 的时间够长且累积的任务较多时,你自然就会有自己设定标签的逻辑。

▲ 默认标签列表

我则更喜欢用 Emoji 表情来代替文字标签,比如用?表示「跑腿」,⏸表示「暂停」等等,目的是在筛选任务的时候这些代表状态的图标更显直观一些,尤其是在只能靠标签来筛选任务的 Things 里。

▲ 我的标签列表

毕竟 OmniFocus 有强力的「透视」,2Do 也有多样的「聚焦」功能,对于任务的进一步筛选分类是很有帮助的。

相反 Things 的表现则逊色许多,把一些任务属性类如「暂停」「重要」等标识都分担给了 Tags 来模拟表示——毕竟不是专门的功能,只能做到类似的表达效果。

所以如果你想在 Things 中能比较快速满意地筛选到自己当前需要了解的任务,那么你的标签数量就要设置得比较多而且覆盖面要广,这个是需要一段时间去完善的。

或许是为了稍微弥补这一短板,Things 的标签可以支持自定义快捷键、区分大小写以及复合筛选,在(Mac)操作上总归稍微便利一些吧。

从属逻辑

Project

简单来说 Project 就是把所有任务按照某个共同点存放在一起成为一个「项目」的组织方式,例如阅读清单、购物列表、旅游前的准备事项等等。在相同主题下,原本的单条任务变成了该项目的子任务,也就是把事务从大化小的思维逻辑。

在设立 Project 的步骤时也是基于这种逻辑的:你必须先建立一个项目,然后才能往里添加子任务;而不是先选取几个任务再以此建立成一个项目——这就要求你需要在脑子里先进行预处理,构思一下有什么任务是能够被组合在一起的才好做统筹安排。

Area

Area 的概念不是太好定义,借用了 Project 的理解倒也说得通,我看到过有人当成「地点」的标签来使用。来看看官方怎么定义 Area 的:

官方设计 Area 的意图简单来说类似于:建立一个「财务」列表来关注你的理财计划;建立一个「职业」列表来记录完成你在工作上的成长。

如果用「目标」来进行类比,to-do 是短期目标,Project 是中短期目标,那么 Area 就代表了长期目标

个人的成长管理

我们都听过《荀子》里的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Area 代表的意思就是最后那个「千里」与「江海」。

讲到了这一层,似乎 Things 就不只是一个单纯的任务管理应用了,它不满足于你仅仅把它用作当前事务的管理应用,它想更进一步,通过 to-do→ Project→ Area 这种层级的关系,把你整个人生的规划都放到 Things 里面来。你做好的每一件事不只是为了完成中短期目标,最后还要在长期目标那里打一个勾。

这种概念的表达与 Things 在操作上逐层递进的使用逻辑是如出一辙的。

比如在 Mac 上使用Command+Y这个快捷键,对于在 Inbox 内的任务代表着「移动到 Next」;而对于 Today 和 Next 内的任务则代表「移动到 Someday」。

换句话说,就是你在安排 Inbox 的任务时,如果觉得该任务是可能在今天之后有机会能完成的,使用该快捷键就会将其放入 Next 里;而在整理 Today 和 Next 时发现这个任务可能要推到以后未知时间才能去做了,使用该快捷键就会将其放入 Someday 里。

然而 Things 似乎并不着急要求我们在一开始就要有个长期计划并将其分解,或者说它并不像其他列表一样强调其存在。你在刚使用 Things 时的主界面是看不到有 Area 这个列表的,要到设置中添加好才会显示。也许是因为人们都不太容易发现自己的长期目标并且不会作经常性修改的原因吧,才会把设置的入口隐藏得这么深。

创建任务的方式

能够将脑中闪现的想法及时且快速地记录到应用里是这类任务管理应用的一个必要的功能,但 Things 在这方面表现我仅仅给个中上的分数,它完全有理由有能力做得更好。

Mac

Things 在 Mac 上提供了 Quick Entry 快速创建任务功能,即自己设置一个快捷键,在任何界面都可以呼出新建任务的对话框,不用跳转到 Things 应用内。

▲ Quick Entry

另外还提供一个叫 Quick Entry with Autofill 的东西,就是在快捷输入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自动填充的功能。听起来好像挺厉害,不过实际上作用的范围很有限,似乎仅限于系统原生的几个应用内,这个需要多验证。目前我只尝鲜式地试用两个操作:

  • 在自带的备忘录内随便选择某个备忘录的文字,呼出新建任务对话框,则 Things 会自动捕捉已选中的文字并填写在对话框的 Notes 部分作为备注

▲ 备忘录中

  • 在自带的邮件内点开某一封邮件时呼出对话框,Things 会捕捉这个邮件的标题并赋予一个链接,并自动填写在新建任务对话框的 Notes 部分(注意如果在邮件里选择了部分文字,该文字并不会被记录),相当于为你往后回顾这个任务时可以通过链接直接定位到当时看的那封邮件。

▲ 邮件中

这个功能要说智能也并不太恰当,主要是它能真正起作用的范围太局限于自带的应用内,而在其他应用里选择文字都只会作为备注部分生成,所以在日常使用过程当中我几乎不会用到,甚至是几乎没注意到有这个功能。

我的使用偏好更倾向于把选中的文字作为任务名记录下来,其实用 Popclip 或者 Alfred 的扩展插件能更好地去完成这项工作。

iOS

在 iOS 里新建任务的方式也多元化一些,主要是演化到现在的 iOS 系统进入 App 的入口多了,按照不同的维度可以有不同角度去分类这些入口。

先说说我自己在日常使用中总结出来的两个关于记录的要求:

  • 突然想起要做的事,拿起手机就能记录
  • 在使用某个 App 时,能随时快速记录任务且尽可能少打断我当前在做的事

那么按照能够做到我上述要求的入口,我将其分成了 3 类:

1. App 内创建

这个「App」的意思就比较宽泛了,可以是指 Things 里新建任务这种最原始的操作方式,也可以是指类似 Launch Center ProWorkflowDrafts 等这些第三方 App 的扩展功能去实现新建任务甚至一次性添加多任务,具体的操作我就不赘述了。无论是哪种,只要我解锁完手机就能快速记录任务,第一个要求都能很好地被满足。

但谈到第二个要求时显然很难做到「快速且少打断」,我不得不从当前 App 先退回到桌面再进入到 Things 或者第三方 App 去记录,再跳转回来,效率大大降低。

2. Share Extension

自 iOS 8 开始,Share Sheet 中可以添加第三方 Extension,能够很方便地在 iOS 各个应用的角落都能被呼出来——当然除了一些 App 没有用常规的形式,比如官方微博客户端——意味着我可以不再需要退回到桌面了。

可惜这样还是「不够完美」的做法,关于这点其实并不是绝对的概念,很有讨论的空间。

先来看看 Things 和 2Do 各自在使用 Share Extension 时的差异:

很直观的印象就是左边简单右边复杂,这和它们这两个应用之间功能的对比也是对应的,这里就真的不好说谁更优秀一些。

基于「快速记录」的考量,我会更倾向于 Things 这种只填写任务名+备注的模式 :记录下要做什么,顺手写点可能需要的备注,然后就回头继续做事。等到要整理 Inbox 的时候再根据自己的原则添加 tags、due date 等(当然你在用 2Do 时也可以完全按照这个逻辑)。

「不够完美」的另一点在于:它把当前获取的文字或者链接都作为备注来储存,而自己要去输入任务的标题—— 2Do 也是如此。

这其实是个相当私人化的评判标准,因为与个人获取资料的行为方式有很大关系。

我如果在使用微博时受到某个内容的启发,想把此时所想添加到 Things 当中,那么就意味着当前的文字里已经存在有足够提醒我要做什么的信息,事后看到就能回想起,而不必去事先自己手动输入——你可以说用微博的「收藏」功能也能做到啊,但仔细想想,对于懒癌们来说,收藏了之后能记得看吗?

不仅如此,如果懒到为了快速记录而不填写任务名,想着反正信息已经自动记录在了备注中,之后自己翻看就可以——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一片白,要点开每个任务才知道说的是什么:

因而我的需求就与我在讲 Mac 创建任务方法中提到的一样:更倾向于把选中的文字作为任务名记录下来,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更符合快速记录(懒癌)的要求。

Things 不能直接做到这一点,真要动起手来可能需要手动复制文字→ 跳转到 Things 输入之类繁琐的方式去做到,这样就不符合我在前面提出的「尽可能少打断」的要求了。

在考虑了自己手头上的 App 功能的搭配和实用性,我尝试通过 Workflow 来满足我的要求:

点此下载该 Workflow(供可用 Share Sheet 的微博客户端使用)

该 Workflow 的流程是:

  1. 获取单条微博的文字内容,作为任务标题
  2. 获取单条微博中出现的所有短链接,记录在备注中,并将所有原短链接以图标替换
  3. 获取单条微博的网页连接,记录在备注中,作为备份以及方便在电脑上查看时打开

▲ 优化前与优化后

在该 Workflow 的最后我用的是提醒事项而不是 Things 模块 ,原因是把 Things 摆在最后的话还是要跳转到 Things 里进行确认的,尽管你已经写好了任务标题和备注,这样就增加了多一项干扰。

所以我用了 Things 里支持的 Reminders & Siri 功能,指定了一个的提醒列表给 Things ,让它去获取里面生成的提醒事项,并且只会在打开 Things 的 Inbox 列表时才会询问你是否需要导入,导入完后同时提醒列表里也会对应自动删除,不会留下冗余信息。

  • 通知中心部件

通知中心是在 iOS 里覆盖面最广的操作入口,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在锁屏状态下通过 Things 的通知中心部件新建任务,然后等解锁完后就可以直接输入了——如果仅仅从锁屏界面开始去使用,这确实是最快的方式。

由于人使用手机的情景太多,更多的人比如我是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突发奇想需要记录东西的。例如我在看书时会没来由地突然想到「一千零一夜」这个东西,想要去搜索,由于当前没有信息能够提醒我做这件事,刚才提到的通过 Share Extension 的方式就不起作用了,那么通知中心部件呢?

答案是可以的,只是会额外增加操作,原因是它会从通知中心跳到 Things 里输入,完了后却无法直接回到之前的 App 里。

▲ 用 Things 通知中心部件

注意此时 iOS 9 支持的屏幕左上角「回到之前 App」的特性是失效的,观察跳转的过程你就会发现:它是先跳到 Things 主界面,再从主界面自动打开新建任务界面。这里执行了两次跳转,对于「回到之前 App」这个只能跳回一次的特性,就没办法发挥作用。

即便是你想通过 Launch Center Pro 的 Action 来完成,不管是先输入完成再跳转,亦或是先跳转再输入的方式,两者在执行过程中都已经进行了两次跳转,同样失效。

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注意到不应该使用和 Things 直接有关的部件转而寻找能够不进行二次跳转的应用

经过制作上面那个 Workflow 的启发,其实用自带提醒事项就能解决问题,依然应用了 Things 的 Reminders & Siri 功能,在提醒事项里直接输入任务就即可,这样的操作可以直接跳转回之前的 App,并且还能可以通过 Launcher、Launch Center Pro、甚至 Pin 等支持 URL Scheme 的应用来跳转引导到提醒事项,算是目前干扰最少最理想的替代方式。

▲ 用 Fast Open 通知中心部件

3. 其它

之所以会另外补充多一点,是因为 Things 不支持全平台,没有 Win 版,也没有网页版。对于使用 Win 系统的人来说(我相信人数更多也更符合实际)影响比较大。

同类应用如 OmniFocus 和 2Do 也不是全平台产品,但它们至少支持了通过发送邮件到指定邮箱的方式来新建任务( 2Do 内你需要付费开启),这种方式虽然不那么直接,可至少是打通不同设备间协作的一种方式,Things 在这方面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应用的,这实实在在地是扣分的一项。

主动查看与被动提醒

主动查看

了解过 Things 的基本组成之后,其实能很明显感觉到,由于没有基于时间点的提醒功能,为了顺利地让任务流程进行下去,你需要完成一个任务后接着翻看任务列表寻找下一个可以做的任务——这属于典型的「主动查看」动作,这种处理是不是适合则见仁见智,我个人而言会更喜欢有提醒功能作为辅助。

从纯粹的功能定位上来说,没有提醒功能这样的「缺陷」也不是不能理解。像之前曾提到的,你在 Today 列表里每天都能看到一堆的任务,名义上它们都是今天要完成的,没有具体时间上的排序,仅能靠自己设置的 tags 以及现实中实际的情况来辅助安排完成这些任务的先后顺序。

换言之,每当你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都必须再打开 Things 去看看接下来要做什么。因为这个是必然发生且重复的动作,对于设置一个具体的截止时间点似乎就没有意义。

这个是很理想化的场景,然而现实中最常见也最难以估计的是「临时任务」,往往还伴随着非常接近的截止时间限制,多少都会影响到原本的做事节奏,要如何减少这种影响,在 Things 中还是只能借助其他应用的力量设置时间来完成提醒功能。

被动提醒

对带时间的任务的处理一般有两种走向:

  1. 将来一定会发生的任务会转化成日历事件
  2. 是有明确的截止时间需要及时提醒的提醒事项。

原本我打算通过分享任务跳转到系统自带的「提醒事项」和「日历」去完成,但在单任务的 Share Sheet 里不知为何其 Extension 像个「半成品」,连系统自带的「提醒事项」和「日历」都不提供。

经过尝试,我建议有条件的人可以选择分享到 Fantastical 中,因为:

  • 方便查看和转换:Fantastical 糅合了「提醒事项」和「日历」两种功能,可以在一个应用中方便查看与转换生成 ;
  • 方便生成事件:如我上述所说,需要分享出去的任务必然是带有截止日期且已经在 Things 里设置好了的,那么在任务被分享出去时,会同时附带输出一个日期的信息,这个日期的格式正好能被 Fantastical 的「自然语义」功能所捕捉而自动设置到你需要的日期,在生成日历事件时十分方便。

一般情况下除了更为详细的信息需要添加,否则从 Things 到 Fantastical 的过程都挺快的。

Due 协作

还有一个例子能更容易区分「主动查看」和「被动提醒」的概念:上面在介绍 Things 的 Scheduled 列表时说到其可以建立自定义规则的重复性任务,如果对效率类应用比较关注的人应该会联想到 Due 这个应用。

Due 其实也是个简单的 todo 应用,只不过带有一个「不吵死你不罢休」的强力提醒功能而已,它也支持自然语义且设置和 Things 一样灵活的重复性任务。

那么问题就是,既然两者都支持重复性任务,那么我应该把任务放到哪里呢?

这就涉及到了个人对任务管理应用使用的原则问题,毕竟现在同类应用太多,未必一款应用就能满足到所有的需求,所以装了几个同类应用是常用的事。

如果此时你因为它们互相之间功能有重叠而苦恼,那你要明确的其实是自己是以哪个应用为主并且仔细分析任务的属性来以此去做判断。

@文刀漢三 在他对 Due 的 测评 中谈到了他如何使用 Due:

在提醒来之前,我完全不需要关心这件事,也不需要在提醒之前完成这件事。这样的任务,我会放到 Due 里。

我也实践了这个原则,并且在这基础上,只把被提醒后两分钟内就能完成的事放进 Due 里,其余放入 Things 中。

▲ 我的 Things 与 Due 的任务

我的看法

客观上来说,没有「提醒功能」甚至将其交给第三方应用,自身只承担「任务管理」,硬生生割裂了对任务流程处理的完整体验,在功能与使用体验上对比同类应用已经差了一截,但你仍然不好说这是一种不跟随主流的失败,还是对自身定位的坚持。

从我自己使用以来的感受上来看,「主动查看」与「被动提醒」相分离,实际上也并不算太过分。它明确了 Things 该扮演什么角色,促进了不同应用之间的互相协作,让 Things 始终都保持了惯有的「轻量而专注」——本质上其实就是「小而专」和「大而全」之间的博弈。

该吐槽的也许是那个类似「半成品」的 Share Extension 上,我是正好有 Fantastical 且它支持自然语义才能够这么顺利地形成一套简单的提醒流程。对于更为普通的使用者来说,连系统原生的应用都不支持分享,何况后续版本更新了这么长时间还一直是这种状态,实在是难以理解。

总结

在 Things 最近改善了云同步速度的更新出来之后,我曾想过,如果我在这次更新之前写好了这篇文章,那么它的同步速度肯定是被我拿来当作最大缺点的——而现在这个缺点已经被补足了,那它还是一款值得去尝试的 GTD 应用吗?

一路看下来,包括我自己都觉得 Things 的「不足」是远远大于「足」的部分的。扩展功能差,甚至基础功能都有些简陋,传说中的 3.0 版本都至少两年了一直未见踪影,好像它的优点除了「轻量专注」之外就没别的可以值得拿出来说道,并且使用时自己不满意的地方都要靠其他的方式去补足,这个过程并不让人感觉轻松。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以上我是更侧重于使用操作与感受上去谈了它的「足」与「不足」,但它终究是一款基于 GTD 理念的任务管理应用,其设计的逻辑是基本遵循了 GTD 思路的——这种逻辑上的层次性或许要自己亲身体会才能理解得到,由于本文并非从最基本的功能开始说起,所以无法展开地去谈论这一观点。

从开始学习 GTD 的角度去看,Things 的功能未必做到令人满意,却可能是你实践入门最好的导师。对于「理论先行」却又对那本书似懂非懂的你来说,难道不觉得一个逻辑清晰地介绍设计意图的入门指导网页比一本翻译得正经晦涩的书容易理解得多吗?由此看来,Things 似乎还不是那么糟糕。

对于我个人而言,尽管它有那么多缺点,它还是目前最适合我的应用,作出这样的评判是由我的「需求」驱动的。效率类的「神器」还有诸如 WorkflowLaunch Center Pro 甚至 Drafts 等,这些应用我都买了较长一段时间,但至今仍是粗浅的入门,看了很多教程评测依然不太理解 URL Scheme,上面的 Workflow 还是我第一次自学自主做出来的成品,不然可能我还是用复制粘贴的土办法去手动输入任务。

没有哪款应用会是你最终选择的归宿,对于任务管理应用更是如此。很多人能把 OmniFocus 玩得出神入化,也有很多人靠着自带的提醒事项就能运用地得心应手。

「需求」才是你去使用一款应用的源动力,而不是「听闻」。


补充资料:

  1. Things for Mac 上完备的快捷键操作说明,可以下载官方英语 PDF 文档 查看(另提供德语和日语版本)

目前你可以在 App Store 分别下载 Things 对应的 iPhone(¥68)、iPad(¥128)和 Mac(¥328)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