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8 月最早给主编投稿时,写的是财禅,一款非常简单的记账应用,哪怕作者已经不再更新了,时至今日也仍然还在 iPhone 的首屏上。

世面上那么多记账类的 app,为什么偏偏是它?论颜值,论功能,论专业,它平淡得出奇,甚至一度想安利主编郭老师使用它,也被嫌弃原生界面无爱。可是一定要说理由,非常简单,我看到财禅背后的开发者分享的记账理念,就是要存的钱和要花的钱,思路出奇得清晰,整个产品的架构也是基于这个理念,你在使用的时候能感觉到开发者的思路浸注进了每一处角落,如同背后看不见的上帝,凭借他的意志主导了这一切的秩序,这种美,会令人喜悦。

还有它的标签系统,摒弃了传统记账类 app 的分类体系,每一笔记录你可以自由地打上多个标签,开发者只是举了一个例子:请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吃饭,你是记在食物类别,还是记在人情类别?为什么需要用户思考和做这样的选择?

一个更好的方案,难道不应该是我们退让一步,留给用户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决定和主宰规则和秩序,从一个够小的规则里,延伸出无限的可能吗?很多时候,我们迷失在一个大的 app 里,迷失在一段大的计划里,迷失在一种大的可能性中,为什么不回过头去看看,如果我们抛开这一切的复杂和冗余,在一个尺度上的小,反而可以成就宏观上的壮丽。

所以,为什么偏偏是它?你可能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下,反问过自己许多次这样的问题。从直觉上,每一位少数派的作者和读者,都应该是小而美的推崇者,是理念之美,是规则之小,却蕴含了无穷无尽的秩序和喜悦。在两年前我作为读者访问少数派网站时,仿佛已经与此达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与共识。

那时候的网站排版和现在不同,首页上按不同的文章类别,有不同的版块,你会发现每一篇文章的题图,都如此精美,你能看出挑选它们的人,那个背后的人,一定是一个挑剔的人,对美有追求的人,包括文章里每一个小节的标题前有一条红杆,段落之间的间距留白,从规则上来看,只是添加了如此简单的一行 CSS 代码,一切便井然有序。那种美,很多时候无法从一个单点展开描述,因为吸引你的,是一种气质。

后来少数派网站改版,去除了原先按类别区分版块,直接变成了按时间排列的 Feeds 流,作为一款产品的使用者和最终用户,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了解背后的初衷,无法洞穿背后的人究竟历经了怎样的权衡和挣扎,才有了我们最终使用产品或服务的形态。但是,如果你一同经历着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改变,你能感受到那种脉络,是小而美,还是大而丑地无声演化着。

两年不到的时候,一百多篇稿子,接解了上百款各式各样的 app,这个过程里你一样可以感受到那种无声而漫长的演化,每一款 app 的大版本更新,无论更新日志、公关稿写得如何天花乱缀,你上手一下就能切身地发现,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一种理念上的革新。Day One 2 没有,也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说出所以然,但你一定能清晰地有一种直觉,最后落地成为喜欢或者不喜欢这样非黑即白的价值判断,这并没有错。

回过去看自己写过的文字,也一样能有这种清晰的直觉,花时间去考虑文章的结构和思路,落笔之后便是很快的事情,因为在那之前,你一定会在脑海里反复演练过一遍又一遍,作为文字背后的那个人,想和读者聊些什么。

动笔写 iCab Mobile 前,它放在编辑们的后台很久没有人写,一开始你会畏惧那种复杂,然后你会不安,会畏怯,因为你明明知道这样的 app 不会成为一款商业上成功的产品,不会拥有广大的用户基数,但是当你看到这个项目的背后的人,他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时候,你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没错,要想有如 iCab Mobile 这般的强大,在 iPhone 上一定会是一个学习曲线陡峭,对用户极不友好的 app,不要误解,这是一个受限于交互本身根本就无解的问题,写到结尾的时候,你会有一丝丝那样悲怆的感觉,你看着眼前这款 app 注定只能是孤僻地生存在 App Store 的角落里,它背后的开发者却依然有动力孜孜不倦地迭代,你会以一个文字背后的人,去理解另一个产品背后的人,某一个时刻里,哪怕你们不曾也不会有任何交流,但你依然能感受到对方以一种不知名的方式存在,在时空中强烈地与你纠缠在一起。

我相信即使是在「高质量应用推荐媒体」这瘳瘳数字背后,也一定充满了我们不为所知的利弊权衡和争议讨论,在某一种程度上,你甚至可以体会到那个背后的人,他的烦恼和纠结,是直白且直接的定位介绍,还是不乏诗意的「以少数人的力量,改变多数人的数字生活」?

大多数时候,你也许看不到文字、产品或者服务背后的人,但是某一种程度上,你一定体会过那种秩序和喜悦,那也是我们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