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了 MacStories 上的一篇文章 Life After Cancer  后,触动很大。这篇文章颠覆了我以往对智能机的认知:零七和零八年智能机的出现,让手机由原来功能单一的「工具」变成了如今的更偏向娱乐性的「玩具」;但是随着手机性能的提高、传感器的增多,如今的智能机正慢慢超越「玩具」属性,慢慢变成人身的「智能延伸」。

同时也让我反省:当我们还在折腾软件本身,四处宣称我们依靠软件提高了效率时,却有一些人已经跳出了软件本身,依靠强大的智能硬件设备和出色的软件搭建起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系统。

也是出于对这个过程的好奇,我也有了用手机搭建一套健康体系的冲动。因为这种系统的搭建是超越平台界限的,无论 iOS 平台还是 Android 平台,尽管软件体验上(设计、交互)存在差距,但在这个系统之内,用户对于这类软件功能性需求的优先级是要明显高于用户体验的。简单来说,就是用户首先看重这些软件测出数据的准确性,其次才会考虑软件体验是否足够好。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可以在两个平台上获得几乎无差别的体验,这也使得我们根据不同的平台定制出同样出色的个人健康监测体系成为可能。

在通过多番尝试以及对博文中的一些借鉴,我完成了一个可以实现「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数据分析—方案输出」功能的简单体系。整个体系中主要用到了如下的一款硬件和几款 App :

  • 小米手环&小米运动
  • Heart Rate
  • Health
  • Lark & Addapp
  • 7M Workout 

数据采集

小米手环 & 小米运动

在这个「系统」搭建之初,我先要解决的是运动监测睡眠监测的问题。关于运动监测,得益于新款 iPhone(自iPhone 5S后)中协处理器的出现,App Store 内涌现出诸多的运动监控软件。但是问题是这些 App 的功能实现需要你时刻带着着手机。由于个人习惯,我在健身和跑步时从不把手机带在身边这就会导致「数据采集」部分出现中断,所以我最终放弃了软件的解决方案,选择了一款硬件—手环。而手环也解决了我的另一个关于睡眠监测的问题。

对于睡眠监测,尽管 App Store 里有很多诸如:Sleep Cycle 和 Pillow 这类优秀的睡眠监测软件,但它们功能的实现同样有限制,需要我们把手机放在枕下才能实现对应的功能。对于这个方式我还是很抵触的,抛开数据准确性不谈,单纯把一个辐射源放在一直对着大脑的地方也终归是不健康的,我可不想整晚都接受电磁辐射。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加上手环可以实现 24 小时贴身佩戴,对数据的监测也比手机更准确,更重要的是整个数据采集的过程也是连续的,不会出现中断。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手环这个硬件方案。

Heart Rate

我选的第二款软件就是 Heart Rate,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测另一项生理指标——心率。用法很简单,我们只需用食指遮住摄像头,而此时的闪光灯是默认开启的,大约十秒左右就会给出心率数值。它还提供了诸多像 Just wake upBefore bed 这些标签供我们选择,这些标签就好比软件可以识别的语言,它可以细化我们的体征指标,提高数据的精度。但是在使用之初,我还是不太相信这类 App 的准确性,在我看来心率这种数据的测量需要借助仪器而不是仅仅靠着一个手机软件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在最初的几天测量时,我都会自己人工测量自己的脉搏,然后再和 Heart Rate 的数据做对比,最后我发现二者数值上的误差从未超过 3,这点我还是很惊讶的。所以作为日常的简单测量,大家还是完全可以信赖它的。

数据汇总

Health

小米手环和 Heart Rate 完成的是数据采集,下面就要谈到对数据汇总方案的选择了。对于这类 App 选择确实不少,我也试过 MacStories 博文中推荐的 Fitport,但是总有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后来我发现系统自带的 Health 应用其实是更合适的汇总工具。它就像一个数据中转站,作为系统级应用,它的权限最高,而且大部分第三方健康 App 都围绕它开发相关功能,所以理论上它可以导入导出一切健康数据。

而且它的操作也十分简单,只要在使用之初在数据来源一栏明确给出你需要收集数据的 App 的权限就好,允许它们向 Health 应用内写入和读取数据。以后只需要在相应的 App 内完成同步后,这些数据就会被默认输入到 Health 内进行汇总,最后再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整个数据的呈现十分直观,我们能直接从图表中看出自己的数据起伏程度,可以对最近的运动数据有个大致的认识。此外由于最新款 iPhone 配备了压力传感器,所以 Health 的图表中还会有一个检测你所爬楼层数量的图表(看来对宅不宅的判断又多了一项客观指标)。

数据分析

Lark & Addapp

                             

不同于数据采集部分软件的多样性,提供数据分析功能的 App 实在少得可怜,更别提好用了。选来选去我最终还是回到了「起点」,选择了 Lark 和 Addapp 这两款 App 。但是由于 Addapp 提供的功能有限,所以我重点介绍另一款,也是我最常用的— Lark。

Lark 的功能不是十分强大,它只会提供一些简单的数据对比。比如「你的运动时间相较于上周同期增加还是减少」、「你的睡眠质量同以往相比是否有所提高」等等,此外它也会对一些基本常识进行科普介绍。但它最吸引人的亮点是在它的交互方式上。它不是简单的提供图表展示,而是以 IM 软件对话的方式给出数据的分析与方案建议。这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它的存在就像是一个私人助理,我们不必再像以往那样自己检查枯燥的图表数据,Lark 会像助理一样,通过对话的方式,给出专属于你的建议。原本索然无味的数据在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变得生动、直观。也得益于 Lark 这种对数据的展示方式,使得我们查看数据时的心态由无聊变成了期待,我们期待每天打开它,更期待它给出生动的分析和贴心的建议。

方案输出

7M Workout

在有了基本数据和分析后我们还需要利用它们来制定一些计划,比如健身。由于我们在这方面经验很少,所以需要找一个更可靠的「教练」,而我选择的「教练」就是—7M Workout。

作为一款被苹果官方推荐的 App,它的质量自然毋庸置疑,而使用过程也是异常简便。它会读取你每天所走的步数和一些像身高体重心率这些基本数据然后通过 Smart Workout 选项给出一些基本的健身建议,而且它的 App 还内置了许多健身短片,基本都是不需要设备辅助的锻炼,所以大家可以轻松地在生活中实践。但是它目前对于 Health 数据应用这方面的功能还很薄弱,尽管 Health 汇集了很多体征数据但是它无法充分利用并提供全面且细致的健身建议。由于目前无法找到更合适的替代 App ,所以我只能暂时把它留下来,期待它能在后续的升级中加强这方面的功能。

不足

在对这个体系实践的几周内,我还是发现了几个显著的问题:

  • 采集的数据类型太少
  • 采集数据的所需的 App 种类太多
  • 对于数据的分析利用不充分

第一个问题,采集的数据种类太少。尤其缺少「饮食」、「体重」和「健身状况」这几项数据。对于饮食一项的记录我也考虑过,但是由于大部分软件都是按照国外饮食习惯设计的,很难按照国内的习惯来记录营养的摄入。而且对数据的记录也是无比的烦琐,估计在餐前记录完各项数据,我早已对这顿饭没了胃口。对于体重方面,我目前是靠每周的体重测量来粗略记录的,以后会考虑将智能体重秤纳入考虑之中,另外由于体重变化的周期很长,所以我目前对这方面的情况还可以接受。而对于健身监控一项我觉得也还需要完善,我使用的小米手环虽然也有运动监测的功能,但是更多的是监测步数,而对于我的跑步和健身时数据的监测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对于这个问题,我会考虑换个精度更高的手环或其他方案。


第二个问题,数据采集期需要用到的 App 太多。由于现阶段的 Health 应用无法独立提供所有数据的同步,所以在数据采集阶段我们还是需要手动的在相关 App 内进行数据的同步。运动和睡眠数据需要在小米运动 App 内同步,心率数据需要在 Heart Rate 的 App 内同步,还有以后的体重数据、饮食数据等等或许都需要各自的 App 。这就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每天的数据同步需要我们在不停的切换软件过程中完成,而且当 App 增多到一定数量时我们会忘记某项数据的同步,导致最终这项数据的缺失。


第三个问题,数据分析和利用不充分。对于数据的采集或许很简单,每个 App 完成特定的功能即可。但是现阶段对数据的总结分析还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度的挖掘出各项数据间的相互关联(比如可以根据我的一些体征的变化判断出我是否应该改变现有的饮食结构和作息习惯),更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解决方案。当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也不能单单靠一个或几个像 Lark 这样的第三方公司,而更应该将希望寄托在像苹果和谷歌这些平台级公司的身上。

写在最后

理想的健康系统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我的设想里,数据采集的过程应该融入生活中,而整个过程都是无感的。我们不需要分门别类的手动记录各项指标,也不需打开各种 App 来同步数据,而是数据自动汇总到一个 App 里。这个过程应该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我们每天只需要像平时一样而无需为此做出行为方式的改变。

至于数据汇总数据分析方案输出,我更希望能由 Apple 和 Google 来完成。以 iPhone 为例,我希望未来的 Health 应用不仅仅完成数据的汇总,而是兼具着对数据的分析和健康方案输出的功能。因为正是这些平台级公司才能拥有足够的资源和权限对数据作出更加详尽的利用。

如果你觉得整个体系很麻烦,那我建议你可以尝试着先只买一个手环。因为它确实可以驱动着我们多走一段路,多爬一层楼(我每天为了完成步数指标,会有意识的减少静坐的时间),毕竟多运动对身体总是有益而无害的。也或许因为我们的身体状况一直不错,也没有在大病过后对身体各项生理指标监控的决心。但是仅凭着为了让手中的手机发挥更大价值这一简单目的,也值得让我们自己动手搭建一个简单的监测体系来尝试一下。我相信在你对整个体系完善的过程中,你也会对自己的健康有一个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