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如何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前,你得先明白「阅读」是怎么回事儿。有人觉得阅读是打发碎片时间的一种消遣活动,也有的人认为阅读是个必须得在理想环境下才能进行的步骤。不管你怎么看待阅读这件事,只要它能让你有所收获,那就不是件坏事。问题的关键是,一件既定要做的事,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曾经有人提出几点关于阅读方式的建议:

  • 阅读可以按时间段进行。比如,早晨起来可以读一些新闻资讯,午间读一些对工作有帮助的文章,下班后可以刷刷 Timeline 时间轴,把白天没来得及看的新闻补上,最后晚上睡觉前看一本书,哪怕只是一个章节。
  • 阅读是需要随手记录的。即使你有自己的 Mind Palace(记忆宫殿,就像《神探夏洛克》里的 MR.Holmes 一样),只要你觉得这个知识点值得回味消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总是没错的。哪怕插个书签也行呀。
  • 多看原著,少看翻译本。有些单词和语句,在不同的语言间进行切换时,翻译者往往会很难将原作者的本意表达得透彻。这或许是原作者故意为之,也可能是语言本身导致的必然障碍,总之,多看原著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在过去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候,人们只能捧着书,拿着笔,边阅读边记录。而现在看来,已经有大量现代化的工具出现了,如果依旧沿用原始的吸收信息方式,那未免太资源浪费了。所以我的观点是:阅读,不仅要主动读,一直读,还要懂得聪明地读。

阅读的目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阅读目的,但总结起来也就两点,我将这它们总结为正序和反序:

  • 正序,为了获取知识而阅读。如果你突然间发现自己在某些领域上,缺乏的知识太多,就会想要通过「阅读」去采集和收获那些新鲜的内容,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为了满足当前需求而进行的阅读。
  • 反序,为了寻找信息源而阅读。就是说,当你不知道自己具体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的时候,你会进行泛阅读,最终也会或多或少掌握一些知识。即便都不是发自内心或个人喜好的,但也有所得。在这种情况下,你仅仅是为了阅读而去阅读的。

符合以上这两个观点,就证明了你是个能主动去阅读的人,只是出发点略有不同罢了。有了这个前提,那么阅读下文的时候,你就能快速进入角色。其实说来也可笑,要是你不喜欢阅读,怎么可能看到这篇文章呢?

寻找可靠的内容来源

你总得先找着文章,然后才能阅读不是嘛?我的阅读来源主要分为这三个渠道:Feedly 订阅、Medium 文章发布平台、Amazon Kindle 商店。它们各自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 Feedly 订阅。这其实就是一个数据收集器,又称聚合器应用,详见维基百科 RSS 和 Feedly 页面。它帮助我无需打开网页浏览器,就可以直接获取「订阅来源」的最新发布内容,并且整个阅读体验远比网页端来得纯粹,因为它会自动筛选无关紧要的动画效果及窗口,还原了一个以「文字」为主体的用户界面。况且现今大部分「聚合器」应用都内置了浏览器,所以若文章中内嵌了视频,也不必担心无法播放。
  • Medium 网站。最近流行起了一句话,叫「如果你不懂英文,那就错过太多好东西了」。负责地说,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有用的知识还真都是用英文撰写的(因为这是地球上最通用的语言),这之中不无有像 Medium 这类公开发表平台的功劳。打个比方,如果你特别喜欢在「简书」上阅读文章,那就不难想象 Medium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 Amazon Kindle 商店。论软件的交互性能,Kindle 客户端不如 iBooks 那么先进,但从书籍资源量的角度来看,Amazon 可远甩 Apple 几条街。目前,亚马逊在线商店提供了丰富的书籍格式支持,也就是说,读者既可以买到纸质书,又能以相对低的价格,买到电子版,同步到客户端或 Kindle 阅读器,跨平台书签、进度同步的体验也是非常好的。所以,Amazon 是我寻找书籍的最佳来源,Kindle 是我阅读书籍的最佳工具。

电子书 >= 纸质书?

关于这个问题,我之前有在《这便是未来书本的模样:Kindle Paperwhite 2 简评》一文中提到。简单地说,主要是为了便携性和反复擦拭的特点。

 

出门在外,一部手机,或是一台阅读器,随随便便就能拿在手上,想读就读,不重也不累。相比之下,一本书拿在手上,单手往往是无法持握的,又由于其本身的重量,你只能低着脖子看,不然的话,你的手臂会表示抗议。

至于反复擦拭,这要从读者和作者两方面讨论:

  • 论读者,他随时都可以作下笔记,备注和书签,而且根本不必担心数据会丢失。如果你使用的是 Kindle 阅读器,那么在联网状态下,设备会自动同步集体标识的文字,保证你不错过任何金字名句。如果你使用的是 iBooks,就能配合识别卡」功能,帮助自己测试 & 复习特定的知识点。
  • 论作者,他不必为了发行一个新版本,再去重复印刷纸张,而且读者也能更及时地收到最新内容,既环保又能节省成本。

选择合适的软件辅助工具

如果你是从网络浏览器里阅读文章的,我推荐你去了解一下「稍后阅读」的概念。它也有专门的客户端,其中广受好评的有 Pocket(原 Read it Later)Instapaper。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体验一下。

稍后阅读,其原始作用相当于文章的临时寄存处。它可以帮助读者更效率地筛选无关紧要的文章,事后再从「稍后阅读」中找回留存的那些有用的内容,从而导致它在使用「聚合器 APP」的时候尤为重要。

根据用户需求的延伸,稍后阅读应用的开发商也逐渐开放了更具替代性的功能。和之前说到的「临时寄存处」相比,现在的 Pocket 或 Instapaper 已经可以长时间保留文章了,相当于间接替代了「笔记」工具的作用。当然,这是针对轻度「笔记」用户来说的。

若你是这方面的重度用户,就像我一样,那么最值得优先考虑的软件应该是 Evernote 印象笔记。它不仅可以应付最普通的笔记,还将功能扩展至了行程记录、团队协作、会议演示和文字创作等领域,是款综合性能较高的应用。同时,Evernote 的全平台覆盖也是出了名了。Apple Watch 版本已整装待发)

最深刻的阅读 = 写作

读完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你必须得有所想、有所悟。要是像看小说那样,只读一遍,没有什么收获,纯粹用来打发时间的话,你很难全面地掌握那些知识,甚至毫无收获。

另一方面,阅读是能培养一个人性格的。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前,我是个浮躁且无话不说的人,但后来渐渐地就发现,平日里我所说的那些话,我所参与的那些场景,既没内涵又没营养,不值得回味。所以,与其花上一天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为什么就不能花几个小时去耐心、安静地阅读呢?所以现在的我,会尽量避免那些嘈杂的环境和浮躁的人。

要想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就一定得学会自己去写作,因为有太多细节是无法通过阅读体会到的,有一句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如果你只是大量地阅读,而不去提笔写下自己的感触和总结,又怎么证明你真的读「懂」了呢?

本文内容为个人的经验所得,若你觉得有所帮助,欢迎在下方回复栏中分享你的「阅读」方式;若你觉得本文多为废言,那么至少还要记住这句话:阅读,不仅要主动读,一直读,还要聪明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