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电容式触摸屏诞生后,人们对于交互、用户界面、手势操作、视觉效果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继而会导致大众普遍对于产品的认可度逐年降低,要求反倒是越来越高。
为迎合这一需求,像 Leap Motion 这类超现代产品(即不符合当前大部分用户群体的需求,但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衍生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产品)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这次要介绍的对象有点儿「逆流而行」的独特个性,它就是由 Amazon 亚马逊公司制造的电子书阅读器 Kindle Paperwhite 2 。
独特的显示屏
同样是触摸屏,但与当今流行的 LCD 电容式彩色视网膜显示屏不同,它是黑白的。并且这块屏幕的最大亮点还不止于此,简单扼要地说,就是在屏幕处非活跃状态时,它甚至是不耗电的!这就是它功耗极低的主要原因。官方还宣称,即使开启了阅读背光灯,也能保持长达 8 周的待机时间(按照关闭无线网络,同时将屏幕亮度设为 10,每天阅读半小时计算)。这在「一、二天一充」的大环境中可是非常另类的。
那问题来了,什么它会有如此特殊的性能?答案是电子墨水屏。按照我的理解,电子墨水屏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屏幕上铺满了用于显示的最小单位「微胶囊」,而这些微胶囊中又填充了带相反电荷的黑白两色粒子,通过电流的引导,这些粒子会按照指令进行不同的排列从而显示不一样的灰度,并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整个画面。与 LCD 屏幕不同,电子墨水屏只有在改变状态(画面)时才需要用到电,所以特别省电。
回到正题,Kindle 每次改变画面几乎都能在一瞬间就完成,但它有一个致命伤:刷新率较低。这就好比早期的「俄罗斯方块」游戏,当方块移动时,画面不会呈现动画效果,而是通过纯粹的像素平移(指令发送 1 和 0,即显示和不显示)来模拟出「移动」的假象,虽然速度可快可慢,但总是不那么顺滑,与如今大部分显示屏相比有原理上的区别。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问:那在执行打字、滚动这些操作时会不会很不顺手?根据我实际的体验,打字这方面不存在严重滞后的问题,至少按照一秒刷新两次的速度,屏幕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延迟,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至于你想指望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滚动」,估计不太可能了,实际效果与「翻页」相同。
请注意,Kindle 阅读器的主要耗电来源除了切换画面外,开启「阅读灯」也是会提升功耗的,所以建议大家在「非使用状态」下轻按设备底部的「锁屏」开关将其进入待机状态。与此同时,屏幕中会自动显示出预置的壁纸并关闭「阅读灯」,这样才是最省电的方案。
高效率的使用体验
Kindle 同样拥有导航栏,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至某个页面,或是激活菜单里的某个功能。导航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顶部和底部。顶部导航栏类似于 Android 系统里的「三大金刚」虚拟按键,它几乎时刻存在且运行,你可借此进入「生词本」、「设置」、「横屏模式」和「笔记」选项。底部导航栏仅出现在阅读状态下,它可以帮助你快速定位至当前书籍的某个章节或页面,这样就省去了翻页浪费的时间。
可以毫不怀疑地说,Kindle 阅读器在「文字」方面做的优化是非常出色的。首先,它自带了四种字体:宋体、楷体、圆体和黑体,但与寻常的字体套用不同,Kindle 还会根据其各自的特征进行优化,尽可能保证在发挥字体特征时不对格式产生严重的影响。严格来说,这样做既保证了阅读体验,也不会大幅提高技术难度,是个很智慧的方案。
此外,Kindle 还提供了「行间距」和「页边距」选项。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或者说是限制整块屏幕的虚拟边框,让文字变得相对更紧凑(宽松)。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较窄的格式可以方便读者更快速地换行阅读,避免跳行的问题,还能缓解眼部肌肉劳损带来的疲惫感;那较宽的格式能有效避免中英文字体混合时导致的「大空格」现象,还能减少标记、翻译语句时的操作时间。总之,各有优劣,用户自行选择即可。
建议高龄及视力问题的用户在阅读前选择更大的字体。
毫无疑问,Kindle Paperwhite 2 作为一款阅读器,它必须考虑到阅读体验是否能更胜一筹。所以相比之下它有这些优势:强光下无刺眼反光,背光(阅读)灯光线均匀柔和,纤薄轻巧的机身能让我单手轻松持握,防滑的后盖材质保障了舒适度及摆放可靠性。无论在何处,它都不会是最显眼的一个,但人们能感受到它从内而外的「书卷气息」。
内置 4GB(用户可用内存约 3.2GB)的存储空间让你可以轻松携带超过 1,000 本电子书。丰富的 Amazon 在线商店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地选购各种类别、超低价格的电子书,其中包括超 100,000 本电子书,3,000 本独家书籍及海量原版进口书籍,几乎涵盖了所有热门图书和文学著作。
Kindle Paperwhite 系列并没有内置光线感应器相关的组件,所以它是不支持自动调节背光灯的,但好在可以用手动调节代替。若你真的需要这个功能,暂且只有 Kindle Voyage 系列可选,并且它的画面精细度(PPI)更高,机身厚度更薄,由于采用了无边框设计,拿在手里大拇指可以更自由地进行摆放,但你需要为此支付近一倍的费用(¥899 ~ ¥1,499),其中的性价比利弊由你自己考虑。
严谨细腻的软件方案
记得不久前看过一网友对这款产品的评价,大致道:Kindle Paperwhite 2 属于阅读用设备,没有必要受到第三方软件的侵袭,更不需要社交网络的植入,纯粹的阅读体验让人觉得非常放心,非常安心。所以 Kindle 系列阅读器是不支持邮件、通讯系统的。另外硬件方面,它也不支持闪光灯、重力感应、陀螺仪等组件的,望预购者谨慎考虑。
Kindle 阅读器的同步方案非常规范。用户主要通过两种官方指定的途径进行电子书的下载/导入:USB(USB 2.0)数据线、Amazon 在线商店。个人经常使用后一种方案,因为它完全借助于 Wi-Fi 无线局域网,非常方便;而 USB 同步方式虽然可以自导入电子书,但它对于文本自身的格式要求相对较高,可能无法适应「懒癌晚期」读者的习惯。
目前 Kindle 支持这些格式的电子书:Kindle Format 8(AZW3),Kindle(AZW),TXT,PDF,MOBI,PRC原格式,HTML,DOC,DOCX,JPEG,GIF,PNG,BMP 转换格式。以上数据摘自官网。
内置词典或许是这款设备最大的亮点之一。用过 OS X 的小伙伴都知道,其内置词典除了基本的单词翻译外,还加入了来自 Wikipedia 维基百科的专业解释,大大丰富了生词的释义范围和应用领域,Kindle 阅读器亦如此,但 Wikipedia 需要配合 Wi-Fi 无线局域网方可正常使用。
同时,这款阅读器还加入了「生词本」和「Bing 必应即时翻译」功能,搭配全新的「单词卡」特性,你还可以测试生词的识别效率,以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单词卡:即抽认卡,你可以在每个卡片上写下一个问题(同时在背面记下答案),用它们来测试自己,并根据你的测试、学习结果把它们进行排序、分组。
读者也可以直接在 Amazon 在线商店下载专门的电子教材及课程以达到专注目的。
不久前 Amazon 亚马逊发布了 Kindle Textbook Creator 电子书制作器,与 Apple 的 iBooks Author 平台进行竞争,这或将改变 Kindle 阅读器的市场战略,将收集用户转为笼络作者,从根源打击 Apple。借此也能看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户、读者和作者无疑是这之中最受益的。
体验感想
刚拿到这个设备时,我丝毫不会想到为什么它没有摄像头,或它为什么不支持重力感应,因为这些对于一款纯粹的阅读器而言,都是非常不必要的功能,反倒是它沉稳大方的外观设计让我一下子提高了对这款产品的好感度!俗话说,第一印象在总体的评价指数中占有率是最高的,任何人或事物皆如此,Kindle Paperwhite 2 能在逆潮流而进的趋势下,仍然让我有这样的感受,实在是非常难得。
另一方面就是它的产品定位。从传统纸质书的角度出发,若我们要随身携带几本、几十本,甚至上千本书籍或词典,这一定是件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而使用 Kindle 这类自带存储器的设备,不仅能免去这些顾虑,还能做到环保。其存在价值早在 第一代 iPod 诞生之时就已经为大众认可,所以笔者认为这一定是未来的主流趋势,感兴趣的读者值得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