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绝不等于坐班。

如果问你,8 小时的上班时间(多数人应该更久)里,你真正处于工作状态的时间有多少?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毕竟「工作状态」的定义比较模糊,更难以量化。

《思考,快与慢》一书给了我界定工作状态的灵感。这本书提到,我们的大脑有依靠直觉的「快系统」和深思熟虑的「慢系统」之分,我意识到,一般来说只有在「慢系统」的主导期内,我们才能进入工作状态。而这段时间,恰恰又是非常需要精力的,我得以借助 Hum 设计的精力记录模板来量化自己的工作状态时长。

精力记录模板

对我来说,Hum 模板最独特的是「负分制」,即不关心每段时间里干了多少活儿,只要做了影响精力的事儿,就得按规矩扣分,不掺水。一两分的丢分在所难免,基本 3 分以上我们就算进入工作状态了

统计了小半年后,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直观结论是,处于工作状态的时间很短。在严格评分标准下,即使我一天之内写了 5000 字付费文章、整理了一个月的工作数据、还全程参与了两通电话会议,满精力的工作时间也不过 1–2 个钟头。统计结果虽然不好看,但也避免了拿「我努力过了」来自我安慰。

第二个结论是,人的精力有限,工作状态分布不均匀。往往在文思泉涌的前后,都会夹着一段精力低迷的时期,几乎没出现过连续的高精力工作状态1 。有人喜欢把这种难得的、忘我的工作状态称作「心流」,我比较赞成这种看法。

关键在于,如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我把关注点放到了每次状态高峰前的那段时间里,很快发现,这些「低谷」都是必要的,它们其实是工作状态的恢复期。在这些统计数字不好看的时期里,我或是小睡、或是短跑,尽管没有直接工作,但是快速刷新了精力状态,为接下来的工作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