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稍后读哪有什么秘诀,无非是把别人刷手机的时间用来读文章而已。
我的稍后读里就常年有超过 200 篇文章,多的时候会冲到将近 400 篇。这让我非常难过,看着数字日益上涨让我感到自责和焦虑。
有这样感觉的人不在少数,稍后读近来在中外都广为诟病,Read Later = Read Never 的概念被提出来,原因多是人们发现自己老的文章还没来得及读,新的文章又存了进来,存下的文章越攒越多,最终 Read Later 变成了 Read Never。但我总觉得,稍后读这个概念并没有错,因为总会有些文章我们是感兴趣的,我们想读的,但是我们当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为了在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快速地找到它们读到它们,我们必须有一个地方放这些文章。这就像我们把任务记到了纸上,结果因为拖延或者其它原因我们没做,导致任务越来越多,这时候我们要去怪纸?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把这些文章放起来了,而在于我们没有找到恰当的方法、也没有养成合理的习惯去处理这些文章,造成了文章越攒越多的结果。我在准备完 Checked 第一期节目意识到 GTD 的概念其实可以运用到非常多的领域,包括稍后读,于是就围绕着 GTD 的一些基本概念加上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尝试完成稍后读这件事。
整理
和任何事物多了要分类一样,文章攒多了也要分类,然后集中处理同一类的文章。在这点上,Pocket 的标签系统比 Instapaper 的文件夹系统更适合分类文章。
GTD 的第一步是收集
,但很明显,稍后读服务做的就是收集这一步,接下来要做的是收集以后的事——整理,在一段时间内处理多篇同类文章至少有两点好处:
- 对术语的理解加深。同一题材的文章,比如科普文章,会对一个术语进行重复解释,把这些文章放到一起读对这些术语的理解会越来越轻松;
- 可以大胆略过对重复内容。比如还是科普文章,你对术语已经理解的差不多了,时代背景等也理解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将那部分无情略过。而如果这些概念不是在短时间集中消化,而是分散到很长的时间周期里,那就必须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大差不差的内容。
在 App Store 中同样被标记为 Essentials(精华)
的 Instapaper 和 Pocket 对于整理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方案。Instapaper 使用的是单级的文件夹系统对文章进行整理归类,而 Pocket 则是标签系统。在这方面我选择 Pocket 的原因是:
1. 标签系统更加灵活
一篇文章只能存在于一个文件夹中,而却可以贴上多个标签,这就是标签的灵活性所在。比如一篇讲陈景润的文章,你可以贴上「数学」「科学史」和「人物」等相关的标签,而文件夹却只能选一个。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难以细分的文章,文件夹系统更难以妥善处理,或许你会为了这些文章专门建立一个「其它」文件夹,但因为它们数量不多,你会觉得为这几篇文章专门建个文件夹有点牛刀杀鸡的不快。即便你设了这个文件夹,也只是会让这里变成一个小的收件箱,实际上还是做不到分类的效果。但为这类文章单独设个标签就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你也可以直接把这样的文章放在更高一级的标签中,也可以达到分类效果。
因为在 Pocket 里标签没有层级系统,所以我对其进行了手动分层,这个方法类似于软件的版本号:
1 知识 1-1 数学 1-2 物理学 1-2-1 量子力学 1-2-2 引力波 …
这样的做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在给文章打标签的时候,输入数字要比输入具体的文字更快速。
2. Pocket 中的文章被标记为已读后不会丢失标签
Instapaper 中的文件夹只对未读文章有作用,标记为已读后所有文章将都会进入 Archive
菜单,也就是说之前的分类付诸东流。Pocket 的标签系统在这个地方更有优势,文章被标记为已读后标签也不会丢失。这样就非常便于寻找,让你随时跟朋友谈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就算想不起原文,也可以想得起它放在哪1。
3. 标签系统与其它服务连通性更好
我喜欢把看到的值得收藏或需要批注的文章发送到 Evernote,从 Pocket 发文章到 Evernote 可以直接附上它在 Pocket 中的标签。如果你将两个服务的标签系统整理一致,这个特性会省下你重新在 Evernote 加一次标签的功夫。
除了 Evernote,有的 RSS 服务本身就支持为文章附标签,比如 Newsblur。如果你把 Newsblur 调教得足够好,那你甚至可以在从 Newsblur 保存文章到 Pocket 的时候就做到整理,也就是说,在收集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做整理。
检查
稍后读工具只是个文章收集器,有特殊作用的文章应该分发到不同的场景:要批注的发 Evernote、要在电脑处理的发电脑上或者任务管理软件里。检查的时候遇见看不懂的不想看的文章要舍得归档。
处理稍后读时,整理和检查是在一起的2。尤其是从来没有整理过稍后读的人,肯定会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不少不适应于「纯阅读」的文章。
而且,在整理和检查的时候,也会大概发现哪个标签里的文章自己更愿意去读,在读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给想读的标签做一个简单的排序,然后整理和检查完掉这一批内容,减少阅读压力。
检查的要义在于把文章发送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这方面,在稍后读应用内部可以做的是果断归档,尤其是那些读不进去/读不懂的文章。
数学家格洛腾迪克曾说:
一个人从来就不应该试着去证明那些几乎不显然的东西。
这句话算是对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之一,简单说就是,你搞不懂你就先放那儿,等你的基础到了,这些问题你才有研究的可能。这不是让你放弃尝试,而是不到火候的话就要尊重目前能力不足这个客观事实。读不懂硬读会让你在这篇文章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回报可能很少。这样的文章如果不是必须短时间内弄懂,就可以直接归档,如果必须短时间弄懂,那你不能把它当成一篇简单的可以泛读的文章来对待,而应该是当成一个课题放到你的代办事项里,甚至把文章打印出来以便做批注。
除此之外,关心软件和应用的人会在读 RSS 时看到 Mac 软件的测评或者教程,但是这类文章最好是能面对着软件直接操作。所以对于这类文章,我会直接把它们做为任务放在我的任务管理软件中,等到有时间看它或者折腾它的时候再把它拿出来。因为 OmniFocus 最新版本的 URL Schemes 已经支持了填入项目和上下文,所以我做了一个 Workflow 动作,可以直接把任务发送到 OmniFocus 的软件下载
这个项目中(前提是你 OmniFocus 里已经有这个项目了)。如果需要,你还可以把这个项目附上地址提示,你就可以让 OmniFocus 做到当你到家的时候直接提醒你下载这个项目里的软件了。
还有些文章,你是为了未来的某个计划去准备的,比如菜谱、装修、旅游等等,这些文章你没必要把它们一直存在未读里,因为在你不需要它们的时候,你不管看到它们多少次你也不会想点开看,而这一点是非常不效率的,首先它们提高了你的未读数增加了你的压力。其次,你每次看到它们也会让你烦躁。最后,划过这些文章实际上也在浪费掉你的时间。所以这些文章在加上标签以后可以归档,等到要用的时候,把同类的文章一起拿出来读了。
在稍后读应用里的的文章虽然可以大胆归档但要谨慎删除,除非是那些你真的认为对你毫无意义的文章。对于我来说,当我回忆起我曾经读过某篇文章,那它很大机率就在我的 Pocket 里面存着,这里是我读文章最集中的地方,在需要引用出处和解释说明文章里提过的问题的时候,我会马上来这里找。长期记忆里有一项叫做情节记忆,回忆某篇文章是在哪个环境读的就归情节记忆管,毫无疑问,比起随机地在各种阅读工具和情境下阅读文章,这样单一的和有规律的阅读环境会让查找这件事的效率提高很多。
执行
执行的部分概念就不重要了,最主要的是提供做的方法和工具。所以在这部分我将介绍各种处理不同文章时所我用到过的不同的方法。
1. 先看这两类文章
(1) 时效性
新闻类和热点类的文章如果没必要就最好别保存到稍后读服务,如果必须保存到稍后读服务,就要优先处理它们。这些文章会随着时间逐渐丧失其价值,过期不读就要再删。但是既然已经把这些文章加了进来,还给一个个添加了标签,投入了精力和时间在这些文章上面,就最好别再花时间把这些文章删掉。时效短的文章就抓紧读。
(2) 同类文章一起读
同类的文章读起来会对其中的概念和观点越来越熟悉,一起读会越来越舒畅。
这一步也凸显了整理的优势,如果不先把同类的文章整理在一起,就无法做到一起阅读这些文章。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一段时间的两个热点:引力波和 AlphaGo,都是世人不熟悉的概念,都是新消息。把这些一起读,就对术语理解地更加透彻。
2. 翻译实在读不下去的非母语类文章
实在读不下去还想读的非母语类文章,或者是由于你必须马上处理文章中的内容不能慢慢攻读的文章,都可以,或者说只能借助 Google Translate 来解决。
这些文章个人建议留在 PC 端用网页看,毕竟如果有一些翻译奇怪的地方你可以用鼠标悬停看原文。但是在 iOS 上也是有办法快速使用 Google Translate 的,方法是大家熟悉的利用 Google Translate 的 URL: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sl=auto&tl=zh-CN&u=需要翻译文章的链接
有了这个链接你可以做 Workflow 或者 LCP 的动作,但是在 iOS 上用 Pin 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它内置了谷歌翻译
这个选项,所以遇到需要翻译的文章中,你只要把链接复制了,再拉出通知中心,选择谷歌翻译
即可。
我做了一个发送文章到 Mac 上的 Chrome 的 Workflow 动作,因为需要用到 Hazel 和 AppleScript,所以这个动作就不在这里分享了,有时间了再写篇文章讲解一下。
3. 一边看视频一边做别的事
因为视频对人的注意力吸引程度较高,也不像文章需要我们经常用手划动屏幕,所以我们一边看视频一边做别的事,比如一边吃饭一边看等等。
尤其是现在在 iPad 上和越了狱的 iPhone 上都可以使用画中画的功能3,做这点就更效率。比如我就经常边写文章边看视频。
Instapaper 和 Pocket 都会把带有视频的文章放在一起:
4. 故事类的文章可以用听的
Pocket 和 Instapaper 都拥有阅读文章的功能,这让我们可以在走路或者健身的时候腾出你的双眼和双手,用耳朵来获取文章的内容。但是经过我的实践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用听的,比如科普类的文章,我们会遇到一些专业词汇不明白需要停下来查查。适合听的文章是那种不需要对其中任何一个概念反复理解的文章,比如纽约时报有一些长篇报道,叙事性很强,没有太多艰深的概念,我们看这些文章是为了知道有这样的故事或者观点,那么这种文章就可以用听的。
5. 速读也是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除了听,还有一个方式也可以快速地阅读这类文章——速读。
支持传统稍后读服务的速读工具里比较好的有 Outread 和 Read Quick,Instapaper 内置了速读,但不支持中文,目前在 iOS 上似乎还没有对中文支持很好的速读工具。Chrome 有款插件叫做 快读啦 对中文支持还不错,但对英文支持不好(全都是全角字符)。
但是,对于速读真正的效果是有一些争议的,因为速读只是简单地考虑了阅读速度和眼动之间的关系,认为眼动减少阅读速度就会提高。但是如果我们的理解没有赶上眼睛摄入的文字,那看到的只不过是乱码。速读极强的流逝感也会让我感到紧张。还有,虽然知道可以暂停,但在一篇文章结束之前我还是不敢眨眼……
6. 追踪自己的阅读轨迹
追踪自己轨迹的一个作用就是自然而然地开始监督自己,记账是个典型的代表,阅读也是如此。我曾经给 Pocket 反馈过想要一个统计功能,让我知道每天加进来了多少文章和读了多少文章,结果没收到回复,于是就自己想了个办法:在 IFTTT 里,把在 RSS 阅读器中加星标的文章发到 Pocket、再把 Pocket 里 Archive 的文章存到 Day One 的专门的笔记本里去,前者统计加了多少篇,后者统计读了多少篇。通过这种方式,加入的和读完的文章,都至少有两个地方可查4。
这两个动作的具体做法都需要用到 IFTTT 这个服务,因为我用的 Feed Wrangler to Pocket 的动作从服务到具体操作都太特殊所以没有分享的意义,在这里只分享一下 Pocket to Day One 的动作。
真的利用上碎片时间
读不完稍后读的原因一般是,说白了,读的没有加的快。
为什么这样?我之前觉得原因是 RSS 订阅量太高,而加到稍后读的文章普遍不好读或者较长。但是当我删了微博和推特客户端后,发现在我这里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删除微博和推特客户端之前,我打开 RSS 客户端的频率较低,每次打开里面都至少有一二百的未读文章,多的时候会变成四百多篇。当我像完成任务一样把这些文章的标题扫完,把觉得有必要读的文章放进 Pocket 之后,我已经会觉得「今天在文章这块儿的任务我已经结束了,Pocket 里的以后再说吧」。然后我可能会去刷微博和推特,在这些社交平台可能还会再看到一些文章,然后再发到 Pocket 里。我的雪球是这样慢慢地悄悄地滚起来的。
而现在我打开 RSS 客户端的频率很高,再加上转用了 Feed Wrangler,用了它的筛选功能,每次打开 RSS 客户端,里面一般只有十几篇文章等着我,我很快就能扫完,然后把需要慢慢读的发到 Pocket。然后我就会打开 Pocket 来读,因为我没什么其它东西可看了(或许还会看一眼 Nuzzle)。
而且上次回国,我也刻意观察了身边会用 RSS 和稍后读的人在碎片时间——比如打车坐车的时间——掏出手机会做什么。结果发现,通常的做法是:先回微信,再顺手刷下朋友圈,或者先看微博和推特 at 和评论,然后顺便看一下 Timeline,有的是两者都做。结果就要下车了。没有人,把这段时间,用于阅读。稍后读里还有一些东西是用碎片时间消化不了的,所以如果连那些碎片时间能消化的东西在碎片时间都不读,稍后读就只会越积越多。
所以,清稍后读哪有什么秘诀,无非是把别人刷手机的时间用来读文章而已。
更改习惯很不容易,符合习惯会让人轻松和顺畅,用久了 5 看 6 Plus 会惊呼大,看惯了 6 Plus 看 SE 会戏叹小。每个人无聊时打开手机都有一套流程,在删除微博和推特客户端的初期我觉得像删了半个手机的 App,熟悉的位置没有了熟悉的 App,手指抬起来了却不知道该点谁。但是,想改变一些不满,改变自己的行为是绕不过的。
在改变习惯上,网上有很多理论和方法,尤其是 Lifehacker 里有很多技巧文章,非常笼统地总结,就是一点点地把一个新行为加入到固有的生活流程里。这首先要求想改变自己的人对已有的生活习惯、流程有一个自觉,比如每个人早上起床以后干的几件事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几乎都是固定不变的,那首先要知道自己会做什么事,以什么顺序做的。然后才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可以把阅读、学习新语言、锻炼或其它你想养成的习惯中的一项加入其中,坚持一段时间,直到让自己做到可以无意识地每天重复。
我删除推特和微博客户端就是为了改变我划开手机以后惯性地无意识地所做的行为——打开它们。而这时候,我实际上制造了一个流程上的空洞:
- 原本是:掏出手机 - 划开手机 - 解锁手机 - 翻到特定的位置 - 打开社交网络客户端
- 变成了:掏出手机 - 划开手机 - 解锁手机 - 流程空洞
这时候,往这个空洞里填什么,新习惯就会是什么,而我选择了 RSS 和 Pocket。
删除社交网络客户端对有些人来说可能难以接受,也有人说把它们放到最后一页的某个文件夹里之类不好找的地方。但按我的经验,你会马上养成打开这个特有的文件夹的习惯,或者干脆用 Spotlight 搜……
除此之外,还要珍惜每一次工具或情境转变的时机,因为这个时机是个固有流程必然被破坏的时机,但是人们非常容易把旧有的流程带到新的环境,而且很快就能恢复旧有的习惯。所以想改变自己的时候,要珍惜好这个空档。前面提到了一句我转用了 Feed Wrangler,RSS 客户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花钱了又折腾了配置,对新服务自然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新鲜感。所以我顺着这种想发掘新服务和新客户端的新鲜感,度过了养成习惯最难的初期阶段。
最后,如果明显意识到一件事在侵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这样被侵蚀对你来说是不值得的,如果这些时间和精力你有更值得投入的地方,那有些阻碍你进步习惯,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疼也要割了。
- 或许你会说,我们可以使用搜索。但是 You should be able to find the majority of your documents without using Spotlight or Windows Search.——Asian Efficiency ↩︎
- 其实我感觉整理和检查在任何时候都是在一起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
- 需要插件 Pegasus 或出自 Ryan Petrich 的 PictureInPicture 和 VideoPane。 ↩︎
- 加入的可以在 RSS 阅读器里查(因为加了星标),读完的可以在 Day One 里查。另外这两样都可以在 Pocket 里查。如果我遇到我很喜欢的需要批注的文章,还会发一份到 Evernote 去批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