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受自身专业的影响,我在记账 App 的选择上一直处于游走不停的状态中,总认为好用的一定是下一个。
尝试过 3、4 个不同的应用后,我在 MoneyWiz 上停下脚步使用了很久,同时并不妨碍我尝试其他新玩意儿,于是乎在一个月前我投入了 Money Pro 的怀抱中,但平时我仍在关注更多记账 App。最近在少数派社区中,发现一款名为「口袋记账」的 App 多次自荐,而同时也注意到谈起记账应用是,总有人在推荐 Timi 时光记账(以下简称 Timi)多么好用,让我不禁心生好奇,于是有了这篇对比文章。
上手体验一番,我发现不同于其他同类记账 App,这两款应用展现记账的逻辑是基于 Timeline 之上,用社交网络必用的展现形式,按照时间顺序串起一笔笔原本毫不相关的经济业务,想想也是一件很酷的事。
下面我就通过对二者功能表现的对比,来理一理这两款国产记账 App 到底如何。
第一回合:账户设置
科学记账的先要条件是合理的账户设置,账户是家,一笔笔业务就像一个个孩子,有了家,孩子的离开与归来才能清晰明确地记录下来。
口袋记账
口袋记账提供了 6 个账户类型、可自定义的颜色选择和可随时调整的余额,足够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并且在单个账户下可以查看当月的交易流水,方便对账;并且它还支持账户之间的转账交易。
Timi 记账
Timi 并没有上述的「账户」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账本」,也就是说,你只能记录收入与支出的流水账,并且不存在转账的概念,顶多在多个账本中分别记录,但是我只想说:并没卵用。
小结:口袋记账胜。
第二回合:记账体验
记账应用的核心就是单笔业务的记账体验,口袋和 Timi 的输入界面大致相同,并且类别都采用了一级科目形式(不能在科目中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
口袋记账
与常规记账应用一样,口袋可以:
- 自定义类别
- 选择支出账户
- 对所记项目进行小票或内容的拍摄
- 选择收入或支出
- 对具体项目的备注
没有突出的亮点但也中规中矩。
Timi 记账
与口袋相比,Timi 略显逊色,自定义类别的设计一点也不随大流:每个图标对应一个类别,总数固定不变,不需要的类别无法删除,只能不进行选择。由于没有账户的设置,Timi 不支持支出的账户选择,并且收入不可分类,只有「收入」这一项,从专业角度来看,Timi 这种将收入内嵌至支出中统一处理的做法实在有点反人类。
但在拍照记账上 Timi 倒是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单单是插入照片,还可以以截图的形式分享至微信、微博和朋友圈,记账之余也文艺一下。
小结:记账功能上 Timi 略逊一筹,但文艺的拍照记账有加分,这一回合平手。
第三回合:预算与统计
口袋记账和 Timi 都不是专业记账应用,所以预算与统计的功能只停留在很基础的层面上。
口袋记账
口袋记账的记账异常简单,「你想花多少」-「花了多少」=「余额还剩多少」,简单到我觉得不设也罢。
对于已经发生的业务,口袋记账提供了饼图的统计图,加上具体的单项支出百分比,基础用户的日常需求基本可以做到一目了然。
另外,口袋记账还支持数据导出,通过给邮箱发送一份 CSV 文件,你就可以在电脑上研究这个月的花销了。
Timi 记账
Timi 同样提供了基础的预算功能,但是比口袋在时间设定上更加灵活,你可以自由选择每月的结算日(毕竟工作之后就不像大学里每月 1 号拿生活费了嘛)。
在统计图方面,除了饼图,Timi 还提供了折线图的形式,可以详细查看单日流水账。可惜的是,Timi 并不支持数据导出,所以详细的分析只能在手机上完成。
小结:Timi 的折线图弥补了不能导出数据的缺陷,所以这一回合仍是平手。
第四回合:其他细节
口袋记账
口袋记账提供手势密码和背景照片的设置,并且背景照片支持拍摄或从相册导入。作为今年 3 月份才上架的新应用,UI 的设计和系统的稳定性在国产应用中已经可以算可圈可点了。
Timi 记账
Timi 同样支持密码锁定账本,但是比口袋人性化的是以「简单密码」+「Touch ID」锁定,很大程度提高了记账方便性。虽然 Timi 也可以更换背景图,但是只能更换类似于题图的一部分,整体视觉感不如口袋。
另外,不得不吐槽的是,作为 13 年就上架并一直持续更新的应用,Timi 在使用过程中仍不稳定,在几天的试用过程中,拍照崩溃 2 次、修改单项支出图标上移或右移多次、闪退 1 次,再好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都会给用户带来消极的体验感。
小结:在 Timi 身背多个 Bug 的情况下,口袋记账胜出。
总结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结论,但我想先谈谈我个人对此类应用的感受:
首先要表明的是,我并不会使用该类记账应用,因为我需要的是功能全面且报表强大的应用,能让我以最佳状态管理和监督我的整体财务状况;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该类应用的可取之处,至少它能以最科学的方式在结束了一天活动后清晰回顾出当日支出与收入状况,所以,倘若我的需求仅仅是想了解「花了多少钱」和「钱花到了哪儿去」,那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它们,因为:
- 它能满足我的基本需求,够全面;
- 它并不是那么专业,够轻量;
- 它遵循目前我们习惯的 Timeline 形式,够亲切;
- 它是本地化极佳的国产应用,够接地气。
再谈谈这两个应用的选择:
虽然 Timi 记账支持 Touch ID、提供折线统计图并且在拍照记账上有着更加文艺的用法,但仅仅是单账户的设定和 Bug 的存在性这两点上,Timi 是很难有说服力让用户选择它了。
而口袋记账作为今年才上架的 App,如今 1.3 版本已比较成熟,以 Timeline 的切入点,日后若能在细节功能持续完善,相信能成为一款上乘的国产另类记账应用。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