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所有 Mac 用户都能体验到全新的功能、先进的科技与强大的安全保护,一切终于如愿以偿。Mac 操作系统为简单易用而设计,并为充分发挥 Mac 内蕴含的先进科技而打造。因此,一切都能按你期望的方式运行。OS X 还配备功能强大的 app,可用于浏览网络,发送信息,设置提醒事项,还能做到更多。而且,这些 app 还能与 iPhone、iPad 和 iPod touch 流畅配合。
在上一次发表文章时,笔者谈到「软硬结合才是高科技产物的宗旨」,详情见:一块铝合金的非凡「铝生」:认识 Magic Trackpad 触摸板。为了论述并证明这个观点,笔者通过阐述对 Apple Magic Trackpad 的认识,进一步引导读者在使用硬件产品时,不光要知道如何使用,还要了解、分析它的「内涵价值」,这样你才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真谛,即「至简,但不凡」。
Launchbar 6,其官方标语为「Meet the future of productivity」。物如其名,这是款「启动器」应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它可以实现各种功能的「启动」。这类应用诞生的好处就在于,尽量减少鼠标设备的使用率,还原观点「键盘才是电脑最有效率的配件」的本质(可笑微软竟然在不成熟的 Windows 上大肆宣传触摸屏技术)。
但就这几句话来看,还远远不足以证明其官方标语中说的那么神奇!但是,在经过长时间实际使用和经验积累后,笔者得出的结论是:每位 Mac 用户都应该至少安装一款「启动器」应用。在接下来的内容里,笔者会结合 OS X 系统特性,由浅至深、循序渐进地向您解析这款「真正好用的」Launchbar 6,望耐心阅读 :)
准备工作要充分
在第一次使用前,我们还需对软件进行设置。首先,打开「系统偏好设置」,点击进入「安全性与隐私」,解开左下角的「保护锁」并在应用列表中勾选 Launchbar。(以下简称 LB)
若不进行勾选,那么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权限无法请求,导致功能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失效,这里建议勾选。(完成后别忘了打开「保护锁」功能)
在新手引导界面的开头,开发商就着重强调了:启动 LB 的默认组合键为 Option+Space 空格键。这样的按键组合方式十分常见,就好比 Spotlight 的默认启动组合键为 CMD+Space 空格键,但开发商在「偏好设置」中还提供了更多选择。
使用组合键 Option+Space 激活 LB 小窗口,将鼠标移动至最右端会出现「齿轮」图标,点击后会出现菜单栏,其中就包括「Preferences 偏好设置」;或者您也可以在 LB 被激活的状态下,直接使用组合键 CMD+逗号 快速开启。
在最上方标签栏中点击「Shortcuts」进入「快捷键」设置页面。第一行显示的就是激活 LB 小窗口的默认快捷键,若您觉得不方便可以取消勾选,则快捷键失效,但此时您就不得不设置另外的激活方式(见上图)。笔者推荐「Double Shift 双击 Shift 键」,这样既可以避免误点,也符合手掌在键盘上的本能位置。
在正式使用前,最后一个需要设置的项目为「Retype Delay 重新输入需要的延迟时间」。有 Alfred 使用经验的读者一定知道,它的「小窗口」内容输入后是可以撤销的。但在 LB 中,这点只有用户赶在「Retype」前才能做到,一旦过了预设时间,任何输入都无法手动删除,这也就意味着:过了纠错时机,只能重新再来。不过好在,这个间隔时间可以在设置中自行调节。
由此引申出了一个问题:我该如何得知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输入」?注意上图中右上角的字母「LA」下方的横线,这就是「目前无法 Retype」的信号,此时输入任何内容都会跟随前一次内容,否则只有等信号消失才可以「Retype」。
对于老手来说,上文中无非都是些「基本功」,真正的「高潮部分」还远没有到。因此就全文来看,本节不过是开胃小菜,也是相对最简单、描述得最详细的部分,相信读者应该不会存在任何问题。如果您能接受进度,请继续阅读 :)
什么是「启动器」应用?
又称「快速启动应用」,与之齐名的还有 Alfred 和 QuickSilver,前者功能简单、不够深入;后者操作复杂、不适合新手用户使用,唯独 LB6 是目前性价比最高,且圈内一致好评的代表作。
既然叫作「启动器」,那必须得有「启动」功能!激活小窗口,输入需要启动的应用名称,当它在下方列表中出现并被选中的时候,回车即可开启。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列表的默认排序方式:应用程序的权重最高,排在首位、其次为文件夹、最后为与该应用相关的操作方式(见图)。
这样的排序方式其实是基于一个名为「Abbreviation」的概览实现的。根据官方释义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只要输入目标命名的关键字就能让 LB 识别,无论完整与否(见本节开头截图)。同时,LB 也自带「用户习惯学习」功能,意思为:当您输入某个关键字时,如果对象被选择的次数过多,那么无论它在列表中的原始位置上或下,都会被提取到第一位来。
这时,可能有读者表示:为什么 LB 索引列表的滚动手势与系统默认的相反?关于这点,您可以在官方 Blog 中找到答案,笔者只能告诉你的是,如果想将其修改为与系统手势符合的操作方式,请在「终端」运行如下命令:
defaults write at.obdev.LaunchBar NaturalScrolling YES
在 LB 中,除了「回车」这种基本的执行方式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选择,右键目标即可呼出操作列表。当列表内容过多时,建议记下其中最常用的操作方式的快捷键,以尽量减少操作步骤,比如:「Move To Trash 删除」、「Rename 重命名」、「Show In Finder 在 Finder 中显示」等。
「Abbreviation」功能固然方便,但如果用户想安排更合理、更适合个人的联想方式,该如何操作呢?右键对象后会出现上段文字配图中的菜单,在最下方有个名为「Assign Abbreviation」的选项,用户通过它可以自定义「关键字」以更方便、快速地被 LB 筛选出来。比如:读者将「日历」的关键字改为「iCal」。
说到文件系统,开发商给 LB 植入了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Send To。当用户想要针对某文件实现进一步服务功能时,例如:选择打开方式、将其分享或其他行为,那么「Send To」功能就能轻松助您达到目的!使用起来非常简单,首先输入「关键字」找到文件,再按 Tab 键将文件提取,随后就可以进行任何允许的操作。
另外,与 OS X 系统本身特性符合的是,任何在小窗口中选中的内容都可以使用 Space 空格键进行「预览」,预览方式会因内容类型的不同而改变。笔者这里给刚入手 Mac 用户一句忠告:你可以忽略「地图」、也可以忽略「AppleScript 编辑器」,但绝不可以轻视「预览」功能的重要性!因为它太强大了!
「Instant Send 快速发送」功能。如果已经在 Finder 中找到需要编辑的文件了,那还要在小窗口中再搜索吗?当然不需要。选中文件后,长按组合键 Option+Space 就能将其提取(这招同样适用于文字)。注意:默认的操作行为是「选择打开方式」,其他操作需要输入「关键字」后才能实现。
在这个神奇的小窗口中,用户甚至还可以直接创建文本文档而无需打开任何应用,例如:新的 TXT 文档、新邮件、新的「印象笔记」、新的日历行程、新的备忘录等。配合更多应用以实现更多功能,详情 点击这里 查看。笔者认为,这项功能最大的优势在于能迅速调用「剪贴板」内容,灵活地衔接应用间的文字数据,而实现这一切,再次强调一下,是不必打开任何应用的。
本节内容到此结束。读者或许已经发现,以上介绍是根据 LB 的「Getting Started」顺序进行的,几乎没有提到任何其他的讯息。官方这样安排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让首次尝试 LB 的用户能对其有初步的「概览」,知晓 LB 的基本功能,以及最常用的操作方式和自定义选项。因此,本节属于基础教程。从下个章节开始,内容将逐渐深入并提高趣味性,望耐心阅读 :)
除了「启动」外,还能做些什么?
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也是 LB 用户最想问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就不多加叙述了,直接进入主题。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计算器」功能:
使用时,直接输入数字即可进入「计算」模式,或输入关键字「Calculator」后按下 Space 空格键开启(也可以在「偏好设置」中自定义快捷键)。除了基本的「加减乘除」,LB 还支持其他很多丰富的计算方式,其中包括: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平方根、乘幂、整数幂、指数函数、对数、自然对数、二进制对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其功能不亚于一款数学计算器。
为了提高输入效率,LB 还针对性地加入了「智能识别」功能:
1. 空格代替「+」加号。
2. 方括号代替圆括号。
3. ~ 符号、英文句号及逗号,都可代替小数点符号。
4. 输入左圆括号时,自动补全右圆括号。
5. 当复制多个数字时,使用「Instant Send」功能快速提取后可自动计算结果。
「Emoji 絵文字」是一套起源于日本的 12x12 像素表情符号,由栗田穣崇创作,最早在日本网络及手机用户中流行,自苹果公司在 2011 年底发布的 iOS 5 输入法中加入了 Emoji 后,这种表情符号开始席卷全球(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在选择表情时,由于首字母索引的排列方式,您的所需表情符号可能位于较下位置,无法快速找到。此时可以直接输入「关键字」提取相关符号,例如:「Face With Stuck-Out Tongue」。系统默认的 Emoji 启动组合键为 Control+CMD+Space。
当然,LB 也可以直接执行「终端」及其他控制系统运行状态的命令,例如:Shut Down 关机、Restart 重启、Sleep 睡眠等。「终端」的关键字为「Terminal」,选择后按下 Space 空格键直接输入并回车即可运行。
「Clipboard History 剪贴板历史」是笔者使用次数较多的功能之一。通过这项功能,用户可以轻松找回之前保存在「剪贴板」中的内容,不管它是文字还是文件。
该目录最多可保存 100 个文本内容(如果没有,请在「偏好设置」中选择),也就是说在有限的空间内,频繁使用该功能的用户尤其要注意尽可能减少复制次数,如何减少?「ClipMerge」就是解决方案之一。它的特性在于能够将多条分别复制的文本内容拼接起来,组合为一句完整的语句,这样,拼接的内容越多,节省的目录空间就越大。
如何实现?很简单,从第二条文本开始,每次复制都使用 CMD+双击 C 键,粘贴时只需按下组合键 CMD+V 即可将之前所有的复制内容同时显示,只不过在支持换行的文本框中,LB 会默认将各条文本回行显示。
回行显示不给力?那就试试方法二「Staging」。「Staging」其实是 LB 列表的「多选功能」,它的目的是将列表中分隔的内容串联提取,最后同时显示,便于「Instant Send」,但这些只能在 LB 中进行(右上角为被选择项目的数量)。启用「Staging」的方式为「按住⇧ Shift+方向键」,松开方向键则代表「不选择」,如果选择错误,鼠标点击或单击「逗号键」取消。另外,还能通过组合键 CMD+B 查看最近保存的多选列表。
上述方法固然方便,但重启过后一切都要重来,因此就引申出了第三种解决方案「Snippets」。熟知 TextExpander 的朋友对此一定不会陌生,它相当于临时寄放处,用户可将频繁使用的文本内容保存在「Snippets」中,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输入关键字「SNI」即可调用,选择好段落后回车以输入。同时,您也可以直接在小窗口中输入「关键字」找到它,因为 LB 也赋予其「Abbreviation」概念。相关内容请 点击这里 至官方 Blog 查看。
本节内容中提到了很多系统元素,比如:计算器、Emoji 表情、终端、剪贴板等。这些常见到或许容易被忽略的功能,往往更能衬托出 OS X 的强大 & 成熟。下个章节内容还会继续,如果您看累了,就到此为止,休息片刻,再行阅读 ;)
似乎 LaunchBar 特别照顾 iTunes?
iTunes 带来一种极其简便的方式,让你管理与尽享已有的音乐、app、podcast、家庭影片和电子书等内容,你还可以浏览想要添加的内容。想将你 Mac 或 PC 中的音乐和家庭影片导入 iPhone、iPod 或 iPad?iTunes 能帮你搞定。那照片、通讯录和日历呢?iTunes 也能传输。iTunes 能轻松地将媒体内容从电脑同步到你的设备,反之亦然。只需连接好设备,iTunes 就会将你的媒体内容同步至你的 iTunes 资料库。
作为 OS X 操作系统最具代表性的软件,iTunes 在很多时候不仅代表了 Mac 电脑,也包括 iPod、iPhone 和 iPad。它改变了音乐的传统销售方式,它让大街上充满了戴着白色耳机的行人,它让「Apple 苹果」这个品牌名扬全球,它是所有终端间同步工具的代表,它是功能最齐全的「音乐播放器」,它终结了「光驱」辉煌的一生,它......
笔者对于 iTunes 的评价:很好很强大!这句话同样也可用来形容 Launchbar。本节内容不多,主要目的就是要告诉大家 LB 对于 iTunes 的控制有多么全面。
首先,LB 可以自由控制 iTunes 音乐的播放、暂停、倒带、下一首、回放。
可以查看所有「播放列表」,快速定位每首歌曲、每位「表演者」、每张专辑、每种曲风以及其他 iTunes 服务:iTunes U、播客、影片、语音备忘录等。
也可以按照分类在 iTunes Store 中快速搜索。
就这样,基本功能都实现了。目前,笔者除了购买、下载和设备同步外,几乎很少在 iTunes 中操作,真省事 :)
笔者总结
写本文主要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每位 Mac 用户都应该至少安装一款「启动器」应用。通过这几天的大量阅读和实践,差不多已经把自己针对 Launchbar 想说的都说了,同时也把自己的观点结合 App Review 一同展现给读者看,因此篇幅较长、内容较多。
作为 OS X 上的老牌「快速启动应用」,Launchbar 远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解释得完整的。这里笔者推荐一本针对性介绍的电子书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 点击这里 购买阅读。
本文内容差不多到此为止,对 Launchbar 心动的读者可以前去开发商 Objective Development 官网下载试用版体验。目前,全新 Single License 售价为 € 24;Family License 可绑定 5 台电脑,售价为 € 39;老用户升级费用为 € 15,家庭用户升级费用为 € 24,点击这里 进入购买链接。
感谢
Apple Support、iTunes Support、Objective Development Blog、MacSparky、Shawn Blanc、Waerfa 玩儿法 等。你们的内容为本文的完整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感谢你们 :)